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正要退出去准备整军,袁术却突然咬牙道:“文台,此番攻入雒阳,必要寻一贼子,名华雄,乃胡轸麾下都督,若是遇到他,不能斩杀,须要生擒,吾要亲自处置此贼!”

    孙坚看到有些狰狞的面庞,虽然有些不解,但却应道:“若遇此人,必生擒之!”

    ……

    张辽接到董卓命令后,没有迟疑,翻过邙山,一路赶往毕圭苑,途中脑海里不断琢磨着眼下的形势。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关东诸侯的第一次起兵,对雒阳没有造成任何威胁。也没有抵达所谓的虎牢关,更没有什么三英战吕布,蓟侯公孙瓒始终在幽州,刘备还没有去投靠这个师兄,而是在青州北海国担任下密丞。

    原本的北路诸侯中,河内太守王匡被董卓击败,渤海太守袁绍屯兵河内迟迟不动,没有与董卓接战。

    而东路酸枣诸侯中,曹鲍西进兵败,其他诸侯在六月吃尽粮草后,便各自散去,刘岱又杀了桥瑁。

    南路屯驻在鲁阳的袁术,在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后,便南下占据南阳,而令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鲁阳,作为前驱,孙坚于当年冬季才第一次与董卓接战。

    但如今,在张辽的推动下,历史的走向开始偏移。

    关东诸侯在第一次大败后,被张辽刺激的同仇敌忾,加上郭图的游说和袁绍意外兵败后的不甘,不过数月,便迅速发起了第二次讨伐董卓之战!

    而此时的孙坚才刚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赶至鲁阳依附袁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调动() 
张辽赶到毕圭苑后,立时被侍卫领到了行宫大殿之中,殿中已经有十多人,董卓高坐上首,面色阴沉,下面是雒阳的各路将领,个个神色凝重。

    他粗略的看了一下,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将到了四个,董越、段煨、徐荣、吕布,除此之外,还有原中郎将胡轸,师父贾诩也在,贾诩谨慎,并未与他同行,还有长史刘艾,李儒、田仪等董卓近臣。

    不过这些人全坐在右首,而左首还有七八人,个个颇有威严和气度,显然是其他大臣,他却是不认得了。

    等众人到齐后,董卓一拍案台,怒道:“关东群贼,频频造逆,个个该杀!前番刚败退不久,如今贼首袁绍又发檄文,召集各路逆贼,共计二十万贼兵,要来攻打雒阳,讨伐老夫!”

    二十万?!殿中众将无不面露惊色!

    董卓朝一旁的李儒一挥手,李儒看着一份军报,念道:“此次作乱逆贼计有渤海太守袁绍、陈王刘宠、山阳太守袁遗、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兖州刺史刘岱、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后将军袁术、颍川太守李旻、徐州刺史陶谦、北海相孔融、原越骑校尉曹操、上党太守张杨、南匈奴於夫罗……

    听着这一个个名字,始作俑者张辽也有些发呆,居然有这么多诸侯起兵?二十万大军?竟然这么多……不会玩大吧?如今董卓在雒阳不过五万人,若是真被关东诸侯杀了董卓,攻入长安,那自己怕是也要跟着玩完了,尤其是得罪了那么多诸侯,恐怕除了董卓,他们最想杀的就是自己了……

    看来正如郭嘉所说,要图河东,但时机未到,此眼下请求去河东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经历了这一场大战方能有机会。

    李儒念完之后,殿中一时竟悄然无声。

    董卓环顾四周,厉声道:“诸位谁有退敌之策?”

    这时,左首一个大汉开口道:“雒阳乃形胜之地,只要分兵谨守各关,便可保无虞。”

    张辽闻言,不由诧异的看了那人一眼。

    从明面上看,此人的应对之法倒也不差,但问题是关东诸侯兵马太多,兵力悬殊太大,董卓如果分兵谨守各关,身边必然空虚,而关东诸侯只需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只要破关,那便可直扑毕圭苑,董卓多半凶险。

    他不知道,此人正是一代名将朱儁,但朱儁本与董卓就不是一心,反而是时时想着诛杀董卓,岂能为董卓着想,此策正是杀机暗伏。

    朱儁身旁,皇甫嵩和盖勋几人眼神低垂,都没有开口,反而是胡轸和董越附和道:“正是如此,只要谨守关口,关东群贼一群乌合之众,岂能攻入!”

    董卓哼了一声,没有说话,他是擅长用兵之人,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凶险,眼睛一扫,看到了下首的张辽,道:“文远先前大破群贼,功勋卓著,此番可有妙计?”

    张辽肃声道:“禀相国,贼兵势大,众将虽勇猛,却不可不防万一,当速速从河东调遣重兵南下雒阳,凭借骑兵之优势,与贼决战于雒阳二百里坦途,若不济,亦可徐徐退入函谷关。”

    董卓闻言,不由面露喜色,随即又沉吟道:“如今河东白波未平……”

    “相国所虑甚是,张辽此言不当!”胡轸大声道:“河东不可失,一旦失陷,贼兵南下弘农,必断我等后路,那时我等休矣。”

    一旁李儒开口道:“相国,事有轻重缓急,牛中郎在河东与白波贼连战十多月,虽未灭贼,但白波气势已挫,不足为道,可留一万步卒防守,余者皆尽调来雒阳,与贼兵决战。”

    董卓听了李儒,更是意动。

    张辽心中不由暗喜,这边是郭嘉给他出的计策,让董卓调河东主力南下雒阳,即可与关东诸侯作战,又令河东空虚,他图谋河东之事便容易了许多。否则河东有董卓五万兵马,哪有他调过去的机会。

    接下来,董卓便开始分配任务,北面孟津由中郎将董越与骑都尉李肃镇守,小平津还由贾诩镇守。

    不过在布置东面旋门关防御时,董卓不由犹豫了下。

    事实上,董卓对非嫡系人马总有几分防范之心,当初之所以将张辽调离小平津,就是因为北面张杨加入了关东诸侯之列,张杨与张辽是故旧,董卓不得不防一二。

    倒是张辽几次立功,加上张辽自己的表现和李儒的进言,才打消了他不少疑虑,否则他早像对待吕布一般,将张辽控制在身边了。

    不过在徐荣和张辽酸枣一战后,二人威名直涨,加上李蒙暗中报知张辽与徐荣关系颇好之事,令董卓再次心生戒意,早有将二人分开的想法。

    是以此时提到旋门关驻防时,董卓犹豫了,如果将关系颇好的徐荣和张辽都放在这里,失去彼此监督和制约,一旦贼兵势大,二人会不会一并投降呢?

    恰在这时,胡轸开口道:“末将愿领麾下兵马驻守旋门关。”

    而一旁早已忍耐不住的吕布也道:“关东诸侯,布视之如草芥耳,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献于父亲。”

    董卓眼睛一亮,不由哈哈大笑:“汝二人忠心一片,令老夫大为欣慰,如此,命胡轸为大都护,督吾儿吕布,共守旋门关,拒关东贼兵!”

    胡轸和吕布不由大喜,急忙下拜领命。胡轸更是得意的看了张辽一眼。

    张辽面色不变,事实上,他此时也没了在旋门关驻守的心思,索性让给胡轸也罢。

    与此同时,他暗中向吕布示意恭喜,吕布总算能脱离董卓身边,外出作战了,也殊为不易了。而且吕布去的竟然是旋门关,也即是传说中的虎牢关,莫非要上演一幕传奇不成?

    张辽在胡思乱想,而董卓接着道:“命讨寇校尉张辽,驻守轩辕关!”

    “命中郎将徐荣,驻守太谷关!”

    “命校尉杨定,驻守伊阙关!”

    “命中郎将段煨,领兵陈于东阳渠,防范贼兵破关!”

    “传令河东,命校尉李傕、郭汜,领三万骑兵速速赶来雒阳!”(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 
张辽领了命令,离开毕圭苑后,与徐荣当即便赶回成皋,徐荣在成皋整军,而张辽则去了荥阳。

    如今关东诸侯已经大肆起兵,虽然还没会合逼近雒阳,但处于旋门关以东的荥阳和京县已经不安全了。

    赶到荥阳之后,张辽速速带着手下六千士兵和伪作俘虏与民夫的预备兵,退入旋门关。

    离开荥阳时,荥阳令出城相送,城外百姓也是夹道跟随,极为不舍。

    张辽的兵马驻扎在这里三个月以来,由典韦这个古之恶来担任军纪官,严申军纪,约束士兵,威慑极大,是以张辽麾下将士不但与民秋毫无犯,而且帮助甚多。

    尤其是那些预备兵,在张辽的发动下,为荥阳百姓修路建房,帮助老弱挑水洒扫,连烧饼等独特食品等做法也在这里传播开来,令百姓对这支部队的观感大为不同,真正视之如自家子弟,平时嘘寒问暖,甚至有要嫁女许亲的。

    而这些原本是俘虏的预备兵也在这般独特的经历中得到了洗礼和成长,加上军中教习的洗脑,他们对张辽这个传说中的猛将不再仅限于畏惧,而是多了认同和崇敬。

    要知道,如今张辽在关东的威名可是不容小觑的,已经被人传说成极度危险人物,沾上死,碰见亡,可止小儿夜啼。

    畏惧加上崇敬,这些俘虏算是初步归心了,如此效果,令郭嘉也是啧啧称奇,对张辽这个主公更是认同了,至于典韦等出身不高的将领已经不用说什么了,张辽用自己的行动折服了他们。

    到了旋门关内成皋县,张辽与徐荣一番痛饮,不过二人一赴轩辕关,一赴太谷关,都是南下,也算同路,而且轩辕关和太古关相距不过数十里,算是毗邻,二人还可以相互照应。

    当日吕布便带着麾下六千多兵马迫不及待的赶来,自拉拢高顺之后,张辽与吕布已经数月未见,。

    虎牢关上,吕布与张辽远眺东面,本来神采奕奕的吕布此时竟有几分感慨,叹道:“文远哪,当初为兄归附相国,被任命为骑都尉,两千石大官,统领兵马六千众,可谓志满意得,而文远后附,当时职务不过假司马,兵马不过一千余众。但而今,吾为中郎将,而文远亦任校尉,皆两千石官秩,吾兵马仍是六千,而文远已历经多次大战,兵马竟有一万六千,十足令为兄惭愧。”

    还有一句话吕布没有说,张辽突飞猛进的武力更令他震惊,到了他们这般境界,武力要增长一分都极为艰难,而张辽却提升的太快了!这让向来以武力自傲的他颇受打击。

    而更让吕布苦闷的是,董卓将他看得太紧,他始终被董卓束缚在身边,根本无法像张辽这般在外作战,肆意扩张。事实上如果他像张辽一样,刚开始起步低一些,兵微将寡,或许还不会令董卓心生忌惮,有更多的机会。可惜,他当初起步高,发展机会反不如张辽了。

    这才是吕布羡慕张辽的地方。

    但吕布却不知道,成功岂独气运,张辽能在外迅速发展,并非只是机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张辽一到董卓麾下便敏锐的采取了“远将领、近谋臣”的策略,加上他喝酒拉关系、厚脸皮凑近乎的本事,李儒和田仪在董卓面前不知为张辽说了多少次好话,多少次推波助势。与此同时,张辽与胡轸等将领冲突、以及多次冒死进言的行为,反倒令他获得了董卓更多的信任,这效果要比吕布低眉顺眼的姿态强得多。

    张辽看到吕布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架势,不由失笑道:“奉先兄,你为中郎将,已经在小弟之上,你麾下六千兵马,皆是我并州千里挑一的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