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之超级运输系统-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扬州的是淮军名将郭松林,统二万人组新军武毅军,奕訢破格提拔他为新设的杨州将军。

    来到扬州杨东方并不是来攻城的,而是在长江边搞了一个简陋的祭台,俸上祭品,然后拿出远在西川曾仕和等人写的祭文,祭奠扬州十日屠死去的八十万军民。

    尤其是祭拜一下明未抗清名将史可法。

    “杨东方在长江边干什么?”

    杨东方突然杀至扬州,引起江南一片哗然,如同十级地震,受到长江两岸,淮军湘军高度重视。

    他们没有想到杨东方的第一个动作竟然是悼念史可法,祭奠扬州十日屠死去的八十万军民,而不是趁机攻城掠地。

    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时期,所有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军入主汉地之后被刻意掩盖,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杀事件一无所知。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将《扬州十日记》等等禁书从海外带回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扬州十日才广为世人所知。

    所以说现在江南这一片大部分的老百姓是不太清楚有这件事的,而杨东方身为后来人,自然对此事可以说得有板有眼,现在杨东方故意在这里一弄,视线都集中引到了这里,扬州十日再一次被人翻出来。

    禁书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抖了出来,人们这才知道当年满清是怎么杀的八十万,其中还有很多汉奸参与了,不然当年江南也不会失守这么快。

    汉奸这种敏感词,很容易让人对座入号的,暗示的意思太明显了。

    听到杨东方到了扬州,彭玉麟带着长江水师游弋而来,横行在江面,防上新民军过江,这回他们是相信杨东方要杀曾国藩,打进南京城了,一个个都紧张起来。

    发誓要把新民军挡在长江北岸,不敢大意。

    “恩!法军战舰终于到了上海,算是便宜你了曾剃头,本帅先干翻高卢鸡。。”早在收到香港方面的消息,杨东方就让上海站的负责人日夜监视上海法租界及长江口跟黄浦江口。

    果然收到了法军战舰到来的消息,而且就是最先从香港出发的那两艘战舰,所以当下杨东方就带着人飞到了长江对岸镇江。

    镇江他去年来过,自然有坐标点直接飞渡。

    现在守在镇江的是冯子材的部下,原来他有三千部将,因为太平军丢了南京等地,他又占了丹阳县,跟着湘军也扩编,他自然而然就有了五千人,分管镇江与丹阳县,属独立统兵,一算是一方大员了。

    因为不是滴系,暗地里这冯子材并不受曾国藩重视,只因镇江位置重要,这才提拔赏了他高官。

    冯子材做事还算谨慎,小心翼翼的观摩着北岸的局势,做好了江防,兵力都押在前面放在了江边,日夜提防巡视,以防杨东方乘船过江。

    “大人,我们似乎太过于小心了吧,长江巡防有彭玉麟就够了,杨东方拿出什么过河。”冯子材的副将杨瑞山说道。冯子材摇摇头:“小心无大错,不可大意,江淮有这么多河,你看哪一条挡住了杨东方,他不都有船只渡河作战吗?”

    冯子材观察还算仔细,分析出杨东方有船渡过了一条条两淮的河流,在江河密布纵横的江南,没有船的杨东方,在人生地不熟的江南怎么能这么快破突然过来。

    这下副将杨瑞山陷入了沉思,冯子材说得有道理。

    不过冯子材就算能分析透彻,却猜不出杨东方真正的一念千里是怎么做到的,杨东方在深夜,使用两次穿越,这才把骑兵团都从扬州那边带过来。(马也按一人次算,故需要两次,以后不再解释。)

    冷不丁从后面杀出一支骑兵,深夜里镇江立即陷入火海,枪声四起,新民军从冯子材后背杀进了镇江。

    “大人不好了,我们的后面遭到不明武装袭击,损失惨重。”

    “什么!都是些什么人!”冯子材批了官袍,赶紧招呼还在城里的人准备反击,一度以为是太平军的散部趁机发难,但是杨瑞山一身狼狈的从街另一边跑了过来:“大人快走,反贼火枪犀利,我军不能挡。”

    “何人如此骁勇,能将锦屏你吓成这样。”冯子材这人是有点血气的,人家不服输,听说袭击的人很强,牛鼻子脾气上来,还真想较量一下。

    踹着粗气杨瑞山只道:“大人不可大意,贼人不仅全数西洋火枪,还都是骑兵。”

    冯子材瞪大了眼珠根本不相信,也就说话间,哒哒的马蹄声跟枪声由远及近,一队队杀神沿街道杀来。

    冯子材亲眼看见自己的部下一个个被点明砍到在地,或是中弹哀嚎,辛辛苦苦练就了几年的士兵连滚带爬逃跑,躲进了狭窄的街角。

第195章 君子不立危墙() 
第196章君子不立危墙

    别看冯子材统兵五千,但是下面的人武器可就没什么像样的,全是刀矛,好一点有短射弩,他的亲兵携带有抬枪跟十数杆燧发枪。

    毕竟不是滴系,当年镇江这里又没有打什么战事,属于战场边缘,加上太平军进攻这里的部队都是些附近的农夫提着菜刀锄头进攻。

    更因为是守方等着人来送死就行了,所以真实的冯家军战力并不强,远远不能跟后来镇南关战役有火枪装备时可比的。

    不过冯子材并没有被杨瑞山拖走,而是带着亲兵在街道上阻击新民军,让杨瑞山去集结部队,把江边的大部拉回来,竟然还想反包围杀进城的新民军。

    结局可以预料,他的阻击线被马蹄踏破,亲兵一个个被战刀劈倒,最后街面只剩下他一个人,冯大照见他衣着富贵,官袍来判断是个大官,故意让人没有伤他,要活的。

    十几骑围了起来,冯子材拿着大朴刀,左右警戒,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他没想到这伙人真的这么强,自己身经百战的亲兵就这样全阵亡了。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突然对我部发起进攻。”死也想做个明白鬼,冯子材问道,冯大照笑着告诉他,指着身上的衣服道:“看见我们的衣服没有,天底下不会有第二家的,我们是新—民—军!”

    “什么!你们是新民军。。这不可能!”

    哐当一声,冯子材感到浑身无力,手中的大朴刀掉落在地。

    攻占镇江,俘虏了冯子材杨东方并没有杀他反而好心劝降他,不过这老牛鼻子并不买账,说什么就算杨东方奇袭到镇江打到南京去,也不会是曾国藩的对手。

    南京四周云集了至少二十五万的大军,湘汉用人头都能堆死你。

    杨东方无语了,你们果然是思想陈旧呀,玛尼我从南打到北,再从北打到南,你们就没有从中看到,学到机动作战吗?这年头谁跟你玩对垒阵地战。

    “哈哈,可笑,谁说我要去打南京来着,曾国藩老匹夫还不值这个价钱,想杀他还不容易,我打过长江这边来是为了进攻上海的,收回我们的国土,被你们老主子丢掉的国土。”杨东方义正言辞,慷慨激扬的说道,冯子材愣了一下,脸色羞愧,但是一会又神色异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后又变得暗淡,苍老的脸上讥笑了起来:

    “怎么可能,你要打上海县,无稽之谈,你还想打租界,你莫不是失心疯了,洋人也是你能招惹的。。”

    你妹。。老头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这种事很好笑吗?有必要冷嘲热讽吗?要不是看在你后来打过法国人的份上,真想一刀杀了你呐。

    杨东方也不在跟他啰嗦,让人绑了直接带上朝着上海奔去,其间路过丹阳冯子材部下冯兆金的防区,冯兆金主动让开,也未追击。

    后面带着重新集结的冯部杨瑞山追赶而来,怒斥冯兆金:“为何要放跑贼人,你可是有两千人,竟然一枪一箭都没有放。”

    冯兆金很无辜的撇了他一眼,伤神说道:“大人还在新民军手里,我敢动吗?况且就我们能挡得下人家吗?”

    “这。。!”

    ————————

    “什么?杨东方攻下了镇江,彭玉麟呢?他的长江水师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能让新民军渡过长江。”

    南京,湘汉的朝堂上落针可闻,静得可怕,一干湘汉朝臣全跪在地上,头底到地面。

    谁都没想到杨东方竟然神不知鬼不觉渡过了长江,仅仅一天时间就过了长江还攻下了镇江。

    镇江到南京旦夕可至,仅仅60公里,骑兵说到就能到,由不得众人不惊恐。

    “都起来吧,商议一下下一步对策,如何挡住杨东方,还有新民军到哪里了,有没有朝南京进犯。”

    “回皇上,最新战报,杨东方挟持了冯子材刚刚过了丹阳去了常州。”

    “不太可能吧,难道杨东方迷路了,跑去常州。”

    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所有人保持冷笑。特么的你还盼着他杀到南京不成。

    “肃静!”

    “呃”

    已经很静了,殿前太监尴尬的退到后面去,因为曾国藩刀一样的目光从后面射过来,这货肯定要挨鞭子了,一个太监出来唰什么脸。

    气氛僵硬总得人有来活跃一下,于是有人建议,一面多设拦截线,构筑多重防御,把杨东方当成大敌来对待,同时移骂去安庆,表示南京风水并不好,刚刚太平天国才败国南京,从各方面来讲安庆更适合湘汉的国都。

    设多重防御自然不消说,很快你一句我一句,就有了方案,先丹阳、金坛、溧阳、宜兴为前线。在溧水、容市镇江为第二线。把大将从长江北岸调回到南京南边。

    至于移架安庆,这事早就有非议,南京的地理位置注定很容易受到四面八方的进攻,自古以来只有朱元璋这么一位以他立国建帝打下全国的,其它人纵使在这里建都不是被灭就是投降。

    就早有人劝曾国藩把安庆当成临时都城,湘汉也还有犹豫,毕竟南京四周打了这么多年仗,早就败破,昔日繁荣早就没有了,少不了要十年恢复,才能有点人气。

    最后还是没有挺住压力,曾国藩也不想当同治,有人说了一句关键话,使他下定了决定到安庆大本营去。

    “凡杨东方去过之地,此贼人必可一念千里,来去无踪,镇江已失守一次,恐遭变故。”

    次奥!是呀,问题还是回到镇江来了,镇江离着南京太近了。

    君子不立危墙,不要学洪秀全舍不得一座死城,活活将自己限固住。

    杨东方不知道自己路过常州的时候曾国藩等人已经商量好跑去安庆了,不过就算知道他也不在呼,纵马直冲很快过路过常州顺便还跟城内的湘军打了一声招呼,放了几十枪,这才风驰电掣奔向下一个目标。

    不过很快他就杯具了,过了常州就是无锡一线,这里是淮军伪清的地盘,提防着南京的湘汉,自然放了不少兵力在各个关口,渡口及通行要道。

    等杨东方等人杀来的时候,淮军跟其它清军果断的开枪,拉响了战斗号角,并不像湘军那边一样,没有防备,被他直穿而过。

    这一带河网更密集,阡陌纵横,枯黄的芦苇随风飘荡,下半截是新发芽的嫩草,到处都是湖水拍击着岸堤路坝,有着天然的防线,杨东方在想带着骑兵直来直去冲锋是不太可能了。

    交手一个回合,损失了几十匹战马,杨东方这才意识到李鸿章放了精锐在这里,一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