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孙北平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赵云的攻势并不结束,反是顺势刺向文丑因为长枪而被架开的中门,也就是文丑的胸口。

    文丑的长枪不能马上收回来,眼看着赵云的长枪离自己越来越近,只能选择将身体仰倒往下,避开赵云的长枪,也是因为这个,终于把枪收了回来,以胸口为轴心,右手握住的长枪为轴,将赵云的枪给弹开,虽然比起刚才的轻松自如更费周折,不过也总算是避免了身体受伤。

    “咕。。。。。。”

    了解到自己的不利,文丑以灵敏的身姿闪电般骑马退开,退出了二十来步远。

    今天的风有些大,吹过赵云长发,顺风拂起,好一副飘逸俊洒的模样。

    文丑以目光凝视赵云,刚刚那一刻,他可是好久没有体会到那种迫力了。

    “你是常山赵子龙?我怎么以前没有见过你?”

    赵云面色保持不变,不带感情说道:“我刚刚学成武艺下山不久,你又怎么会知!”

    话一说完,赵云不再打算和文丑废话,直接又和文丑战在了一起,兵器碰撞之间,火花闪动,出现这样的结果,正是表明两个人都用上了全力,谁也不肯放松,努力争到最后,这样一直持续了几十回合,就连作为外人的公孙瓒都已经大大惊讶于赵云的勇力,而像这样勇比文丑的年轻小将,不!准确来说可以担当将军的人物,刚才竟然那么轻易地就主动投靠了他,让他几疑他自己现在是在梦中,不过左手上的伤口此刻痒痒的感觉无时无刻不是在提醒他,现在就是现实。

    赵云与文丑倒是斗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时候从官道后面突然出现一阵马蹄声,这一变化,倒是使得赵云与文丑两个人快速分隔开来,在不清楚来的人是敌是友的情况下,盲目地继续械斗下去不管是对于哪一方都不见得是一件有利的事。

    “爹,总算找到您了!”

    公孙瓒欣慰一笑,来的人是他的儿子公孙续,心里面感慨还好公孙续脱了险。

    而在场的文丑一看居然还是刚刚在阵前挑战他的“熟人”,貌似这个人还叫公孙瓒“爹”来着,没毛病,他就这样眼睁睁地错过了杀公孙瓒儿子的好机会,一时间气得牙根痒痒,不过现在公孙续一下子带了上千人过来支援公孙瓒,而赵云又在旁边,文丑心中思量,知道他未必战胜得过,所以也不废话,直接跃马绕开众人回界桥了。

    公孙瓒遭此变故也没有心思继续在界桥和袁绍打下去,现在只能先想办法把军队收拢然而撤回营地了,至于其他的,也只能以后再看了。

    不过在此之前,公孙瓒倒是对赵云很感兴趣,决定问赵云几个问题。

    “我听子龙你说你来自常山,常山属冀州,自从袁绍从韩馥手里得冀州以来,声望鼎盛,现在每一个在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于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听到公孙瓒如此正式问答,知道自己唐突不得,选择翻身下马,正面迎对公孙瓒,“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与师父拜别时,曾要我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将军您。”

    赵云这般不卑不亢的回答,却让公孙瓒甚为满意,比起那些浮夸的豪言壮语,还是这样朴实的语言更具可信度一些。

    界桥南面这里,袁绍领军追击公孙瓒,大部队都在前面死命追赶公孙瓒,他自己则是缓缓而进,身边跟着别驾田丰等人,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的亲卫不过数百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面已经获得胜利,就选择下马卸鞍,准备稍事休息一下再赶路过去。

    没想到这时候斜刺里突然有公孙瓒逃散的二千多号骑兵出现,正是由单经领率领,看见袁绍兵,选择了重重围住了袁绍,指挥骑兵们在马上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把袁绍军的士兵射死不少人。

    田丰手扶着袁绍,看着漫天箭矢不停,就算是士兵们有盾牌也未必能护住袁绍不伤,希望袁绍能够躲进旁边的一堵矮墙后面。

    袁绍这会儿性情起,知道如果不能有所作为的话,那么不等到援军赶到,恐怕他们自己倒要先死掉了,猛的将头上头盔掼在地上,大声喝道:“大丈夫宁可冲上阵前战死,躲在墙后面,难道就能够活命吗!”

    说着就亲自指挥着强弩手射箭,袁绍的军队突然间拼起命来,还是用的强弩射箭,单经队伍中也有刚刚严纲率领的骑兵,知道这些强弩的厉害,也在开始逐渐后退。

    两方这样相互僵持没有多久,麴义在前方领军回来接迎袁绍,单经没有办法,这才撤走了。

    而从始至终,单经都没有认出袁绍,如果要是让他知道袁绍就在里面的话,刚才哪怕是拼了性命,也肯定要把袁绍斩杀。

    界桥之战也终于告一段落,至于再后面就是袁绍围公孙瓒于易京了。

    如今袁绍与群臣准备要商量办法拿下并州,只是袁绍谋士这会儿为了这件事又开始各执己见起来,就算处于旁边的袁绍,听着他们两方人的意见,也难以辩驳出,那边各具有可靠性,而袁绍本人又性宽,对于他们之间彼此的争论也是乐于得见,不过再怎么袖手旁观,并州总是要想出个办法拿下来的。

    (本章完)

第135章 袁绍的野心() 
袁绍在大殿上看着两方人争吵,眉头一皱,扭头看向了旁边,“元皓,你可有办法助我拿下并州?”

    田丰好像早有所料一般,对着袁绍拱手作礼,说道:“主公,自从并州丁原死于洛阳,吕布后来又转投董卓,并州一直就是混乱状态,其实并州现在亦无非张燕、张扬、、胡族三股势力而已,张燕坐落的太行山连接冀、并、幽三州之地,也是属于并州门户,为了拿下并州,也是为了冀州后方安宁,是必须要拿下的,然而张燕不出山则已,出太行我们自然有办法胜他;并州胡族占地最广,然而最近这几年胡族境内内乱不少,他们是根本没有余力来扰乱并州,再加上胡人控制的地方汉人也多不在这些地方,反而是多聚集在张扬控制的上党、太原两郡,只要能够拿下张扬,基本上就算是拿下了整个并州;整个并州虽然看起来很大,但现在真的和我们在对抗也就上党郡的张扬而已,元图有句话说得没有错,和我们在壶关作战,张扬的消耗又岂止是小了,这时候想必张扬的部下早就对张扬有所不满了,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找一个刺客。。。。。。自然大事可定。”

    不得不说,比起沮授和逢纪的建议,显然田丰的计划显然是更加的细致,袁绍听了之后沉吟了一会儿,“好,就依元皓之言。”

    逢纪等人虽然还想要找理由说,不过如今袁绍已经定下来,他们也不能反对,袁绍虽然表面和气,允许部下之间有争执,可是倘若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他可是绝对不会姑息养奸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如今袁绍势力日益强大,自从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他眼见曹操势力也跟着日益强大,拿到了不少好处,而本来就因为当时袁绍没有听进田丰、沮授两人的建议,而错失了迎接天子的大好机会,暗地里当然是后悔不已。

    有一天,袁绍的密卫忽然承给他一封久无往来的袁术的信件,信上说:“汉室王朝衰疲,天子一直受人挟持,政令出于私门,诸侯豪强并角逐,九州分裂,和周皇室末年七雄纷争的时代没什么两样,同样是强者兼并天下土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当皇帝所需要的符命、祥瑞都显示得一清二楚,天命在于袁!如今您拥有近三州之地,更有子民百万之众,还有谁能比得上您的势力强大,论贤德更是无人能及。曹操虽然有心匡扶汉室,奈何汉室已衰,又怎么可能再续天命呢?我们是两兄弟,如今天命不在我,我愿意将玉玺让出,助您称帝!”

    袁绍见信表面不敢声张,但是心里面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只是袁绍自己也有自知之名,现在称帝确实早了一些,不过如果只是称王的话,应该是毫无问题了,心思一起,私下指使亲信主薄耿苞为他称王寻找根据。

    耿苞自然明白袁绍的心思,况且从龙之功这样的事情,耿苞那是做梦都想要拥有的,因此也热心帮袁绍寻找。

    “主公,如今赤德已经衰败,袁氏是皇帝后裔,自然应当顺天意、从人心。”

    “赤德?”袁绍好奇而问。

    耿苞见袁绍不明白,自然再耐心解释了一番其中道理,“赤德就是火德,而如今汉室正对应火德,火由木生,木由土生,所以火德自然要由土德来代替,而皇帝对应土德,袁氏是皇帝的后裔,如今袁氏取代汉室乃是天意。”

    袁绍听了之后觉得非常不错,反正不过是一个称王的借口而已,有这样一个好的理由就足够了,就向部下让耿苞公开了这些言论,只是出乎所料的是,田丰、沮授等人都认为这是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砍头,就两次张颌、高览等部将也认为实在有些大逆不道,颜良、文丑还有如逢纪、审配等虽然支持,但当时田丰、沮授等人在朝堂上位置很重,他们也没有办法。

    袁绍从部下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来,如今时机还不成熟,担心露出马脚,只能不得已下令杀了耿苞。

    不过聪明如逢纪、审配等谋士自然也明白了袁绍的心思,这件事如果没有袁绍的指示,耿苞一个人也不可能做得出来。而逢纪等人自然是想要排挤田丰、沮授等,帮助袁绍早日实现野心,他们也好跟着升官进爵,而袁绍这时候偏偏还以为自己没有露出马脚呢。

    这件事情也算是间接成为了袁绍帐下谋士分派的导火索。

    而公孙瓒在先行回到右北平之后,终于见到了徐州吕布派来的使者,徐州第一世家,现任族长陈登陈元龙,现在也是其主薄。

    好吧,上一次公孙瓒在见到陈登的时候记得还是他的师弟刘备手下的人,最后记得好像好像整个徐州只剩下广陵郡在防守,怎么现在就变成了吕布的手下,这里面的关系之复杂,让公孙瓒也不由起了一丝八卦的心思。

    八卦,可不是只有女人独有的东西,只有男人感兴趣的东西少罢了,比如女人,准确的说是漂亮的女人,就是一样了,不过现在的事可和女人没什么关系。

    “元龙,你这是?”公孙瓒看着陈登登门造访,也不推搪,毕竟说起来,现在他还确实有事要麻烦吕布了。

    陈登苦笑一声,他就知道,公孙瓒见到他肯定会问起他的事,无奈解释道:“诚如蓟侯所见,我现在转投在了温侯名下,我不比糜子仲,遇明公而能舍家弃业,徐州可无陈元龙,不可无陈氏,我作为陈氏族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说着陈登就低下了头,公孙瓒看得出来,对于刘备,陈登绝对是真心想要投靠了,一时间倒也是非常羡慕师弟刘备,咋遇到每一个人才就都对他死心塌地,他现在真的想要跑到刘备面前,跟他好好取取经,要怎样才可以轻松收到人才呢,可怜他经常是亲自折节邀请还是不可得,收到的哪一个人才又不是过程曲折了,哪像刘备,纳头便拜。

    (本章完)

第136章 温侯玲绮() 
公孙瓒拍拍陈登肩膀,宽慰陈登道:“玄德乃人中之龙,我相信凭借他自己的本事,早有一日,也一定可以再成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