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凡人-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说定,免不了又谈了一通闲话,吩咐张扬早点安歇,不要误了后半夜进场之事。二人起身告辞,杨云随了张国柱去了。

    二人同回了驸马府,只见安乐公主正在院中射箭。院子正中立着一副草靶,公主穿了一身短打,骑在马上绕着四壁纵蹄疾奔。也亏得院子够大,长宽足有三四百步,不然如何能跑马?

    公主一声娇喝,三发连珠箭嗖!嗖!嗖!急射而出,二人定睛一看,三枚羽箭分别射在草靶眉心之间。

    公主见二人来了,收缰勒马停了下来,待下了马来尤自娇喘连连,大喇喇说道:“杨云,你可是又带这杀才去吃酒了?前几日醉得如烂泥被人抬回来,驸马府的人都被他丢尽了。”

    杨云知道她说的是张国柱与贾德明斗酒之事,此刻想起来也颇觉好笑,便带了笑说道:“公主大嫂冤煞我也,大哥豪饮,只有他邀我吃酒的,我哪敢叫他?”

    公主杏目一瞪,道:“我也管不着你们男人家,爱吃酒便去吃罢,只是不要再弄得那副死猪样回来,叫下人们看笑话。”

    杨云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公主一向豪爽,如今招了驸马,也有些小女儿样了。”

    公主却红了脸:“我当你是个君子,怎么也变得这般油嘴滑舌起来”

    杨云见她恼了,当下告罪不迭,嬉笑着随张国柱进屋去了。公主也自进房换了身衣衫,进到厅中来,说了会闲话。吩咐下人早早开了饭来吃了,张国柱又找来一身软甲号衣叫杨云穿了。平日里没穿过这号衣衫,猛的一穿,倒有些新鲜。公主也笑道:“杨公子此番披挂上阵,竟是平添了几分勇猛,像换了个人似的。”

    三人又取笑了一阵,兄弟二人辞别了公主,骑了马往号营走去。营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虽是傍晚,兵卒却仍是明盔亮甲,军纪肃然。二人在账前下了马,自有士兵牵了去,张国柱忽的变了一副脸色,端了架子目不斜视地往账内走去,士兵见他无不肃然行礼。杨云心中暗想,没想到张国柱倒是块带兵的料。

    二人进了账,在居中的将军座上坐了,说了句:“升账!”

    门前兵士得令,拖长了声调高呼道:“张将军升账了!”账外随即响起一阵低沉的军号声。

    不多时,一队武官鱼贯而入,表情肃穆的分两列站定。张国柱起身踱了几步,说道:“诸将都到齐了,我就不多说了。今次虽然是文差,但是皇上御**待下来的差使,诸位请好好办差,不要给御林军丢脸,更不要给皇上丢脸。俺老张向来赏罚分明,若有人懈怠军纪,严惩不贷!”

    张国柱停了一停,看了众人一眼,账中军士齐声答道:“得令,谨遵张将军号令!”

    张国柱点点头,指了指身旁的杨云道:“这位是上头派下来的杨大人,代表的是上头的意思。大伙好生伺候,不得怠慢,见他如见本将军一般。”

    猛的又是一声暴喝:“谨遵杨大人号令!”

    杨云朝着众人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感慨道,大哥如今真是历练出来,含含糊糊“上头”两个字就把我交待了。这两个字可大可小,可以说是朝中下来的,也可以说是皇上派的钦差,即便以后有什么差池,也没甚么把柄留下。

    (本周有个小推荐,恳请读者朋友们收藏推荐。千里八不胜感激,再三顿首!)

第八十二日 贡院() 
张国柱坐在椅中说道:“诸将退下吧!子时开拔,前往贡院。”

    诸将行了军礼,退出账外。杨云笑道:“张将军好威风,如今我是你麾下小兵,听候张将军差遣。”

    张国柱也笑道:“这帮兵油子,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就敢在你头上撒尿。”

    众人说笑了一阵,子时已到,鸣炮三响,张国柱与杨云在前头骑着马并辔缓行,兵士们列着队紧随其后,竟是逶迤蜿蜒。杨云暗暗咋舌,不过去贡院警戒,居然弄出如此阵仗,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又想到会试乃是国家抡才大典,遴选出来的人才将来便要管理大明王朝,自然是要郑重其事,心中也便释然。

    不多时便到了贡院,张国柱下马分派任务,张三率队警戒大门,李四率队巡逻,王五率队保护各位主考杨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分派完任务,二人来到东面的一间厢房,里面竟是桌凳床榻俱全,更为难得的是墙角还放着两盆兰草,平添了几分生机。张国柱点头道:“此处不错,就做俺老张的将军行辕了。此处只有一张床,二弟只有和我同塌共眠了。”

    杨云笑道:“张将军厚爱,末将受宠若惊。”

    两人正说笑,门外一声高呼:“崇年春闱主考,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黄士俊黄大人到。”

    张国柱便整整衣冠,出门迎接,杨云则混在兵卒中暗观。只见门外已停了一长溜官轿,有二人抬的,也有四人抬的,最气派的要数头一乘八人抬的簇新绿呢大轿。

    只见其落轿之处,一位清瘦老者正从轿中下来,想必就是黄大人了。只见他穿了一身青布长衫,三角眼下留着几绺稀朗的胡须,也无甚稀奇之处,架子却端得十足。他独自在前面昂头走着,身后则是几个家人,手提行李卷儿,肩扛大木箱子,手拿旱烟锅子,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再往后则是五六个削瘦而又阴鹜的男子,也是穿着一身青布长衫,手上提了行李,一言不发的很在后面,想是黄大人府上的幕僚夫子。

    待黄大人行至门口,张国柱挺了挺了身躯,朗声说道:“御前带刀行走,二品惩逆将军,张国柱恭迎大人!”黄大人脚下也不停,只微微看了张国柱一眼,鼻孔里嗯了一声,算是打了招呼,就此进了贡院大门。

    黄大人进了门,其他官轿上的人便也下来了,都是些穿着朝服的大人,想是四位陪考了。一行四人看到张国柱在门前站着,都是恭敬行的礼打招呼,张国柱也只是矜持地点头算是还礼。杨云便暗想,这官场的规矩真是好笑,官大一级便压死个人。

    后面便热闹了,数十个穿着长衫的夫子们,手上提着铺盖行李卷儿,嘻嘻哈哈的往门内走来,想必是这负责此次春闱弥封、誊录和校对的不入流小吏们。待走至门口,自觉的将铺盖交于守门的兵卒们检查了一番,又嘻嘻哈哈的进去了,门外就此又安静了下来。

    杨云又进了门来,黄大人已进了东面一间偌大的厢房,家人们正往里般行李箱笼,陪考、夫子们则进了西面的一溜小房子,自是不在话下。

    他抬头看了看天,月亮还在头顶,离天亮还早,便进了张国柱的将军行辕,也没见到大哥,便和衣在塌上歪了一会。这一歪竟就睡着了,正睡得日月不知时,朦朦胧胧间听见门外喧闹之声越来越大,猛的一下惊醒。便出了房门,天还黑着,院中除了警戒的兵卒却是空空如也,抬眼一看,原来声音来自大门外。

    来到门口一看,应试的举子们已经在门外等候了。有穿绫罗绸缎的,有穿粗布长衫的,有年纪不过二十的,有双鬓已经斑白的,有自提铺盖行李的,有带着家人跟班的,真个人头攒动,无穷无尽,直有千人之众。杨云想在人群中找到张扬,穷尽目力也是无果,只得作罢。

    到了天蒙蒙亮,张国柱一声令下,宣布开闸,便是哄的一声,都往门口涌来。兵卒们将考生的行李一个个打开检查,连笔杆都恨不得拧开看看,一个过关了再查下一个。好不容易才看到混在人群中的张扬,

    便招手唤他,待他挤到前面已是气喘吁吁,守门守门的兵卒正查看他的行李,杨云摆了摆手,那士兵将身子一挺,说了声:“是!杨大人。”便放他进来了。

    二人来到院中,天色已大亮了,杨云这才看清,偌大的院中,密密麻麻的都是些小门洞,想必就是考试之所。张国柱也过来,三人寒暄了几句,张国柱指了指将军行辕旁边的一个门洞,说道:“三弟就在这间罢,离我二人近些,也好有个照应。”

    张扬点了点头道:“大哥自去忙罢,此处我是第三遭来了,说不定比你还熟些。”

    三人又站着谈了几句,张国柱自离去了,杨云便帮他往门洞里搬行李。看到张扬手上提了一个马桶,心中惊讶,问道:“三弟怎么将东西也带进来了?”

    张扬苦笑道:“不光我,今日来的都得带这玩意。”他又指了指身后的门说:“这九日进去就不得出来了,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没有马桶难道解决在地上啊?每日自会有粪车来收。”

    杨云便有些黯然,道:“如此也太不人道了些,我待会儿问问大哥,看能不能出来方便。”

    杨云又看身后,见此房间高不足七尺,进去就得弯腰低头,长不过五尺,深也不足八尺,四面无窗,门也只有齐腰高,里面除了一桌一凳外,竟再无立锥足之地。想着张扬要在里面待上九天,心中更不是滋味起来,感叹道:“我看这考室真如狗洞一般,在里面岂不比坐监还不如?未免也太辱没人了些。”

    张扬笑道:“前次落榜后,本说我张扬这一生再也不自取其辱,来钻这狗洞了,不料今日还是破了誓。二哥莫要担心我了,弟弟已经被辱没了三次了,也惯了。”

    他脸上虽是带着笑,语气却有些神伤,二人便都有些默然。又说了两句,兵卒们开始叫起肃静来,二人点了点头,杨云便走开了。

第八十三章 开考() 
再看门口,举子们已尽数进了贡院,张国柱正站在门内指挥兵卒封门,不多时,两张明黄的封条便将大门封了起了。

    待举子们都在院中站定,砰!砰!砰!三声炮响,礼官高呼道:“吉时已到!”

    黄大人穿了全身朝服,由两名军校拥着自房中出来,面朝东南站定在香案后站定,一脸肃穆地朗声说道:“请考题!”

    一名太监走至香案前,将双手捧着的黄绫锦盒小心翼翼地放了上去,躬着身倒退着着下去了。另一名军校又端上来一个金澄澄的铜盆,黄大人在盆中净了手,拿绸布擦干,焚了三柱香。礼官便又高声唱喝:“跪”

    “夸”的一声,院中千名举子尽数跪下。黄大人毕恭毕敬地打开锦盒,取出一卷用黄绫缚着的考题,解开黄绫张口便念。杨云也听不大懂,想必都是些四书五经中的典故,文意晦涩,字句冗长,也不知这些举子们能否记住。

    待考题念完,举子们又三叩九拜之礼,这才起身。礼官又是一声高唱:“拜圣人!”众人便又转身拜了另一副香案后的孔子像,这才算礼成。

    接下来便是各进其房,点了蜡烛,研了墨,开始答卷。黄大人又进了东面的厢房,悄无声息。

    待真正开了考又没甚么事了,杨云便在贡院内随意闲逛。看那些考生,有的奋笔疾书,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哈欠连连,好一个众生百态。

    杨云看了一会,觉着无趣起来,便进了房。又过了一会,张国柱也进来了,斜靠在床边伸了懒腰,说道:“这一宿可累煞俺老张了,先睡他一觉再说。”未待杨云答话,便已鼾声大作。

    杨云独自笑了一笑,又没甚么事做,枯坐了一会,又出门来。远远看见张扬正在奋笔疾书,也就不好再过去,恐断了他的文路。在院中转了一圈,警戒的兵卒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