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玄甲-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二的决定() 
太极殿外,群臣顺着长长的台阶向着底下走去,房玄龄愁眉苦脸地走着,不多时,杜如晦跟了过来,说道:“老房,怎么愁眉苦脸的,如今有了应对山东豪族的办法,蝗灾也可以解决了,不是应该高兴么?”

    房玄龄瞪了杜如晦一眼,说道:“办法是有了,可是如果不实行的话那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纸上空谈罢了。”

    杜如晦低声说道:“怎么,你觉得陛下不会采纳你的意见?”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老夫确实有此之忧,陛下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陛下爱惜羽『毛』,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名声有所损害,现在看来,陛下恐怕是不愿意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如此一来,只怕我们得做最坏的打算了,一旦出了问题,恐怕就是天下大『乱』的局面,还是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啊,我大唐现在可不能『乱』啊!”

    杜如晦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笑道:“老房,你也是聪明过人之辈,怎么会如此的看不清啊,陛下爱名不假,但是你觉得陛下是不顾大局之人么?陛下很清楚,现在只有按照的你的计策去做才是最正确的,陛下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仁德的名声就置这李唐江山于不顾,只不过现在陛下一时之间没有想透彻,有些犹豫罢了,等到陛下细细考虑之后,自然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的。咱们这位陛下啊可以说是英明神武到极致了,断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的,老房你就放心吧,与其在这里思索这件事情,不如好好想想赈灾的事宜,陛下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我二人来主持,我们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啊!”

    房玄龄闻言愣了一下,然后也是想明白了,不在愁眉苦脸,笑道:“克明说得不错,是老夫想多了,陛下这么多年来何曾做过错误的决定,走吧,去官署,我们好好商量一下赈灾的事宜,这件事极其重要,我们可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纰漏。”

    “走!”杜如晦点点头,两人并肩向着官署走去,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各自关于对关中各地赈灾的意见。

    而在皇宫之内,李二回到甘『露』殿,换下繁重的朝服,想了想之后,就往长孙皇后所居的立政殿走去,不多时,李二走到了长孙皇后的寝殿内,在长孙皇后的行礼声中靠在了软榻之上,李二抬手示意长孙皇后坐到自己身边,殿内的宫女自觉地退了出去,皇帝有事情要和皇后谈,这谈话的内容自然不是她们可以听的,“知道得越多死得就越快”这句话是这皇宫之中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

    李二拉着长孙皇后的手,轻轻地拍了拍,说道:“观音婢,还是你这里好,每次朕烦躁了,只要一来你这里,就能平静下来,不像去其他人那里,只会让朕更加的烦躁。”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二郎这是怎么了,之前你不是在太极殿和大臣们议事么?又烦躁了,莫不是哪个大臣说错了话,惹怒了你,陛下心胸宽阔,还是不要和他计较了。”

    李二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不是,今天就是那魏征也是没有给朕心里添堵,也不知是不是他转了『性』子还是怎的。你也知道,朕这两天都是在担忧山东豪族的问题,就在今日下午,百骑司的人汇报说山东豪族的人已经进入长安城了,所以朕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应对这些人。”

    长孙皇后抬起手给李二轻轻按『揉』着脑袋,说道:“陛下是在烦忧此事么?难道大臣们没有给陛下想出解决的办法么?”

    “想出来了,房卿今日倒是给朕出了个主意,应该是可行的!”

    “既然房相已经想出了对策,那陛下为何还如此烦忧呢?”

    李二动了动身子,换了个更加舒适的姿势,缓缓说道:“房卿出的主意有用,他让朕当着天下士子的面去接见那些山东豪族的人,借以使得他们不敢以死相『逼』,只不过辅机说,那些人狗急跳墙,恐怕会攻讦朕,败坏朕的名声,朕一想也是如此,故而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选择,因此才会烦躁不已,对了,观音婢,你对此事如何看,你觉得朕应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

    长孙皇后自然是清楚李二心里的想法,她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说道:“陛下,此事涉及陛下的名声,臣妾也不好置喙,不过臣妾相信,为了李唐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陛下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李二轻轻闭上眼睛,从长孙皇后的话中,他虽然没有听到明确地告诉自己该怎么选择,但是长孙皇后的话却也给他指明了方向,他作为这大唐的皇帝,自然是要为自己的臣民考虑,而不能单单地考虑自己一人的得失,这是他作为皇帝的职责。李二并不糊涂,事实上他已经很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只不过因为爱惜羽『毛』才迟迟不愿决定,他来找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要长孙皇后帮他做出决定,他只不过是为了增强自己这么做的决心罢了。长孙皇后明显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这么说的,作为李二的妻子,她很清楚李二需要的是什么。

    不多时,李二睁开了他的眼睛,他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坐直身子,紧紧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多谢观音婢了,朕已经想明白了。罢了!只要天下稳定,百姓安乐,朕这名声不要也罢,就让他们去批判我李世民吧,朕也要好好地听听,那些山东豪族会怎么评判朕!”

    长孙皇后看着重新变得意气风发的皇帝,脸上『露』出了『迷』恋的笑容,她最喜欢看到的就是李二这副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的样子,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地把臻首靠在李二的肩膀之上。李二的手搭上长孙皇后的肩膀,轻轻地摩挲着,体味着这一刻的温情。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下旨() 
李二下了决定,自然就不会拖泥带水,次日早朝,在一众大臣期待的眼光中,李二把自己的决定宣布了出来,决定当着天下人接见那些山东豪族的人,让大臣们和他们辩驳。

    见到李二这么决定了,房玄龄暗着对着杜如晦挑了一个大拇指,杜如晦隐晦地笑了一下。

    李二把手搭在腿上,缓缓说道:“如今既然已经这般决定了,就把旨意宣告出去吧,至于具体的事项安排么,房卿和杜卿都要忙着处理赈灾的事情,那这件事就交给辅机来办吧。”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说道:“臣遵旨,只是这地点要选在什么地方?可是要选在城外?”

    李二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说道:“就在朱雀门前的广场上吧,那里也足够宽敞了,至于城外就就不必了,免得到时候又出什么『乱』子。”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是,那这件事就交给臣来筹备了,陛下还请放心。”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辅机你准备好后就来告知朕一声,好了,今天就先议到这里,诸卿都先回去吧,退朝!”

    “臣等告退!”

    殿中大臣如『潮』水般退去,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并肩前行,就在他们要走下太极殿前的台阶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在叫自己,转头看去,却看见李二身边的王全正向着自己两人走过来,当下两人转身站定,等着王全走到近前,房玄龄拱了拱手,说道:“王公公,不知叫住我两人有什么事情?”

    王全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两位大人,不是我要找你,是陛下说要两位大人去偏殿,两位大人还是快些去吧,其他几位大人和将军都已经去了,就差你们两位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是起了些许波澜,李二召集重臣,肯定是有大事要商量,但是现在山东豪族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怎么又出了大事了?房玄龄对着王全说道:“王公公可知道陛下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王全摇了摇头,说道:“这个陛下自然是不可能告诉我的,两位大人还是赶紧去吧,去了自然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房玄龄也清楚从王全这里得不到什么消息了,就和杜如晦迅速地往偏殿走去,而那些没有得到召见的官员,有看到这一幕的心知大唐又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不过也不敢多嘴,知道这件事不是自己该知道的,赶忙加紧脚步离开。

    走进偏殿,房玄龄发现果然如王全所说,一些比较重要的大臣都已经坐在了偏殿之中,李二端坐上首,脸『色』却并不难看,看来要商议的这件事对于大唐来说应该是好事,不过长孙无忌倒是没有在。杜如晦用手顶了一些房玄龄,两人连忙对着李二行了一礼,然后就坐到了文臣那一边,而在他们对面坐着的就是那些个武将。

    见到人都到齐了,李二轻轻拍了拍手,偏殿的大门就缓缓关上了,随着大门缓缓关上,殿内群臣的心里都是震动了一下。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诸卿,把你们叫到这里来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和诸位商量,至于辅机,他要忙着处理接见山东豪族的事宜,所以此事暂时就不劳烦他了。”

    群臣点了点头,很显然他们之前也是对长孙无忌不在这里而感到有些疑『惑』。

    李二接着说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所以只召集诸卿来商量,东突厥来人了。”

    大臣们愣了一下,继而迅速反应了过来,急躁的程咬金和尉迟恭更是喊着要领兵去抗击东突厥,怒目圆睁看得一旁的李靖直摇头。相比之下,文臣这边倒是比较镇定,房玄龄对着李二说道:“陛下,东突厥派了使者前来,可是那颉利可汗想趁我国出现内患之际想要来勒索?”

    李二摆了摆手,说道:“房卿不要着急,程卿还有尉迟你们俩也先坐下,朕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件事对于我大唐来说,如果处理好了那就是一件好事,不要整天就想着领兵打仗!”

    程咬金和尉迟恭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尴尬地笑了两声,然后坐会了自己的位置,程咬金还跑到中间把自己的垫子拿了回来,刚才太激动,一脚就把垫子给踢飞了,看得殿内一众大臣都是摇了摇头。

    李二抿了抿嘴唇,说道:“这次从东突厥过来的人不是颉利派过来的使节,而是他们的小可汗派过来的。”

    杜如晦说道:“陛下所说的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子阿史那什钵苾?”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就是此人,看来杜卿对于这位突利可汗比较熟悉,不如就由杜卿来给其他大臣们介绍一下这位突利可汗吧。”

    杜如晦点了点头,站起身子,说道:“臣也只是略微知道一些,就随便讲讲。这位突利可汗,名为阿史那什钵苾,他是始毕可汗之子,本来应该在处罗可汗去世后继承突厥的可汗之位,可惜他当时年纪尚轻,无法担当大任,所以就由他的一位叔父俟利弗设继位,为处罗可汗,而在武德四年,处罗可汗去世,他的又一个叔父冒了出来,当上了可汗,也就是现在的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而他则是被颉利可汗给任命为小可汗,号为突利可汗,居于突厥东部。这突利可汗屈居与颉利可汗之下,估计也是心有不甘,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怎么亲密,此次他避开颉利可汗派使者来大唐,恐怕是有事要求我们。”

    李二轻轻点头,说道:“克明倒是看得透彻,不错,这位突利可汗秘密派使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