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玄甲-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旱灾虽然对作物有着一些影响,但是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虽然说有着一些作物难以成活,但是大部分的作物还是勉力活了下来,再加上赈灾及时,这些作物的收成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再加上如今距离秋收之期已经没有多久了,所以戴冑等人可以确定,作物的收成虽然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是很大,不会影响到大军粮草的供给的,也就是说,大唐出兵突厥的计划并不会因为这次旱灾而受到影响。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民部大堂之内,戴冑靠在自己的椅子之上,心里也是稍微松了一口气,他挥了挥手,对着大堂里的其他民部官员说道:“好了,现在此事已经是有了结果,诸位忙碌了这么些天,接下来也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今日就早点回去吧。”

    “多谢大人!”那些属官们应了一声,然后也是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离开了。

    属官的事情忙完了,但是他这个民部的主官还是有着事情要做的,戴冑轻轻揉了揉眉心,强打起精神,他还需要将这件事写成一份奏折上交给陛下。

    现在时候还不算太晚,赶着点的话应该今天还是可以进宫去见到陛下的,戴冑也是知道陛下肯定是很着急此事的,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结果,自然是要赶紧去汇报给陛下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看着油灯的火苗渐渐地变小,戴冑轻轻放下手里的笔,拿起摆在一旁的一块绢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在拿起自己写的奏折仔细地看了看,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折好,然后整理了一下官服,走出了民部的大堂。

    走出屋子,戴冑看了一眼天色,算算时间此时应该还可以进宫的,然后就快步往皇宫方向走去。

    而此时,李二也是刚刚从太极殿里出来,往甘露殿走去,今日他又是召集了一批大臣来商量关于出兵突厥的事情,这段时间他已经召集了好几次大臣来太极殿商议此事了,可惜,没有戴冑这边的消息,怎么商量也都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不论商量什么计策如果没有了出兵这个大前提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今天也是没有得出什么结果,李二看到这些大臣也是很疲惫了,而且又商量不出什么结果,所以也就让这些大臣都先回去了,而他自己在太极殿里坐了一会儿,然后就起身往甘露殿走去,他现在也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会儿,李二并不打算去哪个嫔妃的宫殿,至于长孙皇后的立政殿,李二想了想,也是没有去,觉得去自己的甘露殿里好好地清净一下,结果才走到半路,就看到王全跑了过来,李二皱了皱眉头,说道:“王全,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事情吗?”

    王全喘息了一下,然后对着李二行礼,说道:“陛下,刚才民部尚书戴大人人来,说是要求见陛下,不知道陛下是见还还是不见,如果不见,那老奴就去回了他,让他明天再来。”

    李二顿了一下,说道:“快去把戴卿请到太极殿,还有,去把之前走的那些大臣都给请回来,快一点,还有,今天的宫门延时关闭!”

    “是!”王全应了一声,小跑着离开了。

    而李二则是往太极殿走去,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戴冑的来意,想来应该是自己让他调查的事情有结果了,现在就是不知道戴冑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了,李二心里自然是期望会是一个好消息的,不过这种事情也说不准,还是要待会儿听听戴冑是怎么说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出兵之期() 
    太极殿内,李二坐于御座之上,他缓缓合上戴冑递上上来的折子,放到一旁,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些喜色,很显然,戴冑折子里写的东西是很合李二心意的,他看着底下的戴冑,说道:“戴卿,也就是说这次旱灾不会影响到我们对突厥出兵对吧?”

    戴冑点了点头,说道:“回陛下,确实是如此,若是旱灾来得更早一些,那恐怕此事就悬了,但是幸运的是这次旱灾爆发的时机太晚,所以对于收成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自然不会影响到粮草的供给,此事是经过民部的多次核查之后得出的结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好!太好了!”李二猛地拍了一下膝盖,笑道:“哈哈哈,这算是这段时间一来朕最想听到的消息了,戴卿,调查这件事情朕也是知道很是繁琐,戴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此事办好,定然是颇为损耗心力了吧,段卿辛苦了。”

    戴冑摇了摇头,说道:“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的本分,何谈辛苦。”

    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戴卿,虽然你现在应该是有些疲惫了,但是还是要劳烦你在这里再等一下,朕已经派人去把其他的大臣们请了过来,朕也是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

    戴冑自然是点头答应,在一旁坐着。

    过了不久,其他的大臣也是鱼贯而入,本来他们还在疑惑着陛下突然叫自己回来是要做什么?现在看到戴冑也是明白过来看来是之前陛下让戴冑查的事情已经清楚了,当下对李二行礼之后就各自坐好,等着李二发话。

    李二眯了眯眼睛,说道:“今日突然把诸卿召回来,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戴卿,你来说吧。”

    “是!”戴冑应了一声,然后就把调查的结果再说了一遍,等到戴冑话音落下,诸位大臣们也是弄清楚了,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当下也是一起恭贺李二。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根据段卿所说,旱灾对于我们出兵突厥没有什么影响,朕现在想要听听诸位对此事的看法,诸卿觉得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出兵?”

    大臣们低着头思索了一下,很快就有着人说道:“回陛下,臣觉得这出兵的时机可以选在秋收之后,待得粮草备齐之后再行出兵,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李二看了那人一眼,发现原来是李世绩开了腔,确实,李世绩的建议不错,秋收之后再出兵可以说是准备充足,万一遇到要打持久战的情况想来也可以应对,不至于出现粮草不济的情况,想到这里,李二说道:“李卿说的不错,秋收之后再行出兵确实是不错,其他人可有什么看法?”

    隔了一会儿,杜如晦开口说道:“陛下,秋收之后,即将进入冬季,北方的天气必然十分寒冷,这对于我军士兵来说定然是有些难耐的,不知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李二想了想,杜如晦说的也没错,北方寒冷,若是秋收之后出兵,恐怕等到军队到达战场和突厥人作战的时候,就已经是进入冬季了,到时候士兵们要面对就不只是突厥人,还有那寒冷的天气了,,想到这里,李二正要开口,却见坐在李世绩旁边的李靖挥了一下袖子,开口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曹国公所言甚是,秋收之后出兵对于大唐来说是最为合适的,首先,出兵突厥,必然要师出有名,然则现在大唐与突厥之间因之前的渭水之盟而算是处于和平之态,若是我贸然兴兵,必然会遭人非议,而秋收之后,突厥人想必会因为缺乏粮食而进犯边境,抢掠粮食,届时我们便有了出兵的名义,此为原因之一。

    其二,之前曹国公也说了,我们和突厥的战争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此战必然要耗费不断的时日,粮草方面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故而秋收之后,待得粮草备足之后再出兵,对于我们来说才算是做好了准备。

    而其三嘛,在冬季作战,要忍受寒冷的可不止我们,突厥人自然也是要在冰天雪地里作战,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军比起突厥人来说那可是要好很多了,有着装备上的优势,我军自然是能够在冬季作战上占优。

    有着这三点因素在,所以臣认为秋收之后出兵才是最为合适的,不知道陛下以为如何?”

    看来李靖对于和突厥的这场战争确实很是重视,平常他在这朝堂之上可是基本上不开口,如今却是说了这么一大堆。

    李二点了点头,李靖说的很有道理,如此看来这场战争确实是秋收之后再出兵比较合适,李二看了看其他的大臣,过了好一会儿都是没有人反对,当下李二说道:“既然没有人反对,那么就依李卿所说,此次出兵的时候就定在秋收之后,不过,这段时间要派人紧盯着突厥那边的动向,一旦突厥人有什么动作,我们必须要早做应对。”

    “臣等遵旨!”一众大臣都是应道。

    李二想了一下,让这些大臣们都是先离开,出兵时机定下,也就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商议了,制定作战策略的事情自然是不能拿到这里来讨论的,再说了,这是武将的职责,也不需要文官掺和进来。

    不过李二却是把李靖留了下来,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李二看着李靖,说道:“李卿,现在这太极殿里没有旁人,朕希望李卿给朕交个底儿,此次对突厥的战争,李卿可有把握?”

    李靖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如今还未开战,微臣也是不敢言胜言败,微臣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李二并不满意李靖这么个模糊的回答,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管怎么逼迫李靖都是不可能让他说出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的,想了想,李二说道:“好吧,有李卿此话在,那朕也就放心了,如今时候也不早了,李卿想必也是有些疲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李靖点了点头,离开了太极殿。

第三百九十八章突厥事() 
    在大唐的紧急备战中,时间悄然地流逝,转眼之间,金秋之期已经是到来了。

    自从经历了蝗灾,大唐的百姓们在苦苦期待中迎来了一个丰收的时节,本来之前的旱灾还让得他们担心粮食的收成受到影响,但是现在金黄色的麦田让得这些百姓终于是高声欢呼起来。

    在热烈庆祝之后,百姓们也是迅速地收割着粮食,而在大唐皇帝的命令之下,一批批粮草也是从各个地方开始往北方集中,而将要出征的士兵们也是开始集结,将军们个个摩拳擦掌,大唐这头巨兽终于是准备向它的邻居露出锋利的爪牙了,而现在,大唐君臣还差的就是一个出兵的借口,而这个借口很快颉利可汗就会给他们送过来了。

    东突厥,此时颉利可汗刚刚击败了他的侄子突利可汗,虽然有着唐军相助,但是颉利可汗占据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突利可汗能够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已经是和很不容易了,而且对于大唐来说,他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拖延东突厥的目的已经达成,大唐已经是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所以在后来,实在是抵挡不住颉利可汗的大军的突利可汗,终于是选择了败逃,再打下去,恐怕他就要全军覆没了。

    对于突利可汗的逃亡,颉利可汗自然是不打算放过他,斩草除根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而且在这广袤的草原之,说不准就还有愿意支持自己那个侄子的人,到时候这些人汇聚过去,突利可汗恐怕就又要东山再起了。

    颉利可汗并不想再和这个侄子打一场大战,所以必须在这之前就把突利可汗给彻底消灭,所以颉利派了自己的一名心腹将军率军前去追杀败逃的突利可汗,务必要把突利可汗的脑袋带回来摆到颉利可汗的桌子。

    而打败了突利可汗,大可汗帐中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所以这些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