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9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法一出现在聚义厅中,大多头领也都起身拱手施礼。饶是江湖绿林出身的草莽,自也都是对刘法这个久经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并杀得外邦敌酋震恐的宿将甚是敬佩,毕竟在场任何一人,论身经百战的阅历与战果没有谁能够与这天生神将相提并论。

    是以刘法这一出场便否定了自己的提议,石秀半点也不着恼,而是向刘法唱喏施礼道“在下愚钝,又如何及得上刘经略熟识兵事而深谋远虑?愚见济不得事,也好歹抛砖引玉,刘经略但有见教处,我等自当洗耳恭听。”

    坐在轮车上的刘法微微欠身,也向石秀拱手回礼,旋即他把眼朝萧唐那边觑将过去,两人相互颔首示意。当年彼此于边庭携手征战,又得萧唐仗义出手救助于性命垂危之际,这些年虽栖身隐居于绿林寨中,因为同归却也殊途,彼此间到底还是隔着一层隔阂,然而终于到了外寇之际的国难危急时刻,两人间的那层本来也不算如何深厚的隔阂也终于被打破,而又到了彼此以性命相托精诚合作的时候。

    刘法长叹口气,随即说道“失所往来者,致使进退无路,应者断之,故孤军而作战者,可败也女真不识兵法,岂有孤军深入别人境内而能顺利撤退的道理?”

    深谙兵法的刘法也很清楚兵法之中有许多兵家大忌,对于带兵的将官而言都是许多恪守的军事原则,可在彼此都深谙那些兵法准则的情况之下,违背打破那些原则却也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成果,久在西陲边庭与夏人征战杀伐的刘法也很清楚北地善战用兵未必按兵法常理,往往却也能斩获奇效。而金军悍然挥军南下,几乎是以直线的侵略路线连克军州,也不顾忌深入敌国疆域,只顾兵行神速剑指大宋国都东京汴梁,从对方恁般不合常例的入侵方向看来,刘法几乎也能推敲出对金国的战略意图

    也正如方才萧唐所言,金国就是吃准了一旦大军兵临城下,不止宋军孬弱,宋廷也必然震恐惊惧到满足那厮们开出的所有条件。

    外寇猖獗,当真是欺我大宋无人了么刘法心中激愤,旋即又道“本来这位义士所言也在其理,伏击奇袭河北路治下金人所占军州,兵发黄河隘口,以据外敌。然而燕云之地以南,河北两路地界多是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北地诸族多善以弓马之利于平坦地形来去自如,利则进,不利则退,若不能一战杀得金人南侵的兵马伤损大半,早晚势必仍要挥兵南下以萧任侠与众位义士现在的立场而言,守住河北两路与黄河隘口以据金军,又能磨耗多久?”

    萧唐听刘法如此说,也知道他是完全设身处地的为与自己共聚大义的一众弟兄设身处地的思量了。且不说自己尽遣二龙山、梁山泊寨中诸路兵马代宋军去镇守黄河隘口适不适当,河北两路地界也势必将陷入战火连绵的拉锯战,何况现在自己一干兄弟虽然都是以抗金的义军兵马自居,可是在宋廷看来仍是一群啸聚造反的反贼匪类,这边反要我等代替大宋官军做为屏障死抗金军主力于前线,倘若金军南侵的燃眉之急稍解,宋廷又会不会反在自己背后狠狠捅上一刀?以正史中靖康之变时宋廷主和派占得上风而定下的那些混账决策看来,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既如此战争层面上来说,也并无法教金军遭受伤筋动骨的打击,而从战略层面上而言,却是将己方诸部义军暴露在了金国与宋国的夹缝之间。

    “前辈的意思是如今金军兵行神速,只顾尽快杀至汴京去而我等暂做观望,且任由着金军渡过黄河隘口?”

    萧唐一语道出,聚义厅中似刘唐、穆弘等绿林中多凭一股血勇厮杀,可是于兵甲要略至多也只晓得个一知半解的草莽好汉登时面露不豫之色。既然咱们决议豁出性命于犯我家园的外寇干到底,却哪里任由着那厮们杀进门来祸害江山社稷的道理?

    而刘法与萧唐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说道“若要重伤金军主力,如今也只有如此,北地游牧诸族南下侵犯时,来去自如、聚散迅捷,遇强能跑、遇弱能围,而如今金军挥军深入宋境,恁的骄纵猖獗,按我想来,便教那厮们渡过黄河隘口,却是来时容易归时难。既然金军意图尽快杀至东京汴梁,好歹不会侵害得其它大片军州治下黎民百姓,而东京汴梁外城、里城、皇城三重层层设防,虽金军势大,如何能轻易打破?既是外寇杀至眼前,便是朝中仍有奸邪作歹朝内眼见金人已成大宋心腹大患,而待金军孤身悬于敌境,懈怠思归时,却由萧任侠挥军扼阻金军归路,既有破敌制胜的大好良机,宋廷又如何不肯死战抗拒外辱,届时反是金军腹背受敌,陷于宋境之内,且在周围军州设下重兵呈合围之势,正可在黄河附近将其尽数歼灭!”

    待刘法朗声说罢,萧唐也不由击节称赞。这天生神将当真不愧是在边庭杀出赫赫威名,在方今时节得享“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如此赞誉的一代名将,他如此策划,也正与西军诸部的领军人物种师道不谋而合,金军第一次围攻东京汴梁时便是老种经略相公谏言拖延向金军交纳赔款,同时调拨兵马切断金人归路,以此尽可能全歼渡过黄河的全部金军兵马。

    只可惜种师道的提议,却遭到朝中以李邦彦等权奸为首的主和派强烈反对,而涉及到西军种、姚将门之间的暗流浮动,以及种师道与李纲、姚平仲等同样身为主战派出兵时机上选择的争议而到底未能施行

    然而萧唐现在当然丝毫不必顾忌朝中明争暗斗的那些腌臜事,觉得何时适于出兵,仗又该怎么打,现在也全凭自己做主。是以当刘法提出他歼灭入侵金军的军事计划,萧唐也很认同将金军控制在宋境势力范围内,教其逃脱无路时,再进行有效打击的提案。

    “刘经略所谏之策,也甚合我意。只是如今金军既一路杀至河北西路,估算这些时日来往走报声息延俄,想必用不了许久抵过黄河,侵入京畿路滑州,便距离东京汴梁已是不远了。这一路下来,途径周遭地域的州府,若是宋军畏战据守城郭,治下庄镇村坊却是难当金人寇钞,又不知有多少黎民乡众要惨遭酋虏扰害

    调拨几部兵马前去游哨探觑,直往东京汴梁去的金军主力,且先不必与他厮杀,可倘若那厮们纵兵于周遭村坊烧杀劫掠,教弟兄们接引百姓,晓之以理,就算不肯投往水泊梁山的,也护送至暂不会遭金军袭扰的后方镇坊,若是撞着小股打草谷的金军,杀它几阵,倒也不妨。国难时节,本来保国安民的职责,官军如今若不济事,便由咱们来做。”

    待萧唐掷地有声的说罢,聚义厅中一众头领蓦的山呼海应,萧唐随即眉头紧蹙,心中暗付道现在虽然还是大宋宣和年间,可是想必东京汴梁那边赵佶因金军南侵担惊受恐,也快禅位于他那同样亦是个混账皇帝的宋钦宗赵桓了吧?届时靖康这个宋钦宗即位以后的大宋年号,却将会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短短两个字,更将会是代表着是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华历史中的一场教后人铭记的大劫

    本来按正史中的轨迹,金军第一次南下之际,西路军受阻于河东路太原,而东路军围攻东京汴梁无果,老种经略相公提议集结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并集中禁军兵马于沧、卫、孟、滑州一线筑防,结果又因主和派的强烈反对,宋钦宗赵桓驳回,随后太原尸首,自己胞弟种师中战死,老种相公终因气愤致疾长逝,随即金军又长驱南下,与前番的经历相似而大摇大摆的杀至东京汴梁城下,致使靖康之变的发生

    虽然正史之中金军这一次南下应该是有惊无险,并没有攻破东京汴梁掳走二帝,赵氏皇族以及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并将汴京城中公私积蓄掳掠一空,金国还没有趁势培植傀儡政权,进而逐渐吞并得大宋的半壁江山,可是如今时势的走向已然发生了许多变数,再往后事态的变故,却当真还能如我所知晓的那般发展下去么?

    。

1449章 桃花山下桃花村,纷乱时节遇故人() 
京畿路滑州治下地界的云台山,也正是当年萧唐受赵佶召见入京,而举家搬迁至东京汴梁途中曾经遭遇刘敏、段三娘等强寇伏击劫取家私与顺途押运那第一笔生辰纲的所在。此处也正处于黄河河畔,属于京畿路与河北路、京东路交界的咽喉要地。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与京东路济州水泊梁山也不过只隔着几处县坊。

    而此处军州,也正是金军南下直取东京汴梁的必经之路。

    是以萧唐从水泊梁山出兵阻击金军,也有条件迅速控制住要扼去处。至少在目前的局势看来,悍然南侵的金军在行军途中为军需补给,乃至趁势烧杀劫掠侵害村坊宋民,地界相距不远的水泊梁山寨内,萧唐乃至麾下众多头领自也不能无动于衷,周全安顿那些身处于金军肆虐地域范围内的百姓,能救出多少,便算多少。

    已是冬季时节,雪花飘飘洒洒而落,滑州东南面与京东路相邻的武丘镇郊外,一队军健时不时搓手跺脚以御寒冷,正看觑装束着车马上路的百姓。

    本来世居于此的农户人家久不曾离乡,也绝不会由着绿林道上的强寇护送他们迁移。可是萧唐麾下统管的水泊梁山大寨相距不远,寨中好汉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无辜良善百姓的好名他们也都听过,何况金军杀至的消息已经传开,北地外寇掳掠残虐无比、见人就杀,就算未曾亲眼见过,却也曾听过世代相传过游牧虏寇犯境劫掠时又将会是何等的凶残,恐惧就会象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是以由萧唐派出的几路部曲说出来意,趁着金军还没杀到门上之前,几乎所有的庄民百姓也都肯随着这些反而更值得信任的绿林兵马迁居到他处。

    至于官军大多讹诈勒索,撞见萧唐麾下这等绿林中兵精将猛的兵马,哪里又敢上前?恐怕只恨爷娘少生两只脚,也都杀得屁滚尿流的逃了,指望那厮们抗拒金军外敌?别逗了。

    起码光是在武丘镇的几百户百姓,便尽皆套起骡牛、收拾细软,将家中一应家私拾当都装在大小各式的太平车子上。其中除了佃户庄农,亦有些地主大户,其中锦衣白净的富绅装栓的骡马车辆自是更多些,其中也有些识得人情常例的富户陪着笑脸,使些钱财要打点周围看觑的绿林兵马头目,竟似是孝敬那些每次动弹都是伸手要钱的官吏一般。

    “唉真他娘的啊”

    小霸王周通吐出了叼在嘴中早已冻得干枯的草茎杆,又忍不住咒骂了一声,心中也感叹当年若是觑见这些富户车马,自都是从眼前经过的肥羊,可是投奔得萧唐哥哥共聚大义之后,这些寻常百姓人家不止决计侵害不得,过眼的财富不能取,反倒要耽着性命凶险护卫大户小民百姓周全。

    果然这正人君子,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不过就算周通嘴里埋怨,但是也决计不敢触犯寨中森严的军法,最多只能在心中腹诽几句。毕竟现在能得与群豪共聚大义,也不必似当年那般守着桃花山那处小山小寨玩命做些没本钱的买卖,更不担心撩惹得有些声势的官军剿了寨子。虽然周通绝不是那种深明大义的磊落好汉,可是他也十分清楚跟着萧唐哥哥混,做人腰板也能挺得直了。

    原来与同为桃花山强寇头领出身的李忠哥哥按调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