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9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润、邹渊、鲍旭等一众步军头领立刻涌将上前,将这厮给乱刃分尸。。。。。。大胜过后三军将士也是取尽冷艳山寨中军资,在班师返寨之时先派出轻骑前来复命报说。

    听燕青先后报说冷艳山、盐山两处战事的经过之后,萧唐点了点头,说道:“大致也正如我所料,如今诸般部曲刚猛智谋之士甚众,马步军中也多有经历过边庭国战磨砺的骁将,几阵下来,既然能杀得官军人亡马倒,要对付些不经军中正规兵事习练的草寇凶贼,也不至折损得许多兵马。”

    “闲常绿林乌合之众,哪里似哥哥与众兄弟一般本就是国家良将之才,如今剿擒害民的恶匪,视那厮们也只如不成器的小厮一般。”

    燕青笑说着,忽又向萧唐报道:“倒还有一桩要事,要报与哥哥知晓。蓟州饮马川乔道清、马灵两位头领按哥哥之命,至二仙山拜别过罗真人后,也统率寨内兵马与因辽地战乱而收容的流民前往平州滦南沿海处与驾船接引的水班部曲会合,只是金军席卷辽朝南京道,处处兵荒马乱,各地大户只能龟缩自保。所幸南京道蓟州与平州相距不远,乔道清与马灵率众一路探径躲避大股兵马,虽耽误了些时日,也并遭灾遇险。

    只不过路途上却撞见了一伙辽军败兵,因彼此不识得对方来路而厮杀了阵。辽军统兵的那两个将官身手倒也端的了得,只不过麾下不过百来败卒,不及饮马川寨中弟兄人众,乔道清、马灵两位头领仗势擒住那两个军将,经审问那二人来路过后。。。。。。竟然也算是我等的旧识。未免走漏了风声,饮马川那边的兄弟遂押解那两名辽将到了平州滦南,一并乘船走水路南归而来,已至金沙滩畔,如今正要前来向哥哥复命。”

    …

    这几天都有事,挤时间码完先发一章,天转凉,有点感冒趋势,总之还是坚持正常更新吧。。。。。。

1379章 辽朝二虎将,随我杀金军如何?() 
当然燕青报过了那两人的名头之后,萧唐的面色也是一变,心付道按说起来,当初因我之故,也教他们两个触了不小的霉头,如今既然自己早已公然起义,当初来看的机密大事已传扬开来。而辽朝已是大厦将倾,实难抵挡金军的兵锋,此二人不敌难以力挽天倾,如今也落魄到教饮马川那边的兄弟给擒住他们两个至少眼下应也是苦战金军而不可得一胜,却不知有没有可能共同的敌人而招揽他们入伙?

    宛子城聚义厅中,萧唐、燕青等人先是为乔道清、马灵二人接风叙旧。虽然蓟州饮马川与二仙山地界相距不远,可是看来乔道清现在还不算得罗真人点化顿悟,言行举止依旧是在火爆中带着几分邪气;至于马灵这个早就肯投效萧唐共做大业的神驹子,如今也只是对同样也并入己方势力的梁山泊此处好山好水啧啧称赞,又急切向萧唐询问自家妹夫妹子可还安好。

    而当萧唐向乔、马两人问及辽境南京道地域如今形势如何之时,乔道清略作沉吟,旋即也是有感说道“草他奶奶的,按罗真人的说法,咱学得外道魔心不除,自也算是杀人舔血惯了的人物。可是当我亲眼觑见蓟、平等军州如今局势,也都不免于心不忍北国沦亡,与乱世杀伐已没甚两样。那般景象,恐怕做杀人越货勾当惯了的绿林草莽也不禁为之心颤目侧。”

    马灵也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北地各处兵燹之厄深重,金国铁骑、辽国败军乃至伺机劫掠作恶的流寇匪盗如梳如篦,屠戮村坊县镇也是稀松平常之事。萧任侠传书信来教我等弃寨南归果是适逢其时,饮马川寨中虽积蓄些军资,可是辽境内四处战乱,再磨耗些时候休说难以转调,恐怕饮马川那处悬于辽地的山寨也绝不可守。

    只是我等按萧任侠的吩咐,先前往二仙山力劝罗真人并着紫虚观中一众道士道童也随我等南归时他却决计不肯。只推说修道之人远绝尘俗,何况观中道士熟知二仙山势,若遇兵灾匪劫,自可潜入深谷密洞躲避兵灾匪厄”

    按乔道清与马灵继续道来,就算宋境之内也是盗匪蜂起,占山啸聚,而朝廷再是腐坏贪滥,好歹各路军州县镇也都是在官府的管控之下。江南摩尼教起义先后折腾了堪堪也不到一年的光景,随着各处军州被收复,也仍在国家的管控之下。

    可是如今的辽国各地,却是彻头彻尾的乱世。

    如今辽国光是南京道一隅,不止是四处四处盗贼蜂起,随着整个国家的统治土崩瓦解,金军诸部、辽国败军、各处流寇可以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也只有本地世家豪门囤积粮草、收拢乡勇死守坞壁得以勉强自保,而饮马川弃寨南归,虽说距离临海接引出处的路程不远,一路上也是耽着不小的凶险。还好马灵本来也善于哨探声息,便是只身探径也有提气神行的绝学,这一路来往巡哨周围形势,好歹没有撞见大股的金军与辽军。

    可是其他辽境本地的老百姓却又该怎么办?不肯就地等死的,早就抛弃家园逃个干净,甚至有人作奸作恶的杀人越货,也根本不会有府衙官吏前来追捕治你的罪。那么在这种局势之下,辽境甚多地界又会呈现出一种甚么景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萧唐听罢后一时间也是沉吟不语,心想当初完颜阿骨打在六七年前于来流水誓师,聚众起兵决意攻辽时,估计辽国内上下官员大多也只觉这不过是癣疥之疾,生女真诸部决计无法颠覆大辽的统治。可是局势发展到如今恁般地步,恐怕辽人也才意识到金国吞并辽朝全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只是如今的大宋眼见又要重蹈辽国的覆辙,与虎谋皮的去与金国结盟伐辽,现在于朝内又有谁会意识到金国灭了辽朝之后,转过头来便会侵吞本国大片江山?

    萧唐喟叹了声,旋即又向乔道清问道“两位兄弟此行劳苦,所幸马灵兄弟以神驹子,沿途确保饮马川上下人马周全只是你们又是如何撞见那路辽军败兵,而擒得那两人的?”

    乔道清见说冷笑一声,对萧唐回道“遮莫那两个厮鸟当时以为我等只是趁着战乱劫掠的流寇,那厮们率领的那百来辽兵,看来也都是被金军杀得惨败,一路狼狈逃窜过来,赶的不巧便撞个正着,说不得,也只有打了。一群被杀破了胆的败军,又算值个甚鸟?可是那两个领头的武艺的确奢遮,平心而论,我与马灵兄弟联手,并不是他们二人的对手。只是咱们人手众多,弟兄们合围先困住一个,教那厮驾马驰骋不开,而马灵兄弟使他神行之法骤然蹿上,再以抛金砖的手段将另个打翻坠马,众弟兄再涌将上前,教那厮们施展不开,尽皆擒了。

    我本来是想未免节外生枝,将那两个辽将一剑一个宰了,倒也干脆爽利。可是那两个厮鸟驴蒙虎皮,兀自还要拿早被女真人杀得屁滚尿流的辽军势要威吓咱们时,马灵兄弟辽地涿州出身,自是熟知契丹语,而听他们二人自报的名头说是唤作阿里奇与琼妖纳延。当初我还只觉听着耳熟,后来也想起萧任侠恁当年顺手推舟借着假死在绿林中勾当,到蓟州与我等会合寻王伯龙那伙火并时,随恁出使辽朝的兄弟说及似乎是这两个辽将做同行护卫的。既然是与萧任侠相识的,我等便合计将此二人一并押解过来,交由恁来发落,若不是相好的,再动手无妨。”

    听乔道清将来龙去脉大致说了,萧唐微微一笑,说道“若是他们两个教道清兄弟就地杀了,的确着实可惜。只说此二人武艺,的确也有上将之勇,何况他们虽然惨败,可是多少对于金军的战法所知更详,与他们心中的死敌既也不谋而合至于能否说动这二人与我等齐心,也总要面会榷谈过后才能知晓。”

    阿里奇、琼妖纳延二人灰头土脸,脑袋上那两绺经过修剪整理的髡发也都撒乱开来显得十分狼狈。败阵被擒,这一路又莫名其妙的被人押解着乘船出海,终日被绑得跟个粽子似的,头上也一直蒙着黑布无法确认身处的位置,日常喂食方便时,自也是到僻静处有人看守,爱吃不吃,爱去不去。如此受制于人,颠沛流离的久,阿里奇与琼妖纳延自然也早是忿然已极。

    此时他们两个也不禁念道,当初难敌金军当者披靡的凶猛攻势,还莫不如战死沙场,也算是为国效死捐躯,又哪至于受这伙贼厮鸟恁般直教他们二人不明所以的羞辱?

    那时惨败于金军甚感耻辱恼恨,麾下也只剩下不过百来战意崩溃的败军,阿里奇、琼妖纳延一路奔逃,又撞见那伙不知来路的流寇。本来满肚子的邪火就无处发泄,阿里奇、琼妖纳延心说当时若不是自己经历几番苦战惨败,早已体乏力虚、饥肠辘辘,否则就算兵微将寡,也绝不至轻易的被那厮们生擒活拿了。

    而这伙贼众擒住他们杀也不杀,反倒押解着他们这一路舟马颠沛的行了数日,阿里奇、琼妖纳延心中当真也有些好奇这伙贼厮鸟行事不拘常理,这又是到底想要如何发落我?

    然而当蒙盖住头的黑布再次被从自己头上拿开,阿里奇、琼妖纳延二人赫然便觑见眼前一派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几百里湖泊烟波浩渺,岸滩过处一片绝径林峦,矗立着巍峨山川

    这他娘的到底是哪?

    。

1380章 两个辽国,好歹我军也是一个变数() 
    沿途阿里奇、琼妖纳延虽然欲叫骂,可是也早被乔道清差头目用麻布塞住了嘴。就算被稀里糊涂的押解至水泊梁山,被推搡着踉跄前行的阿里奇、琼妖纳延一路上怒目而视,就见此处山川周遭有不少强寇头领上前去与擒住自己的那两个汉子寒暄招呼。

    辽朝南京道汉家儿郎众多,多少也识得一些宋朝官话的阿里奇、琼妖纳延却听那些强寇叙话时大多也不似是带着燕赵口音的汉人,而且懵懂听来似乎乡音各异,直教他们两个也忽的惊觉意识到:难怪教这群贼厮押将上船,也不知行了多少时日,怎的我们二人是被辽境内流窜的匪寇,给押到了宋国地境来?这却怎么可能!?

    现在的阿里奇与琼妖纳延,其实对于宋国就已经抱有极深的恨意。

    宋廷现在早已决议联金伐辽而收复燕云十六州,虽然先是以买马为名而前往金国交涉,双方随后开始海上之盟互派使节,而秘密外交。可是由于方腊统领摩尼教起事,极力主张联合金国灭辽的领军人物童贯因镇压起义而率西军精锐暂时被牵制在江南,本来便已延误了与金军谈拢话定出兵的时日。纸终是保不住火,日暮残年的辽朝也已察觉到宋国开始与金国眉来眼去,企图趁火打劫在曾经盟友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

    祸迫眉睫的辽朝也立刻以肖客、韩昉遣为使臣,赴宋廷奉表称臣、乞念前好。还苦口婆心的劝说生女直诸部如今趁着势起,荡灭大辽之后势必仍要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当时辽朝的汉臣韩昉还声泪俱下的愤然痛斥:“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

    然而当派遣去宋朝的使者,依然被宋廷中权臣蔡攸,以及方从江南赶回汴京的童贯轰撵赶回之后,辽朝上下便大概已能断定宋国的确是要撕毁盟约,而趁人之危的联金灭辽了。

    是以阿里奇、琼妖纳延对金军又恨又怕,对宋朝更是咬牙切齿的痛恨,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