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闻言更怒,脸色已是难看至极!刹那间,他又想起以刘法为代表的那些西军将领,对于自己的调遣任命一向都是敷衍推托。在西军中的权柄愈发势大之后,童贯即刻力主出兵讨伐夏国,也知道虽然夏军诸部善战勇猛,可是如今独木难支,只要西军部曲三军用命,若想平灭夏国而成就自己的不世之功也是指日可待,可是这场战争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西军的指挥权必须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至于自己忽下决断,出兵取夏国朔方西平府的胜算到底有多小,童贯与刘法看待他的概率也十分不一致,还有的便是在童贯看来,这个赌值得一搏,而且他也赌得起;可是按刘法来看,这次出兵征讨甚有可能白白牺牲掉无数军中儿郎的性命,然而胜算微乎其微,根本就没有必要冒奇险而贸然轻动。

    何况童贯在召唤刘法前来商议之前,他也早就已经想得十分清楚,不管这次取西夏朔方的兵家计划是否会彻底失败,可是他仍然有能力使得自己收益颇丰的一方。

    而眼见刘法脸上愠色也愈发明显,对自己所下的军令也敢顶撞冒犯,童贯心中反倒更加确定此番他威逼刘法率军出征,对自己而言却是个无论怎样尽可获利的妙法。

    念及至此,童贯脸上的怒意反倒渐渐散去,他定定的看着刘法,并且一字一句的说道:“刘将军。。。当时我等誓师北伐、征讨夏贼时,你官复熙河经略使,又向官家直言说夏贼势蹙,定然能够成功,必然能一举成功,教夏贼尽失河湟、横山之地,可是如今不得寸进,又直言攻伐夏贼难以获胜,这。。。。。。却又是为何?”

    ……

    白天事多。。。。。。。仓促码完这章也不是很满意,因为涉及到史实记载,人物结合史载事迹的动机、矛盾感觉忒过敷衍了事,删了大多篇幅重写,加快进度,尽量保证今日第二更。。。。。。。。。

872章 皮面上的将帅,骨子里的权奸() 
    童贯忽然把话音放得十分低沉,往日与西军中行伍官将接触时,言行举止瞧去都甚是豪迈快当的童媪相此时一对招子中满是股阴狠,仿佛在这个时候才显露出他这个能与梁师成、杨戬等天子身边阉臣,同样亦能在朝中呼风唤雨的权宦本色。

    童贯如此说罢,又见其是这般脸色,饶是在尸山血海中出入了几遭的刘法也不禁神色立变。童贯能掌军权二十余年,甚至还能笼络不少以桀骜不驯而闻名的西军将领,当真是因为他善于统兵打仗,且为人阔达有度量,而使得无数军旅儿郎待他十分敬重?

    然而二十多年里征讨夏国党项、青唐诸羌、河湟吐蕃期间的大小战役当中,出谋划策、指挥兵马的大多都是西军所部能征善战的将才,童贯身居高位、事不亲为,需要他出手时几乎都是集中优势兵力以强凌弱,其战绩虐菜可以、硬仗没有,只靠装出副豪迈状再学着军中直爽的儿郎骂几句粗言俚语,又如何能教西军众将敬服?

    可是在童贯的背后,却有官家在为他撑腰。

    大宋以文制武,权掌枢密院的大多也都是些文臣,似童贯这种权宦监军的身份开始涉足兵事,谋划战略,吩咐各路将帅执行乃至常态,就算在期间发生分歧,武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也只能乖乖执行,否则被罢黜功名,甚至被判个迭配流刑也是屡见不鲜。

    童贯这个阉厮,如今到底还是原形毕露,他图穷匕见,这又要威逼着我不得不出兵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刘延庆也搭腔说道:“刘将军,我大宋王师三路齐发,童宣帅如今统领兵马虎踞西宁,与西面夏军遥相对持,老种相公率军进至统万城,夏国门户屏障唾手可得。刘将军取朔方之地,胜则切断夏军横山前线与夏国兴庆府、定、静、怀、顺几州之间的联系,就算战况不利,亦可率部南下与秦凤路我军部曲会合,而不至受重挫。我等国家将官食朝廷俸禄,如今合当尽忠竭力,进用于国。届时立得大功,朝廷也必将重加录用都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刘将军乃是我西军名将,童宣帅这才委以重任托付,此正英雄用武之地,而最适合率军取朔方之人,也非刘将军莫属啊。”

    刘法听罢心中更是忿怒,他重重的哼了一声,斜眼向刘延庆乜将过去,冷声说道:“刘延庆,你道我便是畏刀避剑、贪生怕死的?若说蒙童宣帅看重,我瞧你倒更能讨上官欢喜,怎么不见你争先请命,却只顾在此处卖弄口舌?”

    刘延庆虽然在西军权斗之中投倒向童贯一方,可是确实也是个数从西伐,屡立战功的世代将门,即便在西军中的战功与威望他都与刘法相距太远,可是听刘法丝毫不加以掩饰的当面讥讽,直恼的刘延庆当即面露怒色,并蹭的站起身来,喝道:“刘将军,你我都是统领兵马、屡经生死的人,谁没曾在死人堆里头打滚?有话也不妨直接说个明白!我刘延庆便是再不济,但得童宣帅有钧旨令下,可也肯冒万死去与夏贼杀伐,这才算是一等一的好汉子!如今却是你推诿不肯向前,冒渎宣帅,又何故拿言语辱我!?”

    “够了!”

    童贯猛的一拍桌案,并指着刘法大声怒喝道:“刘经略,某家本一心要重用你,可是你既是军中宿将,却胆敢欺君罔上,如何不知国家法度?遮莫你仗着以往立下的些功劳,便以为某家不敢治你的罪么!?”

    欺君罔上?这还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刘法惨然一笑,他的确曾经向官家担保这次征讨夏国必获大捷,可是出征的将军向皇帝发豪言壮语,以报国恩,这又怎能算是蒙蔽欺骗君主?何况夏国尚有数十万兵马,这场战争并非朝夕可成,他也从来没有向官家排着胸口承诺起誓说必当于何时何地能够大败夏军,一劳永逸的结束这场战争,这欺君罔上的罪名又从何谈起?

    可是刘法也很明白,童贯如今换了副面孔出言恫吓,不是自己真犯了甚么大不敬的罪责,而是童贯是在警告自己要按这个罪名将他往死里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现在刘法也能彻底看得清楚,童贯虽然好在军中将领面前做出付豪迈直爽的卖相,可是他骨子里却一直都是个弄权营私的权奸。可是却正因为此,才使得他更为可怕。

    出兵,胜算渺茫,但战局瞬息万变,尚能有一丝胜机或许能够把握得住;不出兵,自己被剥夺官爵,革除军职恐怕便是板上钉钉的事刘法虽然心中愤懑怫郁,可是他却也不甘多少年来付出的心血,凭着自己多少年来靠浴血奋战而在军中争来的功名尽数毁于一旦。

    而童贯也注意到了刘法神情的变化,他的嘴角也渐渐的浮现出一抹笑意。如今辽东女真崛起,据传报不但已经攻占了辽朝北边重镇黄龙府,,甚至在护步答冈以两万兵马大败十余万辽军,现在辽国自顾不暇,再也没有能力干涉其宋军伐夏而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自己有意屡屡挑起战端,不就是要挟灭国业绩而成就不世之功?

    可是种师道却统领东路宋军于葫芦河大败夏军,又在八日之内攻克臧底城,这反而让童贯又警觉起来,平定夏国固然干系重大,但比起实打实的战功,自己反而及不上在西军中根深蒂固,现在也独领一路大军的老种经略相公,那么自己岂不是更难在西军拉拢众多派系将领尽归己用?

    刘法倘若奉自己的将领出征,万一真能取朔方攻克西平府,取得这场扭转宋夏关键所在的战事胜果,泼天大的功劳也是要归于他这个筹谋策划的西路大军主帅,就算战局不利,甚至要累得刘法这个在西军中地位尊崇的宿将有性命之虞,死的却是一个拥护种师道统管西军军政大权的眼中钉罢了。

    本来与西军中那干桀骜不逊的将领来往,某家也不愿意把事做绝,可是刘法你这厮却向来不识眉眼高低,某家如此威逼于你,却也都是你咎由自取罢了。

873章 童宣帅,也须多加小心萧唐() 
    刘法到底还是接受童贯的军令,准备率军改道去取朔方。也就如当年杨家将门第一代的名将杨业受监军王侁逼迫,明知出兵的胜算很小,却也不得不遵令行事那般。

    而童贯冷眼打量着刘法离去的背影,心说虽然自己拿官家的名义逼迫刘法就范,饶是他不得不按令出兵,两人之间也可说是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几乎没有甚么回旋的余地。事情要么就不做,要么就要做绝,童贯心中又发狠念道,西军中素来有些不识抬举的人,那厮们既然不肯为我所用,颠倒着还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倘若再不杀鸡儆猴,岂不是甚么人物都敢蹦出来忤逆自己?

    尤其是这个论军中地位足可以与老种、小种相提并论的刘法,如果他能够成功,而成就自己的功业最好,就算出师不利甚至落得一场惨败。。。。。。。这个刘法最好也是死在夏人的手里,万一捡回条性命,朝廷追究战败之责时,这个黑锅说不得必须也要由他来背了。

    心中打着如意算盘,童贯的嘴角仍噙着一抹阴冷的笑意,而在旁的刘延庆瞧在眼里,此时心中也渐渐想得分明,童宣帅这当真是要置刘法于死地啊!

    按说刘延庆也是西军将门出身,可是祖上声名远不及种、折、姚几家,只说如今自己头上也有种师道、种师中、刘法等不少军心所向的领军人物压着,论资排辈如何也轮不到他来接管西军军权,刘法和他有些不合却也没甚么,都是在西军行伍中打踅的官将,说不上何时彼此也要相互照应出征讨伐,关系也总不好闹得太僵。只不过教刘延庆心中有些不甘的是,都是世代将门出身,西军大权却牢牢被种氏把持在手里,遮莫我刘氏子弟便要一直对他种家唯命是从?

    童贯当年借着监军的名义入住西军,立即开始分化拉拢西军将士,其他将官虽然瞧着十分愤慨,可是对他刘延庆来说,为谁卖命不都是卖命?何况大宋朝堂的水深得很,童宣帅又是官家跟前的红人,种师道虽然在西军德高望重,可是当年只是因为议论役法忤了权相蔡京的旨意,便被罢黜官职十年之久。。。。。。边庭的武将就算立下再多战功,也仍是要看朝中权臣的眼色行事,力保老种相公能够把持边庭军权的,只不过是一些脑筋不活泛的西军将官,可是童宣帅却又大宋朝堂撑腰,又如何争得过?

    刘延庆如此想来,却也自问所作所为无愧于心,为老种相公尽心效命,为童宣帅马首是瞻,不都是在沙场上为国家出力?恰逢童宣帅赏识提拔,教俺也活得更有个出豁,还能福荫子孙后代,又有哪里错了?

    可是如今帮童贯搭腔,威逼刘法不得不领兵去取朔方之事已成,刘延庆心中却没由来的生出一丝愧意。

    刘延庆抿紧了嘴唇,脸上神色也是阴晴不定。而童贯的目光偏生有意无意的向他乜了过来,刘延庆与童贯眼神一对,心中的那些愧疚登时被惊惧所取代,浑身也不禁渗出了一层冷汗。

    眼见刘延庆脸上的犹豫之色倏然消失,童贯冷哼一声,心道休说是种师道、刘法,便是折可适、姚古、刘仲武等人论带兵打仗、战功威望而言都要胜过他刘延庆许多,自己肯重用提拔他,无外乎是因为刘延庆此人是最听话的一个。童贯也自问凭他看人的眼光,到了这般地步刘延庆也不至会生出甚么异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