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辈已多曾听闻恁在边庭屡立战功,实乃我辈军中武人只楷模。晚辈于河东编练起的这支靖难军蒙刘节帅托管,晚辈不止是十分放心,蒙恁照拂我昔日这些属下儿郎,晚辈也是感激不尽。”

    听萧唐如此说罢,这倒教刘仲武有些意外,他眼中略带深意的向萧唐望去,又说道:“萧唐果然是旷达豪迈之辈,英名确不虚传。”

    刘仲武一口一个旷达豪迈、器量豁达着,自然除了是在与萧唐客套之外,也是有意避过他与高俅的关系不讲,还盼着萧唐能够顾念眼下既然都是泽袍战友,不至于因为他与高俅之间的关系而对自己抱有甚么敌意。本来看萧唐的态度也甚是诚恳,似乎对于他接管靖难军兵权之事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刘仲武刚稍微放下些心来,却又听萧唐悠然笑道:“这是当然,毕竟晚辈又不是那高俅老儿。”

841章 种师道的手谕,剑指银州() 
    萧唐一语方罢,也教刘仲武一时间哑口无言,又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而刘锜却似为听见萧唐的言语,他踱步上前,也向萧唐拱手笑道:“萧节帅,汴京一别过后,今日终于能在此处相会。”

    萧唐也颔首轻笑,说道:“如今你我同袍同泽,也该唤你一声刘将军了。能与刘将军共赴沙场为国出力,也是一桩快事。”

    不止是因为刘锜这个不世出之名将的关系,萧唐也并不会打算似高俅那等排除异己、背地里害人的奸险小人那般只因刘仲武与他在军司中相互间来往密切,便打算趁机除了这个与夏军作战的经验极为丰富的西军将领。虽说自己对他也须做些提防,可是因私怨与利己的心思促生军中内斗,这也显然不是萧唐所看到的。无论是为达目的行事手段颇为辣手无情的吴玠,还是眼前这个与高俅关系匪浅的刘仲武,起码按照现在的情况而言,有他们这等良将在旁都有机会成为自己强大的助力。

    一片雷动欢呼声中,萧唐与麾下统军将一车车辎重粮草拉近了镇边寨内。正当萧唐岔过话头,向刘仲武问及边镇近日的形势之际,他忽然又听得有人欢喜的喊道:“师父!”

    萧唐闻声旋即又面露笑意,他循声望去,就见李世辅与以家眷身份随李永奇一并迁至镇边寨的族亲也都急忙赶来拜见。可是待李世辅奔到他的近身处时,萧唐左足蓦的踏上一步,旋即身子疾转,并探出手掌直奔着李世辅的胸膛推去。而李世辅见状却嘿嘿一笑,他将身子一侧,避让开萧唐探来的手掌,随即伸手去擒扣他的手腕,一招之间便似已反守为攻,手法也端的灵敏。

    萧唐对一个半大的孩童切招自然也是毫无破绽,他腕子一番拨开李世辅的擒拿手。两人徒手相博切了数招,又对了一掌待李世辅向后跳出了圈子,萧唐才点头赞道:“不错,我传你的虎爪手也算练得精熟了,可见你这些时日练武的确苦习不辍。只不过拳脚本事都是应急的手段,兵械、弓马也须驾轻就熟在战场上才能发得利市。”

    李世辅揉了揉鼻子,并挺起胸脯说道:“师父教诲徒儿自然谨记,可是师父点拨的武艺奥妙处,徒儿自认已学得十分熟稔了,便是现在助师父去杀贼,徒儿自问也能当得大用。”

    “不得放肆!军中诸位相公在此,哪里由得你小子在此聒噪?”

    少年心性的李世辅虽然十分愿意与萧唐套近乎,可是他的老子李永奇更为持重些,心中念道两位节度使大人还有行伍中能征善战惯了的许多同僚在此,你小子却也不知个分寸。边想着李永奇又一把将李世辅拉扯到了一边。

    而萧唐又勉励了李世辅几句,便又与刘仲武、刘锜等人直往镇边寨中的节堂走去。能够点拨这个立志要在战阵上建功立业的少年武艺,这也让萧唐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在萧家集时自己也曾经金台、谭正芳、周侗等名师高人先后传授绝学,这也让萧唐心中生出一股传承延续的责任感,只是现在的他却仍不知道这个现在还名为李世辅的少年郎,竟然也将会成为与吴玠、刘锜等人齐名的一代名将。。。。。。

    ※※※※※※※※※※※※※※※※

    在萧唐率部进驻镇边寨五六日后,其他战线也传来的宋军主攻部队的捷报,本来统军于宋夏中部战线在葫芦河流域(发源宁夏西吉县月亮山南麓,流经甘肃、陕西地带)修筑席苇城的老种经略相公终于向来袭的夏军发动了攻势,他先摆出架势与敌军决战,却暗中派出偏将曲克斜出横岭造成宋军来援的假象,而杨可世、姚平仲等将官率部突然从前后方发动夹击猛攻,本来军心不稳的夏军大溃,宋军趁势追击,又俘获骆驼、牛马数以万计,终于得以完成筑城任务。

    而率部也取得几场小规模胜利的刘法在攻陷夏军几处寨垒之后,也开始调拨兵马向西线挺进,打算与童贯所部的大军会师,从西线进逼夏国卓啰和南军司、仁多泉城一带(后世青海、甘肃境内)进逼。

    与此同时,萧唐也收到了邮驿军吏传来了老种经略相公的手谕,当萧唐拆开笺札公文看过了后,他的脸上也缓缓露出从容的笑意。

    因为手谕中言及,由于正使监军蔡鞗身死,宋军西线、中线的部队也开始大规模集结,于东线本来趋于守备的部队在接管监军职事的萧唐统管下也可以调度部曲向夏国境内施压。可是夏军分置十二监军司,如果萧唐率部从镇边寨往东向银州、夏州等西夏名城要阜进逼,也将面临夏国左厢神勇、详佑、嘉宁三处军司的正规军兵马,种师道也曾在信中写道:

    素闻节帅报效国家之志凛然,舍弟亦曾与吾言及节帅雍容儒雅、雄气壮节,今夏虏犯顺,王师讨逆,吾辈国家之臣矢志安社稷定羌戎。贼趋奇兵取临夏,蔡相公死于乱军,然节帅临危受命,谨施妙略拒虏力保辎重不失,如今吾与节帅麾旗进兵威动羌、夏,教贼首尾不能相顾,则戡乱殄寇定功,大事可成矣。

    然夏寇占地利之势,多有大军把守,节帅统管东路兵马,切莫冒轻敌动引军长驱,仍须以更迭环攻之法缓图之。银、夏二州虽为夏邦要府,羌部于横山聚兵就粮,因以犯塞,稍入吾境辄有斩获,我军所图者,尽收都、横山之地,夏则遂以沙漠为界,无聚兵就粮之地,攻则难犯我大宋关塞,守则堑险之地尽失,方能教我大宋社稷镇定,好教边庭生民赖以滋息,还望节帅谨之慎之,不负朝廷委用。

    种师道书信中也是在提醒萧唐夏国银州、夏州等州府能取则取,可是毕竟东线也有大批夏国兵马屯扎,所以还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为重。毕竟从大战略层面的角度来看,东线宋军还是要以向夏军施加压力,协同其他战线的主攻部队吞并横山所有夏军的关隘壁垒为主要目标,可绝不能因为某一路的宋军主帅因自作主张,而打乱了全军的战略部署。

    不过如果要从种师道的手谕中划重点的话,那个老种经略相公现在也认同了由萧唐接管东线宋军的兵权,并且可以统率兵马向夏国左厢神勇、详佑、嘉宁三处军司下辖戎卫的关隘军州发动进攻。

    虽然现在尚不知统领兵马于西线和夏军对持的童贯在得知此事后会作何感想,不过现在自己已经名正言顺的可以调动绥德军乃至周遭几座军州下辖待命的部队,萧唐也是首次以一路兵马主帅的身份参与到国家层面的战争中,至于种师道、种师中是真的对于自己这个军中后生晚辈青眼有加,还是说在童贯逐渐掌控西军军权之际,他们那两个经略相公便打算动用外力,使得西军内暗流涌动的权柄纷争更加扑朔迷离。。。。。。萧唐现在也把那些问题暂时搁在一旁,究根论底,现在既然是军中主帅的身份,说到底还是要拿实打实的战功来进一步扩大自己在大宋军旅中的影响。

    萧唐又将种师道的手谕交予节堂之内的诸部将官传阅过了之后,旋即长身而起,手抚帅案,并朗声说道:“老种经略相公的钧旨,诸位也都瞧过了。本节帅也已拿定主意,调遣绥德州治下各处军寨禁军,除了戎卫要害险关的兵马,其余部曲限日下集结,进逼夏国银州!”

842章 兵临城下,难啃的硬骨头() 
    南北朝时期银州筑城之始,此处因盛产良马而闻名,而马在鲜卑语中又被唤作乞银,是以银州因此而得名,这座古城位于后来的陕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市横山县境内,此处也处于后世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地带,自古也可说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古银州城依山傍水,当年也是根据地势沿河傍沟而筑,地势也端的险峻。

    夏国由东侧攻掠宋境必要途径此地,而当大宋发兵前来攻打,夏国也以此城为屏障抗衡宋军,以确保腹地不失。所以现在银州周遭的山峰以及谷口外方圆十余里处都设下伏哨,而城堡周围的军镇县村也都有部曲把守。

    本来银州东侧的壁垒、军驿虽然时常要与宋军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如今也是交战时期,只不过现在夏国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夏州、银州方面军司也曾探明东线的宋军不及西面由童贯、二种、刘法等在夏军中早就闻名遐迩的敌将主帅统领的兵马众多,宋军进攻的重心也都在横山西侧的关隘壁垒上,所以现在银州治下虽然戒备森严,却也不至终日提心吊胆的提防宋军前来攻打,甚至如前不久那般还会主动出兵骚扰宋国边境军寨,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可是现在位于银州东南侧三十里开外,一处主要用于监探宋军动向的军寨之中,有个夏军将官瘫倒在城墙上方,他就像是一只刚被割开了喉咙的鸡那般时不时抽搐着身子,仍有大股的鲜血从喉头喷出,那夏军将官又在生死弥留之际缓缓抬起了头,用无比怨毒的眼神望着眼前那个面露笑意,正缓缓擦拭着钢刀锋刃上鲜血的宋军将官。

    吴玠又向城墙下方张望过去,就见己方兵马在寨子中横冲直撞,箭矢四处激射,而军寨中的守军没有将官指挥,早就像没头芥蝇一样满城的乱蹿,只能渐渐被不知何时杀进寨中的宋军蚕食歼灭。

    “斩尽杀绝,且不可逃了一个活口向银州治下其他军寨通风报信。”

    吴玠向旁边的一个都头官吩咐说罢,他又向城下的花荣点头致意,方才正是花荣与他麾下善于百步穿杨射术的军健逐一射杀位于此处军寨一角的卫兵,吴玠这才率领士卒迅速靠近,再攀越过寨墙向寨子中的夏军发动突袭。

    由于宋夏战线绵延不绝,无论是在夏国银州还是在宋国绥德州治下会有许多规模大小不一的营寨壁垒,用的用于抵御敌方重兵来犯,有的则只用于哨探警示,东线宋军突然转守为攻,又是吴玠、花荣这等良将出马攻占这座军寨自然也不是甚么难事。

    然而萧唐率部向银州发动的攻势,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在无定河南岸一片千沟万壑,被丘陵拱卫的泥道上,有个骑在匹来不及配鞍的战马上,带着三百多个甲胄不全、狼狈不堪的夏国军卒仓惶逃窜,那将官时不时的回头招呼,大声嚷道:“快撤!速速赶回银州去报信,宋狗这次出动的兵马甚众,看来此番真的是要。。。。。。”

    还没等那将官把话说完,忽然他就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当他愕然抬起头来,就看前方土坡后面有个宋军将官慢慢站起身来,那员宋将看来年纪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