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里用的都是长杆陌刀或者錾金大枪。看来李世辅善使双刀,可是以双刀刀术以及腿法罕逢敌手的武松而言,关于水浒中一个后世耳熟能详的说罢便是“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而就算武松善于骑马冲锋,可是步伐身法的本事施展不开,也很难在马战搏杀中能与林冲等虎将比肩。

    诚然似武松那种极擅审时度势的步战杀神,他对付骑将还有伺机剁对方胯下战马马蹄,或是拽住敌方的长杆兵械将其生拉硬拽下来再一刀剁杀等奢遮手段,可是他的武艺绝学更偏向江湖路数多一些。

    而另一个例子便是马战步战都好使一杆镔铁水磨禅杖,招式路数以刚猛霸道的鲁智深,虽然他也更善步战鏖斗,可是使得那般长兵器同样也能在马战中与做为梁山五虎器的双鞭呼延灼斗至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其实更值得让人思量的是,呼延灼也是许多以马战立威的虎将之中,比较少见的以双鞭这种短兵器做为常用兵器的人物,所以他位列梁山五虎器虽然实至名归,可是马战功夫却少了分侵略性,一方面虽说能力保住自己不露破绽,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他也是梁山马军五虎将里面与一流勇将斗得不分胜负的战绩最多的一个。

    李世辅于学武上的确也是个天资聪颖的将才,他听萧唐说罢,立刻点头说道:“萧节帅说的甚是!我使得这双刀技法,虽然也是我们李家传下来的绝学,可是听伯父与家父所述,这路刀法我李家几代先人也多是行走江湖时习研出来的本事。是以伯父统兵征战时多是使杆点钢枪与敌厮杀,家父自然也是磨练十八般武艺,指望能在军中一展所学。只是荒废了家传的本领可惜,是以我仍时常习练,也不至教先人的本事失传。”

    萧唐现在只是隐约发觉李世辅学武极有资质,可也并不清楚这个英武少年其实真的有能力去芜存菁,他随着在战阵中不断磨砺能够改进自己的武艺路数,后来还仗着他手中双刀的绝技突入敌阵,杀得上万西夏铁鹞子军亡魂丧胆。可是现在的萧唐也早已通过他多年的战争杀伐经验,在江湖厮杀、单挑放对、率部闯阵、两军对持攻伐等情况下对于武技风格的变化也早已算是炉火纯青,是以他闻言淡淡一笑,并对李世辅说道:“这也倒巧,若说双刀的手段我也使得纯熟,于战阵沙场上如何变通也算是得心应手。若是你想打熬本事,有朝一日能够在沙场上一显身手,不妨随我多勤学苦练,我也愿将我所悟得的武艺倾囊相授于你。”

    本来李世辅也只是因为自己的伯父战死沙场而甚感悲怆愤慨,这几日下来更是因为丧事繁杂而心烦意乱,所以才在此又演练起家传双刀的技法一来为了缅怀他的伯父,二来也是为了发泄心中的烦闷。却不想忽然撞见了不止在朝廷位高权重,并且在江湖中声名极好,却也可说对他们李家有恩德的萧唐。

    现在又听明明官居从二品,便是在大宋军旅中也算得上是举足轻重人物的萧任侠居然有意点拨自己的武艺本事,李世辅先是一愣,旋即立刻喜形于色,他立刻说道:“萧节帅礼贤下士,不但提拔家父,更要指点我武学技艺,恁般大恩又如何能够报答?萧节帅。。。。。。遮莫晚辈也应该唤恁一声恩师了吧?”

738章 杀鸡儆猴!入侵家园的强盗() 
萧唐倒也没料到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被人唤做“恩师”,只不过当年王焕点拨自己枪棒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江山代有英杰出,先是受前人恩惠,再传授于后代将才,对于此萧唐自然也是十分乐于尽上一份力。

    现在军事要紧,所以前些时日随着自己的那小跟屁虫琼英,与她的母亲宋贞娘受叶清照管只得留在威胜军铜鞮县,如今在太原府倒又冒出个让萧唐青眼有加的李世辅。不光是萧唐一人,萧嘉穗、石秀、牛皋等人见李世辅虽只是个少年,可是言行举止也都透着股干练与果断,他们也都乐意帮衬其武艺本领更进一步,在场众人论临阵经验也都十分丰富,肯勤学苦练的李世辅再由萧唐等人指点,自然也是受益匪浅。

    随后几日,李世辅得了萧唐的首肯,也可以时常出入由杨知府在太原府为萧唐安置的府邸。而李世辅之父李永奇安顿代州乃至河东路北部其它地界遭受匪灾的流民,又与受萧唐之命再于太原地界选练新军的王进一并选拔愿意投军入伍的勇壮之士,王进在向萧唐报说择选新军督练事宜的进度时,第一句话便说道:“似李永奇这等人物,只教他在太原府衙做个马军都头,实在是忒过大材小用。”

    至此李永奇在新军中也任个官将武职,在萧唐镇抚河东期间做得他麾下亲信等事宜,也都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要在此另行选拔勇壮,扩大新军部曲的编制,同样也是要教这些甘愿投军的青壮家属能够活得安乐,不至再时刻担心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才能使得新军军健对这支部队心生归属感。

    而太原府仓廒物产、储备皆要比铜鞮县更为丰富,杨知府也知事急从权的道理,他不但开仓救济落难的百姓,还亲自前往太原府的财主员外府上去晓之以利害,劝说他们也为安顿流民助上一臂之力。不仅如此,杨知府还将太原府指挥司中剩余的三百多匹战马尽数交予萧唐,堪堪也足够在新军部曲中装备起一营的马军。

    而另一个对萧唐镇抚河东诸般事宜鼎力相助的,则是代州雁门县出身的赵员外。

    据北面传来的消息,虽然河东贼众很快便要打破雁门县城,自家的府邸、耕田只怕尽数要落入贼军手里。可是赵员外提前准备的也早,他将所有金银钱帛、玉器熟粮等能携带的浮财差庄户尽数发付在三十几辆太平车上绑定,这才与金翠莲、金老丈等家属离了家园,随着大批百姓一路逃到太原府来。在太原府城外赵员外倒也有几处田产地契,足以养活自己全家老小,他倒也十分敞亮,无论是萧唐出兵剿贼,还是在太原府安抚流民、选拔新军,赵员外也愿意将全部家当尽数捐赠出来,资助萧唐镇抚河东时的日常开销。

    赵员外当然不过是地方上一个富埒陶白的大财主,并非是要救苦救难,义助芸芸众生的活菩萨。可是一来自家娘子深受萧唐结义兄长鲁智深的泼天恩情,自己全家性命如今也可说是被萧唐所救,此时自己出手资助,也算还了萧唐一个人情;

    二来赵员外也知有钱要往刀刃上花的道理,比起坐拥萧家集、曾头市、板桥镇市舶司周遭商铺等繁华去处,如今也可称得上是富可敌国的萧唐,自己的家产算起来恐怕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现在他鼎力相助,萧唐又怎会亏待于他?

    三来如果萧唐不能尽快荡平在河东路肆虐的贼众与党项诸部,休说田产金银,只怕全家性命说不上何时就要折在随时杀上门来的贼厮手里,现在也不是锱铢必较而算计得失的时候。

    是以无论是安抚百姓还是选练新军,萧唐如今也似在威胜军铜鞮县行事之时那般,于钱粮花销所需上并无后顾之忧。既然旁事不须顾虑,也是时候该拿在周遭县镇四处劫掠作乱的贼党匪军开刀了。

    “据北面逃来的公人所报,有一支羌人部族打破百井寨子,进逼阳曲县城。而东北面也有一路贼军占了阳兴寨,观其意图想必是要与羌人合流,要协力打破阳曲城池。”

    太原府厅堂之中,李永奇正在向萧唐等人报说党项诸部与河东贼众的动向,众将之中呼延灼闻言不禁冷哼一声,说道:“田虎那厮聚集凶徒恶党累造大恶。他打劫城池、抢掳仓廒,已经是罪无可恕!如今竟公然勾结夏贼入境祸害大宋子民,更是万死也赎不得那狗贼犯下的滔天大罪!”

    “现在既然田虎已经孤注一掷,也不在意他犯下这般恶行,只怕在绿林道中也要被其他地界起码自认做宋人的头领戟指痛骂。。。。。。那么这厮又岂止只打算撺掇些党项部落作恶,如今宋夏两国剑拔弩张,恐怕那田虎也早就准备去投奔异邦了吧。”

    萧嘉穗毕竟心思更为缜密,他不但推敲着田虎的打算,又根据眼下形势观一隅而谋全局,又道:“就算夏国顾忌我大宋前番大败它军旅于横山、平夏等地,可是田虎纠集各路贼军祸乱河东路,我大宋内忧未平,只怕夏国官府也知此消彼长,正可趁着边庭后方不稳,而牵制边陲宋军的动向。是以一旦与田虎互通声息,就算夏国只敢在暗中扶植田虎,若是敌国官府再为河东匪患煽动造势,这倒也颇为棘手。”

    稳坐于上首萧唐听呼延灼、萧嘉穗等人说罢,他略作沉吟,又向李永奇问道:“李将军,你可知占据北面百井寨的羌人有多少人马。”

    李永奇闻言,立刻向萧唐回道:“好教节帅知晓,占据百井寨的羌人部落,似乎也只是入境寇钞党项诸部里的一支人力寡薄的小部族,只是百井寨不过只有巡检司下辖百来名厢军、乡勇把守,又不及羌人弓马娴熟,是以才被轻易打破。当时虽然我兄长。。。有意率兵驰援,可是毕竟把守太原府的官军数目不济,兄长又刚好闻得大批百姓遭贼军与党项人截杀,只得率一营兵马前去救助。。。。。。后面的事情,萧节帅自然也都晓得了。”

    萧唐点了点头,他心中付道那百井寨应该就似当年他与花荣初会时,正如花荣兄妹两人所居住的青州清风寨那般,大宋各路军州下辖所谓的寨子也只不过是由各地巡检司指派,驻扎在州府治下各处乡镇要地的小镇小寨。便是绿林中几个头领统御百来名蟊贼都甚有可能打破寨子,更不用说那些弓马娴熟,生性彪悍的党项族民了。

    “暂且先不管夏国到底是如何打算,田虎现在又是否得到夏朝官府的援助。既然外有强盗闯进了家门,甚至就在我等眼皮底下仍要造孽,我辈军人又当如何处之?”

    萧唐缓缓的站起身来,他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他固然不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相反的萧唐对于所有拿大民族沙文主义做幌子,把自身民族优越感当做遮羞布,终日叫嚣着分裂破坏民族团结,却又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毫无贡献的杂碎深恶痛绝。可是眼下形势却又不同,无论对方的出身若何,对一群操刀杀上门来的强盗,当然也不能只以甚么仁义王道去教化之。

    如果真是安分守己,只愿与宋人换取自己生活所需的党项族民,萧唐也乐意去维护那些人的权益。可是如果不管出身如何,对方如果定要拾起屠刀侵入自己的家园,那也就只能去瞧瞧到底是谁的屠刀更快更利了!

739章 以血还血,“三不”原则() 
破篱残屋是谁家,一片斜阳万点鸦。驻马冈头无处问,潯疂‘清露湿黄花。

    这首《百井寨次高子文留题原韵》乃是由方今还是一介待候朝廷任用擢升,一个名为李若冰的书生所做(后改名为李若水),诗中也道出了此间就本来也算是太原府以北兵家地理紧要的去处,可是如今寨子破败凄凉,荒废残缺的景象。

    而现在的百井寨中的乡勇、宋民被杀的被杀,逃亡的逃亡,反倒聚集着上千名羌人在此驻扎歇息,就如自己的家园故土一般。

    这支党项部落原来倒也从汉家儿郎那里学会农耕,在银州附近也有些农田,所以这里的族人一方面似其他党项族民一般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一方面也教些部族内的妇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