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唐又听咭儿的一声娇笑,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从拱门那边直飘来一团香风,猝不及妨下,有个少女竟然一头冲进了萧唐的怀里。

    那少女哎呀一声,俏脸腾的红了起来。萧唐赶忙扶住了她,他打眼一瞧那少女,就见她身着淡黄色长裙,身着大袖霞帔,头上挽的是乌黑的双蟠龙蕊髻,头饰花钿珠饰也都十分华贵。

    再想到方才有人换这少女做“柔福”,突然之间萧唐意识到了这个直直撞到自己怀里的少女身份,待将她扶定之后,萧唐便立刻似被针扎了一般缩回双手。能在汴梁大内这般嬉闹疯跑,看衣装又甚是奢华的少女,又岂会是寻常的侍从宫女?

    而那少女如个受了惊的小兔子从萧唐怀中跳开,萧唐瞧这少女虽然时没还没张开的黄毛丫头,,却也是个地道的美人坯子,此时她那张樱桃小嘴张成了O形,双颊红得也似熟透的苹果一般,待那少女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又眨了眨,心下稍定之后,便将小手一伸,指着萧唐忿然道:“你你你,走路怎么不看路吖?”

    貌似是你这小丫头片子撒欢,径直往我身上撞的吧?

    萧唐心里暗道,却也先作了个揖,刚要开口说话的时候,有个身着宫装的少女从拱门那头匆匆跑来。那个少女瞧见萧唐也不由一愣,萧唐瞧那少女约莫十四五岁大,不但生得姿容娇美,神情气质端的温婉可人,她瞧见萧唐也惊呼了声,那对妙目睁得溜圆,一时间倒忘了向萧唐问话。

    为萧唐引路的那个小黄门见状慌了手脚,他连忙说道:“延庆公主、柔福公主,这位是蒙圣上传宣入宫觐见的萧唐萧大人,这个。。。萧大人只是一时莽撞,这才。。。。。。”

    “咦?你便是那萧唐?”

    柔福公主闻言立刻打断了小黄门,随即她又把小脑袋往赵福金那边一转,并跟个小喇叭似得说道:“姐姐,他就是萧唐吖,不就是你日念夜念的那个人么?”

599章 乱红曲一首,国恨谁能知?() 
本来延庆公主也只是因听闻萧唐并未在辽东遇难,心中欢喜之余,便对一向自己亲近的妹妹多提过几嘴,可是童言无忌,柔福公主将这些女孩家的私心话口无遮拦的喊出来,这话中的含义可就截然不同了。延庆公主蓦的直感到自己脸颊发烫,她又气又羞的指着自家妹妹,直跺脚道:“你。。。你。。。我哪里有?”

    萧唐这边傻了眼,而身旁那小黄门的嘴巴也把长得老大,柔福公主突然冒出这么句话来,他又怎么方便插嘴?

    。。。。。。。。。。。。现场的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眼见那年纪稍大些的公主因羞窘而手足无措,萧唐干咳了一声,并转了个话茬说道:“臣萧唐,见过两位公主。方才臣一时莽撞,险些冲撞了公主殿下,还望两位公主恕罪。”

    “萧将军快快免礼。”

    延庆公主连忙说罢,旋即她脸颊绯红,又支吾道:“萧将军休听柔福胡说。。。。。将军名下金风玉露楼乐坊所传曲目佳作甚多,也流传进了宫中,是以我才晓得将军的名头。。。本来我听闻将军于辽境身遭不测,因父皇痛失体己的良臣是以心生伤感。。。。。。”

    可是延庆公主越是解释,心里反而感觉越羞窘,直到最后声音细如蚊呐,教人听不清楚。待一旁的小黄门出来打圆场后,萧唐这才知晓眼前这两个少女正是赵佶爱女延庆公主与柔福公主。

    延庆公主赵福金,不久后改号为茂德帝姬,柔福公主赵嬛嬛,后改号为柔福帝姬,萧唐也很清楚她们姐妹二人的出身与身世。只是当烂漫活泼、天真无邪的赵嬛嬛,以及淡雅如菊、婉约端庄的赵福金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萧唐的心却不由得一黯。

    这对姐妹因为身在帝王之家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在国之厄运来临之时却又受尽了千万的折磨与屈辱。按正史的轨迹她们二人在靖康之耻中先是被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在辽东北地将自己的海东青输于萧唐的完颜斡鲁补所霸占。而随着对宋人相对友善的斡鲁补离奇亡故后,赵福金、赵嬛嬛的噩梦却才刚刚开始。

    身上还牵扯着南宋史载中一桩疑案的赵嬛嬛,不管真是因后来的宋高宗与韦太后担心赵氏皇族在北地被凌1辱被糟蹋各种丑事曝光,而杀了本是真身的赵嬛嬛灭口,亦或者说她是在金国上京浣衣院中郁郁而终,生前她几经转手被逼服侍金国皇族,在无尽的痛苦中终于还是要迎来瘗玉埋香的悲剧。至于赵福金。。。。。。关于她在兽性与暴行之下的玉碎香消的惨剧,实在令萧唐不愿多想。

    上至千金之躯的帝姬公主,下到无辜柔弱的民间女子,在国破家亡时她们所有不幸的惨剧,也都成为了因她们的父皇、她们的天子昏庸无道,而与那许多奸佞作茧自缚之下的牺牲品。

    读到篇令读者怆然涕下的悲剧是一回事,可是当悲剧的主人公站到自己面前的时候,这更让萧唐的心中很不舒服。可此时他也只得暗叹了声,并对赵福金、赵嬛嬛施了一礼,说道:“。。。。。。蒙公主记挂,臣铭感于心。只是皇城宫闱,实非臣久留之地,两位公主见谅,微臣先行告退。”

    虽说萧唐会为赵福金、赵嬛嬛姐妹二人在正史中的悲剧而生恻隐之心,然而对她们二人着实没有没点非分之想。

    且先不说按后世看来,年纪稍大的赵福金最多也只是上初中的年纪,赵嬛嬛更是个粉妆玉琢的小女童,萧唐觉得这般大的花季少女惹人怜惜,但他也并非是有萝莉控倾向的怪蜀黍。便是在宋代这般时节,赵福金也已被她父皇许配给了宣和殿待制,蔡京的第五子蔡鞗,只是现在还并没有成婚。而早已娶妻成婚的萧唐现在的心智与阅历,也不至对些半大的娇美少女会有甚么妄想。

    只是见萧唐告退得十分干脆,赵福金先是一怔,旋即她心中莫名感到一丝失落。

    深宫内苑之中,赵福金寻常所能见到的男子除了她的父皇,大多都是在皇城入**侍省当职的宦官阉人,寻常偶尔虽也能得见到些受她父皇宠信的朝臣,要么就是似蔡京、童贯、高俅等一把年纪,言谈举止不说老气横秋,却也是各怀心思而巴结她父皇的老资历朝臣;要么便是似蔡攸、王黼、李邦彦之流熟习猥鄙之事,做尽丑态去讨那个同样对低级趣味也甚是热衷的赵佶欢心的佞臣。

    虽然那些朝中大员在后宫偶遇赵福金的时候,只因她是赵氏皇族、赵佶之女而会对赵福金拿好言奉承、百般逢迎。可是性情文弱又善良的赵福金,在只能在摆出副笑脸应对的同时,心里却仍还是感到十分不适。

    可是赵福金虽然之前并没有与萧唐见过面,但也曾先听得金风玉露楼传出的曲目而印象极其深刻。。。。。。她心目之中的那个做过许多佳曲,并且在她心目中印象极为深刻的男子,无论相貌气质,竟然都与现在亲眼所见的萧唐十分契合。

    此时赵福金没有理由出言多留萧唐片刻,而赵嬛嬛却忽然开口对正要离去的萧唐说道:“喂,最近怎么不见你那乐坊里传出甚么新曲目来呢?”

    萧唐望着那个忽闪忽闪眨着大眼睛的小丫头,笑道:“公主殿下,臣毕竟是在殿帅府挂职的武官,又并非是教坊司主管乐舞和戏曲的官吏。如今金风玉露楼的乐坊之中,自有其他乐匠编排新曲,臣既为朝廷官将,总不好本末倒置,疏忽了正职差遣。”

    赵嬛嬛半大的年纪,又哪里懂得萧唐话中含义?她将小嘴一嘟,又道:“为甚么啊?父皇喜欢你做的曲目,你能让父皇开心,自然会有大大的封赏,又何必做甚么武职官将?”

    “轻歌曼舞,焉能保家卫国?若是臣只靠靡音歌舞去迎合官家,借此来在朝堂发迹。那么金风玉露楼传出的那些曲目,我也不配教它们流传于世。”

    萧唐喟然一叹,旋即他又向赵福金、赵嬛嬛禀说告退,便又在那个小黄门的引路离宫而去了。

    赵嬛嬛将小脑袋一歪,她疑惑的又向赵福金望去,并问道:“姐姐,那萧唐说的话到底是甚么意思啊?”

    赵福金也怔怔的望着萧唐离去的背影,心中反复思量着他话中的含义。此时赵福金心中又想道:以往父皇恩宠而进宫觐见的大臣,哪个不是费尽心思要讨父皇欢心?他们各自都会寻些新奇有趣的法子,而让爱好涉猎极广的父皇玩乐的尽兴,而萧将军的这番言语。。。。。。听起来与其他朝臣迎奉父皇的理由截然不同。

    不知觉的,在赵福金忖思萧唐的为人性情时,他的印象也在这个生于帝王家,而在深宫内苑中长大的公主心中愈发深刻起来。渐渐的,使得赵福金更加难以忘怀。

600章 善战之师,新军的构想() 
“为争夺相位,蔡攸那厮甚至要与其父蔡京反目为敌。。。自新旧党争前时五十余年,直教新政时行时废,臣民无所适从,如今朝内奸党亦然为了一己之私而相互攻伐,反灭朝廷纲纪,实非国家之福啊。。。。。。”

    当萧唐离开皇城内宫,回到汴京自家府邸之后,萧嘉穗、许贯忠、燕青等心腹兄弟又听萧唐说及今日在延福宫中的所见所闻,萧嘉穗先是叹罢,随即顿了一顿,又说道:“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哥哥虽为武职,可是也是在官家面前可说得上话的人物,似蔡京、童贯、蔡攸之流为拉拢朝内臣子,也决不会轻慢了哥哥。而我等也正可在诸方势力间见机行事,以谋大宋军旅的强兵之策。”

    许贯忠秀眉紧蹙,也说道:“哥哥之所以在官场谋求官位功名,就是要尽可能纠正我大宋军旅由来已久的弊病,而以一支强军能够阻异邦于国门之外。。。。。。只是究根问底,也须朝廷上下风气正,政令通达而百姓丰衣足食,才能谈得上富国强兵。可是如今朝堂有奸佞祸乱朝纲,各地州府衙门之中,也多有魑魅魍魉倚官仗势去敲骨吸髓。

    如若国家不是君贤臣能,诸如高俅之流把持汴京禁军兵马大权,光是京师禁军的诸多部曲纪律废弛、军政不修,甚至可说是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窘境。加上江南一带如今也因花石纲而闹得民怨沸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兵事背后也须有国政的支援与保障,切不可平时废施,急时抱佛脚,又怎能当得大用?”

    分别听过萧嘉穗、许贯忠二人说罢,萧唐点了点头,也深以为然。大宋于军队上奉行的国策是强干弱枝、内外相制,而宋徽宗即位之后,便有他的宠臣蔡京以“乱铸当十钱”、杨戬以“稻田务”、朱勔以“花石纲”等政策巧立名目,去增税加赋搜刮民财,致使大宋各地爆发的小规模起义不断,也严重导致戎守各地州府的行伍禁军进一步腐化,冗兵、冗官现象也早就成为这个国家深入膏肓的顽疾。

    军旅上下如果多是贪财怕死之辈,又怎会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尤其是似如日中天的金国铁骑?

    可是大宋真的就活该被后世许多人骂作弱宋,面对外辱而毫无能力抵抗么?萧唐沉吟片刻,又说道:“虽然官家昏昧,又有权奸当道,致使朝廷不能施德政仁政于民,而辽人、女真等部,多生于塞北之地,平素以游牧为生而精于骑1射,更非宋国农耕所长,可是我大宋幅员辽阔,若论民力财富也极为富庶。而且我大宋善用诸般火器,以及神臂弓、步人甲等精良装备,比塞北诸族更善于据城而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