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飞也不矫情,笑道:“既是自家兄弟给的咱便收了,我寻个好去处安顿下来自会告知兄弟。以后有事尽管言语,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哥哥绝不含糊!”

    萧唐与邓飞结下情义,心里只感到阵痛快,毕竟眼前这人是个水浒里颇具梁山好汉典型代表气质的武人:直爽、重情重义,是个绝对值得结交的豪侠式人物。

    萧唐与杨林、萧义、薛永等送邓飞上了路,邓飞豪情直充胸臆,张起口来,将萧唐教过他的一首歌扯着他那破锣嗓子便吼了起来:

    “。。。。。。。。。。。。。。。。。

    挺起胸膛,咬紧牙关,生死容易低头难!

    就算当不成英雄,也要是一条好汉!

    万般恩恩怨怨都看淡,不够潇洒就不够勇敢。

    苦来我吞酒来碗干!仰天一笑泪光含!

    嘿!滚滚呀红尘翻呀嘛翻两翻,天南地缝随遇而安!

    但求情深缘也深,天涯痴情常相伴!

    。。。。。。。。。。。。。。。。。”

    萧唐又向杨林问道:“不知杨兄日后作何打算?”

    杨林笑道:“我一介江湖流浪客,过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舀瓢灌凉水’的混沌日子,这段时日囊中羞涩得紧,兄弟这有甚么营生是我能帮上忙的尽管言语,我倒是还想在这多盘踞段时日。”

    锦豹子杨林江湖经验深,为人处世又颇为老道,留在萧家集也正好派得上用场,萧唐欣喜道:“不怕杨兄盘住得久,就怕杨兄瞧不上我这。”。。。。。。

    又过几日后,萧唐背上的脊杖棒疮已将养好个七七八八,他忽然想起萧老爹临终时对他说的那些话,他来到萧老爹的卧房,按萧老爹所说拧动柜子上的玉瓶三圈,掀开地上的皮毯子,赫然发现有个圆环扣在地上,萧唐抠出圆环,用力一拉,掀起地板后竟然露出条通往地下的通道。

    萧唐走了下去,来到个幽黑阴森的空间,萧唐又返身回去找了盏油灯,点燃后忽明忽暗的灯火闪耀,映出扇紧封的铁门来。

    萧唐讶然想着在这里已住了十几年,却从不知道家里竟别有洞天。他推动铁门,阵阵吱嘎的响动后一间空旷的密室展现在萧唐眼前。

    密室内虽然昏暗幽静,可甚是干净并无灰尘厚积。里面布局简单只有一座零散摆着十几本书籍的架子,密室一角还摆放着一把黑弓、几袋箭簇,墙上上左右交叉挂着两把单刀。

    萧唐拿起摆放在角落那弓身乌黑的狼首九钧弓,弓内上侧用契丹文工整刻着几个字,萧唐粗略读下来后心底却登时剧震。

    因为那狼首九钧弓内侧刻的是“燕云十八骑”!

    电光火石间,萧唐想起了他那时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乍看之下虽然这是正史中严谨的大宋朝,可却有水浒中的梁山好汉,武植金莲等史实明朝人物的存在,那么在这个世界里,会不会与其他江湖传说有些干系?

    那狼首雕弓把手处层层兽皮包裹住,也不知用什么材质打造而成。萧唐随手拉扯,弓弦却如镶嵌在弓身上的钢条般纹丝不动。他咬了咬牙,使尽浑身气力猛拽,强弓才堪堪被拉做满月状,萧唐则已是憋得满面通红,额头上青筋还突突跳着。

    萧唐不得已放下强弓,随即又拿下一把挂在墙上双刀中的一把。那把刀刀柄装饰古朴无华,刀柄顶端却雕刻着一只呲牙瞪目的狼头。萧唐刚将它抽出刀鞘,顿觉冷森森的寒光逼人,一股萧杀之意顿时充溢整个密室。那刀比寻常腰刀要细窄上几分,舞动起来极是灵动轻便,它刀身青灰、刀锋冷寒,锋刃口还染着点点殷红,也不知它曾饱饮过多少人的鲜血。

    萧唐又走到书架前,只见书架上中间那排摆着等数本拳经,萧唐蓦地怦然心动,惊喜暗付道:原来真的是那人!?在另个巨匠宗师笔下,与武松同被誉为惊为天人的那个奇男子?

    而在书架上层却还孤零零摆放着几张书籍,萧唐取下来一看封面上写的都是契丹文。萧唐的契丹文只是粗通一二,依稀只认得“大辽承天萧太后”、“耶律斜轸”、“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几个字。

    耶律斜轸,辽国的一代名将,于白马岭、高粱河、蔚州、狼牙村等地连挫宋军,声明显赫的杨家将第一代杨继业杨老令公,便是为他所擒,他讨伐女真俘虏十余万人、马匹二十余万,征伐高丽数次逼得高丽迁都江华岛,几近亡国,为使得高丽、女真奉大辽为宗主立下赫赫战功。

    而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合作,于高粱河杀得御驾亲征的宋太宗赵匡义屁股中箭,乘着驴车仓皇逃窜。其后他于满城、瓦桥关、歧沟关、易州等地连番击溃大宋的军队,使得大宋再也不敢北犯意图夺回的燕云十六州。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褚人获曾赞耶律休哥曰:“辽史耶律休哥官拜于越,数败宋师。宋人不敢北向。时宋人欲止儿啼。怖曰干越至矣。小儿噤不发声。”在中华史书中记载因作战勇猛杀得对方阵营小儿夜不敢啼的,哪个不是勇烈无双的虎将?

    这两个百余年前大辽的绝世名将,虽然站在大宋的立场上,他们都是让大宋官军头痛到了极点的死敌,更是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也有不少宋人恨不能将他们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可实际上就如那耶律休哥,他虽身经百战,却绝非穷兵黩武、残暴不仁的屠夫,相反的他不仅从不滥杀无辜,在戎卫南方时如果有迷路流落到辽境的汉人,耶律休哥不仅不会像宋辽军队中一些官兵“打草谷”将这些人劫杀了,反而会遣人将他们护送至边境,遣返回大宋。

    若说萧唐、萧老爹、以及萧义和萧安等这类从辽国流落入汉境的契丹人,身份说尴尬也不尴尬,就如中国人在五湖四海的海外侨胞,他们也如汉化的萧唐等人一样,完全接受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可是也并不妨碍他们会为流着同样血脉的民族而骄傲,会为他们的祖先英雄感到自豪。

    在燕云十六州生活的汉家儿郎其实也一样,他们在五代十国时期,甚至赵匡胤还没篡周建立大宋以前就已经在辽国生根定居,大多数人绝非像当时宋朝的舆论和后世的评书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每天眼巴巴的希望宋军赶紧打过来,好“解放”他们这些同胞,事实上,大多人也只会认为宋军的进攻会破坏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侵略者而已。

    类似于萧唐这样的后世穿越者则看得更开,什么宋人契丹人之分,就如鲜卑、高句丽等历史上太多的“异族”,现在都以华夏正统自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其实上很多人连全文都懒得查找: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那句出自于《左传·成公》的话,是讲述要为季文子提议与同族的晋国亲近而疏远异族的楚国,然而到了现在泱泱大宋朝,楚人早已是汉人,汉人也早已是楚人,虽然在历史上有过相互的征战杀伐,可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包容、融合,曾经的“异族”,今天的兄弟。

    这,就是中华民族。

    萧唐的思绪绕了回来,他心想这几本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有关的书籍,它日需找个精通契丹文字的人给翻译了。他的眼神又落到了那十几本武功秘笈上,萧唐又想起萧老爹曾说他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爷爷在辽朝做到南院都统军司统军使、南院祥稳,当年萧老爹也曾在南院敌烈麻都司听差,他萧氏先祖自随兰陵郡王,萧氏宗家驰宇公至幽州,在历代辽朝南院大王下听令。。。。。。

    那么萧老爹,或者是自己的祖父曾会是那位大英雄麾下燕云十八骑的一员么?而萧老爹恐怕就是因为见往日萧唐那“锦毛獒”的秉性伤透了心,所以这等秘密才想着长埋于地下吧?

    那些拳经中,并无那位大英雄威力最为刚猛强劲的拳掌本事,这也倒合理,那位大英雄虽然可能会将毕生功夫传于手下,可涉及到他曾经帮派秘传的绝学,应该也不会将其外传。

    可是,萧老爹到底有没有和那位大英雄见过面?萧家先人真的是燕云十八骑中的一员么?。。。。。。可惜萧老爹已然仙逝,再没有人,能够解开萧唐心中的疑团了。

    ………

    必须强调:本书轻武侠元素,一些情节(譬如本章,以及本卷尾声会出现的《拳不过金》)只是为使主角尽快“拳脚功夫了得,三五十人近不得身”,而并非“得神功绝学打通奇经八脉而睥睨天下”。。。。。。基本无门派内力设定,江湖体系以水浒为主

第42章 拜访玉麒麟,伶俐的小乙哥() 
往后的几日间,萧唐醉心沉溺于钻研这些武学拳经。他最终决定先修习门拳掌功夫。萧唐倒是也想将其它精妙神奇、霸道强悍的爪功、奇术练个融会贯通,可一无气功根基、二无精练搏击技艺打底,如此便想一步登天简直是痴人说梦。

    “冰冻三尺确非一日之寒啊……”萧唐暗自叹道,便心无旁骛地宁神按照书上的讲注打坐运功起来。

    内劲吐息的重点也是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与练拳所要做到“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遥相呼应,几天下来虽然效果不甚明显,可萧唐渐渐意识到了似乎就是以辅佐拳术为本,在运气养息间固本培元,在修习息气的同时技击格斗技术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

    而那掌法功夫虽然也是极高深的功夫,要炼到凌厉霸道声势又谈何容易?不过这正好合了萧唐的胃口。虽然目前萧唐内劲无甚根基,可是仗着这段时间打熬身体练的力气,他依葫芦画瓢一路演示下来也颇具几分声威。

    当年那位大英雄凭借着浑厚阳刚的功力,平常广传的拳技在他手底施展起来都威力惊人。如此想来自己除了苦练力气,每日打坐运息也是绝对少不得的。

    萧唐不但修习拳脚,每日还挑灯夜读阅览兵书钻研刀术,可萧家集内这长兵器的入门师傅只有薛永。虽空有两把宝刀,可惜武松已充军远赴延安府,不过习武讲究的是个循序渐进,自己还得从基本功扎实学起。

    这段时间萧府内也重新进行了人员整顿:青鹘子萧义接替了萧唐集镇内保正一职,负责操练教习乡勇;三尾雉萧安打点内院人事管理;病大虫薛永仍旧是集镇内的枪棒教师;锦豹子杨林主负责打理车行事务;而鸱夷公子杨序这个经商的人才,现在由他根据萧家集的情况,拟定开拓财源的路线,届时也打算便让他全权负责。

    可萧唐并没有因为这便成了甩手掌柜的,他自己也深知若想来日有番作为,单靠个人武技可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萧家集内一家客栈两间酒楼、于大名府还有处车行、以及数百亩良田的营生。除去苛税给养、乡工薪酬等每年算下来顶多能富余下三两千贯闲钱。

    集镇内百来个乡勇也都是平时务农,战力堪忧的民兵。眼下冀、鲁、晋诸路匪患眼中,虽说萧唐现在名头响亮了起来,可万一要有些喽啰五七百人的绿林强人来犯,手头这些人又能起得了什么用?

    但韬略、操练、驭马、弓箭、拳脚、短兵、枪棒、劲力……光想到这些萧唐已是头大如斗。萧老爹已然离世,萧唐现在可将一个集镇的担子都抗在自己肩上,集内大小事宜大多让萧唐谋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