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俅、童贯这些朝廷大鳄级人物,这就真算得上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但是只按殿前司都虞候的官职追晋,擢升萧唐到正四品,却又让赵佶觉得仍然不够体现他体恤爱卿的心意来。

    当他这个浪荡天子瞧见块高达四丈的太湖巨石的时候都会异常欣喜,不止为它赐名曰“神运昭功石”,并为封磐固侯,家世本是苏州无赖出身,后却靠花石纲积累暴利财富的朱勔也被赵佶御笔一挥,擢升为一方节度使。萧唐所做的大多曲目不但让赵佶流连忘返,而且这个确有战功的朝廷少壮是奉自己的御旨出使采珠,才在辽东“遇难身故”,何况在金风玉露楼,还有个让宋徽宗甚是宠爱的柳影烟一直恳请他厚封抚恤萧唐,如果追封自己的爱卿官爵低了,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大宋天子太过小家子气?

    可是朝内还有些刚直的大臣,他们察觉到赵佶似乎又要全凭自己喜好恣意封官加爵,他们当即又面红耳赤地跳了出来,搬出旧制条例讲得头头是道,苦劝赵佶收回成命。

    赵佶面露不耐之色,心说人家都已经因公遇难了,你们这些臣子就不能多体谅些,又何必这般分斤掰两的聒噪个不停?

    期间高俅冷眼旁观着朝中大臣为追封萧唐之事争论不休,他本就是市井泼皮出身,所看重的是能掌握到手里的实际权力与利益,不像许多注重名声、祖例的大臣为了生前身后的虚名会争到急头白脸。就算给那小贼追赠个正一品的太师、太傅又能有个屁用?一个死透了的萧唐,还能与老夫作对不成?

    高俅也偷偷望向赵佶,就见端坐在龙椅上的自家主子的脸已经越拉越长,便暗付道:按圣上的心思,他也不喜这些穷酸腐辱只顾虚头巴脑地计较那虚名,何况是个封个死官,恁地斤斤计较又是作甚?

    想到了这,高俅也有些不耐烦起来,他轻咳一声,踱步出列,高声说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萧都虞候虽资历尚浅,可是其国家竭忠尽力,卒于公事,追封之事,自然疏忽不得。陛下恩泽四海,须哀怜忠义臣子,既然萧都虞候于京西南路安抚司勾当公事,不如按从二品官阶追赠功勋,以彰显陛下不负功臣之德。”

    高俅此言一出,几个强烈放对宋徽宗破格越级追封萧唐的臣子反而安静了下来,他们斜着眼打量高俅的时候,不屑与厌恶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赵佶胡乱赏赐不止任性,更是不按祖制、不拘常礼,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还不是眼前这个当年的市井泼皮“圆社”高二,现在的殿前三司太尉高俅!?

    按说高俅先是遭受杖刑迭配的无赖、生药铺帮工的小厮、闲散王爷府邸的帮闲玩伴,而后因赵佶登基而鸡犬升天,在东京汴梁禁军军司中谋得要职,只是做为监军在边关不曾立过半点战功,却仍以镀金归来的资历执掌汴京禁军生杀大权的这般履历,相比起来,萧唐得到如此追封也算是名至实归了。

    何况自从上次高俅假惺惺替向赵佶谏言破格提拔萧唐之后,朝中群臣或多或少也都知道高俅因他螟蛉之子高衙内的荒唐行径,而与萧唐之间的仇怨越来越深,那高俅明捧暗贬,不仅是在汴京殿帅府明里暗里地打压萧唐,甚至使些下作手段坑害与萧唐在京师亲近些的禁军将官。但凡能在大宋朝堂上立足的,都是权术心机一个赛着一个高深的人精,高俅现在又蹦出来假意劝谏赵佶厚赏萧唐,不就是装模作样地讨宋徽宗的欢心?

    可是宋徽宗赵佶,偏偏就吃高俅这一套。

    靠着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发迹的高俅自然很明白自家主子的性情,平常你在下面是跋扈也好、嚣张也罢,只要没跨越过赵佶心中的底线怎么闹都无妨。哪怕现在赵佶能看出他高俅并非真心实意地为萧唐讨封赏,可是现在只需要向他表明个态度,让那个高高在上的天子知道自己定然不会忤逆他便是。按高俅的为官之道来说,要想在朝中屹立不倒,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会看官家的眼色。

    这事看似简单,可平常太多权臣因为一朝得势而得意忘形,反被赵佶不动声色地给打压了下去,诸如蔡京踩到了赵佶的底线,被罢黜相位贬为太子少保,并从汴京打发到杭州闲赋去了,郑居中自以为必得相位而不禁怙恩恃宠,让赵佶知晓后不但宰相做不得,就连知枢密院事的要职也被罢免了。。。。。。

    其他诸如王黼、梁师成的权奸都因此而被赵佶不同程度地敲打警示过,高俅在耍弄权术上或许比不了那些老奸巨猾的权臣,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他向来拎得清、看得明,从来不会因一时忘形而犯了赵佶的忌讳。

    当然除了高俅以外,还有个人早就注意到了看似随和随性的宋徽宗心中诸般忌讳,那个人便是萧唐。

    诸如太学生张朝老、左司谏陈瓘等上次还强烈反对破格提拔萧唐的朝臣,他们也对高俅与萧唐之间的明争暗斗也都已心知肚明,当张朝老、陈瓘等人见高俅又惺惺作态地出来向宋徽宗表忠心,他们再强烈反对萧唐破格追赠的心思也都淡了。反正劝与不劝,皇上照样会胡乱封赏,再僵持下去,不还是遂了这泼皮高二的愿?

    何况破格追赠萧唐虽然于官制不符,可那个在汴京内外被赞作“任侠”的官场后生好歹名声甚好,他与你这厮生前做的是对头,如今又何必在他死后,反倒再被你这个靠着踢一脚好气毬,只懂得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而发迹的泼皮无赖再大作文章!?

    随即,关于追封萧唐官爵之事也很快敲定了:殿前司都虞候、京西南路安抚使萧唐因讨贼有功,又于出使辽国时不幸罹难,圣上体察“忠臣”,追封萧唐为从二品签书枢密院事、拜信安军节度使,武经阁拜侍读学士。授上柱国武勋,封横海郡开国侯爵,食邑一千五百户。

436章 你活着诈死,兄弟们不死不活() 
追赠谥号、追封官爵一事尘埃落定,萧唐的正室妻子苏瑾娘也被赵佶封授为宗城县君,诰命夫人。敕令御旨颁布下来以后,名噪大宋黑白两道,刚被追封为从二品大员的任侠萧唐的死讯也在大宋各地流传开来,因为萧唐遇难之事有的人如丧考妣,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失惊打怪,还有些人扼腕惋惜。。。。。。

    然而却还有些人终日焦头烂额,暗自埋怨自己算是被自家哥哥给坑惨了,这些人,大多都是萧唐的心腹兄弟。

    人都走了,平日关系亲近的同僚、好友好歹要登门吊唁吧?汴京这边萧嘉穗、杨序、郑天寿、侯健等人要接待在京师的王焕、韩存保、韩端彦、张开等与萧唐来往密切的朝臣;萧家集那边,卞祥、杨林等人要安抚周侗、王进、岳飞、武植等与萧唐感情交厚的良师益友;大名府那边,石秀、花荣等人要应付梁世杰、卢俊义、索超等萧唐昔日在河北的同僚旧友。。。。。。

    苏瑾娘、唐芃秀等还好,这些萧唐府邸中女眷完全可以推说因夫君亡故,悲恸难以自持,恐礼数有失怠慢了贵客便躲在后宅内院不见前来吊唁的萧唐故人。可是于各地负责接待往日与萧唐有来往的同僚好友的那干兄弟,却如何也避不开这桩糟心的麻烦事。

    明明知道自家哥哥现在正统率二龙山、清风山以及北地诸地数千人马开赴平州正要与辽国巨寇王伯龙决战,似萧嘉穗、杨序、石秀、花荣、卞祥这些留守萧唐治下各地的兄弟可倒好,脸上终日要挤出一副悲痛万分的模样去应对前来吊唁的来客。饶是如萧嘉穗、杨序、石秀这等精明干练的人物,时间长了,不止是觉得心累,他们都感觉自己似乎也都有些抑郁了。。。。。。

    更何况,与萧唐之间的感情越是深厚,也是真挚的人,反而让杨序、石秀、卞祥等人更加难以应对。

    诸如当年曾与萧唐征讨张迪时并肩血战厮杀的索超,甚至还有在德州军司任职的神火将魏定国、圣水将单廷珪登门前来吊唁的时候,还没几句话下来,索超便已经擂着胸脯嚎啕大哭起来,性烈直爽的魏定国见状也不禁触目伤怀,他在厅堂大骂老天真是瞎了眼,竟然让萧唐这般奢遮的豪侠如此轻易地去了。

    也曾与索超一并血战沙场的花荣见状看傻了眼,他与单廷珪忙上前好说歹说着劝慰索超、魏定国将情绪稳定下来。一番折腾后,以往在战场上意气风发,以天下无对的神箭本事睥睨群雄的小李广花荣都感觉到自己似乎老了几岁。

    哥哥,当初你为甚么不带挈着兄弟随你一道出使辽国?哪怕是叫我率十八骑索性去投了二龙山,去在绿林中助你行事也好。征战沙场的时候我花荣何曾惧过?便是挨上两刀我也认了,可是叫我在这里扮出副悲愁垂涕的模样与人周旋,兄弟做不到啊!

    与萧唐有同门情谊的卢俊义捶胸顿足、郁郁寡欢自不必多说,周侗闻得萧唐的死讯后一连数日惨然哀叹,竟然一反常态地叫岳飞、牛皋等弟子自行习练武功,将自己关在房内幽居独处,不愿见人;

    牛皋则回忆起当年在汝州鲁山县时,蒙唐芃秀治愈他老母与浑家的顽疾,又得萧唐相助北上投至萧家集,叫他能寻得周侗这般名师的恩情,他也不禁悲从中来,终日不是嚎啕顿足,便是喝得酩酊大醉,发起酒性来在萧家集内大闹过数次。还好集镇中有性情持重,而且两条臂膊同样怪力惊人的卞祥能十分勉强地制住牛皋,后来也多亏周侗出面言辞训斥牛皋一番,才让这个借酒消愁的莽汉有所收敛;

    至于王贵、张显、汤怀这三个平素时常在集中中调皮捣蛋的顽童,在这段时日内也十分反常的只是刺枪使棒、打熬武艺;

    其中反应最冷静的当属岳飞,当他得知萧唐在辽东遇难的时候,他一言不发,向东北面拜了三拜,随即便一如既往的勤学苦练,不曾有过丝毫怠懈。可是诸如王贵、牛皋等师兄弟明显能感觉到少年老成的岳飞,最近他的神情时常阴沉地渗人,自己经常独自练枪至子夜时分,因一直攥紧着枪杆习练,磨出一手血泡尤不自知。。。。。。

    在这种抑郁的环境下,山士奇直接向集镇中民壮的枪棒教师王进推说自己欲返至河东威胜军铜鞮县省亲,实则他挑起浑铁棒,背上行囊包裹径直去青州二龙山投寨去了。

    因为王进也因萧唐对他的周全之恩铭记于心,闻得萧唐的死讯后他也是愁肠百结、悲不自胜,山士奇原本也晓得萧唐暗中在绿林中谋划大事的,他也知道以王进的性情,未必会理解萧唐现在的所作所为(这也是出自于萧唐的考虑,萧唐知道王进就算被高俅迫害,却从来未曾动过落草的念头。他对于绿林中人尚有些排斥心理,所以至少目前而言,萧唐还无法向王进告知自己的全盘计划,同时他也不愿王进又因顾及到自己对他的恩情,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山士奇也不愿终日瞒着他这师父,不如索性似史进一般,直接去寻萧唐便是,省得在此处终日面对师父却无法坦诚相对,直让山士奇感觉自己憋得心中苦闷!

    而对于“萧唐之死”的反应最为哭笑不得的,当属直奔京东东路投去的史进。这史大郎刚撺掇完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好汉收拾起财帛金银,烧毁了寨栅,点齐五七百山寨喽罗并愿跟随史进的史家庄客,一并去投青州二龙山大寨而去。在路途中史进惊闻萧唐在辽东遇难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