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今萧唐又要准备北上出使的事宜,又要疲于应对那些借着道贺的明目,彼此试探有无利用价值的朝中文臣,分身乏术下,萧唐将调度筹划绿林发展的大部分事务都交由萧嘉穗打理。

    眼下关乎出使辽国的事宜,是挑选那些心腹兄弟与萧唐一同北上。使节团出使他国,姓名、人数、出身都需要提前报之于辽国,待入境时一一比对。因为萧唐要为官家采购北珠,所以枢密院北面房(负责对辽、金外交往来的一切事务,包括文书往来、使节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给萧唐许了五个名额,不必是朝廷官身,只要是萧唐身边的管事伴当,能协助他在辽国内行事即可。

    而对于萧唐而言,他也正要通过这次出使的机会暗中考察辽国境内,尤其是辽东等地的局势。当他与萧嘉穗、石秀等人挑选随他一同出使的人选时,首先敲定了燕青、许贯忠二人。

    其中燕青心怀锦绣,为人处事端的伶俐,无论是应对使节团内其他使臣,还是到了辽国后与当地官员、富贾乃至部族头人打交道时,都能成为萧唐的良助;而做为谋士渐渐崭露头角的许贯忠,萧唐也需要他设身处地去出谋划策,为他分析当地所要面临的局面,定夺在绿林中下一步经略辽东的发展方向。

    萧唐与萧嘉穗等智囊敲定的另外两个人选,却是留守于河北大名府的青鹘子萧义、金毛犬段景住两个心腹兄弟。萧义待萧唐忠心耿耿自不必说,同样也是由北地迁至大宋的他不止契丹语仍很精熟,萧义善驯养隼鹘信鸽,一路上如果有他在萧唐也能及时与汴京萧府、绿林山寨传递声息。

    而金毛犬段景住虽然武艺才识皆平平无奇,可他本就是辽国涿州人士,不但精通契丹语与女真等辽境北地诸族语言,未投奔萧唐之前他就时常出没于宋辽边境(按原来轨迹甚至还曾潜入女真族聚集地盗其宝马),有他这么可在北地厮混久了的向导指路,也更能方便萧唐暗中行事。

    “还有一个名额,不知少主要选哪个兄弟一同前去?”在敲定前四个人选后,萧嘉穗向萧唐问道。

    萧唐心中思量着,既然出使辽国又非两军交战,在汴京自家府邸内小李广花荣,以及留守大名府萧家集的赛公明卞祥这等将才都派不上多大用场;杨序须打理诸般生意财务、石秀须把持主管东京汴梁萧府内大小事宜、萧嘉穗须从大局上调度管理绿林五山的发展。。。。。。汴京、大名府内其他心腹各行其事,总不可能叫已经是落草强人身份的兄弟混进出访辽国的使者团吧?那么带谁又更合适些?

    忽然间,萧唐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他嘴角一翘,说道:“就叫史进兄弟随我走一遭吧?”

    那个史大郎?萧嘉穗、许贯忠等人面露诧异,新至萧府不久的史进的确有身好本事,而且他性子爽快憨直,很快相处的便与萧唐府邸内其他心腹兄弟甚是融洽。可是若论为人处事,那史进绝对称不上精细沉稳,相反的他性情大大咧咧,又好意气用事。带他随萧唐同去辽国,又能有甚么用?

    许贯忠十分不解,他张口向萧唐问道:“史进兄弟性子莽直。。。。。。哥哥为何想到带他同去?”

    萧唐微微一笑,说道:“我决意带史进兄弟同去,并非是他现在能帮得上多大的忙,而是想让他能多些阅历。。。。。。”

    这确实也是出自于萧唐的私心,原著中那个让他十分喜爱的史大郎优点十分明显,同样他的缺点也特别突出。史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武艺突飞猛进,又是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气性,可是史进做了一山寨主之后,无论是只身行刺、带兵打仗还是做敌后工作上,那个史大郎的种种行径,活脱脱就是个少不经事的后生小子。

    虽然史进打熬武艺时极有毅力与韧性,可少年任气的他父母都管不了,就算后来闯荡江湖碰了一鼻子的时候,还有欠他史进人情的少华山寨主朱武心甘情愿将寨主之位让给他。在家人与江湖同道的容让下,史进少了许多人生历练,使得他除了两军交锋时除了斩杀些武艺还不算十分了得的敌将,根本无法独当一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起同样位列于梁山八骠骑的花荣、徐宁、杨志、索超、张清等将才,史进唯有两次身为主将统率兵马的时候,一次折了一半人马被杀得大败,另一次更是轻易踏入敌军的埋伏,而使得他与其他五名梁山好汉一同殒命沙场。

    萧唐喜欢史进在水浒中刚出场时的意气风发,还喜欢那个史大郎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不想再让史进的人生重蹈覆辙,一次次因为自己的鲁莽与冒失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如果想让史进迅速成熟起来,他明显还缺乏足够的阅历与见识,这些人生经验并不是终日苦练武艺,亦或是与意兴相投的好友终日畅饮便能积累下来的。

    萧唐将自己的想法大致与萧嘉穗、许贯忠等人说了,萧嘉穗淡淡一笑,说道:“当年汉末三分时鲁肃评吕蒙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我也爱那史大郎的为人,也盼他脱胎换骨?,能叫人刮目相看。”

    “随行的兄弟人员已拿定主意,这次北上出使辽国,倒也可以趁此机会回河北探访卢兄、师父和留守河北的众位兄弟。”萧唐长吁口气,他刚说罢,却得府邸内家丁来报:燕青与张顺已携同阮氏三雄及其家眷赶至京师了。

336章 北上燕云,新的征途() 
(感谢上周怪猫好汉的打赏。。。。。。)

    当萧唐与萧嘉穗等人感到府邸门口时,燕青与张顺已入得府门,在府邸门口两辆太平车上,有一老妪、一妇人与个孩童初至汴京这般繁华之地,显得拘谨的紧,而还有三个形色各异的大汉不住来回张望,啧啧称奇。

    “萧大哥,幸不辱命!阮家三位哥哥被我等请来了。”燕青与张顺见萧唐赶来,他们笑着向他报道。

    萧唐勉励燕青、张顺几句,便来到三阮面前,打拱说道:“石碣村的阮氏三雄我闻名久矣!如今既然能与诸位做得兄弟,实乃幸事!有失远迎,还望三位好汉莫要见怪!”

    阮小七跳将下车来,他用力向萧唐一抱拳,笑道:“萧任侠,你的大名我兄弟三人才听得久哩!虽然之前未曾拜识,可咱们与哥哥意气相投,早愿把性命相托,又何须这般客套!”

    阮小二与阮小五也来到萧唐神情,齐齐说道:“阮家三兄弟,见过萧任侠!”

    待萧唐遣人安顿好阮氏三雄的老母、妻小后,又将他们请到厅堂,向他们引荐石秀、花荣、史进、杨序等其它兄弟时,阮氏三雄更是大喜,直说道:“我们最爱结识好汉,原来在哥哥府上竟然有如此多!”

    石秀听罢一笑,说道:“三位兄弟还是见少了!在绿林五山中尚有二十多个聚义的兄弟你们还不曾见得。”

    三阮早通过燕青得知萧唐在绿林中所谋划的大计,他们听石秀说罢更是对萧唐心悦诚服。石碣村旁的梁山泊中,那甚么王伦、杜迁、宋万、朱贵这等没甚本事的强人头领纠集数百喽啰打家劫舍,那大秤分金、大碗喝酒的日子都让他们兄弟三个眼热不已,可比起萧唐不止在与汴京、大名府、密州诸地势力盘根错节,更是联决五山聚集好汉无数,这般气概与器量又岂是王伦那等不入流的绿林小头领能够比得的?

    萧唐又在府中大摆酒席与一众兄弟宴请阮氏三兄弟,推杯把盏间,三阮频频向萧唐敬酒,萧唐当然是来者不拒,几人豪气干云下连干数碗,待所有人吃得肚饱微熏,阮小二又向萧唐问道:“萧唐哥哥,我们兄弟三个都愿助恁做得大事,只是不知要教咱们投到何处效命?”

    萧唐轻呷了一口酒,说道:“我与绿林中那五座山寨皆不靠海,唯有密州市舶司板桥镇东临黄海,苏北、辽东乃至高丽无数河流皆注入此处,此间岛屿众多,北可至辽东燕地,南可下两浙福建。按我之意,想请三位兄弟先行于密州操习水军,当地有我兄弟萧安、文仲容、崔埜三个照拂,又有玉幡竿孟康兄弟打造海船。待时机成熟时取海岛设寨意图壮大!”

    当三阮得知萧唐为绿林五山共主时已是惊叹连连,再听萧唐这一席话说罢更是惊异的合不拢嘴巴,寻常大多数的绿林强人都不过是占据做山头靠打劫来往客商、当地的庄镇过活,极少数不甘困于一处险山恶水的枭雄之辈只能去攻州破府、占据州县与官府朝廷对抗到底。

    萧任侠这又是甚么路数?听他所言不止是要利用海路连接大宋南北绿林,更是心存在辽境内发展势力的打算,不但是要山贼海盗一起做,这般图谋恐怕已早已超出绿林中人的气量了吧?

    阮小七自问水中一身本领,如此安排正可显出他的本事来:“哥哥好大的魄力!我小七佩服得紧!哥哥如何说,咱们跟着干便是!”

    “还是七郎性直爽快!”萧唐点头说罢,随即又说道:“若只是伏在绿林山寨的水泊中,倒是埋没了几位兄弟的本事,我欲操练水军,正是关乎于日后绿林诸座山寨荣辱兴衰的大事!所以一切就要仰仗二郎、五郎与七郎了!”

    萧唐又端起酒碗,朝着三阮一饮而尽。

    阮家三兄弟听得热血沸腾,萧唐不但慕名千里去请他们三人,初投至他的麾下便将如此重任交托于自己,足见新拜的这个大哥对他们是何等的信任有加,阮小七更是精神抖擞,正色朗声道:“咱这一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萧唐又对张顺说道:“张顺兄弟水中本事也极为了得,届时也须兄弟与阮家三位兄弟通力合作。”

    张顺当然无有不从,在萧唐和张顺、三阮商量细节时,水军的兵源倒成了个很大的问题,毕竟靠山吃山的绿林中人精通水性的不多。这时阮小二忽然拍着胸脯说石碣村中打渔人家多是与他们兄弟三个交好的,也尽是苦于官吏盘剥、匪盗横行而生计日渐艰难,凭他们阮氏三雄在村中的威望,倒能招募拉拢二三百人入伙。

    萧唐想起生辰纲事发后,济州官府连派何涛、黄安派兵追捕围剿晁盖与三阮等人,当时也正是阮氏三雄率领些同样不甘做顺民的石碣村渔人连克官军而立下大功。有那些水性精熟且敬服三阮的渔人入伙,恐怕便已要比大多疏于操练的宋军水师更具战斗力。念及至此,萧唐也一口答应下来。

    这时就听阮小七又笑着对阮小二、阮小五说道:“咱们来汴京投萧唐哥哥时,张荣那小猢狲直嚷着咱们要做甚么大事也须带挈他。如今倒好,且看他随不随咱们去密州。”

    阮小五听罢也是笑道:“张荣那小子就爱缠你!不过他那般性情,与七郎你当年没甚分别。”

    萧唐听得那个名字,一口酒却差点没呛到嗓子眼。张荣?正史中就是梁山泊出身,于靖康之耻后在梁山泊聚众数百抗金,后来又于各地水战中连克金军杀敌上万,当时被人赞作张敌万的抗金义军将领他如何不晓得!?

    结合他的姓名与出身籍贯,阮小七口中的那个小猢狲,无疑正是正史中那个货真价实的梁山好汉。实际上张荣也正是阮氏三雄和浪里白跳张顺等梁山泊水军好汉的原型人物,却想不到因缘际会下,他竟然与三阮有着这般的渊源。

    本来只是想拉拢精通水性的三阮,为拉起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