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提举听罢赶忙正色道:“太尉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京师这滩水可是浑的很呐,张相公、郑相公与蔡相公斗,蔡相公又与童检校、王御史(王黼)起了争执,休说宫中还有梁公公,便是那秘书省李浪子(李邦彦)。。。哼!也抢着争官家宠信。这朝中大员都斗做一团,人人看似风光无限,有甚么把柄落在对头手里,只怕都要被整得万劫不复。

    太尉大人权掌三衙,不但已将京师兵事尽皆掌控在手中,自然不必如朝内文官那般终日惶惶猜忌。可正所谓树大招风,须知殿帅府中受官家宠信的,可不止仅是太尉大人你一个人啊。。。。。。”

    高俅神色一冷,他随即想到在殿帅府中任都虞候,前些时日又在京师闹市公然掌掴他养子高衙内的萧唐。当时高俅因为萧唐正得宋徽宗赵佶喜欢,不但将这口气忍了下来,甚至还力荐萧唐擢升为西上阁门使、武德大夫、京西南路安抚使、殿前都指挥使司都虞候这般要职。

    西上阁门使是武官可兼当的文官差遣,等高俅做了三衙太尉时,那隶属殿帅府的殿前司都虞候也只能在他手底行事,京西南路安抚使?京西路又并非边关要地,你能安抚经略谁去?本来高俅忍一时之气,又向宋徽宗过捧萧唐,却不让他手中有半点实权,只要做了他的顶头上司,不是只能任自己捏圆搓扁?

    可是那个萧唐。。。。。。很不安分呐,他倒说动了官家至京西南路邓州开府设司,又率军征讨房山寇,还肃清京西军司中徇私枉法的军中大将,此举岂不是想再京畿周遭禁军中安插自己的势力?

    高俅脑中飞快地盘算了一番,那个萧唐与自己同属殿帅府,又同得官家恩宠,而且他又绝非是甘愿在他手底行事的,那么两人必然会发生利益冲突。还是萧唐现在的年龄时,高俅还不过是迭配出界发放,被赶出东京汴梁的一个泼皮配军。加以时日,休说三衙所管辖禁军人心不能尽被自己操控,若是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被这个萧唐骑到自己头上。

    我高俅费尽苦心得来的这一切,怎么可能让你这黄口小儿分一杯羹!?

    高俅眼**损之色,他又淡淡的望向那个杨提举,说道:“听闻杨提举有个远房子侄辈的在京西南路任兵马总管,是么?”

    那杨提举一双细长的眼睛一眯,苍白的脸上又似挂了层寒霜。这个杨提举唤作杨戬,善于揣测赵佶的意思而自日益受宠,现在入内侍省任提举官。朝中诸如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的事宜都由他经手督检。

    本来京西南路兵马总管杨泰,与杨戬算是八竿子能打到一点干系的亲戚。虽然平日得杨泰几次孝敬,可若非是同宗,杨戬都已快忘了在京西军司中还有这么一条向自己摇尾乞怜的狗。

    但打狗也要看主人吧?如今杨泰被萧唐剥去军权押至京师,行刺朝廷命官、克扣贪墨军饷、与绿林匪盗勾结、杀良冒功、构陷军中同僚等累累罪状证据确凿,斩首示众都已算是轻的,行刺朝廷特使这般罪责若以谋逆罪论处,判他三千六百刀的剐刑也不稀奇。

    对于杨戬而言,甚么克扣军饷、养匪自重甚至杀无辜良民都是可以搪塞过去的小事,可杨泰事先唆使绿林盗暗杀安抚使这件事,若真要闹到官家面前,杨戬也知自己丝毫占不得半分理来。杨戬更不会以惹赵佶不喜的代价,去保那条莽撞行事的走狗,只是萧唐既然敢动他的人,杨戬也已对萧唐起了恨怨之心。

    杨戬阴测测地又对高俅说道:“既然高太尉知道那事。。。。。。嘿嘿,咱家也不赘言了。有道是篱牢犬不入,只望高太尉执掌三衙时,切莫叫些小儿占了便宜。”

    高俅心有所会地淡淡一笑,说道:“承蒙杨提举指点,日后还多要让杨提举照拂,多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才是。”

    又与高俅密议了番,杨戬便起身告辞回宫。而高俅唤过来殿帅府中承局,选拣正式上任的吉日良辰,他又清点合属殿帅府内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将官等。可高俅一一点过花名后,不由眉头一皱,说道:“隶属京师三衙的,不是还有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么?怎么不在名册中?”

    那承局官拜道:“好教殿帅知晓,那王进王教头因染恶疾,早已辞官离军。”

    高俅一听脸上勃然色变,他大怒喝道:“胡说!本帅也不曾听闻他染得甚么疾病,如何敢抗拒官府,搪塞本官!大宋军法森严,岂容那厮说留就留,说走就走!?那厮是东京人士,快与我拿来。若是即系推病归乡,本官却再与那厮理会!”

    “殿帅,我却听闻那王进早已离了京师,此时也不知身处何处。”这时从内堂闪出一个人来,姓孙名静,乃是高俅麾下的幕僚,他又说道:“小人还曾使人探明,那王进离京之前,曾在萧唐京师的府邸中盘住过一段时日。”

    “啪嚓”一声脆响,一盏青花瓷茶杯被高俅摔在了地上,他站起身来面目狰狞,全无半分以往那般淡定老成,高俅咬牙怒道:“又是那个萧唐!?他掌掴我儿公然向本帅寻衅,如今又将王进那厮私藏下来,是定要与老夫争对到底不成!?”

    高俅如今真的忿怒了,他的养子高衙内在大庭广众下被萧唐扇了一通大嘴巴子,他没做声,京师上下还都以为他高俅怕了萧唐;在他还没赴任三衙太尉前,萧唐身兼殿帅府中都虞候之职,又调配京师禁军将官安抚京南,如此张扬行事,岂不是有意要在三衙与他高俅打擂台;现在终于做到三衙太尉了吧,刚想寻以前的仇家好生炮制一番,可又是这萧唐横插一杠。。。。。。本来对萧唐怨恨已深的高俅终于爆发开来,那个黄口小儿,真当老夫是泥捏的土人儿了!?

    孙静见高俅大发雷霆之怒,忙说道:“殿帅且先息怒,那萧唐毕竟正蒙官家隆恩,与他公然对持,官家面上须不好看。而王进那厮过往并无罪责,如今他又无音讯也不好寻他的由头。不过暗中整治那萧唐一番,法子却还是有的。。。。。。”

    高俅听罢,他强自按捺下几分火气,对孙静说道:“有甚么主意,你且说来听听!”

    孙静冷冷一笑,说道:“咱们虽暂且都不得萧唐,可殿帅执掌三衙,他肃清与那萧唐交好的将官,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官家便是爱那萧唐奇淫巧技,可又哪理会京师禁军中那干行伍莽夫?他这殿前都虞候是殿帅的下属官,哪能奈何得了殿帅?

    如此一来那萧唐若是因军中亲信被殿帅整治而动怒,向官家告状时,官家毕竟与殿帅、杨提举更是亲近,孰疏孰亲自不必多言。萧唐那厮若是纠缠,只会惹官家不喜。

    二来也正可以肃清萧唐在三衙中的党羽,萧唐替他亲信出头,会失圣上恩宠;萧唐若是无动于衷,也会叫他麾下将官齿冷。届时萧唐羽翼被殿帅出个干净,这京师禁军三衙,还不是殿帅一个人的天下?”

    高俅听罢,细细思量一番后,立刻面露喜色,说道:“此计甚好!倒也能叫萧唐那厮尝尝这忍气吞声的苦头来!”

    孙静见高俅欣喜,便又娓娓说道:“据小人打探,只说京师禁军中与萧唐关系亲近的,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与萧唐结拜为义兄弟;步司衙门兵马保义使宣赞;军器监甲坊署副使炮手凌振。。。。。。对了,咱们殿帅府中还有个制使也与萧唐走得很近,那厮唤作青面兽杨志。”

242章 赴京师的莽和尚,很悲催的小霸王() 
“萧大人,曲将军已答应替未将说通:鄜延路老种经略相公、秦凤路镇小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与西夏争端一触即发,手底正是用人之际。待时机成熟时,便奏请枢密院调未将去西军边地。”杨志来访萧唐府邸时,他向萧唐报道。

    京西南路征剿房山寇论功行赏时,原为蒲东巡检司巡检官的关胜,晋升为蒲城县蒲东寨所处的河东路隰州指挥司兵马都监;步司衙门兵马使保义宣赞,仍于步司衙门(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加赐封赏;河东隰州白身义士郝思文,封为隰州指挥司马军军使;京师禁军将官韩滔、彭玘二人调任京西北路陈州、颖州团练使;军器监甲坊署副使炮手凌振,升为京师广备攻城作参议,以及火药作工匠副主管。

    而直属于萧唐的京西南路帅司府兵马提辖花荣,武官阶升为保义郎;殿帅府制使官杨志,则被提拔作殿前司骁骑上军马军军使。虽然所辖兵马不多,但好歹是隶属于京师三衙的御前马军,比起无统兵权限只能受人差遣的制使官,可说也是进了一大步。

    可是自从杨志与曲端、折彦野、折彦质等西军青壮将官说和后,他们也愿意向小种经略相公引荐杨志,让这个杨门后裔重返当年先祖武名鹊起的西北边地博出个功名。

    萧唐也甚是欣慰,即便是他绿林势力下二龙山将少了个青面兽,可大宋西陲边地却能多出个保家卫国的悍勇良将,对于此,萧唐也是乐见其成的。他向杨志贺道:“杨志兄弟有拳拳报国之心,此番终于能一展所长!”

    杨志满心感激,当他随萧唐安抚京西南路时,宋徽宗因为要盖万岁山,便诏令殿帅府中出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他深知如果不是萧唐提拔,他也不知这种压迫黎民,却始终不能上阵立功的差遣还要做多久,也不知自己在殿帅府内还不知要厮混多久。

    “萧大人,若非有你抬举,未将又怎会有这般造化?这等知遇大恩,未将便是肝脑涂地,也誓报之!”杨志语音有些哽咽,又向萧唐长长拜道。

    萧唐搀扶起杨志,说道:“杨志兄弟,你我义气相投。也不必一口一个‘大人’叫的生分,军中论公事,私下咱们兄弟相处。何况凡是我大宋有一腔热血的男儿,也当有个为神州沃土效命的机会。”萧唐瞧着这个原本命途时乖运蹇的杨志,想到他连番走投无路而落草为寇,最后受了招安也一心要立番功绩,可却染病不起,最终抱憾长逝于丹徒县,从始至终,杨志也没有能实现他于边地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夙愿。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何况真要是等到宋夏战火再起时,萧唐也盼望能够赶赴西陲砺练一番,哪里不止有种师中、曲端、折彦质等抗金名将,也能与武松、韩世忠这等情谊颇深的心腹兄弟并肩厮杀。。。。。。

    杨志心中翻涌,嘴唇微颤,终于向萧唐重重点头道:“萧唐哥哥既恁地说,杨志与哥哥有缘结义,也不胜欢喜。”

    与萧唐又促膝长谈小半个时辰后,杨志便告辞离开萧府。只是杨志边走时边想道:萧任侠如此厚待于我,也是我的幸事,只是。。。。。。久闻萧任侠与新赴任的三衙太尉高俅似是不睦,调至西军之事,只怕还要那高太尉点头首肯才是。。。。。。唉,说不得还要凑千百贯钱钞,献于那高太尉庆贺于他,切莫怠慢了他,反来寻洒家的晦气。

    送走杨志后,现在掌管打探声息,奏报机密的石秀前来,向萧唐报道:“萧大哥,京东东路那边传来口信:白衣秀士王伦那厮伙同摸着天杜迁,又收了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二人已占了梁山泊。”

    萧唐记得原著里阮小七也曾说过王伦等人新占梁山不久,原来差不多正是此时,他点头说道:“既然王伦那厮已占了梁山。。。。。。三郎,我曾与你说过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