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失礼了,这东京汴梁末将既然是初来乍到,日后还望梁公公多多指点。”虽然心里泛着恶心,萧唐仍向那梁师成客气地说道。

    “啧啧啧,萧押监将这聚宝盆似的金风玉露楼开到京师,又讨官家喜欢。。。。。。以后只怕咱家反要求萧押监多多照拂呢。”梁师成那对阴冷的眸子又意味深长地在萧唐身上打量了圈,直瞧得萧唐浑身鸡皮疙瘩争先恐后地凸了起来。还好梁师成随赵佶回宫,只与萧唐匆匆叙过几句,便随圣驾起身归还去了。

    萧唐与燕青相视一笑,齐齐走出雅阁时,恰好有旁边酒间乔装的皇城司密探低声向个英气汉子报道:“好教皇城使大人得知,圣上已起驾回宫,楼内并无甚蹊跷可疑之处。”

    皇城使?萧唐抬眼向那汉子瞧去,皇城使又居武功大夫之职,掌管的皇城司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等工作,那么此人岂不是大宋等阶最高的特务头子?

    恰巧那汉子一对精锐的眸子也朝萧唐瞧来,萧唐朝那皇城使一拱手,问道:“不知这位皇城使大人如何称呼?”

    那皇城使向萧唐回礼,微微颔说道:“好说,本官李珙。”

    萧唐神色微微一动,说道:“莫不是弃笔从戎,大观元年武状元及第的李温之李大人?”

    李珙从容一笑,说道:“萧任侠的消息倒恁地灵通,也知道在下的名头。”

    萧唐记得这个李珙,倒不是因为他赴武举考试,独占鳌头,以一身本事拿下一甲一名武进士的武状元。虽然《水浒传》梁山好汉中有杨志、韩滔都曾应武举,可是从宋时科举体系,以外场考核弓马、步射等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成绩上来看,这个李珙倒胜过梁山上的青面兽与百胜将。

    而自宋太祖自陈桥兵变篡位立宋,他当然更加严防手下诸将串谋与禁军异动。因此皇城司伺察、密探的特务活动,也是宋朝历代官家为掌控军队异舆情动态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作为特务监察机构,皇城司本身就极受官僚集团忌惮,当这支作为皇帝秘密爪牙的部队一方领是狂行悖法之徒时,似明朝时锦衣卫指挥使、东厂督公横行无忌的事迹在南北宋之际也常有记载。

    萧唐知道这个李珙,却是因为他在金国兵大举南下,侵犯汴京时。正值当时京师人心浮动,上下惴惴不安,这个李珙却毅然决然,招募三千人的敢死队前往勤王,北上途中他以三千义军恶斗数万金兵,在九死一生的绝境下这个李珙仍救国心切、视死如归,坚决不退兵。终于与数万金兵血战数日后,拼至最后一兵一卒,这李珙也壮烈牺牲。而他在临死前还诗一: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今为忠义死,作鬼也杀贼。

    这个李珙,论能力他有武状元之才,论手段他掌管大宋谍报密探的皇城司,论气节他铁骨铮铮,大宋国难之际不尽涌现出诸如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大批抗金名将,亦有李珙这等一腔热血的英烈之士。如此豪杰。。。。。。就算不能将其拉拢过来,萧唐亦然对其十分敬服,他拱手说道:“李大人驰名于广南西路,一枝独秀考取武状元,又力克广南乱民暴动,如此英杰我萧唐岂能不知?今日一见,实乃萧某之幸。”

    “萧任侠,你我之间就不必如此客套了。”李珙踱步到萧唐身侧,压低声音说道:“萧任侠在搬迁至京师之前,早已先遣手下总管,那个唤作‘拼命三郎’石秀的到东京汴梁,一并收服京师内城狐社鼠、闲汉泼皮,可有此事?”

    萧唐心里一震,自己倒真是低估了宋徽宗时并不显山露水,记录甚少的谍报机关皇城司声息密报的能力!原以为朝中权臣的注意力都在朝廷权斗,以及三衙禁军调令安排之事上,没想到这个城皇使李珙的消息倒如此灵通,萧唐在京城市井内安插自己势力的行径,却也没有逃过他的法眼。

    “官家对这些事并不在意,我便也未在此事上做文章。。。。。。”就在这时,李珙又对萧唐低声说道:“萧任侠想在东京汴梁大展拳脚,这番心思我虽能理解。只是。。。京师人多眼杂,萧任侠此举落在有心人手里,难免招惹是非口舌,还望萧任侠好自为之。”

    萧唐细细品味着李珙的话,他似在警示自己,却又似在为他设想,两人对视半响后,萧唐展颜向李珙抱拳说道:“李大人见教得是,萧某受教了。”

    李珙微微一笑,转身便带着属下皇城司一干人等去了,依照大宋军制、祖宗法度,他的皇城司不隶台察。殿前司虽统摄诸班禁卫,但皇城一司亦判然不相关,其不受三衙辖制,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所以他并不用看备受赵佶宠信,那个做三衙殿帅太尉呼声甚高的高俅的眼色。

    相反的,极其崇尚气节的李珙十分看不惯高俅的品性与为人,自从他得知萧唐掌掴高俅那螟蛉之子高衙内后,便对萧唐此人暗暗留了心。这个萧唐在江湖中名头甚响,在京师民间安插势力的行径倒也能理解,毕竟萧唐并未在京师三衙禁军中有任何图谋不轨的举动。

    李珙也倒很想瞧瞧,这萧唐既然现在讨宋徽宗赵佶欢心,又与那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的高俅起了争执。在京师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局势下,他萧唐又打算怎么做?8

180章 朝堂之上,加官进禄() 
三日后三更天时分,萧唐已早早起床洗漱过,正由苏瑾娘为他梳理穿戴,换上入朝面圣时所要穿的朝服。?  ?

    此时萧唐头顶翘脚璞头,身着九品以上官员所穿戴的绿色朝服,系上黑色蔽膝,又刚将白绫袜黑官靴穿戴整齐时,却见苏瑾娘正望着他怔怔出神。

    萧唐轻轻一笑,温柔地在苏瑾娘鼻尖一刮,问道:“瑾娘,你在想什么呢?”

    苏瑾娘回过神来,悠悠叹了口气,说道:“当年你我遭大名府衙通缉追捕时,何曾想过有一日?你会身着官袍入朝觐见官家?可这虽然是天大的好事,不知怎地,我的心却一直莫名地不安。。。。。。”

    萧唐明白苏瑾娘心中的忧虑,宦海沉浮是非多,反倒不如在大名府做个安乐的土财主来得逍遥自在,何况萧唐所要做的大事,自然又是极为凶险之事。可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既然已经决定将这条路走下去,又岂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萧唐他用过早膳后上马出府,直奔宫城而去,直至到了宣德楼御街前萧唐下马验明身份,被唤入朝房准备上朝,此时萧唐又见到了韩端彦、韩粹彦等有资格上朝的文臣,正与其寒暄叙话时,萧唐又见一旁的中书侍郎梁子美老僧入定般,端坐一旁,也不上来与萧唐打招呼。眼见蔡京之子蔡攸并不在此,萧唐倒也松了口气,省得再与那厮虚与委蛇。

    五更天上朝时辰一到,百官便直往皇帝听政之所行去,一路上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在大宋皇城里城中区正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其中有举行举行大典的大庆殿;每月朝会典礼受贺,以及接见契丹使臣的紫宸殿;宫中大摆宴殿的集英殿;供官家上朝前后稍作休息的文德殿;收藏有御书典籍、书画宝瑞与宗室名册谱牒等的龙图阁等等,而萧唐与百官前去的,则是官家平日处理政务、召见众臣之所的垂拱殿。

    当文武百官进入垂拱殿,按文武左右排班站定时,萧唐又望见前方官员前几排望去,他看见知枢密院事郑居中有意无意地也向他这瞟来一眼。而离郑居中不远端立这个双鬓斑白,一缕长髯垂胸的朝廷大员,他似也偷偷瞧百官后方瞄了一眼,嘴角微微一翘,也只是不动声色地只等官家上朝。

    “陛下驾到!”随着内侍太监一声高喊,文武百官纷纷长揖俯身,赵佶慢条斯理地端坐在龙椅上,待百官行揖礼后山呼万岁时,他遥望见站在文物百官尾端的萧唐,赵佶微微地点了点头,唤过内侍太监呈上官员名札以及今日须处理的政事备要,内侍太监领了命,高声说道:“大名府留守司兵马都监萧唐进京觐见圣上,上前见驾!”

    此时赵佶召见萧唐入京的消息大半朝内大半官僚都已知晓,更不用说三日金风玉露楼开张轰动了整个东京汴梁,如今这个大名府任侠虽然官阶不高,可也已经算是京师内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当萧唐出班见驾时,大多官员眼睛齐刷刷向他瞄去,其中郑居中眼色中带着几分质疑,韩端彦等人的眸子中则充满鼓励,至于高俅。。。。。眼中却流露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玩味。

    萧唐向赵佶长揖一礼,朗声说道:“臣萧唐奉圣上御旨进京,见过天圣上!”说罢萧唐下跪叩谢天恩。

    赵佶和颜悦色地点点头,缓声说道:“卿于征讨冀南寇张迪时屡立战功,朕不愧为我大宋禁军将士,联心甚慰,这般大功必当重赏。联意已决,愿提拔卿做西上阁门使、武德大夫、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殿前都指挥使司都虞候,卿日后更当一如既往,为国效力。”

    萧唐微微一愣,心说这还真倒算是皇恩浩荡了,自己区区一介兵马押监破格提拔数级,不止被委任一路军务治安的朝廷大员,殿前都指挥使司内都虞候之职,更是三衙内掌握实权的重要职位。

    在行伍内讨军功的低阶将官,通常只在一州一府禁军体系内只有个职官差遣(诸如提辖、押监等职位),而身兼寄禄官、散官、职官等数个职位也可看做晋升至高阶武将的一个标准。诸如大宋名将狄青,积功升迁后兼任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其中萧唐受封的武德大夫为第二十七阶散官,殿前司都虞候为从五品的军事职官(三衙禁军内高级武官,虽只一字之差,职位却远远各府衙内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西上阁门使可看做赵佶给萧唐许下的文官差遣,掌供奉朝会,赞引蕃客朝见、传宣诏命等事宜,而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之职,资历深者称作安抚使(大宋边境州路亦称作经略使),名义上是掌管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实则是朝廷派往各路巡视安抚的特遣专使。

    京西南路安抚使这个差事。。。。。。若是朝廷有令调配时,那京西南路金州、房州、襄州、均州、邓州、唐州等数座军州府衙岂不是皆要受我节制?这个赵佶许人官职倒真如此任性随意?我不过征讨两次绿林匪寇,积累战功也不该得到如此封赏。也难怪高俅一介区区王府内的小厮,将会被赵佶硬生生提拔做三衙殿帅太尉。。。。。。等等,如果真等高俅做成了殿帅府太尉,那他岂不是成了我这个殿前司都虞候的顶头上司!?

    就在这时,文官行列忽然出班闪出两人,其中一个大声说道:“圣上万万不可!我大宋虽设西川、峡路安抚使,以及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京西南路却并无战事匪灾,再者萧押监虽立战功,依官制安抚使之差遣,却须由从四品以上朝廷大员兼任!萧押监资历尚浅,当不得此职!”

    另一个人也附议道:“陈太学所言甚善,赏罚严明,治之材也。赏罚不明,国政不清!还望圣上三思!”

    赵佶面露不悦之色,与那两人周旋几句,萧唐才知道这二人一个是太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