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唐被年纪幼小的岳飞噎得半响无语,不自觉牙根也咬得痒痒的,心下腹诽道:好吧,不过你以后会成为何等大英雄,可现在真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屁孩。。。。。。

    ※※※※※※※※※※※※※

    此后的几天里萧唐、卢俊义、花荣便暂时留住在内黄县麒麟村。有道是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每日周侗尽心尽力教授萧唐、花荣、岳飞枪棒弓箭技艺,虽不过数日间,周侗时常能一针见血指出萧唐枪棒招式中破绽及可取处,真个是点拨得萧唐更深刻领悟体会到个中奥妙。

    卢俊义反是托了萧唐的福,未再被周侗拒之门外,几日下来他与周侗的关系似也缓和了不少。待一日晚膳过后,卢俊义寻到萧唐这里,感激道:“这次真是多亏了兄弟,否则恩师还不知要埋怨我到何时。”

    萧唐听罢笑道:“兄长休恁地说,你我多年的交情,何况现在不又多出同门师兄弟的情谊来?”

    卢俊义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你我也不能久居于这麒麟村中,所以我还有一事要求兄弟帮衬。”

    萧唐心想在大名府、自家集镇各处确实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他,总不能在这与周侗闭关练武耗个几年,他也大概能猜出卢俊义所求的是何事,便说道:“兄长是想通过我将师父请到大名府去?”

    卢俊义连忙点头道:“正是如此!师父不肯搬至我府中,可现在既然他老人家也收了你为徒,若是将他接到大名府方便拜见,也不必叫为兄的终日耽心忧愁。”

    萧唐思量片刻,说道:“师父现在所看重的是他那义子岳飞,而岳家本是相州汤阴县出身,只是受家乡水患困扰才在这内黄县安住。此事我看可行,待我明日去向师父与岳飞之父岳和说去。”

144章 水浒传?说岳全传?() 
“师父,不仅是我与卢师兄照顾您老人家更方便些,大名府乃是河1北两路首府,更是大宋四京之一,岳飞兄弟在那习文修武岂能不收益更多?”第二天正午,萧唐请来岳飞之父岳和,向他与周侗劝说他们举家搬至大名府去。

    周侗沉吟不语,他也已猜出是卢俊义求萧唐劝服他至大名府安住,然而他对于自己那心怀愧疚的弟子卢俊义心中怨意已然淡了不少。

    见萧唐言语诚挚,周侗心中又暗念道:本来我与那员外王明结识,周游至此百般无聊下,受他们几个所托教他那顽劣的孩儿,却想不到此地禾生双穗,在这小小的村落竟然让老夫遇到飞儿这等上佳璞玉!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这义子父母皆是品性端正之人,一心教育飞儿长大成人后投军入伍、保家卫国,正合了老夫心愿。如今有幸又收得萧唐、花荣两个行伍健儿,终不好教他们在此处久留。一并前往大名府去,倒也是两全其美的法子,只是。。。。。。此事还要岳老弟定夺才是。

    见周侗把眼望向自己,岳飞的父亲岳和也寻思道:我等本来便是因家乡水患迁居于此,只想着在此教周兄尽授飞儿武艺,待其应了武举后才举家搬回汤阴,大名府虽也能去得,只是少不得要劳烦他人。

    岳和是忠厚质朴之人,也不愿过多麻烦萧唐,便向他拱手说道:“萧押监为犬子着想,小可感激不尽。只是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此地虽比不得大名府英贤汇聚,飞儿蒙周师父严加管教,也未尝不能出人头地,这要我等搬至大名府,少不得还要叨搅萧押监。。。。。。”

    “我与令郎既然兄弟相称,本该唤阁下声世叔,是以世叔也切莫与小侄客气。”萧唐听罢,便对岳和又说道:“集镇上下自有管事打点,也劳烦不得小侄甚么事来,况且小侄也已拜周前辈为师,如此行事岂不是更教小侄方便?哪里是世叔劳烦小侄,而是小侄要请世叔周全。”

    岳和十七岁时就与其妻姚氏生了岳飞,按说年纪大不了萧唐许多,如今他也知道萧唐不但官居留守司兵马押监,又是河1北、河东几路风头正劲的人物。听萧唐一口一个“世叔”“小侄”地叫着,岳和忙摆手连说“不敢不敢”,如此一番谦让推就下,岳和便也被萧唐给说服了。

    见将岳飞的义父与生父都说服了,萧唐回去说与卢俊义知晓后也让他欢喜一番,哪知第二天一早,呼啦啦涌来的二三十号人却顿时让萧唐和卢俊义傻了眼。

    来的不止是岳飞的父母岳和与其娘家姚氏、姚大翁等,还有王贵父母王明王员外、王院君以及张显、汤怀全家一个个拎着自己的孩儿全来到周侗住所。就见王员外、张员外、汤员外一个个露胳膊挽袖,都是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好似齐齐聚在一处要向萧唐和周侗示威抗议一般。

    还没等萧唐问话,张显之父张员外踏前几步,愤愤地向萧唐说道:“我与岳兄、王兄、汤兄几个,多是因汤**患迁来,用着家私在此处居留,各自家中又没有三男四女,俱是独养一个儿子,可怎奈何除了岳贤侄聪颖乖巧,我们兄弟三个的孽子终日惹事生非,请了许多先生都管教不得!

    好不容易盼来周老先生这等高人能制住我家犬子,只盼教导我这逆子能一举成名,也让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如今我与王兄、汤兄合计只留两房的当家人在此总管田产,其余细软家私尽行收拾,与周老先生、岳贤弟一并迁往大名府,房产佃租我等自有钱财购置,不必萧押监费心,还望萧押监应承则个!”

    就见王贵、汤怀、张显三个小家伙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颇为不忿。气性最粗卤的王贵听张员外说罢,刚梗起脖子来要喊叫抗议时,便被自己的父亲王明狠狠一瞪,王贵又见自己怕极了的周侗眼神正好瞟到自己这来,让他这调皮捣蛋惯了的小鬼头登时如霜打的茄子,蔫蔫地又低下了头。

    萧唐张着嘴巴半天没合拢,心说这阵势未免有点太大了吧?合着这三位员外望子成龙心切,都把周侗当做是“重点名校”,这是举家带口的便要往学区房那里般呐!?

    周侗也面带歉意只是苦笑,本来他就是被王明请来管教王贵、张显、汤怀三个今天偷骑烈马踏坏人家庄稼,明日又发起性子将旁人打个头破血流的小魔星来。以往便是他们三个员外想严加管教,可那三个受娘亲宠溺惯了的小鬼头一挨家法,这边王员外的妻子就寻死觅活,那边张员外的浑家又大闹着将自家相公那张老脸抓破。。。。。。这让王、张、汤这三个颇为惧内的员外如何管得?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好不容易遇到周侗这么位严厉名师能治住那三个顽童,周侗却见岳飞这等孺子可教的神童奇才,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这个自己新收的螟蛉之子身上!这已叫这三位员外很是眼红加恼火。昨日晚上周侗还来向他们辞行说收拾家当搬往大名府,这就要撂挑子不干了,又怎能让他们三个依得!?

    联想后世那些父母托关系、送礼、硬着头皮卖房卖车也为自己儿女上名校的风气,萧唐倒也有些理解这三个员外的行径。历史中王贵、汤怀、张显这三个幼年时便与岳飞结义,一同成长一同投军入伍的小伙伴,后来似乎也都是举家从大名府内黄县又搬迁回了相州汤阴县。耳熟能详的演义中,也是在岳飞与王贵、汤怀、张显三个兄弟都过了武举乡试后,由张显之父张员外提议各家举族搬迁。然而如今萧唐的出现,却使得他们迁徙地又多了个去处,比起历史及情节又早发生了几年。。。。。。

    周侗有负王明之托,本就心怀些愧疚。而岳飞之父岳和随和仗义,见自家孩儿受周侗器重反而疏忽这几个好友的儿子,望向萧唐时也是满脸恳请央求。。。。。。卢俊义摇头苦笑,低声对萧唐说道:“兄弟,此事怕是只能依了他们,安置他几位员外家眷之事,便由为兄来办好了。”

    “不必劳烦兄长,我那萧家集还安置不得这几家人么?”萧唐虽是这样说,他的脑袋又是止不住一阵眩晕,我当年穿的是他娘的水浒传,而不是说岳全传吧!!??

    三个员外家眷甚多,自然不可能都在大名府安置住处,萧唐便使人知会大名府、萧家集镖行驾太平车马来迎,内黄县麒麟村各家收拾行装。齐聚一处,有岳、姚、王、张、汤五姓男女共尽百余口,细软车子亦装了百余辆,骡马挑夫,离了麒麟村,一路闹哄哄便奔着大名府、萧家集驶去。

145章 秣兵历马(1)()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正在驾马奔驰的许贯忠,忽听旁边萧唐哀叹着《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古诗歌,他忍不住扑哧一乐,哈哈笑道:“萧大哥,你虽这些时日忙碌地很,可也不比那受人呼来喝去的小吏。大哥欲成就大事,又怎能不先劳番筋骨?”

    萧唐方才一个瞌睡,差点没从飞奔的嘶风马上跌下来。按说他平日练功勤勉,又正是精力最旺盛的当打之年,可如今萧唐双熬出黑眼圈,只觉得浑身酸痛,浑身骨头也似散了架一般。

    安顿好周侗、岳飞家人以及王、张、汤三个员外家眷一百多口人后,这些天萧唐每日卯时便早早起床,除了打理日常治下行当事务,还有负责收容安置冀南贼寇祸乱河1北两路时各州府逃难至宗城县、萧家集的灾民。留守司那边麾下几营操练编整之事,虽有急先锋索超大包大揽下来,可是自己既身为兵马押监,好歹三不五时地也要去点个卯吧?

    更何况自己刚拜了周侗为师,也总不能怠慢他老人家,这些时日周侗将自己毕生绝学,诸如五步十三枪式,以及由此枪技变法而得的五步十三枪戳脚、红拳、少林翻子拳、周侗棍等尽数将其口诀心法等传授与萧唐、岳飞等人,虽然这让萧唐受益匪浅,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有不容丝毫马虎的事压将下来,已叫萧唐疲劳得十分悲催。

    还好也有苏瑾娘温柔体己,本来是小别重逢,可她见萧唐如此劳累,每日吩咐家丁厨子准备类似党参枸杞乌鸡、红枣枸菊猪骨汤等羹汤滋补美食让萧唐补养,晚上歇息时苏瑾娘也只是劝萧唐好好歇息,并没有在初尝男女之事后,向萧唐索求那夫妻间特别嘿嘿嘿的事来。。。。。。

    今日萧唐与许贯忠、燕青、花荣、石秀等心腹兄弟驾马离开大名府前往萧家集,也是为了宗城县治下各集镇挑选民壮重新编制乡勇,扩大诸庄镇民防力度。

    张迪的冀南寇虽然已被剿灭,可大名府、恩州、洺州等河1北诸路州府治下大批乡民因庄稼尽遭贼人掠夺,根本撑不过今年的冬天。即便这些百姓不用再担惊受怕,却仍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颠沛流离。

    虽然大宋时设有地方临时设置具有常平义仓类似性质的平籴、平粜、州储、均籴、州济以及官民互济的社仓等由官府经营的仓储救助机构,可一来这些救助灾民的义仓,大多也在冀南贼寇祸乱时被劫掠一空;二来宋朝虽有这等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立,也防不住污吏监守自盗,常盗贩义粮以牟取暴利;三来这次匪患规模波及数州,受匪灾之患这多达十几万乡民。对于此萧唐拍板决定:在萧集镇以及宗城县其他乡镇名下粮田富余之地,尽可能收容遭匪灾之苦的难民。

    便是等官家下诏司农寺(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官禄米供应等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