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1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休说指望能有寸进之机,能真正威胁到贵邦的,也唯有金国。金人得陇望蜀,吞辽侵宋,陛下又焉知其有朝一日不会觊觎夏国疆土?届时贵邦可还有外力可以借助?

    至于陛下所言我家主公本是宋臣,倘若真要自立。。。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可但请问陛下先人开朝立国时,却又是何等情形?若凡事只因循守制的讲求个名分,贵邦又焉能得以立国?而我家主公,只视金人为腹心之患,就算真是打算自治而立。。。与宋廷必然决裂,也再无可能同金人交好,然倘若能与贵邦协力,彼此只会睦邻友好,远较伐谋金人,却不是更利于我主公一方,乃至贵邦的进取发展?何况陛下所曾向金人上书誓表,倘若背弃便是违约失信,且先不论金人待贵邦前后三次违约破誓在先。可知倘若贵邦与我家主公联手共讨金贼,于陛下而言,却也正是遵循先前曾许下的约定。。。。。。”

    面对夏国国君李乾顺看似威吓,实则试探的质问,只稍加思付,许贯忠遂口若悬河,笑谈自若,旋即他把眼觑向面色渐渐缓和的李乾顺,又朗声说道:“陛下殊不知我家主公杀溃完颜斡鲁补所部大军之前,便暗中调度兵马,接引救助北地不肯从金的辽朝宗室余众,有耶律答里孛、耶律余里衍、耶律国珍、耶律国宝等辽帝胄子裔尽得我家主公庇护。

    小可自知陛下为顾全大局,思量国家安危,只得暂时从金,然当初陛下却不也曾力图信守誓约,发兵全力救助辽天祚帝与辽朝宗室子女,只可惜无力回天。如今为报契丹耶律氏皇族余众不会遭金人所害,陛下若能与我家主公联手,这不正也仍是信守了当年的誓约?”

    本来面色平和淡然的李乾顺听许贯忠说罢,他的面色却当即显露出微妙的变化,好似是自己深藏在心底最敏感的一处被碰触到,也使得李乾顺顿感五味陈杂。本来只全从夏国的利益角度去权衡思量的一国之君,在这个时候竟也不由得有些黯然神伤。

    因为李乾顺的心头蓦的浮现出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己本来最是关爱呵护的长子李仁爱,另一个,则是彼此最为恩爱,更是当初的夏国皇后耶律南仙。

1722章 暂时的盟友当中,亦有我军内应() 
身为一国之君,修帝王心术,李乾顺自知全然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危利害出发,无论对内对外,必要时务须杀伐决断、冷酷无情。可就算是心如铁石,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凡胎,对于自己本最是怜爱的骨肉,以及相伴自己二十余年的鹣鲽爱侣,对于李乾顺这种远把国家利益放在儿女情在之上的帝王而言,一旦动情,念及过往,也仍旧不免为触及到心灵中最脆弱的一面。

    本来夏国的皇后,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早在二十多年前(1105年)便得辽国赐婚,嫁于李乾顺而被立为夏国皇后。按说上国赐婚的公主,也总会与本国后宫内嫔妃彼此有极深的隔阂,而政治婚姻,又是夏国国母身份,少不得要摆出威严庄重,注意母仪身份。然而耶律南仙那等女子虽时刻显得十分的独立与骄傲,更让李乾顺铭记于心的是她与自己相处时既是温柔体贴,也全然不似端庄摆架子的皇后言行间自带着股俏皮跳脱。更难能可贵的是,耶律南仙身为和亲公主,又是被直接从辽国赐婚而来做了夏国后宫之主,她却与其他妃子也亲如姐妹,相处端的融洽,似乎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的灵性与亲和

    与如此这般女子相处相爱了二十余年,人非草木,李乾顺孰能不用情专深?

    而李乾顺与耶律南仙诞下的太子李仁爱自幼更是聪颖过人、品学兼优,向来被当做储君培养,李乾顺对外是威仪国君,却也将自己的感情贯注在耶律南仙与李仁爱身上。然而辽朝终究大势已去,李乾顺虽曾数度发兵救援,却尽被当时如日中天的金军杀得丢盔卸甲,终于权衡利弊之后,夏国存亡才是重中之重,李乾顺也只得放弃覆灭局势无力挽回的辽朝,而上誓表表示愿臣服于金国。

    从权衡国事利弊的角度出发,李乾顺深知为了夏国存亡自己只有如此抉择,可是他虽然耶律南仙与李仁爱皆对故国感情深厚,却没有料到他们母子二人竟伤恸辽国灭亡,一个忧愤而死,一个绝食自尽

    身为一国君王的李乾顺自知为国家大事,甚么儿女情长都能割舍的下,当然也从来就不会对人提及心中情殇悲恸,然而越是如此,在不经意间念及耶律南仙与李仁爱这对爱妻爱子,他的心却仍似是被狠狠剜了一刀。黯然寂寥之色,似乎也在李乾顺那张做势威严的脸上浮现出来,而不远处的察哥好像若有所觉,似也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

    李乾顺心中暗自唏嘘,却见许贯忠等一众人仍是肃手恭立在面前,他面色一整,顾盼之间刻意又显露出君王的威严,萧唐与金,两者须拉拢哪个遏制哪个,相较目前于夏国威胁孰轻孰重,他既心中也有了个底,随即说道“而今你主公萧唐确实自成一方势力,可倘若朕肯与其联手钳制一向凶悍骄横的金国而使之两面受敌毕竟举国大事,非同小可。许先生还请暂回驿馆暂住,待朕召集枢密、翊卫诸司隶臣细议过后,也自会宣召许先生相谈。”

    而许贯忠等人见说,已知如今李乾顺几乎已倒向与萧唐联合反去攻讨金军。悬着的心也是放下,而直待许贯忠等人尽皆告退,并随内侍官除了宫廷,李乾顺默然半响,心里又不禁叹然付道虽是辽国已亡、无力回天,但当初你们母子亦曾悲恸力劝朕救助契丹宗室子裔,切不可顺从金人,到底我夏国存亡为本,你们却饮恨不肯臣金,尽是愤恚而逝如今同样也是为国事朕做如此抉择,但好歹对你母子两个这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由完颜粘罕派遣来的女真使者被安置在兴庆府的礼宾院中,而许贯忠等更先抵至夏国东京国都的一众人,则是被安置进兴庆府内一处汉学司中杼的驿馆当中。按李乾顺、察哥安排,在确定本国到底是转而与萧唐计议,还是继续忍气吞声的屈从金人等国策之前,当然是隐瞒过女真使者于兴庆府中,其实还有萧唐所派遣来交涉的使臣的存在。

    而未免走漏了风声,由晋王察哥调拨安顿许贯忠等人的兵马,除了御围内六班直中的心腹,便是夏军中以汉人为主的撞令郎军中心腹。时逢金军侵入宋境关西、陇右等地之后,镇守本地的宋军部曲相继兵败失守,除战死者,以及被迫仕金,或败逃辗转南下归宋的将士以外,固然也有些将兵因地利西投夏国。是以安排许贯忠一众人等,动用军中汉人心腹,已经那些本是为势所迫投夏的宋军出身,且仍对金人咬牙切齿痛恨的将士,自然也最为稳妥。

    而直当许贯忠、柴进、乐和、段景住四人被迎接出了皇城便踅入厢车里面,很快也便有一众铁甲铿锵的侍卫们立即随之而行。统领这一队侍从的军将更是威武,他背负双刀,骑着高头大马甲叶铿锵,身材端的魁梧高大。然而这员军将虽然目光如电、虎背熊腰,但颌下也未蓄髭髯,瞧他年齿遮莫也不过二十左右。

    只是这员看来轮班护送使者的军将,觑向许贯忠等人的目光却显得有些冷漠,似乎只知这些人是察哥宁令好生叮嘱,而要暂保周全的萧唐派遣来的使者。然而夏国汉人、宋军旧部与萧唐所统御的那拨帅司府署义军本来便各不统属,未必也都是一条心。便如当年深得察哥重用,还曾与萧唐激烈厮杀过数阵的夏国保泰军司撞令郎汉军大将吴元那般,只管奉察哥宁令的钧旨隐蔽声息,好生看觑许贯忠等人,彼此关系也说不上如何熟络。

    然而直到那军将率兵马将许贯忠等人送回驿馆,他冷眼环视一番,又对麾下军健说道“按察哥宁令钧旨,这些时日使者仍须赴皇城密议要事。来往接引时更须谨慎把细,不可走漏风声,我自与这干使者尚有交代处,尔等且先退下便是。”

    听那军将下令,自己的那众侍卫也尽轰然领命,旋即从驿馆门口鱼贯而出。直到众人入了驿馆厅堂,乐和、段景住又守在四处张头价脑的探觑了一番后,也甚是机警把细的乐和回过头来,对许贯忠等人说道“驿馆内侍从小厮暂都散了去,眼下尽是自家兄弟,有我在此看觑着,也不须挂虑隔墙有耳。”

    那本来冷面朝人的军将听乐和说罢,蓦的神情一变,也急忙踅至许贯忠、柴进面前,并极是热诚与亲切的说道“几位哥哥,夏国国主如何说?是否答应与萧唐大哥暂做联手反去共讨女真鞑子?我李世辅也早等得心焦!倘若能得以成事,非但能教夏人暂做强援,遮莫我今番也终有机缘能与萧大哥并肩作战,携手杀女真鞑子,才好为我阿爹与李家满门报雠雪恨!”

    。

    

1723章 终南山麓,活死人() 
这员夏军将官,自然便是当初还曾得萧唐点拨过武艺身手,后追随其父李永奇从军却于金军攻陷延安府时陷于外寇手中,而后举家出逃,却被赶上的金军追兵将连同其父李永奇在内二百余口尽皆杀害,只得率二十六骑西逃奔走至夏国的李世辅。

    时逢夏国因金军后悔当初割地,违约曾发兵数万突袭已许于夏国之地。双方争执虽然未曾演变为大规模战事,但李世辅抓住有限的几次机会身先士卒,屡败金军稍泄心中恨意。至此不但得到夏国察哥等统军主帅的重视,军情战报,也被一直在关注金、夏两国纷争的萧唐所部义军探觑得清。

    而萧唐至此大致也能确定,身怀家雠大恨不得已而投奔夏国,却也因此于战阵上声名鹊起、能力突飞猛进的李世辅,实则就是正史中从金、投夏、归宋后方得宋高宗赵构赐名,数度挫败金军南侵,更是于岳飞身死,金海陵王完颜亮毁约大举南下时临危受命,渡江主持战事连捷收复淮西大片军州,而武职官阶得擢升至太尉,半生征战杀伐常好突骑破阵,而教完颜兀术也曾敬畏称“此人敢勇,宜且避之”的抗金名将李显忠。

    而大致探觑得李世辅的行迹,要在出使前后时暗中与他再搭上线也不会似如大海捞针般困难。何况李世辅虽不得已只得西奔暂投夏国,也一直试图与萧唐一方取得联系。双方皆是求见心切,而时逢李世辅所部夏军开拨回兴庆府内,而后终得以轮班护送使者的将官名分彼此密议,也已是顺水推舟。

    而听李世辅疾声问罢,许贯忠也回道:“如今关西、陇右之地各处形势愈发混乱,本来也预想过夏国遮莫会两不相帮、作壁上观,但如此也将错失进取良机。夏国国主看来的确不肯屈从于金虏,暂肯与萧唐哥哥达成共识,也已是板上钉钉,接下来密议合计,无外乎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而萧唐哥哥也已全权交付于我。。。。。。

    只是李世辅兄弟,倒是你先前与走报声息的弟兄厮见,从中翰旋,也是幸得机缘如今能得以与你这般密会。而你是以不肯事金的宋军将官身份投夏,察哥等夏国将帅亦不知你与萧唐哥哥之间旧日情分,如此倒还要委屈你匿伏于夏国段时日,至于日后如何互通声息,乐和兄弟也自会与你道个分明。”

    李世辅见说连连点头,说道:“这我固然明白,虽说小弟无时无刻不想着能重返宋地,投至萧唐哥哥麾下效力杀鞑子,但从如今情形看来,倘若恁般逃离,再教夏国知晓我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