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1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正也不能再似原来寨中管领着一群伙夫那般走豪爽路子,寨子里要做大席宴?哪一部的弟兄又要打打牙祭?甚大酒大肉都是管够,还怕你不够喝得五迷三道?还怕你不撑个小辫儿朝天?然而经萧唐嘱咐,如今曹正也务必须注意精打细算起来。然而今日倒也算是个例外,后经曹正撮着牙花子思虑一番,如今伙食供给上也能做主的他到底还是吩咐下去,教各部庖官知会伙夫加放每日除粟、麦、豆等各种作物军粮之外,补发酱菜乃至腌肉荤食,很快的诸部义军还有硬仗要打,好歹也要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众兄弟们提提气!

    然而曹正敢做拍板决断的底气,也是因为大军渡过黄河打开通路,后方数目庞大的军粮补给,很快也将会源源不断的输送而至。

    收复京东两路全境,旋即北上渡过黄河,后方当然需要有庞大的后勤支撑。而除粮秣供给之外,水泊梁山寨内本来身为专造旌旗袍袄的职事统领通臂猿侯健也忙碌的马不停蹄,他奉萧唐率领也抽调得麾下一应军务管事完全依宋廷禁军“春冬衣紬、绢六匹,绵一十二两,随衣钱三千”的标准备置(然而此项政令务必实打实的施行,绝非似如今时节宋朝诸部军司军中蠢虫贪污关支军资,克扣常例猺剥军士,休说寒暑衣袄,数月无钱米关给也是常事,如此还打个鸟仗?)清点所需补充旗帜衣袄等物资;

    还有督管监造军械衣甲作坊的汤隆、杜微二人按出征各部马步军记录所需军械名薄;点齐甲仗库内衣甲盔刀关领,也准备调动北运;另有段景住记录的京东两处大寨,乃至收复州府内暂作畜养的预备战马,还有二龙山轰天雷凌振督云点备的大小各型各式投石炮具,以及魏定国、单廷珪二神火、圣水二将所率部曲要北运的诸般火器,也须差军马护送,如今既然于黄河北岸打开条通路,也正可集结押送北往。至于来往转运调度物资的差事,自然还是要落在杨林、扈成两个头领的身上。

    如今黄河以南但凡是处于萧唐率部收复管治的州府内差遣官吏也都忙碌起来,操劳征集民夫、点清一应军资用度等事宜。无论是那一笔款项,无疑也都将会是一笔天文数字,然而先前金军洗荡东京汴梁时搜刮得大宋国都丰厚积储的钱粮军资,曾被洗劫一空的当今世界上最为繁华富庶的大国都城所积蓄的财富,也因当初赵佶、赵桓这两个昏君只盼得能够安然返回汴京便求爷爷告奶奶烧高香,承诺也全由萧唐以抗金拒虏的名义接管,如今足堪敌国的庞大财富钱粮也得以做为军资调运出来,源源不绝的朝北运送再转运至河北前线。。。。。。

    而萧唐做出这一安排,麾下众多头领也都很清楚本来是以水泊梁山为中心发展壮大的根据之地,想必随着战事的推进很快便要往北面转移,至于下一处做为己方势力战略发展的中心所在,几乎也能断定便是如今兵锋所向的河北大名府。

    经哨探回报说,这些时日大名府那边戒备远起平素加强严密,金军于附从兵马强令拘禁了治下县镇村坊的汉民,非但意欲做做为苦役劳工的挖土叠石补强城廓,如今安排似乎也有坚壁清野的打算,意图摆布成守备最为严密的阵势长久磨耗下去。而本来分驻于大名四周各处的军司兵马也都集结收缩,汇集能战主力与大名府城内。长久以来以大名府为中心附近河北州府本就是人心惶惶,这些天下来周边地域山雨欲来的肃杀之气,也远比往日浓重。。。。。。

    而萧唐又听哨骑头目报说,前番分兵北上的陈希真那厮,似乎也正率领着余部,协助比起攻城守城战法却更善于在广袤平原上进行野战的金军兵马镇守大名府。

    做过多年的大名府留守司兵马押监,萧唐乃至卢俊义、燕青、索超等大名府出身的头领也都很清楚这座原宋朝陪都之一,又是治下河北第一兵家要地的名城要地内城城郭南北长六里,东西宽一里五,围环外域防线甚至足有有四十八里至多,而环绕内城的三重城垣之外,外城城墙南北对称状,东北、东南两角成规整残缺一角,西北西南不规则,为防御需要而专门设置,南、北两面明显外突,而位于大名府东面的前、后两处诺大城门,与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脉南运河的支流,前身为隋代大运河永济渠一脉的卫河横贯邻近。

    然而只有萧唐自己心知肚明的是:他也很清楚大名府这座名城要地正是因为境内有有漳河、卫河、马夹河三条河流横贯全境,又与黄河距离太近,地处黄漳溢域,故城毁于洪泛,终于在明朝建文年间正值燕王朱棣挥军南下正要与他侄子朱允炆大弄的时节,而被一场大洪水淹没,直到后世也仍掩埋在黄河河沙之下。。。。。。

    就只眼下而论,也正是因大名府外城东面临近卫河,而且若命几支水军走河路开拨过去,与城门处堪堪也足以进入劲弩抛石的打击范围之内(公元1401年,也正是因为大名府古城东面十分临近的漳河、卫河齐发大水,水位竟然高过城墙,卷起淤泥足有一丈多深,这也是整个城池圮于洪水之患的关键原因),于此之外,若是由单廷珪这等善用用水浸兵、水淹城郭战法的圣水将安排布置,正好利用大名府周围的地势水情,计策再经过推敲或许也能成事。然而这个念头只在萧唐脑中一闪而过,开渠注水、灌浸城池这等诸如水浒原著里混江龙水灌太原城的战法,休说连同城内百姓,也要遭荼毒祸患,萧唐也不想大名府这座中华历史上的名城甚有可能提前毁于一旦。。。。。。

    何况先是调遣几支水师走卫河兵临大名府东面两处城门的安排,按萧唐想来,也只是要巧取此处名城的第一步佯攻诱敌之策。

1661章 大名府,我能拿下一次,便能拿下第二次() 
“先前与众兄弟齐心用命奇袭智取大名府,暂时接管得城郭,而我等当初临行时所做下的筹谋部署,如今也终于能当得上大用了。。。。。。”

    中军大帐之中,萧唐正悠然说道。他当然十分清楚水浒原著里面,宋江听吴用献计取北京大名府这宋境河北头一个冲要去处,正是趁着元宵之夜按年例大张灯火,先分调中人厮混进城城郭埋伏,放火为号后外面驱兵大进,里应外合,引得城内军民溃乱得以破之。而当年还曾与宋江统领的水泊梁山军马暂时同盟,共同征讨陈希真乃至周边官府响应的州府要地之际,率领青州两山好汉取下大名府,也正是教时迁先在大名府中自己名下的繁华楼宇放下第一把火,差精细干练的弟兄潜进自己端的熟识的城郭一并举事,也与书中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手段有颇多相似处。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战争格局已远非是宋境内绿林精兵强将进犯河北这第一处名城。同样的伎俩一回灵二回只怕难以奏效,目前已是外寇侵占,收复沦亡疆土的国战规模,金军也早紧闭城门要隘,禁锢得百姓不进、黎民不出,如果再是故技重施,点拨些精细的头领只带小撮人马乔装打扮做行贾商贩,或是装成甚城郭讨生计的寻常乡民壮丁休说是瞒过守军厮混入城,只怕到了城门下便要个射成筛子,这等手段也已不可能成事。

    然而萧唐当初曾一时攻占大名府,虽说以那时的处境,自己也不便占据宋境城郭军州裂土分疆的与朝廷拼耗到底,但是萧唐却十分清楚金军一旦按正史中的轨迹挥军南下,河北大名府到底也还是会最先沦陷失守的宋境要紧州府之一,未雨绸缪,自己当初又焉能不会做下准备,而图谋为有朝一日再取下这处要地?

    萧唐之后,另有许贯忠这个足智多谋且也是大名府出身的心腹智囊站出身来,并在桌案上铺下标注着大名府内外关卡要隘,城内格局分布的图舆,继而对在场一众头领朗声说道:“虽亦是宋朝陪都之一,然而大名府城郭内布局,却不似东京汴梁那般鳞次栉比,商铺民舍、瓦舍勾栏与高台楼榭错落分布,而是依着唐朝设立魏博节度藩镇时修葺城郭(自唐时魏博节度使田悦与其他藩镇结盟违抗朝廷,各自称王,田悦自称魏王,为取吉兆,遂该魏州为大名,之后沿用)”时按里坊制度之法,而宋时庆历年间虽擢升大名为陪都,也依旧按唐时城郭部署,城内街巷结构严谨、形状规整,但凡城楼牌楼、衙署书院、庙宇宅第、街坊民舍分布得主次分明,故而一旦能渗入城内,当先应取何处直趋敌要害,多有兄弟曾在大名府出入走动,也是十分清楚。

    而大名府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以城内十字大街中心原点便似龟背,城南门下有一暗沟通往外河,恰如龟首。只是金军鞑子与陈希真那奸厮既据守城郭,城南水门暗沟连同外河,也必然心知肚明。。。。。。”

    许贯忠娓娓道来,清了清嗓子,又道:“而城南水门暗沟连通漳河道上水、下水二关,也正可如东面两处城门临近卫河的地势水情那般,分拨兵马于南面顺预、省风、展义三门耀起擂鼓,呈佯攻诱敌之势。至于我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所在,便正是位于临近沙提村大名府西面唐时魏州旧城所在的城址。。。。。。”

    直待许贯忠说罢,也立刻把手一指,点在了大名府城郭舆图西南一角。然而在场一些头领听得聚精会神时,卢俊义、燕青等本事大名府出身的心腹头领相觑颔首,脸上似乎也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如今的宋朝陪都之一,当初于唐时并置大都督府的魏博节度使藩镇,而被誉为河朔四镇之首的原魏州所在,虽然不及盛唐时节修筑的外城周长可达八十里之广,可是也绵延长达四十余里的范围,然而也正是因为城内守军需要布防的面积忒过于广泛,当萧唐调派兵马从另外两个方向做势猛攻之际,城内守军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分拨把守得辽阔的外城区域处处守备严密。只是倘若对于大名府城防部署、新旧城区格局分布形势所知不详,也很难决断出因城制宜而最为适合的主攻方向。

    然而不只是萧唐、许贯忠、燕青、卢俊义等大名府出身的人物,当初但凡是久在萧家集盘住勾当过的头领,对于大名府城内格局的了解一个赛着一个的门儿清。而且规模越大的城郭,有很多荒废破落的偏僻角落便越容易被人忽视,择选适宜地点再以掘地穴洞之法打通连接城外的通路,也只萧唐所部义军头领能够使得,也越会出乎于城内守军的意料之外。。。。。。

    何况于适宜地点从城外潜入城郭的几条地道暗处,在当年萧唐率部撤离大名府时便早先隐蔽声息,只吩咐身边几个心腹弟兄点拨亲信勇健,便早已挖掘好了连同城郭内外,且洞口偏僻而极难被人察觉的密穴兵道。

    虽然破解掘地道遁入城郭的守城之法,早在先秦时节的墨家先贤墨子便已总结过了,比起弄塌城墙城门,或是从城墙上涌杀猛攻,挖掘地道,近则太易被守军察觉,远则费时耗力,得不偿失,萧唐也曾想过清朝时节太平天国军马所创的只掘地至城墙下埋过火器炸药,炸得墙壁崩塌后率军涌杀而入的穴地攻城战法依如今的条件也未尝不能实施,可是却也没那个必要。哪里有先占得一处城郭,却要故意打通攻入城内的通道,而专等下一次再复夺还回来的道理?在城内死守的金军,也必然无法料得到当年曾占据过大名府的萧唐会在挥军撤离之前便已暗做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