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10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见说淡淡一笑,脸上却并不见如何欣喜,不像是方才并肩厮杀时的齐心协力,眼下相谈叙旧,是敌视提防,亦或与故人倾心吐胆,岳飞似乎也有些不知如何面对萧唐这个旧日知交,他遂于马上欠身施礼,语气仍不免有些生硬,却也是掷地有声的说道:“末将岳飞,参见萧帅!既然朝廷诏谕,敕令京畿、河北招募得义军、兵马暂受兵马大元帅府统辖,驰援河东、以据金贼,既再投得投军食国家俸禄,自当忠君之事,乃末将分内之责!方今鞑子主帅虽已伏诛,周遭仍有金军余部兵马,待末将率部扫清余孽,再来听候萧帅调遣!”

    岳飞朗声说罢,旋即也不等萧唐言语,便拨马绰枪,又招呼着随他驰援杀至的兵马健儿直向周遭仍有小撮金军厮杀的去处疾驰而去。本来张显、汤怀二人策马而至,眼见一场大胜过后又与萧唐重逢相见也是十分欣喜,他们二人刚翻身下马上前躬身施礼,而旋即催马赶来的徐庆、姚政也久慕萧唐名头,有样学样的也已暂下战马上前,却又见岳飞擎枪疾驰而出,而把他们四人晾在了当场。气氛一时尴尬,张显与汤怀也只得讪笑着又向终能与哥哥协力与外寇厮杀,并斩获得一场大胜自是不胜欣喜,然而战事吃紧,待先前去策应得岳飞兄长周全,再与哥哥等故交详谈,遂也与徐庆、姚政当即又上马急赶岳飞而去。

    而牛皋、王贵、吉青等人也拍马赶至,本来各自面带欣喜之色,正要与岳飞、张显、汤怀等人厮见却扑了个空,当中王贵一拽缰绳,策马兜了个圈子,直往岳飞方自离去不不远的背影那边觑将过去,不禁叹声说道:“岳飞兄长。。。。。。却还是那副倔性脾气。”

    毕竟牛皋虽然与岳飞相处时日甚久,也素来与他交情笃厚,然而当初也是他先结识得萧唐,彼此经历的风雨更多。彼此尚仍有些为难的王贵,牛皋当然也主要倾向于萧唐一边的见解。此时他便胡乱一抹溅在脸上的鲜血,语气中不由稍带了几分埋怨:“俺虽也素来敬重岳小师哥,可是他确是执迷!萧唐哥哥多少年来用心良苦,若一直屈从赵家皇帝老儿与当初朝中那些奸厮鸟,我等兄弟又如何能有恁般声势与金军鞑子打熬?当初的旧识知己,又是共御外寇的要紧时节,他倒兀自埋怨哥哥!”

    萧唐则苦笑着摇了摇头,当然很清楚岳飞方才言语中“朝廷诏谕”、“食国家俸禄”、“自当忠君之事”。。。都是说给他听的。岳飞仍要表现出来的态度依然是:如今你时逢机缘得朝廷宽胥得叛逆大罪,甚至还被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招聚各路义军抗金,依法例,我自当听从你号令,又有以往的交情,只在协力与金军外寇杀伐时,我当然也肯豁出性命襄助!但是我绝容不得你背反朝廷的逆行,如今外患当前,你尚与朝廷关系微妙,或许这种和谐的关系终究会打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届时你也须明白国法不徇私情,我岳飞仍会站在大宋朝廷的一面,而成为与你敌对的一方!

    动用职权调拨别部兵马北上协力征战,萧唐便已然料到十有七八会与岳飞终有并肩作战的机会。正史中本来先后去投河北敢战士、河东平定军从军过后,岳飞便返至乡里,又在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时再度愤而从戎,所部军旅按例也受兵马大元帅府统制,只是与原本的轨迹不同的是,当时奔赴至河北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本是康王,如今却是他萧唐。

    起初岳飞随部曲本也是北上大名府抵御金军,先后于小规模战事中立得几次战功。随后却因当时主持大名府兵事,又继承东京开封府留守的大臣杜充中止北伐部署并遣散民间抗金武装,致使金军与扶植起的伪齐继靖康之耻后大肆扩张,黄河以南大片疆土也相继沦陷,侵略的势头一直蔓延至长江以北地域。期间岳飞则力谏上书南迁退守恐不足系中原之望,却被赵构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为由将岳飞革除军籍、逐出军营,再一度沦为布衣白身。。。。。。

    到了第四次从军有幸有张所、赵九龄等主将大臣终于慧眼识珠赏识岳飞才能,这才得以教他于宋军当中站稳脚跟,逐渐积累战功而终于得以崭露头角。。。实则当时刚直气盛的岳飞只以裨将的身份只因战事策略的分歧还曾指着顶头上司王彦的鼻子冷面斥责,甚至还率部擅自离开部曲,若不是已然心生间隙怨恨,誓不再与岳飞共事的王彦也以抗金大事为重,而未再追究岳飞罪责,又有宗泽爱惜岳飞的才能而宽胥了他抵触主将、违反军纪之事,就算他能保全得了性命,恐怕还要被剥除官身、逐出军队去。。。。。。

    接连遭受几番耻辱打压岳飞仍是百折不挠,性情依旧,若是与他所念有所差池的,当即也会刚直进言毫无顾忌。念及至此,萧唐倒还感觉如今岳飞对自己的态度已是十分顾念彼此间旧日的情分了。

    前面牛皋、王贵、吉青等人兀自蹉叹,簇驰军所部正将花荣也正策马赶至。大概清楚来由过后,花荣这个做为行伍官将为国征战也端的骁勇果敢,而为了兄弟情义抛却爵禄官身也不带半点犹豫的小李广踌躇片刻,到底还是策马到了萧唐身边,喟叹了声,并低声说道:“岳飞兄弟襟怀坦白、正直无私,我也自信他如今会与哥哥戮力同心,只是他性情执拗、夙念难改,只忠不违君这点,也绝难认同哥哥乃至我等兄弟,恐怕终有一日。。。。。。”

    萧唐也正往岳飞疾驰而过的背影那边凝望过去,片刻过后,他也压低了声音,未教王贵、吉青等人听见自己的话语:“就算终有与岳飞兄弟反目为敌的那一日,如今我也愿助他于力抗金军外寇之际建功立业,哪怕彼此终要敌对,他也会是我最值得敬重的敌手。”

1552章 殉国名将,当然不是奸厮小人() 
从激战到已开始准备扫尾,拼死抵抗的金军大多已难以抵挡四面合围涌杀过来的义军,太原城四周方圆十里内也只还有几拨兵马继续撵杀还在奔逃的义军。其余大多军健也都已开始打扫战场,收敛尸骸,并到处寻觅伤重的泽袍弟兄,速速加以救治。

    血腥味犹重的战场上到处也都有尚未死透的金军兵马,其中有不少女真甲士虽然缺胳膊断腿,瘫倒在地上无力继续作战也仍是神情狰狞,还大声用女真语喝骂着些甚么,当然也都被打扫战场的义军将士上前干脆的一刀杀了。剩下被女真伤兵与俘虏的以契丹、杂胡、汉人为主的败军也开始成批的被各部将士看觑住,如轰撵牲口一般将他们暂作看押。

    无论战败的金军是死是活,也都集被剥下了身上衣甲,连同军械兵刃直堆叠成了一座小山。不止还缴获得大量屡经战争,无主在战场上游走而尚未惊嘶远奔的北地战马,金军兴师动众围攻太原城,所遗留下来的以数千具计的炮石、撞车、鹅车、编桥、云梯、火梯等攻城器械以及够供给数万大军几月口粮的粮草,除去因金军四处劫掠寇钞庄镇,而须赈灾周济的粮食之外,自然也都为萧唐收为己方大军所用。

    萧唐已传令教各部兵马于打扫战场,追击金军余部过后,便奔赴至太原城内休整安顿。随即当先与卢俊义、鲁智深、花荣、石秀等几个兄弟率部直往太原城内行去时,也正撞见同样历经厮杀血战,方能得以喘息的王禀、王荀所率领从城内骤然杀出,也协同诸部义军奇袭金军的禁军兵马。

    眼前以胜捷军余部为主的宋军官兵几乎各个伤痕累累,萧唐虽也已觑见了王禀望向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善,可是他力拼到了最后一刻,直到方才不久才又杀溃了小拨顽抗的金军兵马,此时似因伤重而无法承受战马的颠簸,王禀暂盘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他双目发红,面色却是一片惨白,伸手死死按住腰肋,而鲜血仍是从他的指缝当中渗出,然而当王禀听得马蹄声纷沓而至,抬头也觑见萧唐率一众兵马直朝太原城郭驶来,似乎是不甘示弱,当即也要直起身子来,可脚下步伐忽的踉跄,不禁又跌将坐倒在地

    权阉童贯虽然好大喜功,排除异己、鬻卖官爵、易置将吏、累造边隙等诸多恶心同样未曾少做,可是权掌边庭军权时的确也曾立下不少战功。而王禀的确也是受童贯提拔重用,自曾是媪相手下的得力大将,可萧唐自然也没愚昧到会以派系之别一杆子打翻所有人。,正史中金军本来应是先后九次攻城,而达二百五十余天之久,却尽被王禀击退,他率领城内军民誓死保卫太原,终是于金军攻破城郭之际壮烈殉国,如此英烈事迹萧唐也是耳熟能详,是以他当即翻身下马,一边吩咐速去唤安道全或随行军医郎中速来为王禀诊治疗伤,一边也亲自驱步上前,前去搀扶王禀。

    哪知萧唐刚上前伸手搀扶,王禀却用力一挥臂,狠狠的将萧唐探来的手给打开,他横目斜乜觑将过去,又冷笑说道:“方今金寇猖獗,山河动荡、国步艰危,却教你萧唐与麾下一众绿林草寇得利,本是祸乱一方的恶党贼众,如今倒做了有功之臣也的确是你萧唐曾救还圣驾,杀溃鞑子搭救得众多百姓,我等行伍军将,力抗外寇战事不力,也合当招惹惹世人耻笑,偏生又教你蒙受官家皇恩,以抗金的名目行藩帅之实,顽寇反贼也得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对朝廷却可有半点忠心?”

    萧唐一时错愕,随即也心中了然,为国家捍卫城郭不惜壮烈殉国忠烈军将,却对曾脱离王朝统治与朝廷对立的绿林兵马敌意极重,两者冲突么?其实也不冲突。

    关于水浒原著里面描述的王禀也有说法,是将他这个殉国的忠烈大将抹黑成构陷栽赃陷害梁山好汉的奸厮小人,可是按萧唐想来,阮小七倘若也在攻破帮源之际仍要穿上衮龙袍嬉耍,王禀瞧见喝骂,而阮小七自是天不怕地不怕,性发起来甚么皇权官威也只当成个屁的主,与投军以来向来是正规禁军出身的官将针尖对麦芒,而泼骂王禀做驴马头,见众兄弟成就功劳颠倒来欺负,又直说朝廷不知备细,只派来来名义上也协助却强功的主,这教正史当中参与征讨江南方腊,水浒中也确曾亲自耽着凶险阵前斩杀敌将的王禀听来,两人差点没火并玩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江湖的角度出发,阮小七穿龙袍耍闹是藐视皇权,自在痛快的绿林好汉行径,可是实际情况设想,他也的的确确是作了回大死。立朝各代但凡非是帝王家却要穿龙袍而露相的,管你是王侯将相,伏诛受刑也大有人在,征三大寇功臣受赐封的阮小七所受领的也不过盖天军做都统制职事,而随后经王禀告发追究犯了莫大忌讳的罪责,也只是剥夺了阮小七官诰复为庶民,他心中却是欢喜,回还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而且后至六十得了善终王禀也与阮小七之间的仇怨算是了结,好歹也没有似高俅、杨戬一伙那般非要把宋江、卢俊义等人往死里逼

    而且却是衔恨于心的王禀告发阮小七的言语是“曾穿着方腊的赭黄袍、龙衣玉带,虽是一时戏耍,终久怀心不良,亦且盖天军地僻人蛮,必致造反”,对于曾经背反朝廷的绿林强人心中及时排斥的王禀当然不可能了结阮小七的为人秉性(何况若是朝廷是昏聩,再给阮小七这活阎罗一个能纠集得一众兄弟抄刀子痛快造反的机会,从朝廷一方的角度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