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氏春秋-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永堂及身旁几位将领看了亦暗暗点头。仅从这片刻功夫,就可看出禁卫军亦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绝非传言中的纨绔子弟。

    众人从禁卫军中穿行而过。没过多久便来到大帐前,楚铮抱拳环礼:“诸位请稍候,待在下进去禀报。”

    那日松等人虽听不懂楚铮听说什么,亦纷纷跟着图穆尔还礼,经过方才那一幕,众可汗举止更为恭敬。

    楚铮进去后,不一会儿从帐内出来一个白衣女子,两眼也不看众人,自顾自地似吟似唱般道了两句。图穆尔小声向几位可汗解释道:“赵国公主要见我们,我们跟着那位黄将军,他怎么做我们跟着怎么做。”

    众人低着头走进帐内,只见遍地铺着绸罗锦缎,上面还绣有各式图案,有山有水,有鸟有兽。图穆尔微微抬头,只见高台之上一黄衫女子端然正坐,只是还戴着面纱,图穆尔微感失望,正想再打量旁边另两人,忽一道凌厉目光看向自己,竟如有形质,正是那位黄衫女子,图穆尔居然感觉一慌,不由自主低下头去。

    这这难道就是中原皇室的风范?连个女子都有如此威严?

    图穆尔心中乱成一团,直到耳边响起“图穆尔”三字才清醒过来。

    “赤勒族可汗图穆尔何在?”

    图穆尔忙从黄永堂身后走出:“赤勒族图穆尔拜见赵国长公主殿下。”他不知此时若是汉人应如何行礼,只得依常礼躬下身子。

    “你就是图穆尔?”赵敏声音清冷,淡淡说道,“听说你精通我中原语,为何还要本宫叫你两次?”

    图穆尔不敢再抬头,眼珠一转故意微微卷舌道:“图穆尔只懂一点点中原话,谈不上精通,公主殿下见笑了。”

    赵敏嗯了一声:“这也难怪。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你的中原语已算很流利了。”

    “谢公主殿下夸奖。”

    郭怀拈须微笑不语,对图穆尔这般恭敬他还算满意。楚铮却是眉头紧锁,无论是赵敏还是这图穆尔,今日都很是反常。

    “图穆尔,听楚铮将军道,是你力主柔然诸部向我大赵称臣,很好。虽说汉胡相争数百年,但我大赵继承后汉正统,天威岂可容人轻易冒犯,匈奴稚邪大单于徒有雄兵数十万,最后还不是被我朝郭元帅斩下首级,你如今这番心意颇为难得。本宫回到上京城后,定将禀明皇上,不会亏待于你。”

    “谢公主殿下。”

    “你身边几位可汗不懂我中原语吧?”

    图穆尔恭声应道:“是。”

    “那就由你告诉他们,只要诚心归顺,我大赵也不会亏待他们的,但降表国书及质子需各族可汗一同送往上京城。回去后也将本宫这番话通告给此次未来的柔然诸部,如有不服者,图穆尔,你将如何?”

    图穆尔忙道:“这次归顺大赵,是我们柔然各部可汗都同意的,如果哪部再反悔,图穆尔定砍下他们大汗脑袋,献给长公主。”

    “很好。”赵敏神色无喜无怒,“此次召见尔等并无何要事,日后到了上京城,皇兄与本宫定会设宴款待诸位可汗,再行详谈。黄永堂将军?”

    “臣在。”

    “替本宫送诸位可汗。”

    “臣,尊旨。”黄永堂应道,心中暗暗感激王明泰,难怪他提醒说对长公主不可掉以轻心,要自己谨守礼数,今日看她应对这些胡蛮,就算先皇也不过如此。

    图穆尔随黄永堂走出大帐,那日松靠近他小声问道:“那汉人公主说了些什么?”

    图穆尔不答,抬头看了看已呈深灰色的天空:大赵不可小觑啊。

    黄永堂带着图穆尔等离开后,赵敏忽身子一软斜靠在椅上,用力揉着眉心,看似疲惫之极。

    楚铮一惊,径直跃上高台,扶住赵敏:“敏儿,你怎么了?”

    “没事,前两日几乎都是彻夜未眠,可能累着了吧。”赵敏摇了摇头,笑着问道,“楚铮,我刚刚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

    “长公主应对得体,几无可挑剔之处。”郭怀忽然高声说道。

    赵敏这才发现自己几乎是躺在楚铮怀中,顿时脸一时,忙坐了起来。楚铮仍搂着她肩膀,毫不客气地瞪了郭怀一眼,低声道:“我觉得你并非是因劳累之故,走,回到帐中我为你诊断一番。”

    赵敏看了看郭怀,小声道:“稍后再说吧,郭大人还在呢。”

    “理他作甚。”楚铮站起身来,“叶司言,叶司薄,快扶长公主回帐歇息。”

    叶扶风和叶摘见赵敏这般样子,早已心急如焚,听楚铮此言忙上台扶着赵敏向外走去。

    楚铮与赵敏之间的风言风语早就传遍了上京城,郭怀耳朵里也听到不少,今日得见,才知这两人果然胆大妄为,大庭广众之下居然还搂搂抱抱,尤其是楚铮这小子,简直不堪之极。

    见楚铮跟着赵敏就要出帐,郭怀喝道,“楚铮!你且留下,本帅有话问你。”

    楚铮背对着郭怀,朝天翻了个白眼,大步走到郭怀面前:“大帅请讲。”

    “你要去何处。”

    楚铮直言不讳:“长公主帐中。”

    “混帐!”郭怀喝道,“亏你还是世家子弟!怎么就如此不知检点?”

    “大帅,”楚铮瞪大了眼睛,“末将与长公主之间还是你做的媒人,她身体有恙,末将去看看又有何妨了。”

    郭怀怒道:“你二人尚未成婚,何况长公主方才都说了,是因劳累之故。你还去作甚?”

    “这不是劳累所致”

    “还说不是,别以为本帅都被你蒙在鼓里。前日你这小子受伤晕倒,长公主为照料你连续数日未眠,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楚铮真有些烦了,暗想赵敏的伤势自己还只是猜测,何况真要与这老头解释起来恐怕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能说明白的,便说道:“大帅教训的是,末将知错哎哟,黄将军方才曾道,外公他老人家前日路过此地时还给末将留了些东西。大帅,末将去去就回。”

    楚铮边说边后退,说完也不管郭怀在叫些什么,转身撒腿就跑。

    昨晚喝得有点多;回来后码着码着居然睡着了;一早醒来发现已经五点了;修改一下就这么上传了,本章就算昨天的)

第196章 冰释前嫌() 
见到楚铮,程秀眼眶微红,裣衽一礼:“阿秀见过楚公子。”

    “程姑娘免礼。”楚铮轻叹一声,还是问了一句,“怎么不见童兄?”

    程秀泪眩欲滴:“他他已经战死沙场了。”

    楚铮暗想果然不出所料,只好安慰道:“沙场之上刀箭无眼,马革裹尸亦是在所难免,还请程姑娘节哀。”

    程秀哽咽着说道:“可是听父亲说,连他的尸首都未曾找到。”

    找到才怪呢。楚铮又说了句节哀顺变,对一旁程允闻微微拱手:“这位是允闻世兄吧?”

    程允闻作揖道:“正是,没想五公子还记得在下。”

    楚铮笑了笑,道:“程先生可好?”

    “多谢五公子关心,伯父已随可汗回阿尔泰山了,只是放心不下小妹,因此命在下留下。”程允闻从怀中掏了封信函,双手呈上:“这是伯父写给五公子的信,请五公子过目。”

    楚铮接了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大都是些客套话,只是在最后数句程浩然恳请楚铮代为照顾女儿程秀,说什么永铭恩德没齿难忘,看得直人反胃。

    又是个大包袱啊。楚铮将信合上,考虑了下,道:“两位,请稍候片刻,在下去去就回。”

    程允闻忙道:“五公子请便。”

    苏巧彤和赵敏就坐在客厅内间,见楚铮来了,苏巧彤轻笑道:“方才你不是说来的是一对夫妇么?看似不象啊。”

    “这回真是兄妹了。”楚铮揉了揉额头,苦笑道,“我也是没想到,程浩然不顾儿女之情,居然当真能下此狠手。”

    赵敏不大明白,楚铮就将童毅与程秀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赵敏听完问道:“你觉得童毅之死确与那程浩然有关?”

    楚铮道:“那童毅武功不弱,程浩然只需稍有袒护之意,以他的武功在沙场上足以自保,怎会死得不明不白。就算不是程浩然下的手,恐怕也与其脱不了干系。

    赵敏叹了口气,道:“这阿秀姑娘真是个可怜人。”

    “你同情她还不如同情我。”楚铮没好气的说道,“从程家的角度来说,童毅身为下人引诱族族中大小姐出逃,就是依我大赵律亦可定其死罪,现在倒好,程浩然径直拜托我来照顾他女儿了。长公主真若怜惜此女,不如将其认为义妹,也好过不明不白留在我楚府内。”

    赵敏并没有反驳,皱眉沉思了片刻,道:“这倒也是个办法,听你说过此次北疆战事程家也算为我大赵立下大功,而程家在东突厥势力亦是非同小可,日后恐怕还大有可利用之处待我回京后禀明姑姑和皇兄后再做定夺。在此之前先这对兄妹就先留在你们楚府好了。”

    楚铮暗叫不妙,自己只不过是随口一说,也好光明正大将程家兄妹留下,没想到赵敏当真应下了,这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程家在东突厥地位举足轻重,怎能让其投向皇室?

    楚铮心思急转,可一时想不出有何化解之策,只好道:“暂且如此吧。”

    楚铮回到客厅,满面关切之色,对程家兄妹好生抚慰,并亲自将他二人安排在一间小别院内。程秀和程允闻感激不已,这些时日王明泰出于顾忌对他们颇为冷淡,把二人扔在武朔城就不闻不问,若不是程允闻随身带了不少金钱珍宝,恐怕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了。

    晚间为赵敏所设的洗尘宴可说是场小型的庆功宴。除宣抚使团内几位朝廷重臣,北疆大营出身三大世家的将领几乎全部到齐,郭怀坐在赵敏右侧下首,与王老侯爷迎面相对,一眼扫过,顿时郁闷不已。

    樊兆彦将此次战果口头向赵敏作了禀报,不仅令赵敏和楚铮惊喜交集,连郭怀亦是动容不已。这三城七镇真不愧为西秦北方粮仓,所缴获的辎重粮草足够北疆大营两年所需,约合赵国为此战所支出的两倍有余。至于钱财等物由于楚名棠和方令信联名下令,不得擅动当地士绅家产,因此听来并不丰厚。

    成奉之适时站起身来,对赵敏俯首一礼:“启禀长公主,吏部已派人至各地安抚,由于路途较远,尚未传回详情。但以这武朔城为例,原西秦官员虽有不少冥顽不化者,不过官府内多数差役愿意投诚,为我大赵效力。目前政令已基本畅通,所抄没的官银虽不算多,但维持一年支出已经足够,无需我大赵户部另行调拨库银。由此推断,另几城镇情形亦应大同小异。”

    赵敏不由问道:“那一年之后呢?”

    此言一出,宣抚使团内的一些官员脸色显得有些古怪。成奉之嘴角亦是微带笑意:“回长公主,朝廷即便免去本地百姓纳粮,但城内诸般税源仍在,一年之后当有盈余,自给自足应不足为虑。”

    赵敏轻轻哦了一声,有些明白了。

    樊兆彦向成奉之点了点头以示谢意,心想这成尚书比起他当侍郎时大为改观啊,看来回头应再备上份厚礼,毕竟他是吏部尚书,以后樊家子弟还多有仰仗他之处。

    不过此人是属楚家一系,樊兆彦想了想,对赵敏道:“启禀长公主,此次三城七镇中,以武朔城收获最丰,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