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氏春秋-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方仲一走,大帐内气氛更显尴尬。孟德起和樊兆彦两人一口接一口的喝着茶水,楚铮对着个小火炉,手中拿了把扇子扇啊扇的专心致志烧着水,看来颇有当一个职业茶僮的潜质。

    几个亲兵在大帐门口探头探脑,不知是否应该进帐清扫。樊兆彦大眼一瞪:“看什么看,所有人等在大帐十丈外候命!”

    亲兵们吓得一颤,转眼间全都消失了。

    孟德起放下手中茶盏,冷冷说道:“好威风啊,樊副统领,你今日这般做法,心中可还有‘军法’二字?”

    樊兆彦既是开了口,也不再客气:“统领大人,樊某平时虽有些阳奉阴违,但对于军令从不含糊,但此次樊某是铁了心与你斗上一斗,否则北疆大营会被你带入万劫不复之境。”

    孟德起咬了咬牙,自己虽是北疆大营统领,兵部又授予全权决断,对北疆众将拥有先斩后奏之权,但樊兆彦决不在此列,他不但是副统领,麾下几万将士对他忠心耿耿,而且朝中背景远胜自己。何况大营内还有一个王明泰正虎视眈眈,此人对统领之位亦是垂涎已久,自己若是真与樊兆彦两虎相争,最终受益者多半是这王明泰。

    孟德起权衡再三,不得不放缓了语气:“不管如何你不该当着秦人的面与我为难啊。”

    “此举也属无奈,可樊某多次书信与统领大人商讨此事,却全无回应,最后还送来兵部那十六字文书威慑樊某。樊某好歹也是一副统领,难道没有参与之权么?”

    孟德起气极而笑:“你在北疆大营多年,当年王老统领和郭统领在位时,有哪位副统领如你这般放肆?”

    “王老统领对樊某有知遇之恩,樊某不敢妄评他老人家。而郭统领樊某虽与他私交不佳,但亦承认能在他这般名将麾下效力实是为将者生平之幸事,樊某对他心服口服。至于孟统领”樊兆彦摇了摇头,显然孟德起没什么可让他服气的:“领兵中规中矩,罕有失误,亦甚少有出彩之处。”

    楚铮也暗暗摇头,嚣张啊,老樊实在太嚣张了,且不管孟德起军事才能如何,起码这统领当得不甚合格,无御下之能。想当年父亲在南线大营时,对麾下诸将能收则收,不能收服就格杀勿论,反正天高皇帝远,有何可顾忌的。记得有一位不知姓什么的高级将领也如樊兆彦这般不把父亲放在眼里,结果外出巡查时死在长江里,据说是被南齐水贼所杀,连尸体都没找到。

    孟德起冷哼一声:“孟某才智平庸,自然不能与王老统领和尚书大人相提并论。只是你今日这般做法,若使赵秦联盟因你而毁,看你如何向朝廷交待。”

    “统领大人多虑了,突厥不灭,赵秦联盟决不会破裂,否则西秦也不会驱逐那突厥使臣。只是统领大人原本处事沉稳,向来谋动而后动,大战初起,统领大人详装败退,趁突厥前锋部队冒进时反戈一击,歼敌五千。随后收缩兵力向秦赵边境靠拢,与秦军成犄角之势而守,突厥不敢再妄进半步,此举甚为高明,纵使郭统领掌兵亦不过如此。一月之前,统领大人还与樊某和张副统领等人商议,认为当前首要乃是与西秦联盟,开春之后仍以稳守并歼灭小股突厥为主,保存实力暗防西秦,樊某当时真可谓唯统领大人马首是瞻,不曾顶撞一句。如今统领大人却晕招迭出,四处调兵遣将欲与突厥决一死战,实在叫人费解。”

    “这又何奇之有?时势不同,战法亦需改变,西秦已由薛方仲亲自领兵,从大赵各地抽调的援军也已到位,可说实力大增。再说突厥远道而来,本应趁其立足未稳全力攻击。我赵秦联军共有三十余万,突厥不过二十万,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利于我方,为何不战?”

    樊兆彦摇了摇头,道:“天时且不说它,北疆草原无垠无边,基本无险可守,对敌我双方都是均等。地利原本是我方最占优之处,但若真如薛方仲所说有程家为突厥效力的话,当年程通在北疆大营十余年,恐怕已对北疆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至于人和,统领大人,这三十万大军真能当三十万来使么?”

    孟德起道:“此言何意?”

    “赵秦两国乃是世敌,谁又敢毫无保留全力进攻?当年郭统领与薛方仲追杀胡蛮亦是兵分二路,协同作战的次数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此。还有,战事后期,时任副将的谢晨育连同麾下四千儿郎离奇失踪,当时胡蛮已是溃不成军,怎会有余力反击,何况还能使四千余人无一逃生,岂不是咄咄怪事?有此前车之鉴,赵秦三十万大军能抵二十万来用已是不错了。况且在沙场之上,数十万人连绵几百里,古往今来哪一位名将敢说三十万大军定能胜过二十万?唯有步步为营渐渐蚕食,觅寻良机再予敌致命一击。”

    “这些只是寻常道理,统领大人领兵多年又怎会不知。”樊兆彦叹了口气,“为何还要借樊某之口说出?”

    孟德起不屑的说道:“樊副统领的目光过于短浅了,突厥只是一时之患,我大赵真正的对手只有西秦。要知战争最耗国力,与胡蛮一战令赵秦两国近二十年无力大兴干戈,如今我大赵元气稍复,朝中上下正全力调集粮草辎重准备与西秦之战,却不想突厥来袭,打乱了原定步骤。我北疆大营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朝廷多年积累的资源难免会让我等挥霍一空,若真如此至少又是十年无力再对西秦用兵,我等非但有愧于先皇,亦有愧于朝廷,有愧于”

    “放屁!”樊兆彦徒然一声大喝,声若雷鸣。守候在大帐外的亲兵自然也听到了,不由自主的又离帐远了几步。

    孟德起没想到樊兆彦竟会粗口相向,森然道:“樊兆彦,你眼中还有孟某这个大营统领吗?”

    樊兆彦丝毫不惧:“亏你还是郭统领的心腹爱将。郭统领平日说的最多的就是为将者以谋为先,其次方为勇,似你这般不顾敌我态势只一昧想要速战速决,这与莽夫何异?你可知这些年来我为何不服你?就因你只善打硬仗而不知变通,与胡蛮之战诸将中属你军功最大,但麾下黑骑军伤亡亦是最多。不错,樊某承认,对突厥你急于决战亦有取胜之机,胜算而且不小,但要搭进多少军士性命?北疆大营早不是打胡蛮时的北疆大营了,这么多年没战事,在军中已经形成一个断层,你到下面军中看看,那些校尉年龄近半与我等相差无几,都是当年胡蛮之战留下的老军士,麾下是一帮新兵,有的连人都没杀过。除了黑骑军勉强可比当年,其余诸营实力堪忧。似你这般战法非要将北疆大营打残了才高兴吗?”

    孟德起反唇相讥:“你也是领兵之人,应知无敌之师只有经历硬仗大仗方可锤炼出来。任你怎么说,孟某反正问心无愧!”

    “统领大人口中说得冠冕堂皇,”樊兆彦冷笑数声,“你我从最初同效命于王老统领帐下起,同袍之谊算来已有三十余年,你任统领后更是明争暗斗了十几年,樊某对你的了解恐怕还在华长风邱亦生等人之上,你的私心真当我看不出来吗?”

    孟德起强抑心中怒火,淡淡说道:“哦?孟某有何私心了,不妨说来听听。”

    樊兆彦看着孟德起良久,忽道:“楚将军。”

    楚铮此时只想当个好听众,却不想樊兆彦似不拉他下水不罢休了,只好无奈地应道:“末将在。”

    樊兆彦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说道:“樊某这边有一份奏折,弹劾北疆大营统领孟德起,因此若是交给大营的信使有些不放心。听闻近日京城楚府有人来了北疆至今尚未回去,烦请楚将军命人转呈相国大人和太尉大人。”

    真是个特大烫手山芋!楚铮苦笑了一声,问道:“樊副统领,这不是在为难末将么?”

    “楚将军放心,樊某并非阴险小人,不做那子虚乌有陷害之事。”樊兆彦取出奏折,“当着统领大人的面,樊某先将此奏折念上一遍。”

    “相国大人、太尉大人在上,下官樊兆彦叩首。北疆大营统领孟德起借兵部授予其独断之权,不顾他人反对执意开春之后与突厥决一死战。下官认为,与突厥决战时机远未成熟”樊兆彦一弹手中纸张,道,“其中原因方才樊某已经都说过了,不过还需加上程氏一族为突厥效力之事,在此不再复述。”

    孟德起哼了一声,并不开口。樊兆彦看了他一眼,声音忽转低沉:

    “孟德起之一反其稳重之态,急于求成,卑职认为与先皇突然驾崩大有关联。此人出生平民,作战勇猛,在与胡蛮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御下不严,其亲信华长风多年来一直与北疆马贼关系甚密。当年此人就任北疆大营统领乃是受兵部尚书郭大人全力举荐、承先皇栽培之恩,先皇突然驾崩令其陷入进退维谷之境,朝中可依仗的唯有郭大人一人。近日又风闻郭大人可能改任司徒一职,而兵部此时又将北疆军政大权全权赋予了他一手掌控,此等荣耀乃我大赵建朝以来所无,孟德起定是认为此乃郭大人之功,为报其知遇之恩,故急需通过与突厥一战建立功勋,为郭大人在朝中造势,亦可趁此巩固其北疆大营统领的统领之位”

    “一派胡言!”孟德起再也忍不住了,拍案而起,对樊兆彦怒目而视。

    樊兆彦冷冷说道:“樊某是个粗人,文字功夫向来甚差,可此事不便由幕僚经手,因此写得直白了些,确实不大动听,但基本应该属实。你若没有此番私心,又怎会这般急于求战?孟统领,所奏所言若有何不对尽请指出,樊某与你一一辩论。”

    孟德起额头青筋爆现,左手悄悄捺在了腰刀之上。樊兆彦也坐直了身子,暗自戒备着。

    “二位统领消消气。”楚铮忙走过来给两人加水,“我等皆为大赵臣子,理应同心同德,何必搞得这般剑拔弩张呢。”

    樊兆彦将奏折重新装好,道:“楚将军,这份奏折就拜托你了。”

    “奏折虽轻,可末将感觉重如千钧啊。”楚铮接了过来,看了眼樊兆彦,“樊副统领,当真要送么?”

    樊兆彦道:“那楚将军觉得应如何?”

    楚铮沉默片刻,随手将那份奏折扔到一旁火炉内:“末将觉得还是不送为好。”

    樊兆彦笑了笑道:“楚将军真一片好心,可统领大人若是仍一意孤行,我北疆大营可就危矣。”樊兆彦对楚铮此举并不感到意外,其实他并不真想将此奏折送至京城,若真如此孟德起虽难逃其咎,但自己以下犯上为军法不容,罪名比孟德起只大不小。

    楚铮想了想,对两人抱拳道:“末将虽从未经历兵戈之事,但亦知大战来临将帅仍不能齐心,已是未战先败。何况偏帐内还有西秦将领在等候,二位统领不如先促成赵秦联盟之事,将争执暂且搁置,免得在他人面前损我大赵颜面。否则此事传到了京城,非但那些御史们会不依不饶,郭大人也定会震怒不已。”

    孟德起哼了一声,楚铮此言表面两不相帮,其实还是向着樊兆彦,赵秦联盟不提及开春之战,余下的就全是些琐事了。

    “对了,”楚铮忽又说道,“郭大人府上即将喜事临门,二位统领既是郭大人旧部,应及早备上份厚礼才是。”

    “哦?是何喜事?”樊兆彦问道。

    楚铮笑道:“郭大人千金与末将三哥快要订亲了,这可是件大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