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重器-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观德国国防军诸多元帅和上将,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被希特勒任何为南非总督的隆美尔元帅。

    因为在隆美尔手里不仅掌握着一支强大的重装机械化军团和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师,而且还拥有德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指军权。

    若是隆美尔向皇室宣誓效忠,相当于威廉皇诸手里掌握了一支实大强大的海陆空兵种具全的海外军团。(。)

第482章 地中海风云(三十九)() 
德国,柏林,总理府。

    希特勒站在元首办公室正墙挂着的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前面,双手抱肘于胸前,没有人知道他脑子里此刻在琢磨些什么。

    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非洲、地中海、大西洋,东华帝国控制的国土疆域和势力范围实在是越来越大了。

    除了南美洲,整个南半球都快被东华帝国全部控制了。据说东华帝国就连冰天雪土的南极大陆也派人登陆并立下了国碑和界碑。

    对于程功的政治智慧,希特勒还真是不服气不行。

    英国、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非洲折腾了好几百年,为什么就没有谁想到在非洲组建一个非盟组织,并将非洲绝大多数的人口都迁移到非盟成员国,从而一举控制了北非、东非、中非和西非的大格局呢?

    想到东华帝国对非盟的投入,希特勒不由暗自感慨羡慕不已。

    估计也只有东华帝国才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方能将非盟旗下的所有非洲人民的衣食住行生存问题一揽子解决。

    从非盟的建立,让希特勒萌生了在欧洲建立欧盟的想法。

    让希特功没想到的是,他这个想法在新月岛跟程功沟通的时候,竟然得到了这位东华帝国皇帝的高度肯定和赞同。

    就不知道将来程功会不会图谋染指欧洲的利益。

    希特勒显然对此缺乏信心。

    掌控着非盟,控制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也都在东华帝国的控制中。这仿佛完全钳制住了欧洲向非洲、印度洋、亚洲发展的几个战略通道。

    留给欧洲的似乎除了半个中东地区,就只能西望大西洋。

    问题是,伊朗和伊拉克现在正被苏联加紧渗透和控制。欧洲要往东扩张首要面对的是苏联,而不是东华帝国。

    程功这个家伙真是下了盘好棋啊!

    称他为世界顶级战略大师,还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就战略布局层面而言,他阿道夫希特勒显然不如程功。

    记得三年前程功曾经对他说过,欧战爆发后,在没有彻底打败英国之前,最好不要与苏联开战。可希特勒好像并没有把程功这句忠告当回事。

    德国打败英法联军,逼降法国,横扫欧洲的辉煌战绩,让希特勒的信心得以空前爆盆。只要再打败苏联,德国在欧洲大陆从此就再也没有任何对手。

    至于英国人,等德国统一欧洲后再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解决。

    英吉利海峡阻止了德国陆军登陆英伦三岛,但这道天崭同样也阻隔了英国重回欧洲的机会。

    事实证明,程功在三年前的那个预言是正确的。

    德国对苏联开战,不仅没有获得什么战争红利,反而耗费了巨额的战争资源,并严重地影响到了德国国内的经济发展。

    希特勒记得程功当时作了一个判断。如果德国不能在半年之内战胜苏联,那么苏联必然成为德国的战争泥潭,会耗尽德国的战争资源,最终把德国拖进失败的险恶危局。

    希特勒一直以为德国的军事实力可以完全碾压苏联。然而苏联红军用他们那种可怕的坚定意志和信仰,弥补了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不足,很快就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境内构筑起坚固的防线,把三百多万精锐德军牢牢地挡在这道防线之外。

    希特勒现在终于明白程功为什么要跟斯大林搞出那个天堂岛合作组织。

    显然,以苏联拥有的辽阔疆域形成的战略纵深,加上苏联的人口、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工业资源,对付苏联不能完全采用军事手段。用经济手段和政治谋略才是上上之策。

    从东华皇家海军与苏联红海军在阿拉伯海发生的那起军事冲突,惊得斯大林马上亲自飞往内罗毕向程功当面解释这件事来看,程功谋算苏联的方法,显然要比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入侵要高明得多。

    对付**,只能是两分军事八分政治。

    程功当初提出来的这个策略虽然现在还不能判定是否完全正确,最起码,东华帝国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已经成功地用经济手段敲开了苏联对外一直紧锁的国门。

    南半球归东华帝国,北半球则由德国和苏联共享,但非洲除外。

    这是希特勒、程功和斯大林在新月岛会议期间达成的秘密协定。

    至于美洲的利益,大家各凭本事各凭手腕。毕竟日本和美国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由于非洲现在已经被划定为东华帝国的势力范围。因此希特勒对德属南非的重要性看得格外重。

    显然,程功是个懂得掌握分寸的睿智之人。他知道德国主动放弃了北非后绝对不会再放弃南非。

    德属南非是德国从英国人和法国人手里抢过来的。这块地盘也是非洲最富足的地盘。无论是谁,想从德国手里夺走这块德国当前在海外的唯一一块殖民地,希特勒都会倾德意志举国之力与之一战。

    德国将来若想谋划南美的利益,德属南非无疑将是最适合的跳板。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希特勒才会默许隆美尔这位南非总督在南非渐渐变成了听调不听宣的“土皇帝”。

    英国海军的存在,使得德国与德属南非之间横了一道比英吉利海峡还要更为头痛的远洋锁链。不过在东华帝国取代了英国在地中海的控制地位后,这道锁链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修筑一条环非洲高速铁路,连接北非、西非、南非和东非,使之成为一个资源共亨的经济共同体,德国、德属南非、非盟和东华帝国已经就此达成共识。

    一个覆盖整个非洲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庞大铁路网和公路网大计划,将在未来十五年之内用分点分段的并行工程施工方式陆续通车竣工直到最终全线连网。

    尽管非盟属于东华帝国的势力范围,但非洲的矿产资源不仅仅对德国和德资企业完全开放。对全世界所有商业企业同样敞开怀抱热烈欢迎。

    门户开放一直以来是程功秉承的治国理念。对此,希特勒有时候很不理解。

    难道说程功这家伙有信心让东华帝国的工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永远都保持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竞争优势?

    随着东华帝国在全球的扩张步伐越迈越大,希特勒越来越确信与东华帝国只能为友不能为敌这个不争事实。

    或许,让日本与东华帝国爆发全面战争,才是最符合德国在全球利益的战略方向。

    希特勒其实一向都看不起日本人。但日本登陆北美大陆横扫美加联军的战绩,让希特勒不得不对日本帝国另眼相看。

    美国有多强大,德国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德国之所以能在一战战败后再度重新在欧洲崛起,很大程度离不开美国财团在德国的大举投资。(。)

第483章 地中海风云(四十)() 
希特勒当然知道美国人这么做其实是想利用德国在欧洲牵制法国和英国。

    第一次大战美国虽然在战争后期参战,而且也付出了沉重的战争代价。但美国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全球的殖民体系,依然是英国和法国说了算。换作希特勒是美国总统,他也绝对不会甘心。

    美国想利用德国来打碎英法两国的现有殖民体系,希特勒明明知道美国人抛出的是一颗有毒的果实,但为了让德国能习快摆脱战败国的艰难困境,他只能选择一口吞下。

    可以说,没有美国在背后的大力援助,德国想摆脱梵尔塞条约这副枷锁根本就不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美国参战,才导致了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最终落败。

    经过了二十年多年发展的美国,其工业实力和战争潜力较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时翻了不止一倍。

    希特勒是最不愿看到美国向德国宣战的。日本突然对美国不宣而战,进而引发美国对日本和德国同时宣战,当时确实让希特勒非常紧张,不知道问候了裕仁家里多少女性。

    好在日本军队太平洋战场上的表现让希特勒眼前为之一亮。

    等到日本突袭温哥华登陆加拿大,继而在北美大陆横扫加军和美军,希特勒终于将心放宽了,再也不担心美国对德国宣战后对德国构成的战争压力。

    不管日本的战争潜力究竟如何,日军能在美国本土占领美国近一半的领土,逼使美加联军只能退守密西西比河东岸防线。这足以确保美国在至少两年之内无法关注欧洲。

    而有了这两年时间,希特勒完全有信心在登陆英伦三岛后进而消化吸收德国在欧洲的全部占领区,稳固德意志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如此史无前例的无尚荣光,是德意志有史以来都没有谁能完成的千秋伟业。不过,让希特勒感到非常不满的是,德国皇室竟然在这个重要时刻提出要复辟。

    第三帝国只能由他阿道夫希特勒一个领袖!一种声音!

    即算是德国皇室也不能分走他作为德国元首的任何一丁点权力!

    然而,希特勒很清醒,身为德国元首,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德国皇室的回归。

    最高统帅部和国防军中有太多的高级将领和中层指挥官都是容克军官团中的成员。而容克贵族阶层与德国皇室一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旦容克军官团联合起来造反,希特勒知道这对德国而言绝对会是一场巨大灾难。

    党卫军虽然已成规模,但较之德国国防军实力和素质还是有那么一点差距的。

    党卫军如果真与国防军爆发内战,丘吉尔和斯大林肯定会乐得笑掉大牙。

    每当想到这些烦心的事,希特勒就非常羡慕程功在东华帝国的绝对统治地位。

    希特勒一直弄不明白程功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让东华帝国从上到下都能保持一种对皇帝和皇室的无比忠诚。

    要说论宣传鼓动,希特勒自认也是一把好手。纳粹党对宣传舆论的控制也达到了新闻工作的极致。

    德国也从东华帝国引进了整套电视系统和广播电台系统技术,但为什么却总是达不到东华帝国那种万众一心的绝对凝聚力呢?

    难道说,这就是帝制的优越性吗?

    或许程功那个家伙真的是上帝的私生子也不一定。

    希望霍亨索伦王室不会跟程功扯上关系。如果让威廉皇储跟程功搅和到一块,那可真是大事不妙了。

    貌似程功这段时间对那些没落了的王室和家族非常感兴趣。光是在非洲折腾还不够,就连中东波斯湾地区的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都有程功的影子在活动。

    只要一想到程功在沙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发现的那些大油田,希特勒就会禁不住暗咽口水。

    这要是换了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拥这么大的石油资源,希特勒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直接派兵抢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