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曹魏大军师-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的也有些道理,曹操正是当打之年,即便现在病重,但郭嘉推演星辰变幻的势头,他的命星隐藏诸多光芒,不但没有衰减,而且越来越盛。

    所以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曹操在装病,那他这样做的目的一直是郭嘉猜不透的地方,直到最近各种艰难险阻的出现,他才知道,隐藏在许昌身后的那一股黑暗势力似乎开始咬钩了。

    “等主公病好了,我就跟他说,让你来校事府接替我的职位!”荀彧自说自笑,看着天空道:“说到底我荀彧还是不太愿意勘察百官,说不定那一天得罪了谁就被冷眼一箭,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会死不瞑目的!”

    “你是看不惯百官的窝里斗!”郭嘉眉眼一亮,眸中寒芒轻闪,问道:“你跟我说实话,如今长安李傕郭汜大乱,皇帝陛下流离失所,你是建议明公接纳天子,还是舍弃天子?”

    荀彧并未因此怔住,反问道:“我想听听文若的意见!”

    “当今天子,软弱无能,大汉四百年历史,终究到了即将灭亡的地步,想当年高祖高武皇帝何等雄姿英发,纵横天下未逢敌手,然今日之大汉以非往日之大汉,国家慌乱,风雨飘摇,百姓流离失所,诸侯禽兽风流。

    而天子,不过是个没有实权的累赘,若是等到哪位诸侯麾下,东发一令,西发一令,是从是不从,遵是不遵,所以我想,任由自生自灭,不见为好!”

    荀彧笑了笑:“这是天下很多诸侯的想法,但却不是你郭奉孝的想法,让我猜猜你是怎么想的——将皇帝接到许昌,改为许都,主公虽然兵力日盛,但仍是大汉之臣,不管将来曹操如何跋扈,但他一定不能称帝,更没有杀害皇帝的狠心,所以即便皇帝身边的人都死了,皇帝还是安全的,你是想为大汉留下最后一点骨血吗?”

    “曹家与刘家有很深的渊源,主公能在乱世扬名,离不开倾向大汉之臣的赏识与偏向。。。”郭嘉定定的看着荀彧,“自古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豪杰,但我郭嘉宁愿一世默默无闻,也不想见百姓流离之苦!可现实是,天意不遂人心,国家的势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那。。。”荀彧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太阳,轻声道:“你我兄弟二人一同携手,匡扶大汉基业,不求百年之后名扬,但求身死保留忠贞的志向!”

    但此事,谈何容易啊?

    郭嘉笑着摇了摇头,没回绝,也没答应,而是问道:“公孙姐姐的事,我听说了,文若,你好狠心,我若是你,一定抛弃万千于不顾,现在就去幽州,能与心爱的人一起赴死,也是一种幸福!”

    “你我推心置腹,情义如同手足,我也不瞒你,金陵一事,是我对不起她,但我听说子龙现在正在幽州,即便公孙瓒倒了,他一定会看在我的面子上护住金陵周全,所以他的生命安全,我并不担心!”

    荀彧哑然失笑,眼中闪现淡淡的泪痕,“但我荀彧对不起她,不能与她患难甘苦,也许很多年之后她会怪我,可是非对错似乎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其实我在想!”郭嘉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年你没选择公孙瓒才是最好的选择,公孙瓒刚愎,不是雄主,他必败无疑,所以公孙姐姐一定会跟着他受苦,但你若在明公麾下就不一样,晚些时候还能找到一方僻静清幽之地!”

    荀彧的眼神忽然开始变冷,凝结如冰,郭嘉说的对,自己当初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还误打误撞的选对了,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吧。

    “你就在许昌静静的等候吧,一旦你离不开,我会替你把公孙姐姐找回来,我总不能让我兄弟没了媳妇不是!”郭嘉憨憨一笑,咬紧牙关的说道。

    说着说着,就到了校事府门口,郭嘉抬头仰望这三个大字,包含了太多辛酸与责任,他没有选择进去,而是告别说道:“不管以后能不能接替你的职位,现在你遭受的痛苦我都感同身受,今天我不进校事府,我要回家去找子瑜!”

    没人能理会这句话的深意,一旦踏入了宦海,就真的再无回头之路,到时候家人,爱人,朋友,都有可能沦为棋子工具。

    他缓缓离开了,荀彧嘴角带笑,推算一下时辰,快到了公达出狱的时间了,来不及回去收拾,赶紧吩咐校事准备一辆马车,荀彧直奔许昌县大牢而去。

    满宠对荀攸并未施展酷刑,但荀攸有旧病在身,不知道在狱中的这几日会消瘦成什么样子?

第117章。择将() 
事情发展的很迅速,钟繇果不其然的说出了两封书信的异同点,并扬言自己曾经看过袁绍的信笺,构陷荀攸的那一封一眼便能看出是伪造的。

    于是曹昂当即下令无罪释放荀攸。

    恩威浩荡!

    一辆马车在许昌城县衙门口戛然而止,荀彧一身往日的官服,但在这悲伤的情形之下,气氛显得尤为宁静。

    荀彧飞身下车,急匆匆的便要走入县衙的大门,却被侍卫拦在门外,他这才意识到有些失态,赶忙行礼说道:“烦请进去通禀,就说校事府荀彧特来接回荀攸!”

    不一会,满宠走了出来,身后几个狱卒搀扶着荀攸,将他轻轻放在了马车之上。

    “荀大人,荀军师所受皮肉之苦皆是县衙正常流程,请不要责怪满宠,即便那日下狱的是主公府邸的公子,满宠依然不会手下留情!”他对着荀彧弯了弯腰,直言不讳的说道。

    “满县令严重了,荀彧素来听说满县令赏罚分明,今日铁面无私,着实让荀彧敬佩,又怎能因为你二人同在堂下为官便手下留情!”荀彧真切的说道。

    “军师身上的伤很严重,不过多是因为病症所引起,室外天气森寒,我便也不留荀大人,回去之后好生调养。。。还有,待军师醒来,替满宠说声抱歉!”

    “谢满县令关心,如此荀彧便告辞了!”

    看着遍体鳞伤,脸色犹如死人一般的荀攸,荀彧内心宛若万箭穿心一样难熬。

    他脚步沉重的走上马车,紧握荀攸冰凉的双手,眼中有泪花盘旋,呢喃说道:“是叔叔对不起你!”

    荀攸缓缓睁开眼,看着荀彧悲伤的面庞,向他微微一笑,心里不由的安慰了许多,不久,眼皮又缓缓的合上。

    车夫已经准备就绪,轻声问了一句:“大人,是否启程?”

    “缓步行车,去公达府邸!”他声音很低,低的有些听不清楚。

    车夫朗声应道:“好嘞,大人请坐好!”

    马鞭声声脆响,车辙压在浮雪之上没有声音,麟麟向着荀攸府邸缓缓而去。

    大约用了两刻钟的功夫,车子停在了朱门之前,荀彧背着荀攸走进,那些下人果然一个没有离开,荀攸府邸还是往日的热闹非凡。

    管家一见老爷回来了,但又看他身上受伤严重,悲喜交加,赶紧吩咐下人准备温水,去请大夫。

    荀彧悲喜之际,一时之间竟只是坐在床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荀攸总算是逃过一劫,荀彧的心也算渐渐放下,他低头看着卧床不起的公达,微弱的灯光之下,是一张坚毅俊俏的面庞,可谁知道这件事之后,会不会隐藏着更加巨大的杀机呢?

    其实荀攸府邸的下人一开始对荀彧是有恶意的,但见他又亲自送老爷回来,便也就打消了不好的念头。

    荀彧还有很多事要办,吩咐了下人好生照料荀攸之后,便又缓缓离去了,这叔侄二人之间,不管有多大的隔阂,却从来没有过责怪!

    漏催青夜,月华如水,许昌城内万瓦清霜,荀彧在暗夜之中郁郁前行。。。

    。。。。。。

    。。。。。。

    荀彧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待在校事府,不管有事没事,有时甚至连家也不回,荀绲一直以为儿子得了一种怪病,却不知那是相思病。

    不一会,一向爱看热闹的曹丕腰间绑着一把长剑,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也不管师生礼仪,端起桌面上的茶水一饮而尽,而后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老师,许昌城要有大热闹可看了!”

    荀彧目光仍然盯在那一篇公文上,神色不动的说道:“大热闹,有多大?”

    听他这样说,荀彧不仅没有震惊,反而依旧镇定自若,因为他对曹丕的了解程度已经到了极点。

    所谓的大热闹,有可能是青楼的拼艳,还有可能是军队的演练,总之在这位公子眼中,只要是他第一次见到的都能称之为“大热闹”!

    “很大很大!”曹丕摇头晃脑说道:“老师前些日子不是向大哥递交了一篇《军队改革制度》吗,近些日子有望实施,而大哥又在其上加了一条,便是因位选将,所以最近许昌城可能会有择将大会!”

    “择将大会!?”荀彧笑眯眯的说道:“难不成像江湖上的比武招亲,还要经过层层选拔吗?”

    “老师还真猜对了!”曹丕有些震惊,“大哥觉得,既然是选将,就不能局限于曹营本身拥有的将领,因此向天下广发英雄帖,召集天下有能力的人才都来甄选,不管是江湖人还是山野之人,只要武功好,便可以入选,他还请奉孝先生填词,争取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择将大会!”

    荀彧忽然停住了动作,目不转睛的盯着曹丕说道:“子桓,我且问你,昂公子在多事之秋召开择将大会,意欲为何啊?”

    曹丕思虑有顷,拱手说道:“学生认为,大哥召开这次择将大会,既单纯也不单纯,其一,对于那些没有手段进入幕府军营,择将大会是个很好的选择,这第二吗,便是要以择将大会作诱饵,诱惑那些人出手!”

    “那些人指的是哪些?”荀彧赞许的看了一眼曹丕,频频点头,“许昌城中时时都有人在打曹家的主意,看来昂公子不打算等了,与其让他们整天在背地里插刀,不如自己主动出击。”

    曹丕挠了挠头,继续道:“老师的意思是,到时候各路人马齐聚许昌,大哥在算计他们,他们同样在算计大哥,就看谁能沉得住气?而一旦一方先动了,另外一方便也会跟着动?”

    “分析的在理!”荀彧放下手里的竹简,长叹一口气说道:“可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到时候人马一多,鱼龙混杂的,就很那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了,你回去通知昂公子,办事务必小心谨慎。”

    “会有人敢来许昌闹事?他们还没这么大的胆子吧,来的了可未必就能回的去了!”

    荀彧定了定神说道:“他们就是来赴死的,根本就没打算回去。”

第118章。野心() 
曹昂的雷厉风行,让荀彧很刮目相看,《军队改革制度》提出来的时间不长,是他根据现代的陆海空兵种而对古代军旅之人的细致划分。

    如果要追溯的话,这种想法早就已经被古人提上日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法逐渐成熟,才开始缓缓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

    曹丕对老师口中所说的杀手感觉很好奇,父亲占据兖州,对兖州百姓恩威浩荡,又没有与哪位诸侯闹掰,那些人敢胆大包天的来许昌?

    荀彧悠然问道:“昂公子有没有说比试的具体开始时间在哪一天?”

    曹丕点了点头,悠悠说道:“由于这一次征选包含了整个兖州地界,因此规模也不小,初步定在五天之后的白虎门,毕竟还要搭建擂台,现场地势也需要勘察。”

    “时间很紧迫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