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曹魏大军师-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攸拖着虚弱的身子站在校事们面前,恶狠狠说道:“要想搜查,就从荀攸的尸体上踏过去!”

第107章。证据确凿()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起来,荀府的侍卫和下人,各个不怕死,他们见到荀攸腰板如此之硬,当然也不能退缩,撸起胳膊袖就想大干一场。

    荀攸本就风寒严重,加上这几日大雪,情况不仅没有好转,更加凝重了几分,再经过这么一折腾,身体有些吃不消,昏昏沉沉的。

    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荀攸抬头望向天际,他从来没想过叔侄之内的内战这么快就到来,还来的这般突然,如狂风骤雨一样。

    “公达,你这是何苦啊?”门外走进一人,器宇轩昂,英气逼人,人还未到,荀攸便猜到了他是谁。

    “叔叔大驾光临,还请恕公达未曾远迎之罪!”荀攸并未因为病重就少了礼节,还是一副读书人般的明礼。

    荀彧上前扶起他,眸中泪光轻闪,摇头说道:“公达不必客气,你我叔侄之间,又何必在意这些礼节。

    当今主公卧病不起,任何一个举报校事府都应尽职尽责,私通袁绍是多大的罪名,你我不言而喻。

    叔叔今日行事,于公,为百姓心安,于私,你我都是荀姓中人,但公私分明,公达应该理解叔叔!”

    荀攸神情微动,淡淡回应,“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人比叔叔更加清楚吗,这件事一定有人从中掣肘,意图破坏我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叔叔为何会中这样的圈套,还是说,叔叔根本就不相信荀攸?”

    “就是因为我相信你,才敢大张旗鼓的来搜查,若你一人通敌,整个荀家都将万劫不复,叔叔迫不得已,必须让这件事态更加明晰,公达,你受些委屈,叔叔会帮你查出真相的!”

    荀攸目光定定的,眸色有些凄凉,他强行压制住眼中盘旋的泪水,让出一条路来,低沉说道:“叔叔只管查,荀攸听命就是!”

    私通袁绍这顶帽子太大了,他荀攸戴不起,但荀家的安危,同样令他寸步难行!

    荀彧挥了挥手,校事府的人再也没有任何顾忌,在花轻语的带领之下,从书房到卧房,每一个缝隙都不放过。

    这段时间之内,荀攸和荀彧就这样四目相望,其实荀彧心中,要比荀攸噤若寒蝉许多,他最怕查出东西。

    可事与愿违,那个幕后之人既然敢来校事府报案,就说明他有足够的把握让荀彧查到。

    当一位校事把那封竹简送到荀彧面前的时候,他几乎是以颤抖的姿态来拿起他不愿相信的事实。

    “公达,你有何话说?”他的目光开始变冷,一寸一寸蚕食着荀攸的内心。

    “荀攸无话可说!”既然查出了书信,不管是别人栽赃还是自己真的刻意为之,都已经没有了要辩解的必要,在事实面前,言语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来人,先将荀攸下到校事府大牢,待事情明晰之后,再行定罪!”荀彧握紧双拳,声音却很轻。

    荀攸府邸所有下人,在第一时间全部跪倒在地,那管家更是五体投地,泪眼婆娑的说道:“大人,我家老爷冤枉,请您明察!”

    “既然你们喊冤,可有证据啊?”

    “我家老爷待人以诚,进入曹府一年以来一直尽心尽责,从不玩忽职守,对待我们这些下人也像对待亲人一样,试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私通袁绍呢?”

    荀彧讥讽说道:“你们要是有自知之明,现在赶紧趁着事态未明晰之时离开公达府邸,否则一旦事实查明,难逃株连,都走吧!”

    那管家根本不怕死,他看荀彧软硬不吃,有些生气,怒道:“大人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执法,单凭这一副竹简,怎能定罪,这校事府的行径未免也太霸道了吧?”

    “放肆!”荀攸在两位校事的搀扶之下,脸色一变,怒喝道:“叔叔是谁,连我都不敢吼,你们怎敢这般大胆,滚,都滚,我荀攸没有你们这样的下人!”

    他知道这次进去真的有可能出不来,到时候这些人跟着他是没有好下场的,荀彧的那一句话,恰恰提醒了他,倒不如配合荀彧演这一出戏,能少死个人,便是积了一些阴德。

    下人们跪倒在地,数个时辰没有起来,荀攸先行一步被校事们带回校事府,看着荀攸远去的背影,荀彧的目光变得直勾勾的,黯然道:“这应该是你我叔侄之间最大的危机了。。。。。。”

    荀彧把那封竹简带回校事府,郭嘉听说荀家失火第一时间便来到了屋内,他看着荀彧难受的神情,安抚说道:“公达绝不是通敌之人,这件事另当别论!”

    “我岂会不知,但这又如何解释?”荀彧指了指桌面上的竹简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

    郭嘉将竹简细细摊开,笑道:“果然像是袁绍的笔迹,我曾经看过袁绍的文章,与这笔迹颇为相似,但总是觉得少了几分傲骨!”

    荀彧沉下心来,将案牍之上的茶水猛灌进肚子,轻声说道:“如今袁绍远在冀州边界,这封书信不可能真的出自袁绍之手,肯定是有人模仿的,可字迹惟妙惟肖的几个人,除了蔡邕,就是钟繇!”

    “蔡邕远在长安,你怀疑这是钟繇的手笔?”郭嘉一眼看出了荀彧的心思,揣摩道:“钟繇确实在许昌,但这未免有些不可能吧,你在颍川的时候,可是救了他一命啊!”

    “人心叵测啊,谁又一定能说不呢!但我想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事,怕是要交给奉孝了!”荀彧冷笑了一声,这才真是生死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啊。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早上,因为荀攸暗藏袁绍书信一事,荀彧被暂时罢免了校事府的职务,暂时由程昱所接替。

    而荀彧本人也被囚禁在荀府之内,没有命令,不能擅自出入。

    这一道令行禁止,让荀彧倍感冷风凄凉,一朝天子一朝臣啊,甭管以前多么为曹操卖命,一旦出现了一点纰漏,便会被毫无顾忌的甩开。

    而他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郭嘉,这个以前只写过文章的书生,真的能在许昌的涡流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吗?

第108章。尽人事,知天命() 
摸金营神秘驻地!

    曹嫣然挑灯熟读兵书,这么多年习惯一直未曾落下,虎豹骑向来以彪悍著称,女人也要杀出男儿的气概。

    与荀彧的斗智斗勇,她自以为大获全胜,如今荀攸被下狱,荀彧被囚禁荀府,就剩下了乳臭未干的曹丕和那个新来的郭嘉,不足为惧!

    事态似乎正在向着自己心中所想象的那个方向发展。

    风月夜似乎并不宁静,有一位青年人披着厚重貂裘,满身黑衣,独自一人从后门拜访荀府。

    这一路上他走的心惊胆战,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看身后有没有其他人跟着。

    卸下貂裘走进荀彧的书房,才看清来的人是曹昂,而荀彧似乎在书房中等候多时,就连茶具也多了一副。

    曹昂心直口快的说道:“先生早知道那幕后之人会暗中陷害荀家,为何不做防备,弄到今天这般被动的地步?”

    “子脩先坐下!”他看曹昂的脸色有些不对,缓缓说道:“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若世事料人于先,他们哪还敢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曹昂烤了烤火,肩上的浮雪渐渐融化,被冻得有些雪白的脸色也开始变得红润起来,“荀军师原本无罪,如今却被下狱,我父礼贤下士,经营了这么多年,良好名声在顷刻之间付之一炬啊!”

    “公子以为他们的目的仅仅是荀家吗,奉孝被刺杀,公达被陷害,下一个人不知道是幕府的哪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对手绝对不仅仅是校事府和荀家,而是整个曹家!”

    曹昂闭了闭双眸,眼中多了几分温情,柔柔的凝望着荀彧,声音平静安详的说道:“如今父亲重病昏聩,各路诸侯在外虎视眈眈,曹家城下失火,这可如何是好,昂。。。自以为挑不起曹家兴邦的大任!”

    “子脩!”荀彧皱了皱眉,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念头,声音有些生气道:“主公南征北战的带着你,他的良苦用心你可知晓?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早已明白能承接他衣钵,拯救黎民社稷于水火的唯有你曹昂,你又怎能自暴自弃?”

    曹昂听了这样一番话,并没有过多的情绪激昂,曹府不缺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但如荀彧这般字字珠玑,针针见血的实在少之又少。

    他淡淡回应道:“先生所言甚是,是曹昂失态了!对了,先生派子桓急召我而来,究竟有何要事?”

    荀彧慧眸轻闪,轻轻说道:“如今你坐镇中军,幕后人最在意的是你,最容易忽视的也是你,所以你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大局。

    但只要你一天不出曹府,他们便不会在意你究竟在做什么,毕竟主公多日不能管理事宜,如今你日理万机。

    所以我想让你暗中派人,去调查许昌城中书法好的教书先生,每一个人都要盘问仔细,让他们确定这些天究竟有没有人求他们写以袁绍为落款的书信!”

    听得此言,曹昂的双眸斗转冰寒,随口问道:“你说那书信是伪造的,但既然伪造,必会杀人灭口,他们怎么可能会留下那个人,要知道,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

    荀彧摇了摇头:“许昌县城在满宠县令的治理之下已经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就是因为他细致到百姓的一针一线,若是那教书先生早被人杀害,许昌城应该鸡飞狗跳才对,不会这般寂静。”

    实际上,他最先怀疑的那个人真的是钟繇,毕竟蔡邕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可回头想想,钟家的名声不比荀家小很多,若他们真的找钟繇,想要销声匿迹太不容易。

    曹昂看向荀彧,微笑说道:“子脩记下了,先生还有何吩咐?”

    “奉孝是天下奇才,主公虽然卧病,但礼节一刻也不能耽误,明日你便去奉孝府邸,征辟他入校事府,暂且代替我的职务,协助程昱军师调查此案!”

    “刚入许昌便委以重任,这样的待遇,先生也未曾经历过,我怕那些武将闹事,父亲卧病,没人能压得住他们!”曹昂有些犹疑的说道。

    荀彧急忙争辩道:“奉孝才华绝世,当受此待遇,你要有你父亲那样用才识人的气魄,至于那些武将,以主公印,剑镇压,没人敢不服!子脩啊,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主,他们是臣!”

    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

    这是曹丕心里想不通又时常在想的一句话,臣子与主公之间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关系来相处,才能国泰民安?

    而荀彧拜托他的事,他自然不能推迟,虽然他对权臣谋士之间的玩弄风流有些淡化,但他毕竟是曹家的世子,以他在许昌城的人脉和根基,只要用心调查,不怕查不出来。

    而真正令他震惊的是荀彧的多谋,他渐渐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刚到许昌不久的谋士。

    荀彧深深吸了一口气,表现出对事态的无助,以及难以抗拒的恐惧感,他五体投地,恳求说道:“子脩,我荀彧不过一介书生,如今荀家又陷入了这样的境地,能救我们的,只有子脩你一个人了!”

    曹昂慌忙的扶起荀彧,心有戚戚道:“先生快快请起,这般大礼曹昂受不起,你与荀军师都在为曹家鞠躬尽瘁,昂,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