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曹魏大军师-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次其他弟子想和凌小涵勾肩搭背,轻的是被凌小涵给一巴掌,重的那就是拳打脚踢,甚至会造成内伤。

    可纵然如此,依然有艺高人胆大的前去尝试,毕竟能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第286章() 
    可偏偏对这个荀彧,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凌小涵都不生气,这叫灵犀宗的弟子们怎么能不心生嫉妒。

    凌小涵噘起樱桃小嘴道:“也不知道是哪个负心汉,有了那宝贝师傅,便喜新厌旧的忘了我这个师姐,男人真的是没一个好东西!”

    荀彧用打抱不平的语气打趣道:“师姐说的对,那人实在是不知好歹,忒不是个东西,师姐下次见到他,何须如此啰嗦,上去一闷棍便是!”

    凌小涵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板着脸道:“那不知公子姓甚名谁啊?”

    荀彧呵呵道:“不巧不巧,姓荀名彧,与那畜生同名同姓!但我对师姐绝对是忠心不二,师姐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让我打狗,我绝不抓鸡!”

    凌小涵突然停了下来,那一双剪刀水瞳倍感诱人,揪着荀彧的耳朵道:“油嘴滑舌,我看你将来一定是个沾花惹草的主!”

    荀彧惊呼出声道:“师姐,轻点,轻点!”

    “说,今天来斗技场究竟有什么目的!”

    荀彧不敢直视凌小涵的目光,沉声道:“想向师姐借一本剑技《大悬通剑法》!”

    《大悬通剑法》,是剑侍朱雀品阶所修炼的玄阶剑技,可是荀彧现在的品阶其实还没到那种地步,所以他今天来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想借一本剑技掩人耳目,毕竟,他真正想修炼的,是《绿云甲子习剑录》。

    这份打算不能不说是高明,《大悬通剑法》的名声在整个灵犀宗很大,几乎每一位想要有所成就的弟子都会研习,荀彧摆出一副好高骛远的姿态,尤其现在达到剑侍级别的弟子不多,对这种剑法不是很了解,就更能掩饰自己所修炼的上古剑法。

    相反,如果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不仅是灵犀宗之内的弟子虎视眈眈,东皇门,柳明司,都会伺机而动,到时我在明,敌在暗,那可就是真的不好办了。

    这件事情找到凌小涵那就是不二人选,毕竟在武库最有说服力的人,就是这个三长老。

    凌小涵无所事事道:“我凭什么要帮你?”

    荀彧低头看了看凌小涵的胸脯,用小到不能再小的声音道:“师姐的胸脯,又长大了好多呢!”

    凌小涵真的是通情达理,在荀彧的软磨硬泡之下,竟然不计前嫌的向自己父亲讨要了《大悬通剑法》。

    荀彧本想感谢,却被凌小涵大手一挥喊了个“滚”字,饮风感恩戴德,屁颠屁颠的跑回了自己的住处。

    这一路之上,似乎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其中有灵犀宗的人,也有东皇门的人。

    独立院落之外,邓君归站在门前,似乎在等待着荀彧归来。

    对于这个像弟弟一样的人,邓君归的心里一直想不通,如今天下虽然不算太平,北邙虎视眈眈,南陈觊觎多年,可毕竟现在的箫国,实力和兵力全都高上其他几个帝国不下一个档次,如果不是周边诸国一起起兵来犯,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荀彧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前朝的皇子。

    见到那熟悉的身影回来,手里还拿着一本自己从来没见过的剑技,似乎十分的高兴,邓君归神情古怪的问道:“喂,我问你,为什么学剑?”

    邓君归的意思荀彧当然明白,在箫国帝王的威严之下,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像是只有三个剑派宗门的高唐州,每一年都有皇家的竞标,夺得第一名的才能得到皇家亲赐的龙牌,才算是皇家公认的剑派,而其余几派,自然会被认为不入流。

    最近几年都是东皇门夺魁,但今年听说灵犀宗出现了个天才,他们也不能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如果荀彧不练剑,在这灵犀宗里面浅淡度日,过得一定比现在逍遥,毕竟有一个爱到自己海枯石烂的凌小涵,以及老一辈剑仙邓昭义的眷顾,这个平常的少年,似乎永远都不会遭受灾难。

    荀彧抽出白鞘青玉剑,轻弹了一下剑身,声音嗡嗡作响,极是悦耳,咧嘴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那缺牙老头虽然看起来挺精神,不过多半是回光返照,活不了几天了,我若是不学,岂不是对不起我这一身的刺夜龙蛇?”

    邓君归不置可否。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灵犀宗隐藏着老一辈陆地剑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转瞬之间以讹传讹的海内尽知。

    许多人乘兴而来,见到的不过是两个小屁孩而已,得知邓昭义已经去云游四方,最后败兴而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想得到这份名声,你便要吃得了这份苦。

    邓君归没有急于让饮风研习那《绿云甲子习剑录》,而是让他像往常人一样,先从剑诣的基本招式开始——举剑!

    荀彧冷笑道:“我虽然不是什么高手,但这举剑连小孩子都会,学这个,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

    邓君归面无表情,反问道:“你能举几个时辰?”

    荀彧瞬间禁声。

    说实话,他自己从来没接触过正宗的剑技,因为以前的剑诣一直是三阶,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把心血投注在一个废材的身上。

    所以,举剑时间的长短,自己从来没有试过。

    邓君归一手抢下了荀彧手中的《大悬通剑法》,让饮风单臂提起青玉剑,先站立几个时辰,剑身不能倾斜,邓君归更是不知道从何处找来一根绳子,在剑尖悬挂着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

    荀彧虽然体内有些剑道修为,可也不能让眼前的这个小丫头看不起自己不是,当即站在火热的日光下之下,大约举了半个时辰,最后青玉剑铿锵落地,手臂却无法回弯。

    原来练剑最为基本的举剑便如此之难。

    身为炼药师的邓君归望着手臂不能打弯的荀彧,一直想发笑,不过还是忍住了,从腰间拿出一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灵液,在饮荀彧色手臂上一滴,僵硬如铁的右臂瞬间完好如初。

    几乎半个月的时间,荀彧都在举剑,终于练到能举上几个时辰手臂不酸,肌肉不僵。

    荀彧虽然内心里面咒骂着这个婆娘像个母老虎,不过还是真心的佩服,半个月的时间下来,荀彧察觉到自己握着白鞘青玉剑的感觉有些不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荀彧还是很向往《绿云甲子习剑录》,可这剑道一途的奥妙刚刚入剑门的荀彧当然不知,邓君归只是让饮风做几个最为简单的枯燥动作。

    刺,撩,劈,砍,每天三组,每组四千。

    荀彧并不问为什么,只是照做。

第287章() 
    邓君归内心高兴,眼前的这个小子虽然为人有些轻薄,有些混蛋,不过这心智的坚毅倒是与缺牙老头如出一辙。

    荀彧闻鸡起舞,每天天还没亮就到太夜池边对着瀑布练剑,一直到日头落山才回来,白鞘青玉剑时刻在手。

    回到**院落,邓君归也不含糊,山珍海味没有,可这山上的野味倒是不少,但是每一次邓君归都要饮风吃一种十分苦涩的野菜。

    邓君归逐渐意识到,这个少年身上有着他人所没有的意志力,这种钻牛角尖的精神,不撞南墙不死心。

    荀彧也开始对这个小师傅越来越敬佩,每天操练的量,是邓君归规定量的两倍之多。

    不怕天才,最怕天才还以为自己笨鸟先飞。

    邓君归的刻意刁难被荀彧云淡风轻的化解,本想着剑道一途十分艰难,让他迷途知返,邓君归意识到,饮风似乎不想走任何的捷径到达剑术的顶峰。

    练剑之人,最怕花瓶。

    剑招再是好看,舞的虎虎生风,多半没有这种朴实的招数来的实在有用。

    平常耍耍威风还好,若是真正的遇到敌人,花团锦簇的招式被生搬硬套,也许敌人只是一个简单的杀招便可以悄然化解。

    无招胜有招,所言不虚。

    荀彧一如既往的坚持,这一练竟然是两个多月。

    原本白皙俊秀的皮肤,晒得有些发黑,尤其在大暑时节,荀彧的身体之上会有多处的晒伤,到了晚上痛痒难耐,荀彧咬牙坚持,闭口不言苦。

    而那本像俊俏书生一样的皮肤,此刻也变得精壮无比,那一目麒麟臂,越来越粗,一身的疙瘩肉开始显现。

    但荀彧知道,他的剑法,并未入流。

    树叶渐落,天上的那一**日似乎向南国靠近了一点,北方的秋天,渐显秋寒料峭。

    邓君归来到瀑布前,看着臂膀坚韧的荀彧,缓声说道:“练剑如同登山,一步一个脚印,碰到崎岖,难免滑坡,不少人欲寻终南捷径,可达到顶峰又如何,还是个一击即破的摆设而已,你可知晓其中深意?”

    荀彧笑道:“切记投机取巧!”

    每天四个动作难免枯燥,荀彧开口问道:“剑是兵器之王,入门容易,想练到大成却是不简单,灵犀宗里面的其他师兄,都在研习剑法,为何我还要练这极为简单的动作?”

    邓君归笑道:“这几招虽然简单,可天下剑技再是五花八门,再是吹嘘的天花乱坠,不还是由这几招拼凑而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便是剑中的道理!”

    昨日荀彧去的地方,有着大量的剑技剑法,虽然剑技的品阶都在剑鼎之下,可对于他们这种刚刚入剑门的弟子来说,诱惑力还是不小。

    练剑,不比那些儒酸雅士的攀龙附凤,当然要找到其中的道理。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也许不止练剑,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坚持二字。

    而剑诣的提升,建立在凝气的基础之上,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外练剑诣,内习凝气。

    只是不知道,眼前这个心血来潮的荀彧,能不能撑到剑道大成的那一天。

    立秋之后,灵犀山落英纷飞。

    荀彧的操练何时都没有落下过,不管天气如何严寒,哪怕山雨欲来,地盖棉被,都要去瀑布面前练这四招。

    故而荀彧剑法还没有登堂入室,这耐寒耐热的能力倒是比常人强上许多。

    暮色中,两个人沿着曲径通幽的小径登山。

    树木虽不再苍翠,却不影响掩映几座翠楼。

    邓君归立于高峰,指着宛若观音悬瓶的瀑布道:“即日起,你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练习,看见通往太夜池的瀑布了吗,什么时候剑韧横穿瀑布而过而剑身丝毫不弯,你这剑门的地基才算是打成。”

    荀彧看向前方波涛汹涌的瀑布,闭口不言,只是面色坚毅了很多。

    天上的一**月,宛若一个巨大的玉盘,没有太阳的天空,他是最为强大的存在。

    邓君归踩着青石板,迎着清冷的月色下山。

    寒风凌咧,飞雪击打在饮风俊俏无比的面颊上,少年岿然不动,身后袍裾翻飞,极是风流难学。

    荀彧拔出青玉剑,在漫天大雪的后山顶峰耍起了常见的四招。

    剑招不比剑技剑法,全无套路可言,唯有几点需要注意,那便是出剑的力度,角度,准确度。

    剑法的流畅性,在于剑招之间的衔接不停顿,走剑要快,剑身要平,力求一气呵成,剑势流转之间不留任何的间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