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曹魏大军师-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他便大手大脚的坐在帅案上,看着堂下的动静!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那李孚当然要抢占先机,这货彬彬有礼的说道:“张将军,在下乃是冀州袁公麾下的李孚,近日来。。。”

    “停!”张绣摆了摆手说道:“你是谁我不在乎,你想说什么我也不想听,你就直接与他论辨,至于最后的决定,本将军自有定论!”

    这无疑是个聪明的做法,张绣没读过几年书,跟读书人把酒话桑麻的这件事他哪行啊,平日里他对贾诩都是唯命是从,要不是贾诩,恐怕他早就陷落了,甚至有可能连现在的穰县都不能占有。

    李孚第一次碰见这种事,靠,这不是在闹着玩吗,坐山观虎斗有些明显啊,这是要看自己和荀彧打个你死我活啊。

    “既然如此,那就荀某先问,袁公时代食汉禄,与杨家同为四世三公,如今杨太尉依然在许都任职,袁公却兴兵南下,试问袁绍大将军这样的大汉重臣,难道要夺取郭嘉社稷吗?”

    这个罪名可不轻,夺了国家社稷那就是谋逆之罪,李孚也不是没见过袁术的下场,那个人不知死活,竟然公然称帝,结果被曹操率领虎豹骑击败,最后还是由汉皇后裔的刘备结果了性命。

    李孚一听,顿时着急了,反问道:“荀兄这是想贼喊捉贼吗,我家主公之所以举兵南下,那是为了勤王,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究竟是谁想要夺取国家社稷!”

    “既然是入宫勤王,可有圣旨?”荀彧步步紧逼,“如果没有圣旨,那就是包藏祸心,私自带领兵马回京,这要是放在别的皇帝那,还以为臣子要谋反啊!”

    “荒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天下有几个人不知道,圣旨,所有的圣旨不都是出自曹操手中吗,你还在这装什么装,要我说你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李孚挥了挥衣袖,漫不经心的说道。

    “这么说就是没有喽,还有我要提醒一下李兄,有些话可不好瞎说!你这河北名士竟然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李孚忽然觉得,他不应该跟荀彧辩论道义的问题,因为天子现在在许昌,得了天子那就得到了道义的天平,而张绣寻求的,不过是一方的立足之地而已,只要让张绣相信袁绍能赢就好!

    他哈哈大笑,你难道:“你家主公,当年不过是一名无名小将,我家主公可怜他,分了他一些兵马,又给了他一些粮草,授其奋武将军,本想着曹操能为大汉铲除黄金逆贼,奈何这厮逼迫王肱于东郡,篡兖州于濮阳,逐金尚于昌邑,弑张邈于雍丘,攻伐徐州,愈发猖狂,如今更是劫掠天子到了许都,竟然还敢自称忠臣,你家主公曹操真乃天下之巨奸!”

    荀彧也不示弱,你既然数落曹操,那我就数落数落袁绍,“李兄真是过誉了,若说巨奸,我家主公不及袁绍十分之一!袁绍本四世三公之后,竟然不思报效朝廷,年纪轻轻便勾结董卓兵踏洛阳,乃是天下霍乱的本源所在!如此也就罢了,袁绍却偏偏不肯善罢甘休,逼杀韩馥抢夺冀州,攻打孔融祸祸及青州,勾结草寇占据并州,诱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如今三个儿子裂土称霸,欺压百姓,霍乱朝纲,这样千疮百孔的行径,岂是我家主公可以比肩的?”

    说完他还不忘向着张绣躬身行了一礼,搞得张绣后背阵阵发寒,这两个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一丘之貉,翻脸无情,李孚有些目瞪口呆,只能发问道:“那且问你,这天下究竟是大汉的天下还是曹贼的天下?”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不管谁问,荀彧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当然是大汉的天下!”

    “既然是大汉的天下,为何不见汉庭还于旧都,反倒被曹操挟持道许昌,一手携天子,一嘴含天宪,手执虎豹骑大军,进犯我幽州地界,意欲何为啊?”

    李孚说出话来的语气侃侃而谈,有一些架子,这件事不止是他,就连袁绍也没想明白,曹操这货莫非是不要命,兵力比自己少了那么多,竟然还敢公然挑衅,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不过如今最为尴尬的人莫过于张绣了,因为他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真的不知道该选谁,且听听这俩个人接下来要说什么!

第207章。官渡() 
    荀彧呵呵一笑,总不能被李孚这么轻易的一激就动气,那也太不深沉,他慧目一扫,看向张绣的目光炯炯有神。

    然后,便又抓着两个人刚刚辩论的话题:“先生孤陋寡闻,当然不懂,我家主公任人唯贤,能人善任,自从得到兖州之地过后,奉迎天子于许都,乃是大汉的辅政大臣,也真是由于我家主公的存在,大汉天下才不至于摇摇欲坠!”

    “哼,荒谬至极!”李孚哈哈大笑,有些不屑的说道:“曹操臭名远播,任奸佞,兴牢狱,伐良弱,诛忠良,乃是当今的赵高和王莽,他若是忠臣,恐怕这天下早就安定了,要不你回去跟你们主公商量商量,就说最近不应该开战,适合养病屯粮,你看看你家主公会不会答应?”

    荀彧知道李孚这是故意在气自己,更是在胡说霸道,他当然不能示弱,立即反驳:“袁绍占据北方四州,地大物博,此刻若不攻伐河北,待到袁本初作大,岂不任人宰割?”

    李孚仰天大笑,摇了摇头说道:“我就说你家主公是为了自己的安慰才把陛下留在身边的吗,怎么样,他难道不是赵高和王莽一类的人?”

    “非也非也,井底之蛙又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我家主公乃天人下凡,奉迎天子以讨不臣!你这狼心狗肺之徒又岂能揣度?”

    “说的好听,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两个人面对面的争吵,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荀彧说动,李孚便说西,反正都在作对!

    。。。。。。

    。。。。。。

    另一方面,曹操和袁绍也没闲着,都在为相互的大战做准备,而此时,有一人一起在官道矗立!

    马背上的人是杨修,他盯着那轮太阳看来很久,灼热的光芒让他忍不住留下了眼泪,他不是矫情的人,也不是再为自己遗憾的英雄之路感伤,实际上,他只不过是在看太阳而已。

    杨修没有和大部队一起来,而是晚行了三日,胯下又是上好的宝马,骤然,他一夹胯下的宝马,坐骑在平坦的大道之上风驰电掣的奔跑起来,街上的人越来越少,薄薄的烟尘笼罩着刘峰的脸,眼前的这座滨州城就像是镜子之中的寂寞春山,轮廓是十分硬朗的,身影却是极其孤单的。

    他在曹操大帐的门口下马,正看见曹植走了出来,一脸微笑的道:“子建!”

    曹植也是很惊喜,“德祖来的好快啊,我还以为你要晚几天才能到!”

    “我听说袁绍已经和司空相互对峙,怕出现什么意外,这就快马加鞭的赶来了!”

    曹植身边的众将上下打量着杨修,他最然时长出入曹植的府邸,但是这些人,很多都是他不认识的。

    两个人说说笑笑,一阵风似的奔进帐篷,却见葛炎带着几个亲兵从另外一侧走了出来,葛炎是个粗人,有什么说什么,见到杨修一身平常服侍,并没有穿官府,便是有些轻视!因为他平生最恨的就是这些打仗的时候躲得远远的所谓文官!

    葛炎见到杨修便笑了起来,虽然两个人初次谋面,但是葛炎还是一阵的嘲讽:“这位想必就是子建公子口中才气大成,坐而论道的杨主簿吧?”

    这样的场面岂能震得住杨修,之声稍稍一怔,便反唇相讥道:“都说子建公子的人有君子的循循之风,不想到将军的嘴竟然这样的臭气难闻!”

    两个人各自出言嘲讽,但是却都不生气,这也需是军旅之人所独有的好脾气。但凡是军旅之人,都以侮辱诋毁别人为快乐,与其说是仇敌,但是却从未生出仇恨,更像是欢喜冤家。

    葛炎笑吟吟的道:“我早听说过杨公子的才名,就是不知道你武功怎么样,若是有时间,我还真想讨教讨教!”

    杨修冷冷一笑:“想像我讨教的人多了去了,可是他们都成了冢中枯骨!”

    “那不要紧,老葛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死!”

    杨修一面与他说话,一面往屋内走,直到完全的消失在了葛炎的视野之中。葛炎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嘴角轻轻的一挑,鼻子里面冷冷的哼了一声!

    当几个人落了座,杨修脸上的表情才算是好了一些,曹植让婢女们上了茶,看着杨修的到来,曹植很是高兴!

    杨修道:“子建公子,这次袁绍兵多将广,背靠河北,前往告诉司空,切切不可渡过黄河去交战!。”

    曹植点了点头,声音微弱的道:“这件事情父亲早就想到了,他已经吩咐下去,若有人擅自开战,定斩不饶。”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一个侍卫说道:“杨主簿,这是袁绍给你的信!”

    “信!?给我的?”杨修一愣,他虽然是袁绍的外甥,但是两家已经很长之间没有走动了!

    将那封信看完,抽搐了半晌没有做出判断:“子建公子怎么看?”

    “我想听听德祖的意见!”曹植一脸认真的说。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果我相信,那这封信上的内容就是假的,如果我不相信,那这封信上的内容就是真的!”

    曹植有些迷惑,低声的问了一句:“什么意思?”

    杨修把那封信递给曹植,淡淡的道:“袁绍让我奉劝主公渡过黄河,想让我看在我娘的面子上帮他一把,这个袁绍,直到现在还是执迷不悟!”

    曹植思量了一下,“子建对袁绍究竟了解多少?”

    杨修思忖有顷,淡淡的道:“这个人啊,聪明的时候比谁都聪明,有天人资质,偶尔也会兵行险招,但若是昏庸起来,那也是比平常人还要昏庸,所以这个人,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对手,但是绝对不能轻敌!”

    曹植点了点头,说道:“德祖所言甚是,这就是袁绍的命脉,他想诱骗父亲度过黄河,然后借着天时地利人和一举将父亲歼灭在黄河以北,这样的小伎俩,父亲才不会上当呢!”

    杨修神情一顿,问道:“子建公子,司空把大营扎在了哪里?”

    曹植指了指地图道:“官渡!”

第208章。娘() 
    官渡可是个重要地点,乃兵家必争之地,听到曹植说司空把兵驻扎在这个地方,杨修也算是放心了。

    。。。。。。

    。。。。。。

    临淮河,在穰县边界地带,夏日酷热,时常可见孩子们在此嬉戏打闹,有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农家的小娘在河边洗衣。

    北地民风向来淳朴,拼搏味道十足,没有人想着不劳无获。

    “小花,慢点,别跑摔了!”

    “知道了,哥哥!”

    少年十三四岁,手提一柄桃木剑,在河边舞的虎虎生风,日头正中,衣衫之上已经被汗水浸透。

    他叫小左,是前面不远处村子里面的农家孩子,高唐州因为太过于靠北,农家的收成不好,所以男孩身上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布质很粗糙。

    正在河边嬉戏玩耍的小姑娘名字叫小花,才七八岁,身着一身绣花衣服,手中拿着风筝一样的物件,围绕着哥哥转圈。

    小左的心思十分的细腻,出来的时候母亲吩咐过,无论如何要照顾好妹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