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将三国-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刘修点头同意道:“戚将军,我会留下一万精兵于你,你则以此为基,再扩军至三万!但有机会,便于我攻下牂牁郡与占婆国!尤其是占婆国,若有反抗者,杀无赦!!”

    刘修说着,眼中闪过丝丝狠戾。。。

    “近来包大人要负责审理士家之案,此事你亦要多加注意,士家之内,奴仆众多,莫要让士家有可乘之机!。。。”刘修不断下令着。。。

    “喏!。。。”

    。。。。。。

    与此同时,深处淮南的孙策,亦是接到了朝廷所下之圣旨。。。

    ps:昨天戚继光武艺是90,不是80,按错键了,抱歉!

    要说戚继光还创了好几套拳法枪法好像。。。。

第118章 州郡部署,人才之用() 
建安二年五月(197年),交州交趾郡龙编城郡守府内。。。

    刘修受了小皇帝刘修赐婚,欣然接下之后,却是开始细细布署治下州郡军政大事。。。。

    如今他治下郡县过一州之地,由于地处极南、人口多有不及中原等地,但也因此少了许多兵灾,如今他治下诸多郡县亦有过四百万之民,其中过半百姓都在零陵、长沙、原豫章等三郡治下;

    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大的州郡,只要再精心治理一番,若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这般郡县人口都足以立国了。。。

    而对于此时的刘修,却也足够施展他的一些计划了。。。

    便如此时,刘修命新来的戚继光为交州西部都督,负责交趾军政与牂牁、占婆攻伐。。。

    “元敬,除内外攻伐之事外,你须得多早海船、战船,修筑海事、训练水军。。。”

    “粮草军需之物,我会着令谢靖、谢豁(谢奕子,谢玄兄)押运,而后他二人便留下相助于你!”刘修持续下令道;

    “喏!。。。”戚继光严肃接下刘修之令。。。

    “恩。。。”刘修沉吟片刻,又吩咐刘伯温道:“伯温,明日你遣人往南海郡番禹郡宣我之令:命刘仁轨为交州东部都督,总督军政大事,多加防备会稽孙氏,再令其扩军至五万,加紧修筑海事、训练水军;至于郑和,则令其多修战船,为远洋多做准备!同样,粮草军需,我意会令谢泉、谢攸负责、相助他二人!。。。”

    “喏!。。。”

    “再调刘度、邢道荣于合浦招郡兵一万,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喏!。。。”

    “令此三地尽力招民众于一城,集中财政发展一地,如此方能更快发展起来。。。”

    “喏!。。。”

    刘修下完一系列命令,又问道:“伯温,除交州外,如今荆南等地兵马如何?”

    “启禀主公!”刘伯温起身答道:“荆南四郡,如今武陵北部杨业将军处两万,武陵南部、零陵境内杨衮老将军处一万,桂阳郡一万,长沙郡城一万,洞庭湖水寨亦有一万,如此荆南境内,主公共有六万大军!”

    “而扬州境内,主公有两郡两城,形成东部防线,其中庐陵郡一万,潘阳韦睿将军处三万,柴桑杨六郎处一万,皖县薛仁贵将军处两万,亦是共计八万大军!”

    “六万、八万!。。。”刘修闻言,嘀咕道:“交州兵马亦是即将达到八万,加上我如今麾下两万。。。”

    “啧。。。”刘修细细一算,自己麾下马上便是要有25万大军了,不由的叹气道:“粮草军需负担甚重呐!。。。”

    “主公无需担心!”刘伯温一听,安慰刘修,笑着献计道:“主公可令治下周边诸郡多加训练兵马,而零陵、桂阳等诸多内部郡县兵马则改为屯田制,想必不出一年必可自己自主,无需再靠主公粮草为继!”

    “也好!”刘修闻言,点头赞同道:“可令内部诸多郡县兵士开荒种田、行屯田制!”

    “喏!。。。”

    “如此,三日后,我等启程北上潘阳!”

    “喏!。。。”

    。。。。。。

    次日一大早,刘修来到大殿开始将昨夜所抽到的五种选择召唤出来。。。

    随即五种选择,五个却皆是人才,未多久便出现在刘修眼前。。。

    五人各具特色,毫无相同,最是吸引刘修眼球的乃是一道亮丽的身影,明眸皓齿、娇艳而不失灵动的年轻女子,乃是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

    另一抢眼的人物却是个身宽体胖、上下都是圆的富态壮年男人,乃是‘巨富’沈万三;

    接着便是一个须发皆黑的老者,明明是一老者,却偏偏面色红润、光泽焕发、须发皆黑,却是一个极为懂得养生的医者---‘药王’孙思邈;

    再接着一人,则是个青年,浑身透露着智慧的光芒,恍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自信的微笑着,乃是‘梦溪丈人’沈括,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人物;

    最后一人则是个大儒模样的中年,一身儒家正气,威严而不失亲和,正是‘理学大师’朱熹;

    五个人物却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骄傲,但一见刘修,五人却是纳头拜道:“见过主公!”

    或婉约可人、或富态可掬、或正气凛然等等不一而足。。。

    “尔等五人,来的却是刚好,如今本侯爷正是用人之际,还需尔等青囊相助于修!。。。”

    “主公客气,我等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五人躬身答道;

    “好!。。。”刘修兴奋的大喝一声;

    此时,刘伯温、刘晔等人却也都进来;

    “伯温,子扬,你们来的正好,今早我得了几位大才,正要指派任务,你们正好与我参谋参谋!”刘修见了二人,不待二人行礼,便急吼吼的说道:“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听闻存中你最善工事,正好子扬族兄亦懂此道,今日起,我立工部,你二人便为我执掌工部,改良、改善器物,尤其是攻城、农用之物!须得重视!”

    刘晔、沈括闻言,相互对视一眼,起身应诺。。。

    而后,刘修又是补充道:“近来我曾命降将朱褒作画南蛮图,存中(沈括字)你亦懂得此道,须得为我多加核实此南蛮图之真确,不可有误!”

    “喏!。。。”

    。。。。。。

    ps:关于本书统帅值偏低问题,个人认为统帅指的是指挥打战的能力,是属于智慧侧的东西,并非武艺越高,统帅就越高;

    本书统帅设置主要考虑战绩,不论输赢,至少得是拿的出手的战绩;统帅90点以上者,大多都会是有过人战绩者,即使某些人物或许只有一场胜仗。。。

    有不同意见的可在书评区提出,会酌情考虑。。。

第119章 部署继续,治下改革() 
交州,交趾郡龙编城郡守府中。。。

    一大早刘修便招来了麾下文武,与初来乍到的几位人才见了礼,便开始继续昨夜未完的州郡部署与改革。。。

    首先在军事之上,刘修直接设置三大都督主掌自己治下东西南三处边界,而后更是将自身兵力扩张到了近25万,而除边境之外,内部诸多州郡之兵士则开始实行屯田制;

    至于政事,刘修则此时方才开始部署、改革。。。

    “你二人所掌之工部最主要负责工程、工匠、屯田、水利,器物改造等诸事,乃是对民生、军备极为重要的部门!须得多加注意,莫懈怠了!”

    “喏!。。。”

    “我再设刑部,由希仁(包拯字)你来负责,专司治下大小案件审理!”

    “喏!。。。”

    “再设兵部,幼度你来负责,掌管我治下之武官、兵籍、练兵、军械、军令等事物!”

    “喏!。。。”

    “再设礼部,主掌外交、礼仪等诸事,交由赵则平来负责!令设户部,执掌我治下之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此部交由房玄龄负责!伯温,此事你待会儿拟份文书,送往桂阳!”

    “喏!。。。”

    “再设吏部一职,主管人才、基层官员升任、调配等事宜!”刘修如是说道,眼睛瞄向上官婉儿,她前世本就有‘称量天下士’的美名,自身又极具文采,刘修却是有意任命她掌管吏部,但刘修转念又是觉得,上官婉儿终究是个女子,在这大汉天下,又逢乱世,实在不知她是否能降得住诸多人才;

    故而,刘修思虑、迟疑片刻之后,方才决定道:“吏部一职便暂时交由上官婉儿你来负责!”

    刘修下令之后,稍一犹豫,方才加了句:“婉儿尽力便好!”

    显然,刘修虽然相信上官婉儿的能力,却对她的手段并不十分有信心;

    上官婉儿有女宰相之称,刘修的担忧她心中自然清楚,她眼中的坚定一闪而逝,而后却又傲然抿嘴一笑,柔声应道:“喏!。。。”至于刘修的担忧,她却并不放在心上。。。

    “好!。。。”见得上官婉儿之气势,刘修也不由得赞叹一声,而后才道:“再设军机处,由伯温你、怀文、正则、元敬等人负责!”

    刘修并不明说责任,但众人却皆是心知肚明,刘伯温则是微笑着应道:“喏!。。。”

    “此外,再设监察院一职,主要负责监察治下大小官员,此职且由包大人你来兼任,我会掉一千锦衣卫于你,待找到合适人选,再行移交!”刘修继续下令道;

    包拯则是起身肃然应道:“喏!。。。”

    刘修微微点头,三省六部制度,他却是将其稍微变化,而后实行于自己治下诸郡,不过刘修自己心中也清楚,这三省六部制终究不是朝廷正式实行的,因此目前刘修也并不给予众人相应官职,而只是将这制度设在他私人麾下。。。

    紧接着,刘修起身来回踱步走着,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

    “在长沙郡内设文武馆!”刘修说着,扫视殿内众文武之后,又继续说道:“文武馆下暂时先设翰林院、兴武殿、医药堂三处!”

    “其中翰林院负责招纳文士,同时招收身具潜力之学子,统一授课,日后好为我麾下基石!院主之位则由朱熹你来担任!”

    “兴武殿则负责招纳武将,同时招收武将学子,再调杨滚老将军到长沙担任殿主,至于武陵南部与零陵郡则调杨四郎、杨五郎前往镇守!”

    “诸位若是有空,也可到文武馆中授课,为我等将来铸就人才,亦或是发现些天才之人,收为亲传弟子,继承自己衣钵,如此想来定是不错!”刘修说着看向刘伯温、谢玄等人;

    众人闻言,相视一笑,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好!”刘修大笑道;

    要说刘修对于颍川书院和荆山书院这天下最大的两大学府可是眼馋的很;颍川书院不用说,乃是大汉天下最大的儒家学士聚集之地,中原士族大多子弟皆会前往学习,至少也会游学于此,而在颍川书院的众多嫡传弟子中,更是出了荀彧、荀攸等荀氏八龙之辈,可谓天下文士神往之地!

    而荆山书院,亦是不甘示弱,荆襄楚地诸多南方士族子弟也多聚集于此,据说荆州八姓子弟,多数都是在荆山书院之中启蒙、成才、出师的;又像是水镜先生一般,膝下唯有诸葛孔明一个嫡传弟子,其余者皆不过是向他请教过、或执晚辈礼之人;

    不管如何说,刘修对这两大书院可是眼馋了许久,但可惜这两大书院皆是以士族为基础发展的,寒门子弟虽有,却并不多;而颍川书院似乎更是支持了曹操、荆山书院则仍是中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