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将三国-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又征召民夫、抓捕壮丁以充军士,于寿春号称二十万大军,实则一半以上不过是未经训练的百姓,而剩下的大多也只是郡兵及稍有训练的民夫所汇集,真正的常备士卒根本不足五万;

    然其声势之大,名下州郡之广亦是震惊天下,一时间,群雄诸侯皆是停下手中事,静观江淮局势变化!

    果然,未过多久,孙策驱赶袁术所指派丹阳太守袁胤,而后说服吴景、孙贲、孙香等亲戚共反袁术;随后孙策出兵欲与徐州吕布、陈禹共同讨伐袁术;但是没多久陈禹反复欲袭孙策之地、又有袁术策反江东山越之民反叛孙策,然而此时的孙策势力与刘修所知的前世历史已是不同,他早已平定太史慈、丹阳、会稽等诸人诸地,陈禹与山越的偷袭根本不曾阻挡住孙策讨伐袁术的步伐,孙策直接从丹阳出兵北上直逼寿春;

    另一边吕布亦是追回本要与袁术结亲的女儿、抓了韩胤送往许都之后,袁术大怒,因此命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率兵数万进攻徐州;此时的吕布兵将不过五千,于是策反韩暹、杨奉大败张勋等人,之后更是直逼寿春;

    袁术派张勋等人进攻吕布的同时,又同时派出大将纪灵、李丰、梁纲、乐就等人攻打陈国、东百等地,更是对许都构成威胁,于是乎,曹操亦是亲帅大军东征,阵斩袁术多员大将,一路向东,亦是直逼寿春;

    同时又有自称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从小沛出兵一千,亦是往寿春而去。。。

    。。。。。。

    同一时间,袁术自然也收到信报,说刘修从潘阳出兵北上反他,袁术对于这刚崛起一年、击败、驱赶了孙策的小孩刘修,根本就不曾放在眼中,因此他也不曾派麾下大将前往阻击,而是下令他名下的庐江刘勋出兵相阻;

    但刘勋虽不曾光明正大的反他,却也根本没打算帮他,因此刘勋直接忽视了袁术之令;更何况他与刘修相邻,自然是将刘修的本事打听的一清二楚,又怎么可能去自讨没趣,因此刘勋直接下令之下诸城放行。。。

    至于刘修可就没管那么多,他直接率领两万兵马北上,刚到柴桑等地,便以‘柴桑为潘阳郡治下’为借口,趁着柴桑城内、刘勋麾下放行之时,全取潘阳全郡、即柴桑县、彭泽县、历陵县等地,并留下杨六郎及一万士卒镇守,自己则按原计划,一路继续北上。。。

    此时的刘修则已经到了皖县附近,刘修见得天色不早,便下令全军安营扎寨、生火造饭。

    刘修大营、中军大帐之内,刘修随手批示着军务,不时的抬头看向闲适喝茶的刘伯温,心中顿时大为嫉妒,但无奈的是,此时他身边也没有其他人比他更善军务,何况他自己也要抓住机会多多学习处理军政的经验,故而此行所有的军务几乎都是他自己亲自处理的;

    没多久,刘修便再也坚持不住,揉着脖子站起身,对刘伯温酸酸的说道:“伯温,营中一切可还安好?”

    “主公放心,军中一切安好!”刘伯温意会,但仍旧摇着羽扇,淡淡笑道:“此地虽离皖县不远,但皖县刘晔并无动作,到是斥候探子不少,想必是那刘晔反倒不放心主公,担心主公有意皖县!”

    刘修闻言,放下手,扭了扭脖子,思量着:刘晔他知道,乃是汉室宗亲,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据他前世所知,这刘晔可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不管怎么看这刘晔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想到这,刘修顿时极为心动,如今他身据五郡之地,虽然偏南,但大小也是个诸侯,即使出身低了些,却也是汉室宗亲;可到如今除了系统中得来的文臣武将,也不过是收服了几个虾兵蟹将,比得上刘晔这等的可是一个没有;因此如今碰到一个还未真正得遇伯乐的千里马,自然有些别样心思!

    刘伯温观察着刘修脸色神色,亦是猜出了刘修心中所想,于是建议道:“主公若是有意收服刘晔,不若去那皖县逛逛?拜会一下许子将口中的这个‘佐世之才’?!”

    “去皖县?!现在?!”刘修大为惊讶道,要知道如今即使刘勋未曾与他为敌,可自己怎么说也强占了他的柴桑等地,此时去拜会真的合适吗?!

    “正是!。。。”刘伯温信誓旦旦道:“如今皖县由刘晔主事,而不说刘勋不曾下令出兵阻拦主公,便是主公与那刘晔同为汉室宗亲的身份,以及为朝廷扫除叛逆的名义,刘晔亦不会对主公如何!因此,主公如果有意此人,不若前往拜会一番也是无妨!”

    刘修听了刘伯温之言,也是点头认同:在这时代,像董卓这种人真的不多,大多数人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声名,没多少人会为了丁点利益而去破坏自己声誉,甚至让自己遗臭万年。。。

    想到这,刘修点头道:“也好,那便前去拜会拜会这‘佐世之才’!”

    之后,刘修唤来张蚝,下令道:“张蚝,你去点齐一千锦衣卫,随我同去皖县拜会刘晔!”

    接着又是转头问刘伯温道:“伯温可愿同往?”

    刘伯温欣然笑道:“固所愿也!。。。”

    ps:本书是,会夸大一些兵力、数据之类的,也会稍稍改变一些,所以大家别太在意‘太史慈那么早到孙策麾下’、‘曹操、吕布有没有攻到寿春城下’、‘袁术拥兵二十万’之类的小变化。。。

    打仗兵力损失,我用的大多是‘溃败’这个词,所以损失的兵力通常代表死亡人数+重伤不治人数+逃兵人数等等,并不是文中写损失多少兵马,就死了多少人!

第七十三章 佐世刘晔,相谈甚欢() 
建安二年正月末(197年),初春的夜晚来的比较早,;

    皖县城外的路上,刘修带着张蚝、刘伯温、锦衣卫等千人行至皖县县城之外不远方才停了下来,而后只带着十余个武艺较好的亲卫,便往皖县县城而去。。。

    黑暗中吹来点点寒风,颇有些刺骨,但更多的却是干燥;刘修此时身着猩红虎头铠,背披火红狐裘衣,胯下一匹燎原火,腰间配着白虹剑;却是威风凛凛,于夜间更是极为显眼;因此他刚到皖县县城之下,便被城楼之上的守将发现;

    那守将射出一箭警示,之后一边派人去请县丞刘晔,一边大声问道:“城下何人?来此皖县何事?”

    刘修见了守将反应,心中暗暗夸赞刘晔,前世虽不曾听说过刘晔排兵布阵的事迹,但如今看来,这刘晔对于军事管理还是蛮有一套的。

    刘修回过神,亦是大声回应道:“我乃汉室宗亲、安南将军、楚侯刘修刘季绪,听闻刘晔刘子扬族兄在此,特来拜会!”

    那守将见刘修并未带多少人,于是稍稍安心,喊道:“将军稍带片刻,我正便去请我家大人!”

    那守将说着,便又是催促士卒禀报去了。。。

    几柱香的功夫,那城楼上便出现一个文士身影;那文士一现身,便喊道:“城下可是楚侯刘修刘季绪?!”

    此文士正是刘晔,他今日刚打探道刘修近日会经过皖县,却不想今夜这刘修便来了,心中顿时对这起步不过一年、同为汉室宗亲的刘修大为好奇。

    “正是!。。。”刘修也是立刻回应道:“正是刘修刘季绪,此次路过皖县,闻听族兄在此,特地前来拜会!”

    “楚侯太客气了!”刘晔拱手回应道,之后又是细细观察一番城下及附近情况,方才说道:“楚侯稍带,刘晔这便开城!”

    “多谢族兄!”刘修亦是拱手回礼道。

    刘修还真不担心刘晔不开城放行,因为刘修知道,这刘晔最著名的便是他的眼光及远见,以刘晔的本事,即使未能猜到他刘修来此为何,却也肯定是**不离十了。

    不及片刻,刘修便见城门缓缓打开,而后一名身着大氅的文士迎了上来,刘修自然亦是下马走上前去;两人见了礼之后,便一边往城里走去,一边相互细细观察着对方。。。

    在刘修眼中,刘晔年少之时便扬名扬州等地,又被许子将评为‘佐世之才’,乃是极富盛名的智谋之士;

    刘晔,字子扬,统帅:??,武艺:??,谋略:93+,治政:85+;

    天下谋士以数十数百计,且不说能力高下,便是按他们所擅长的类型划分,在刘修看来,主要便是两种:其一乃是善谋,只要主公一遇事情,谋士便会给出上中下、或奇或正的策略来,以供主公选择,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善于制定行动计划;其二则是善断,善谋者出谋划策以供主公选择,但当主公迷惑时,善断之谋士便会为主公细细分析,使主公做出正确的决策来,而换句话说便是有远见、有见地、善于分析预见;虽然大多谋士都是两者兼具,但总会有更擅长的一方面。

    以刘修前世的眼光看来,刘晔便属于这精善预见的谋士,而且还是极为有远见的一类。

    而刘修观察刘晔的同时,刘晔自然也是细细观察着刘修:年纪不过十六、七岁,据说出身连庶子都不算(妾侍所生为庶子,刘修之母未升为妾),竟然创下如此家业,真真厉害!

    想到这,刘晔又观察其刘修身后两人,一文一武,文士羽扇纶巾,眼神精慧,似是极具智谋之士;武将魁梧高大,虽面色颇具阴柔,但想必也是‘万人敌’的猛将;麾下有如此能人,又是汉室宗亲,或许算得明主,刘晔心中如是判断着!

    。。。。。。

    一行人到了县丞府邸大殿,坐定之后,刘修便先出口说道:“子扬族兄好本事,竟将皖县治理的如此安宁祥和!”

    “楚侯谬赞了!。。。”

    刘晔还未说完,刘修便故意板着脸说道:“子扬族兄唤我季绪即可,何必唤我楚侯,显得如此见外!”

    刘晔闻言,呵呵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晔便不客气了!”

    “正该如此!”刘修又是顿时‘欣喜’道,接着又指着刘伯温、张蚝介绍道:“这位乃是汉室宗亲、淮南王刘安之后、刘基刘伯温族兄!至于这为则是小弟贴身护卫!”

    “哦?!”刘晔闻言,大为诧异道:“没想到今日今日得见两位贤弟,当真幸会、幸会!”

    “族兄客气、客气!”刘伯温并未特意表现,只是客气回道。

    刘修介绍完众人,便又客气道:“如今袁术谋逆,修此次出兵讨逆,还真是多亏族兄借道皖县!”

    “季绪贤弟太客气了!”刘晔客气说道,而后又是愤恨道:“袁术大逆不道,竟敢称帝,可惜如今皖县既无大将,守城卒亦是刘勋太守之兵,晔不能擅动,否则定也要前去寿春讨伐那叛逆!”

    刘修闻言,大为‘欣喜’道:“这有何难!既然族兄有心,不若便随我同往寿春,讨伐叛逆如何?”

    “这。。。”刘晔迟疑道,刘修之意,昭然若揭,他自然心中清楚,但一时间还是不能做出决定,于是言语之间显得颇为迟疑,但最终还是推脱说道:“刘勋太守托我帮他照看皖县,我早些时候已经应下,此时反悔,有违君子之道,晔虽心中极想虽季绪贤弟同去寿春,但亦不能弃皖县于不顾!真是对不住贤弟了!”

    刘修一听刘晔拒绝,心中顿时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