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将三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帅:??。武艺:??,智谋:80,政治:94;

    第三,宋璟。字广平,开元功臣,姚崇善应变成务。宋璟善守文持正

    统帅:??,武艺:??,智谋:85,政治:97;

    第四,姚崇,字元之,开元功臣,十事要说,古今少见;

    统帅:??,武艺:??,智谋:85,政治:97;

    第五,长孙晟,字季晟,中年,离强和弱,以夷制夷;

    统帅:??,武艺:??,智谋:94,政治:88,外交:98;

    第六,李绩,字茂功,壮年,三朝元老,一世功勋;

    统帅:97,武艺:??,智谋:96,政治:90;

    第七,伍云召,壮年,血染银袍透甲红,隋将莫敢与争锋。

    统帅:75,武艺:98,智谋:65,政治:??;

    第八,张顺,壮年,天损星,浪里白条;

    统帅:65(水战:75),武艺:80(水战:85),智谋:??,政治:??;精善:水战;

    第九,李宝,壮年,农家身,气节重,胆略佳,陆上岳飞将,海中泼李三;

    统帅:80(海战:90),武艺:75,智谋:75,政治:??,精善:海战;

    第十,沈庆之,字弘先,壮年,征战半生,勇武不凡;

    统帅:85,武艺:85,智谋:80,政治:70;

    十一,李晟,字良器,壮年,器伟雄才,文武能传;

    统帅:92,武艺:95,智谋:88,政治:80;

    十二、吴玠,字晋卿,性格沉毅,知晓兵法,善于骑射;

    统帅:92,武艺:82,智谋:85,政治:??;

    十三,吴璘,字唐卿,吴玠弟,壮年,著兵法,兼智勇,一生征战,入朝封王;

    统帅:92,武艺:80,智谋:87,政治:??;

    十四,秦良玉,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统帅:90,武艺:85,智谋:85,政治:60;

    …

    七郡十四项,一连串的数据和介绍,看的刘修眼花缭乱,甚至有好几人他前世都不曾听过;刘修耐下心思,开始认真分析起这十四个文臣武将,可惜只能选择一人,而后随机六人:

    前六个算是文臣,过半的政治人才,只是目前他虽然缺少政治人才,但缺的偏偏不是治政高手,而是大量的底层官员,因为,随着地盘的急速扩大,他不得不启用世族人员来为他治县、治郡;

    而若以智谋与综合能力来做选择,他自然倾向于李绩,但更让他看重的却是那长孙晟,没办法,谁让人家有个好本事的儿子,和一个连刘修他都垂涎的女儿。

    后面的八个武将,八到十不作考虑,十二至十四也略输一筹,唯有猛将伍云召,全能李晟可作考虑,不过如今的他不缺猛将,何况李晟还有个强悍的儿子…

    思来想去,刘修最终在李晟、李绩、和长孙晟三人之间徘徊不定…

    一刻钟,两刻钟

    时间不知过去多久,刘修的思绪早已跑偏,终于,他还是做出了选择,正当他要召唤之时,却猛然听见:

    “启禀主公,蜀中送来战报!”

    “蜀中战报?!”刘修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定是于谨送来的捷报!”

    “且拿进来!”刘修一笑,下令道。

    …

    伴着风雪,看着战报,刘修眉头微蹙,心中大为恼火,暗道:“果然如此!真是可恨…!”

    “世族,世族…!”

    “来人,”刘修思虑片刻,忽的下令道;

    “在!”

    “传令诸文武,议事!…”刘修严肃的传了将令,随即又是一笑,“看来此次的召唤倒是来的及时…嘿嘿嘿!”

    ps:这章数据资料多,比较水,但是又不得不写,见谅见谅!(。)

第266章 蜀中世族;长孙无忌() 
天上飞雪,地上连营,旌旗摇曳,中军帐内,数十道人影晃动,此时的刘修,已将通过郡城机会抽来的文武,一一召唤出来,至于州礼则还在系统之中。。。

    “诸位都知道是何事了吧?!”刘修扫视众人,严肃问道。∮,

    方才,他已将蜀中的战报一一传递过去,众人看过也是脸色不自然,毕竟,世家大族这类问题古已有之,哪怕再往后推上个一千几百年的,也不一定解决的了。。。

    且不说天下的世族,当是如今刘修治下,一年下来,版图急速扩大几乎一倍,如此,他的实力虽然也跟着迅速壮大,但隐患也紧随其后…

    他麾下的顶尖人才却是很多,甚至可比其余势力的总和,但偏偏基层的官员依旧不能免俗的靠上了各州各郡中的世族人员;

    数年的扩张,刘修此时的版图基本可被划为四个区域:最开始的荆南、豫章、交州一代,是他如今最繁荣、最稳定,不管军政皆是掌握最牢的一个地方,世族等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或镇压;

    而后的南中及巴蜀西南面地区,两百万百姓中,外族占了大半,世族的势力再次也并非很强,加上刘修这几年来不断发展其中商业农贸,收拢了大量民心,目前也是极为安定;

    最后的荆北和蜀中两个区域,则是世族问题最严重之地。

    单以如今于谨送来的巴蜀战报来说,由于刘璋的投降,巴蜀之地几乎所有的郡县和世族也都紧随其后降了刘修;然而,如此得来的州郡,虽省下了许多粮草兵马,但没有经过破而后立的战祸。可想而知,世族的势力会是如何的庞大,尤其在这没有科举的时代,如今可以说,巴蜀所有郡县的基层官员皆是世族之人,就是成都朝堂和军中的中坚力量也有不少被世族掌握。

    而这也正是世家大族的力量所在。他们或许没有许多高官战将,但却绝对是掌握了大量的基层要员,田地资产,以此影响诸侯决策。

    刘修的视线不断巡视在众文武之间,此时帐内,文武分列,武将中有他的十大战将、杨门女将,杨再兴、魏延等人,谋士则依旧是刘伯温安坐首位。谢玄、刘晔、刘巴等人紧随其后,除此之外,还有新来的数人,坐于众人最末位。。。

    这些人中,五个文士,三个武将,竟是八人,只因。刘修方才在一高明统帅,两文武全才。和最后的两高级智囊加贤惠美人,这三个选择中,选了最后一项—…长孙晟!

    长孙无忌,字辅机,青年,长孙晟之子。位居凌烟第一人,当朝宰相三十年;

    统帅:??,武艺:??,智谋:96,政治:99;

    长孙晟与长孙无忌二人虽然不通将兵之道。但目前刘修却也不缺这一流的统帅,或文武双全的战将,相比较而言,反而是治政和谋士一面差了许多,这些年他基本只靠刘伯温一人,这实在是因为赵普、房玄龄二人忙于政务,分不开身。

    刘修将目光停在众文士身上,“诸位觉得该如何行事?!”

    “于老战报上有言,蜀中世族尽降,除军中将位,其余文武事皆靠世族,故才请主公增派亲信文武入蜀,以牵制蜀中势力,”

    率先说话的乃是刘巴,他自进了刘修麾下,见识了诸多文臣武将,便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傲气,反而虚心的学习,没有多少表现;

    几年下来,他自觉地进步不小,“但依在下看来,世族一事自古有之,非一时一刻可解决;即使主公此时派了诸多能臣入蜀,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刘巴也是世族子弟,自然清楚的知道世族的厉害。

    “子初所言确实在理,世族之患非一日之功,”刘晔同样出言赞同刘巴,他来自汉室宗亲,世族的危害心中清楚的很,

    “但晔看来,主公增派文武入蜀却也不得不行,否则,若是放任不管,只怕蜀中诸世族势力会愈加嚣张,把持其中权柄!”

    “恩…”刘修不停的点着头,虽然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对策,但毕竟也是办法之一…

    “主公,在下有几法或许可为主公所用…”一个坐于末位的青年忽然起身,躬身一礼,谦逊道。

    “辅机有话,不妨直说!”刘修一见那青年,顿时笑道,他虽然前世历史学的不怎么样,但长孙无忌的大名,却依然如雷贯耳。

    刘修话中的意思,也让帐内的文武眼睛一亮,’主公竟如此看重此人…!’

    “喏!…”长孙无忌脸上自信一闪而过,随即说道:“主公欲遣亲信入蜀,且不说是否能掌握蜀中关窍所在,单是人数上,也不可能彻底解决此还,”

    “所以,依在下看来,主公不单要遣亲信入蜀,更要将蜀中的大量文武调往荆州,或是交州任职,如此,可逐渐分化世族势力,还能在各州郡安排亲信,进一步压制世族势力的发展…”

    长孙无忌军事谋略或许差了些,但要论这种政治权谋,他绝对会是第一流。。。

    “辅机所言,倒也是一种办法,”刘修眼睛一眯,心中开始琢磨起来,随即他又巡视众人,问道:“诸位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的计策,以及刘修的看重,让帐内众人纷纷侧目,这新来的真是好本事,便是长孙晟也是眼中露着欣慰…

    “这位长孙大人之言,到是最适合此时之策,”刘伯温同样摇着羽扇,眯眼笑道:“此策既能解决蜀中官员问题,也能同时解决荆北的麻烦,”

    “再加上此时正值战乱,大肆撤换官员确实不妥,如此左右调整调动,正好能安人心!”

    “好!…”刘修听了刘伯温之言,又见帐内无人反对,便大喝一声,道:“既然如此,就按此法行事!”

    “不过蜀中初定,汉中未平,依旧不适合大肆调动,”刘修一一看过众人,沉吟许久之后才下令道:“元之(姚崇字),广平(宋璟字),你二人一善应变之成务,一善守文之持正,正好互补互助!”

    “本侯令你二人即刻入蜀,相助于老理政!…除此之外…”(。)

第267章 新的部署;王侯霸业() 
强烈推荐一家手工曲奇店,在淘宝搜“妙蕾”或搜店铺名“妙蕾钱朵朵”,有一款10多种口味的什锦曲奇,超级美味!适合边看书边吃,书友们不要错过哦!

    ps:四千字章,二合一!

    西阳西下,寒风呼啸。←,

    刘修的中军大帐之内,正紧锣密鼓的商讨着新的部署。。。

    “元之(姚崇字),广平(宋璟字),本侯令你二人即刻入蜀,相助于老理政!…”正是今日新来的两大治政高手—…姚崇和宋璟,开元盛世中最大的功臣之二,他们在政治上的能力和功勋,被人拿来与贞观盛世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相提并论,可见其本事非凡。。。

    刘修只令他们辅助于谨,但并未立刻封分明确的职位,确实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大,赏罚分明的制度也必须不断被完善、被实施。

    “喏!…”两文士如此得受重用,却是让不少人心中诧异。

    “蜀中军政,于老一人难以兼顾,更是有汉中问题需要着手解决,且汉中有猛将数员,”刘修站起身,来回踱步,片刻之后才继续说道:“恩。。叔宝,再兴,荆嗣,大朗,你四人也即刻入蜀,相助于老执掌军事!”

    “尔等入蜀之后,便让张肃、张松、秦宓、董和、刘璋等人至襄阳,就说他们献城有功,本侯欲在襄阳,一一封赏!”

    “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