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将三国-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在南阳总共近二十万,怎么可能在一个秋季就损失殆尽?!”曹洪大声的反驳着,“元让呢?元让也败了?”

    “元让将军几人都已退兵至颍川郡内,”程昱依旧沉着脸述说着:“楚军数万屯于宛城,颍川形势实在…”

    程昱说着,摇着头,而就在众人还未消化这一消息的时候,程昱又再次抛出一则消息,“除此之外,许都皇宫发生兵变,陛下已离开许都,不知去向!…”

    “此时颍川可谓内忧外患,局势甚危!…”

    “什么…!”曹操又是再次惊怒交加,失声叫道。

    “这如何可能?!颍川不是有文若看着吗?!”曹操即使在如何雄才伟略,此时腹地遭袭,也是难以保持心平气和。。。

    曹操的怒火,诸人的沉思,让帐内气氛一度紧张。。。

    然而,这还未完,程昱又再次抽出一份情报,继续念道:“河北的袁氏三子也蠢蠢欲动,雍凉之地的韩遂等势力亦各有动作,就是北方鲜卑等异族也有小股骑兵南下至冀州境内掠夺…!”

    “混账!混账!欺我太甚!”曹操的怒火再一次飙升,左手捂着脑袋,喝骂着,却是头疼的毛病又犯了。。。

    “诸公,快快教某…”怒火过后,便是冷静,曹操扫视帐内一众文武,阴沉着脸问道:“形势如此危急,诸位可有妙计教曹操?”

    “主公且熄怒火,”拿着酒杯的郭嘉难得没有继续为自己倒酒,而是冷静的劝慰曹操道:“如今入冬,北方大多下雪,征战困难,故,主公尚有许多时间,可调兵遣将!”

    “切不可因此而失了方寸!”

    郭嘉的话让帐内许多人稍稍冷静了许多…

    而这时,一道声音忽然从众人最末位响起,“曹公,在下有一计,或可解此局!…”(。)

第262章 颍川司马;仲达心计() 
西阳城北数十里,曹军大营。

    天上的雪,地上的兵。此时的曹营一片哀愁,士气低靡,三五成群,纷纷议论着:大水冲走了多少弟兄。

    中军大帐之内。

    曹操一度怒火冲天,只是脑子一疼,方才再度冷静下来,问帐内众文武,道:“诸位,可有妙计教我曹操?!”

    郭嘉几年来已渐渐取代早些年生病卧床的戏志才,成了曹操麾下第一谋士,上次他没有获取多少孙氏的情报,赞同了贾诩的分兵之计,如今出了错,又严重低估了楚军在南阳的强度…

    因此,此时的他正劝着曹操,而脑中直转,打算将一系列的事情串在一起,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然而,这时,却又一道声音率先响起,打断了郭嘉等谋士的思路,“曹公,在下有一法,或可解此局!…”

    ‘唰!…’声音刚起,便有道道目光往那最末位置望去,

    ’是他?!”众人心中纷纷闪过那人的名字,

    ‘司马懿,字仲达,出身颍川名门“司马氏”,骑都尉司马防之子,丞相主簿司马朗之弟!’

    出声说话的正是入冬之时,方才从并州赶来,通过自家大哥介绍,进入丞相府任职的司马懿。

    “你是…?”司马朗只向曹操介绍过一次,司马懿年轻,又是在这军营之中,自然印象一般,而曹操当是也只是看在他司马氏的名头上,随便给了职位,如今…

    “你是司马家的二子,叫。。叫司马懿司马仲达吧?”曹操皱着眉,不是很肯定的问道:“仲达有何妙计,说来听听!…”

    曹操见他年轻,却临场不乱,举止稳重,便也来了点兴趣,而他也正好要给麾下的文武一点思考的时间。。。

    司马懿将曹操的神色看在心中。脸上’喜色’一闪而过,而后’很是恰巧’的被看他的众人所察觉,“正是仲达。”

    司马懿躬身行了一礼,年轻的脸上。有些’意气风发’,“方才仲达也细细听了些,曹公如今局势确实堪忧!”

    司马懿话一出口,便让一旁的自家大哥心惊肉跳,就是帐内文武也脸色失望。但随即。。。

    “而曹公所忧者,不过几件事!”

    “其一,陛下出走之事,如今天下大势已基本稳定,雄主明了,唯曹公、刘修、孙氏、刘备四人,且,曹公在北方称雄之局已定,又何必执着于虚名;陛下既然想走,放陛下归去也是好事!”

    “而以如今的陛下也不再是往日的陛下。他不会再相信其他诸侯,故,他也不会去往他人处求援,只会想尽办法自己得到兵权城池…”

    司马懿对刘协的评价,其他人同样点头赞同,尤其郭嘉几人,他们也从未在乎过刘协的威胁,只有楚侯刘修,孙氏,及北方局势。才能让他们重视。。。

    “而颍川的危局,则来自于楚侯,南阳宛城至颍川只一线之隔,两日路程!因此。曹公的当务之急乃是增兵颍川,否则一旦颍川被攻破,兖州、豫州便等于暴露在楚侯面前…!”

    司马懿继续解说着众谋士都知道的事实,而随着他的深入,也逐渐让曹操知道,他的本事并不差于荀攸、程昱等人。

    见众人眼中透露出的意外之色。司马懿依旧面不改色的叙说着:“然而,曹公的兵马多用于他处,已不足颍川防御之用,故…”

    司马懿抬起头,看着曹操,扬声道:“仲达有一计,可让曹公腾出众多兵马,以为颍川防守之用!”

    “是何妙计?仲达快快道来!”曹操语气稍微急促了些。

    “曹公当知道,袁氏三子,如今袁熙占据幽州,袁谭占据青州,袁尚则被袁熙收留!”

    “而袁氏三子向来不和,之前他们三人忌惮曹公在冀州的兵力,未曾大举动手,如今曹公南下,三人便起了争斗之心,而这场袁氏内战,只差一个起因!”

    “不知曹公以为然否?!”司马懿看着曹操,问道。

    “正是!”曹操干脆的应道,这本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挑唆袁氏三子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仲达是有何妙计?!”

    “仲达有一计,只怕曹公弃之不用。”司马懿忽然笑道。

    “是何妙计,曹某如何会弃之不用!”曹操闻言,顿时好奇,便是连曹操的几大谋士也是眼中透着好奇。

    “曹公可派出死士,刺杀袁熙!”司马懿鹰目对视着曹操,道:“只是,这刺杀之术,乃小道,曹公雄才大略,用此计,颇有些…”

    “刺杀袁熙?!”司马懿的话确实让众人眉头一皱,这办法他们确实很少用,更很少想,只因这刺杀之道犹如赌博,将筹码压在这一道上,也只有被逼急的人会愿意。

    “刺杀,虽是小道,但擒贼擒王,只要袁熙一死,不仅可以嫁祸给袁谭,且能让幽州混乱,”司马懿低眉打量着曹操及众文武,继续道:“而即使刺杀不成,最终,曹公皆可不费一兵一卒取得幽州、青州…!”

    “不可!…”荀攸第一个起身反对,他生在儒家,长在儒家,一身正气,虽战场韬略、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但如此偏门的,他却是极力反对,因为那,只会让雄主变小人…!

    “主公雄才大略,岂能用此计!”荀攸继续反对着。

    然而,荀攸的话似乎并没有得到贾诩、程昱、郭嘉等人的赞同,贾诩身为毒士,自然无话可说,程昱主掌的就是曹操麾下的情报、刺探这类事,自然更是不反对;郭嘉考虑的只会是大局和结果…

    “只要曹公能在此冬季将青州幽州收归治下,来年开春之时,不管这江夏,徐州,亦或是颍川危机,对曹公来说都将不是问题!”

    …

    司马懿口才不凡,他尽情的解说叙述着,说到曹操意动,说到荀攸心动,说到连郭嘉、贾诩等人也没了顾及。。。

    青幽二州的计划终是提前了。。。

    司马懿心中阴笑,眼中光芒闪动莫名,暗道一声:成了…!(。)

第263章 孙氏矛盾;诸葛再谋() 
扬州,有长江天险,共六郡,地域宽广,百姓也不少,若是占据全境,比巴蜀只好不差!

    然而,可惜的是,如今的扬州却是被三家瓜分,成了三分之势;九江寿春、及庐江六安两地以北地与豫州相连的地区(扬州境内淮河两岸),为曹操所占据,其中驻守着十数万曹军,分两支由曹休和夏侯渊率领;

    原豫章全郡,及半数会稽郡则皆为刘修所占据,其中驻扎着韦睿的数万兵马,及刘仁轨的数万水军。

    面对如此南北二侯,雄兵虎视,孙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江东小霸王’孙策受伤残废之后,江东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皆议论纷纷,民心不稳,便是连山越也开始动荡不安;若非近几年孙尚香初嫁刘修,还生下世子刘琨这一系列的外交联姻,让孙氏腾出大量的兵马,只怕此时的孙氏根本无法在徐州与曹操争锋!…

    ……

    吴郡,吴县,孙氏数代人的根基皆在此处。。。

    吴侯府中,此时的孙权正召集着麾下亲近文武秘密议事,其中,除开如今依旧在外的潘璋、朱然等亲信,吕蒙、朱桓等另一批亲信已尽数趁着大雪封路时,赶回了吴县。

    “主公,原来大公子和周都督将援兵全都调往徐州,如今大公子已在徐州攻城略地,十万曹军被打的连连后退,可谓雄风再现,不减当年!”朱桓感叹着,心里由衷的敬佩孙策。

    朱桓,两年前孙权掌权之后,新来投靠之人,凭借着不凡的勇烈和智略,一年之间为孙权在各郡各县召集了万余散兵游勇,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最终得孙权重用,和徐盛一同掌管此军。

    “大哥确实厉害,不愧当年’江东小霸王’之名…”孙权眼中闪过一道阴芒。随即隐去,若无其事道:“大哥身残志坚,竟是在韬略上精进如斯,可敬可佩!…”

    “大公子之举固然结果很好…”说话的是吕蒙,如今孙权麾下的亲信智囊。“但私自调动数量如此之大的兵马,且又以探视为由,欺瞒之罪,实在不小!…”

    “正是,大哥此举实在欠妥!”孙权眼神闪动莫名,一旁的徐盛、朱桓同样赞同的点着头;

    “如今我孙氏在曹操和刘修的夹缝下生存,兵马调动乃是大问题,”吕蒙继续建言道。

    “不错,”孙权严肃道:“明日一早,便立刻召集众文武议事。”

    “如今楚侯刘修强盛,但有联姻在前,联盟在后,却是无需太史子义这般猛将在丹阳驻守了!明日一早,便将太史子义调往徐州,届时由子明你任徐州都督,我会以母亲的名义,将我大哥调回来!”

    “除此之外,休穆你则接管太史将军在丹阳的军务,而山越、会稽诸军师有贺齐等将军在。却是足以!”

    “而后再领陈武、董袭二人带兵到皖县接应公瑾!”孙权眼神中带着笑意,将主意一一道出。

    “主公英明!…”几人闻言,欣然应道。

    “子明,徐州既然攻取不难。那届时你可多加主意青州,袁谭不过庸人一个,一旦得了机会,你便即刻发兵,攻取青州!”

    “是,主公!”吕蒙脸上严肃。眼中却是自得意满。

    ……

    与此同时,江夏北西阳城外不远的一座密林山巅,有一支数千人的兵马正在风雪中瑟瑟发抖!

    正是刘备、诸葛孔明、张飞等人…!

    军帐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