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将三国-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克这天下奇险,在出兵之前,便已定下了妙计!…”

    “哦?!”黄权、张任、严颜、吴懿四将一听,顿时心惊,对这楚侯刘修委以重任的’南中柱石’于老都督,更加高看,’难怪会被楚侯委以如此军政大权,果然非凡…!’

    要说于谨的能力,其实与鲁肃是极其的相近,但性格和经验上的差距,却让于谨更懂军事,更知韬略,更善征战!

    相对来说,鲁肃虽然领兵、军谋也皆不差,但他的性格和经验却使得他,更偏向治政和阳谋!…

    “不知都督可能与我等说说?!”黄权心中好奇,不由的追问道。

    于谨闻言,斜眼看了看几人脸色及反应,见他们皆是好奇神色,便解释道:“老夫在出兵之前,曾设谋于庞羲将军!”

    “而此计关键,也在于庞羲将军处!”

    “庞羲将军出?!”黄权等四人凝眉沉思,不明所以。

    “正是!…”于谨眺望远方那如利剑般耸立的山峰,解释道:“庞羲将军的一万兵马,为的是阆中之地,而阆中则有关羽留下的守将——廖化!”

    “他,便是咱们夺取剑阁之关键!…”于谨的掷地有声的说道。

    “廖化?他是何人?!”众人疑惑。

    “他是关羽留在阆中的守将,麾下倒也有三五千兵马!”于谨微微一笑,甚是自信,“我军会在前方放缓速度,等待庞羲将军的消息…”

    “庞羲将军一旦攻破阆中城,俘获廖化、或是取了廖化的军中信物,届时便可以这些兵符将印一类为凭。诈开剑阁!”

    “原来如此,都督妙计!我等不如!…”四人眼珠子转着,心思各不相同。。。

    阆中要城,关羽却只设廖化及三千余将士,却并非他有意为之,实在是他已无多余兵马;若非往日威名,加上形势和自家大哥的数十年声名,让他降服了孟达及其五千兵马,此时的他或许还在阆中养兵,哪里有机会攻夺剑阁。。。

    故。阆中的廖化及三千兵马,虽尽了全力,却也只挡住庞羲、沙摩柯数日,便被攻破!

    廖化虽未被逮住,却也只带着十数人遁向巴中之地,往米仓山后的汉中南郑而去。

    不过廖化对庞羲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已拿到了廖化的兵符和印绶,并连夜送到了于谨手中!

    “有此两物在手。何愁剑阁不破!…”于谨紧紧握住手中的兵符和印绶,即刻下令道:“张任、鄂焕听令!”

    “末将在!…”

    “老夫命你二人,从军中跳出百余勇士,乔装打扮。带上这廖化的兵符、印绶,前往剑阁,诈开城门!”

    “张任,你本是蜀中上将。让你前去虽有暴露之险,但同时也是要你能够劝住剑阁的兵将,他们本是蜀中之人。想必他们也不会愿意永远回不得家乡、见不得亲人!…”

    “喏!…”张任眼中闪过道道思绪,他武艺高,韬略也不凡,稍加思索便有了整套办法。

    数日后,寒风冬夜。

    剑阁之下,窄小的石梯石道之上,张任、鄂焕二人破衣烂甲,杵着长枪、大刀,一步步往上。

    忽的,便不知从哪飞出数支箭矢,射在二人身前示警。

    “来者何人?”山道上,响起阵阵回声。

    “快…快禀报孟达将军,我等乃是阆中廖化将军麾下!”却是鄂焕上前诉说,张任紧随其后,他乃蜀中上将,名声实在太大,认识他的人也太多,故他此次来除了劝说兵将和武艺智慧上的支援,其他的事,还得靠鄂焕这陌生脸孔出面…

    “阆中被楚军围困数日,廖化将军已是危在旦夕!末将乃廖将军副将,奉令突围而出,前来求援!…”鄂焕比划了下手中的东西,扬声道:“此乃廖将军印绶兵符,还请诸位快快通报孟将军!…”

    鄂焕说着,便主动将两物扔上前去。

    “你且等着!”

    一番交流、一番核对,孟达倒也小心,可惜他投效刘备不久,又不识得鄂焕,关羽麾下的副将、校尉他根本不能尽识,只凭着兵符、印绶,便也就接纳了鄂焕等人。

    然而。。。

    “阆中、剑阁、阴平,只要此三处皆在老夫手中,”此时的于谨已深处剑阁楼头,他眺望着北面,伸出右手,瞬间握住,铿锵有力的说道:“蜀中足可保得无恙,汉中,也不过老夫刀斧下的肉!…”

    “于老英明!…”于谨身旁,数位将军陪同,意气风发。

    “那个孟达到是滑溜的很,咱们大军刚到关内,他便不见了踪影!…”于谨微微一笑,嘲弄道。

    那夜,鄂焕和张任刚被迎进城门便抢占了城门,守得一时三刻之后,于谨便也率着后续数万兵马鱼贯而入…

    就这般,轻易的取得了剑阁!

    “孟达,有苟得之心,又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反复小人而已!”老将严颜同样眯着眼,抚须严肃道。

    “哈哈哈。。。严老兄倒是看得通透!”于谨闻言,顿时大笑。

    “于老接下来打算如何做?”黄权插话问道:“方才据飞马探报,日前葭萌关已被关羽取得,白水关邓贤也降了赵云…!”

    “如今益州局势暂定,剑阁、阆中、阴平道也已皆入囊中,“于谨闻言,缓缓道:“而此时已是冬季,行军困难,老夫打算来年开春,安顿好了巴蜀之地,再计较汉中之事!…”

    “原来如此…”

    “故,老夫打算留兵两万于剑阁,由张任将军你,以及杨三郎来驻守!”

    “严颜将军则率一万兵马前往巴中镇守,黄权将军和吴懿将军且先随老夫回成都,整顿兵马,来年再战!”

    “喏!…”

    ……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相对于大汉南方的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被曹操安定了几年的中原倒是相当的平静…

    然而,这平静之中,却波谲云诡…!(。)

第259章 皇都之谋,许昌之变() 
建安七年秋(202年),大汉战火更甚,河北四周面临外族侵扰的同时,又承受着袁氏子弟的你征我伐;雍凉之地的马氏、韩遂、羌族、曹氏钟繇、张既等也是战乱不休;而最严重的竟是南方,西蜀、荆北、扬州,纵横东西三地,战火绵延,涉及兵马百姓数百万不止!…

    反而是以往战祸不断的中原兖豫之地,被曹操平定十余年,竟是一片安详…

    然而,近年来,曹操南征北战,几乎抽调了自身腹地的所有兵马为用,只留下不多的守兵将士,由荀彧等人率领,镇守兖州和豫州各处。

    而这,也正好给了某些人机会,从中取利。

    就如此时的许昌之中,皇宫之内!…

    许昌的皇宫,初建不足十年,却已是富丽堂皇,一副歌舞升平之景象。

    皇宫中的某一间书房。

    “诸位爱卿,不知诸事可布置妥当?!”皇帝刘协安坐其间,嘴上说着,眼中却带着点点兴奋看向那数位文武大臣中的两个中年文士,“朕已将所有的希望都压上了!此次决不可有失!…”

    “陛下且安心!…”那两气质不凡的文士相互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偏向儒将气质的文士微笑着劝慰道:“此次定然万无一失!…”

    “宫中所有的兵将共五千人,”这五千兵马却是刘协等人舍去了所有的宫女太监,加上他们省吃俭用,方才有余粮养养活的,

    “届时会交由徐晃将军率领,冲杀城中曹军!…”

    这儒将般的文士叙说着,言语中带着自信,他正是受刘协剑术老师王越相请,而投效皇帝刘协的徐庶。

    “正是如此。”另一个儒士气质的文人此时也出言应道,此人却是陈宫,他自从对吕布失望之后,便自己入宫为刘协出谋划策,不为汉室,却是为除去曹操;

    “正如元直兄所言,五千兵马会用来对付许都中的曹兵!”陈宫眼中露着兴奋和报复的快意,但依旧沉着冷静,“如今城中也只有五千曹兵,有韩浩与史涣率领。届时徐晃将军一动,必然引来此军,以及曹府等各府中的诸多护院兵将!”

    “不过即使如此,曹兵至多也不会过万!”

    “不会过万?”刘协岳父伏完问道:“即使如此,我等五千人怕也不是敌手吧?!”

    “伏完大人莫急,听我道来!”陈宫声音突然有些阴沉,“曹府兵马被引出,其府内定然空虚,”

    “而王师近年来所训练的剑士、死士便有了大用!”

    “公台是想声东击西?!”刘协被囚十数年。本事没多少,兵书还是读了许多的。

    “不止如此,”徐庶为其解释道:“乃是双管齐下!”

    “只要抓了曹操家人子嗣,届时至少可保陛下安然出着许昌!”徐庶继续说道:“曹府一乱。军心必然也受到影响,徐晃将军也会有更大把握击败曹军!”

    “不可,不可。。。若将兵马和王师、侍卫等都调了除去,陛下的安全该谁负责?!”国舅董承一听。连连摇头说道。

    “董大人勿忧!…”徐庶笑着安慰他,而后指着身旁一位年轻的将军,说道:“有这位郝将军在。即使宫中那些太监、宫女从未受过训练,也足可今夜之用!…”

    被指着的郝将军见众人看他,却依然目不斜视的点了点头。

    “这位郝将军乃是…”

    郝将军,名郝昭,字伯道,乃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才;同样受王越所请而来,因为他们二人皆是墨家中人!

    墨家,传自先秦,后分三道,其一侠道,江湖游侠有过半皆属其中,而王越便是当代墨侠巨子,手上不攻剑术,天下无出其右者;其二器道,传承的是墨家机关器械之术,据说有两人得传;其三王道,非称王之道,却是王佐之道,有文武之分,而郝昭便是墨门武将传人,一身’非攻’的防守本事,可谓天下无双!

    “不行…”国舅董承还想反驳一二,刘协却猛然出声说道:“好了!…”

    刘协无视董承等人的反对,直言道:“朕相信元直和公台之计,也相信徐将军、郝将军、和王师的本事!今夜之事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朕受够了这个牢笼!”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刘协本事不大,但时日一长,谁有本事,谁没本事,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诸位便按方才所言之计行事吧!…”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便是刘协此时心中所想,若是谋划出现变故,他也只能祈祷了。。。

    ……

    许昌安宁了十余年,战祸几乎远离了此地,城中的夜虽不比往日的东都洛阳,但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这秋收之后的季节,百姓们更是心中欢快。。。

    然而,今夜却注定了不安宁!

    夜半时分,街上的百姓已是三三两两,颇为冷清…

    忽然,皇宫宫门大开,从中杀出无数兵马,正是这些年被充作御林军的徐晃及其兵马!只见徐晃一马当先,倒提长斧便往许昌城门杀去!

    许昌守将倒也尽职尽责,徐晃还未杀到城门之下,便见韩浩、史涣二人率领着数千曹军精兵,前来阻拦!

    这已非小皇帝第一次作乱,韩浩、史涣也不意外,直接便是一声令下,兵将冲锋,两军就这般在街头巷尾对起阵来。

    韩浩、史涣所带来的曹兵不过先头部队,时间越久,这街上出现的曹兵也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