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接过报告,拆开来,看了一遍,面色骤然大变。一旁的皇后查必注意到了忽必烈的神情变化,急忙问道:“大汗,出什么事了?”

    忽必烈沉声道:“野狐岭失守!伯颜损失惨重!”

    查必大惊,“这,这怎么可能?”

    忽必烈深吸一口气,喃喃道:“败得太快了!太快了!”顿了顿,“看来辽阳是不可能保得住了!”

    视线转到辽阳。

    高丽不敢与汉军交锋,派出使者向汉军请罪并且解释,同时大军撤回国内。

    杨玉红在布置好边境事宜之后,集中力量对辽阳路以北的咸平路、宁昌路发起进攻。然而大军还未抵达两座城下,便远远地看见烈焰映红了半边天空。

    杨玉红见状,面色一变,“不好!敌人要逃!他们放火烧城了!”扭头对几名将领下令道:“突骑兵全速前进!务必保住城市!”“是!”

    然而汉军还是晚了!当汉军突骑兵赶到的时候,两座城市已经完全淹没在熊熊的烈焰之中,根本就不可能施救!城外到处是失去家园的百姓,多数是女真人,他们显得非常悲伤和不知所措!

    难民的问题使得汉军不得不放弃继续攻击的计划,因为必须解决这些难民的生计,而这将使得本就不很宽裕的粮草辎重更加捉襟见肘。

    杨玉红下令究竟建造难民营地暂时安置这些难民,同时派出信史前往大都催粮。而汉军大部队则在附近驻扎下来。

第1024章 关键因素() 
汉军的接连大胜令百姓们兴奋莫名,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酒馆内人满为患,人们都在谈论着刚刚结束的战争。

    “蒙古人已经退回草原了!他们被彻底打垮了!多少年了!这中原都沦为了异族的天下!如今终于收复了!”一个老者老美纵横地道。

    旁边的一个年轻人笑道:“李老,你就不要感慨了!我看啊,这还没完!陛下和汉王的理想绝对不会就此而止!”

    周围的人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一个大汉举起酒碗大声道:“为汉王,为汉军将士!”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接着道:“为大汉帝国!”

    众人一饮而尽,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随着冰冷的酒水在胸口扩散开。

    皇宫内笑语连连。张良臣的王妃们正在逗着孩子们,现在张良臣已经有六个孩子了,三个男孩三个女孩,男孩都有几分像张良臣,虎头虎脑的,按照柳月茹的话,这几个小家伙长大了肯定像他们的老爸,而三个女孩子则像她们的母亲,长大后一定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到时不知道会有多少年轻俊杰为了她们而打破了头?

    汉军在前线取得辉煌胜利虽然令朝野欢欣鼓舞,不过也有人非常郁闷。那些依旧梦想恢复士族特权的人对于汉军的胜利极为失望!汉军越强大,他们就感到越不安!在阴暗的为屋子里,跳动的灯火映照着一张张阴沉的脸。

    视线转到野狐岭。

    黄昏下,军营内热闹非常!征战了多天的汉军将士们难得轻松下来!有的士兵在喝酒聊天,有的则在进行搏击比赛,场上打得激烈,场下是人山人海,不时爆出欢呼声!在军营内外的空地上,许多士兵在进行橄榄球赛,赛况虽然非常激烈,不过其实这时大家的心情是最轻松的!

    而作为汉军统帅的张良臣此时并不在军营中,他站在野狐岭最高的山峰上眺望着北方的茫茫草原。

    长城以内的战斗结束了!接下来改进型最后的一步了,深入草原,永远消灭来自北方的威胁!

    张良臣提醒自己冷静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冲动!大兵团深入草原作战绝非之前所有战争所能相比!后勤是个大问题,其次便是骑兵的问题,要在茫茫草原中找到并且歼灭敌军主力就必须拥有规模庞大的骑兵军团!而如今汉军的骑兵规模还不够!这场战争结束后,休整数年,待准备充分后再深入草原,一鼓作气将北方的这个钉子拔掉!

    张良臣深吸了口气。这时一颗流星向北划过天际!

    白熊小跑着来到张良臣身后。“汉王,萧将军的传书!”

    张良臣接过传书,看了一遍,微笑道:“很好!萧峰这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原来,萧峰在不久前率领左卫主力从肃州沿张掖河对亦集乃路发起进攻,歼灭两万元军,占领了亦集乃路。亦集乃路位于肃州、甘州以北,在蒙元统治时期属于甘肃行省辖下的一个路,也就是现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亦集乃路最重要的地区是位于中心位置的两座如同双肺的湖泊,张掖河最终就消失在这两个湖泊中。亦集乃路治所就位于其中一座琥珀的南部。

    张良臣回到大帐,提笔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令传令官立刻传给萧峰。

    视线转到辽阳地区。元军咸平路和宁昌路之后,分别退往北边的泰宁路和开元路。泰宁位于宁昌以北七百里,而开元路则在咸平以北五百余里,大概就是现在长春市以北七十公里的农安。元军已经与汉军拉开了相当远的距离,这使得汉军在短时间内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

    这天下午,在落日的余辉下,皇子铁穆耳在数百名怯薛卫士的护拥下来到辽阳临时治所所在地泰宁。辽阳行省的治所本来在辽阳路,目前已经迁移到了泰宁。

    “皇子!”铁木耳行礼道。

    铁穆耳急切地问道:“如今辽阳行省的情况如何?”

    铁木耳叹了口气,“形势很不好!目前真正还在我们手中的就只剩下这个泰宁路和东边的开元路了!”

    铁穆耳皱起眉头,“还剩多少军队?”

    “军队倒损失不大!五万精锐都在,还有两万多由当地各族组建的守备部队!”

    铁穆耳沉声道:“凭这些军队是无法守住泰宁和开元的!”

    铁木耳点了点头,无可奈何地道:“情况是这样没错!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除非能够说服各部族全力支援我们!”铁木耳口中的各部族指的是当时生活在黑龙江、吉林以及外兴安岭地区的游牧、狩猎民族,这些民族名义上归元朝统治,其实并非如此。过去忽必烈对于这些苦寒之地没有兴趣,同时又为了稳定后方,于是将各族首领均册封为万户、总督或者千户,并且忽必烈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派驻官员。这些官员并非对当地进行管理,而仅仅只是起到联络的作用!忽必烈的这些做法是成功的,这些部族都愿意做大元名义上的臣属,不过如今江山剧变,大元已经日暮词穷了,那些部族很多都表现出独立的意图!

    在如今这种汉军大举压境的时候,那些原本不被大元朝廷看重的野蛮部族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蒙古人能够争取到他们的支援,那么就还有在东北与汉军抗衡的本钱!反之,蒙古人全部退出东北的时间便指日可待了!

    铁穆耳道:“父汗派我来就是为了说服各部族继续效忠我们大元!”

    铁木耳皱眉道:“如今这种情况!他们还会效忠吗?据我所知,汉人的密探已经出现在那些部族中了!相比于他们,我们又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

    铁穆耳道:“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不过我们有一个优势,我们与那些部族头人基本上都存在姻亲关系!这是汉人不具备的!

    铁木耳思忖道:“那些部族虽然数量众多,但最主要的不过是兀者吉列迷万户府和肇州万户府。两者分别为南北部族的首领,只要能够说服他们,就成功了!”

    铁穆耳点了点头,“不错!因此跟我同行的就有这两家嫁到我族的女儿和她们的儿子!这是我们的王牌!”

第1025章 闲暇() 
视线转到中东。

    东方的大战刚刚落下帷幕,***国家发起的圣战拉开了序幕。这次圣战有土耳其和伊利汗国发动。在不久前,伊利汗国派往大汉帝国的使者回来了,他向可汗强烈建议不应该在中东挑起战争,他认为大汉帝国绝不会坐视不理,而见识了中原富庶和强盛的他不认为己方能够与大汉帝国相对抗!然而他的建议并没有被包括可汗在内的上层贵族们采纳,原因很简单,无关乎宗教,虽然这是开战的由头,其实就是为了争夺利益!这些年,大汉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商贸活动使得这一片地区变成了一块让人眼红的肥肉,那些打着宗教旗帜的人想要吞掉这块肥肉。

    伊利汗国出兵二十五万,土耳其出兵十五万,共计四十万大军分两路朝耶路撒冷地区杀来。土耳其一路从北往南,试图先攻取安条克,然后攻击耶路撒冷;伊利汗国一路则从沙漠南端经过麦加,继而沿海岸而上攻打耶路撒冷。

    带着紧急群情的快马飞快奔入耶路撒冷,所有人都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了。

    耶路撒冷国王立刻下令各条防线提高警惕,同时再一次向教廷,向汉军发出求援讯息。

    如今的态势是,耶路撒冷王国五万人马,其中两万驻守安条克,三万驻守圣城耶路撒冷,从欧洲自发过来的骑士和武装民兵有六七万人,这些人基本上都驻扎在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那些骑士还好,不过武装民兵简直就是乌合之众!纪律极为涣散!经常抢掠附近的百姓和商贾,这些人跟简直跟土匪没有多少区别!

    汉军远征军有十万人,驻扎在西奈半岛,暂时未进行调动。

    ***联军占据明显的兵力优势,几乎是二比一,几面对于耶路撒冷一方来说极为不利。

    视线转到大兴府,也就是之前的大都。

    如今的大兴府比之蒙古人统治时要繁荣热闹许多倍!虽然人口相对于庞大的城市还略显单薄,不过却彰显出蓬勃向上的气氛,如同东升的旭日一般,一切都朝气蓬勃的,而不久前这里却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南来北往的商队都会在这里中转,大兴府俨然已经成为了南北货物的交汇和集散地。大兴府不禁商贸正在高速发展,而且不断有常住人口迁移进来,他们都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帝国采取了鼓励百姓北迁的政策,凡是迁移到北方定居的家庭,均分给三十亩土地,并且免税五年,同时鼓励开垦,只要是开垦的荒地均可算作私家产业,并且免税两年。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那些原本就住在河北及大兴府地区百姓的回流。

    不过河北及大兴府地区依旧显得非常荒凉,要想恢复往日的繁荣看,恐怕尚需时日。

    书房。

    身着便服的张良臣看着刚刚收到的报告。报告是洛阳方面转发过来的,是有关中东的事情。

    张良臣放下报告,皱眉道:“他们终于还是动手了!”

    站起来走到窗户边,望着窗外的景象。此时已经临近中午,在灿烂的阳光下,树木、花草、亭台楼阁都发出耀眼的光辉。

    张良臣回到书桌前坐下,提笔飞快地写了两封书信。随即叫来传令官,令其将两封书函分别传给大理西路的南方和洛阳。

    待传令官离开后,张良臣叫来白熊。

    “汉王,有何吩咐?”

    “传令辽阳方面和野狐岭方面的主将,立刻返回大兴府,有要事商量!”

    “是!”白熊应诺一声,立刻离开了。

    张良臣看了一眼书桌上的报告,将它放到了一旁。张良臣长长地吐了口气,离开了书房。

    张良臣沿着回廊来到后院,远远地便看见身着宫装的黑凤正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