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朝后,忽必烈写了一封书函,命人以最快的速度传给铁木耳。

第898章 围城打援() 
视线转到高丽军大营。

    王雨柔面色铁青地看着跪在面前的两员将领。

    “违我军令!轻敌冒进!致使十万将士全军覆没,重挫我军锐气!我该如何处置你们?”王雨柔冷声道。

    两人感觉到了王雨柔话语中的杀意,心中大惊,慌忙求饶道:“陛下,我等已经竭尽全力了!陛下饶命啊!……”

    王雨柔丝毫不为所动,“来啊!”

    几名卫士立刻掀帘而入,“陛下!”

    王雨柔指着跪在地上连连求饶的两人,“拖下去,砍了!”

    卫士们抱拳应诺,一拥而上,在两人求饶声中将两人拖了下下去。片刻之后,两人的求饶声变成了辱骂,歇斯底里地辱骂,什么妖妇、篡位者之类的,简直口无遮拦!

    王雨柔面色铁青。

    大帐内众将都摒住呼吸,不敢吭声。

    两人的咒骂声嘎然而止,随即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被送到了王雨柔的眼前,两人都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样。

    王雨柔皱了皱眉头,一摆手。卫士立刻捧着两颗人头退了下去。

    王雨柔压下胸口翻江倒海的感觉。扫视了众将一眼,“我再重申一遍,任何人必须严格遵守军令!违者,军法处置!”

    众将心头凛然,抱拳应诺。

    王雨柔皱眉道:“铁木耳麾下铁骑,乃是元军最为精锐的力量!原野之上我军根本无法与其抗衡!不过,我军兵力两倍于敌军,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随即起身走到地图前,众将围了上去。

    王雨柔指着大同江北岸数个城池,“敌军骑兵数量有限,我们可以在数个方向上同时佯动,以使他们疲于奔命!在此同时,”手指向东移动,停在双城总管府上,也就是现在朝鲜北部的永兴城。“这里!……”

    众将双眼一亮。

    视线转回到京兆府方向。

    左威卫已经包围了银州。而豹韬卫则狂飙突进,接连绕过数道敌军防御线,进抵兴庆府城下,兴庆府城中军民大为震动,整个城中一片混乱。兴庆府,当年西夏国都所在地,如今是蒙元甘肃行省的中心地区。兴庆府及其周边的黄河地区,是整个甘肃行省农业、商贸最为发达的地区。兴庆府西边不远便是赫赫有名的贺兰山区。

    由于战前元朝方面根本就没有料到汉军骑兵会施行如此大规模的穿插和长途奔袭行动,因此位于后方的兴庆府仅仅只有一万军。

    整个兴庆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携带紧急求援书信的快马信使不断奔出城池。四门挤满了想要出城百姓,混乱不堪。

    前方的元军全都失了方寸,纷纷朝兴庆府赶来,因为兴庆府一旦死守,不管在心理上还是在实际上,兴庆府南边的所有土地也势必不可守。

    张良臣率领苍龙军团、龙骧军团在横扫柔狼山地区之后,攻占了黄河岸边的重要城市,应理,随即十几万大军沿黄河北上,一路攻击前进,由于元军绝大部分人马都敢去支援兴庆府了,因此进展极为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左鹰扬卫则沿灵州川北上,同样非常顺利!

    视线暂时转到吐蕃。

    邓煌率领的汉军在一场大战中不敌吐蕃、蒙古联军,汉军撤往怒江河谷。战局似乎已经发生了逆转。蒙古人、吐蕃人都异常兴奋,他们感到胜利就在眼前了!

    视线转回来。

    从西平府退下来的一支三万人的援军首先进入兴庆府附近。领军将领是兀良和台麾下部将兀良哈勒。

    三万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沿着官道朝兴庆府急赶,所有人都非常紧张,他们不知道汉军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出现!

    为了以防万一,兀良哈勒将所有斥候都洒出去了,然而久经沙场的他却很明白,这样做也不一定能够防止被汉军突袭!

    天阳渐渐落往西方,兀良哈勒所部逐渐接近兴庆府。随着离兴庆府越来越近,所有人也越来越紧张。

    城上苦苦等待的守军远远地看见了他们,兴奋呼喊起来,随着他们的叫声,原本死气沉沉的城市沸腾了!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守军兴奋的神情立刻煞白了!他们看见,两支汉军突骑兵出现了,从东西两边同时冲向援军。

    元军的斥候匆忙发出了警报,然而他们的警报依旧晚了!元军根本就来不及列阵,彪悍的汉军突骑便如同狂涛般涌了上来!呐喊声响彻云霄,铁蹄滚滚仿若雷鸣!

    元军将士面色苍白了!他们瑟瑟发抖,就仿佛看到狼群涌上来的羊群一般,不知所措!

    铁蹄洪流猛地冲入元军中间,元军就如同洪水中的麦苗一般,连片倒下!铁蹄过处,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无可抵挡!很多元军士兵勇敢地迎上铁骑洪流,然而却瞬间被淹没得无影无踪!没有阵型保护的步兵根本不可能与骑兵抗衡!

    元军完全崩溃了!溃兵丢盔弃甲四下奔逃!汉军铁骑无情地追杀,惨叫声此起彼伏,不断有溃兵倒在汉军的战刀铁蹄之下!

    一名元军步兵连滚带爬地钻进了一处草丛中,急促地喘了几口气,随即趴在草丛中朝外面张望,只见己方将士如同无头的苍蝇般四处乱窜,人人脸上都充满了惊恐,不断有人被砍倒在地,凄厉的惨叫声不断刺激着这名元军士兵的神经。突然,他看到一名士兵朝自己这边仓皇奔来,他的身后一名汉军骑兵正迅速接近他。士兵面色大变,心里大骂那个朝这边逃来的同袍。

    随即他看见那个士兵被追上来的汉军骑兵一刀砍倒在地,面色一变。

    倒下的士兵还没死透,他看到了躲在草丛中的士兵,流露出求生的渴望,朝他送出血淋淋的手掌。

    躲在草丛中的士兵摒住呼吸,根本就不敢上前救援。随后,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士兵被汉军士兵砍去了头颅。

    躲在草丛中的士兵感觉自己简直就是懦夫,那张在绝望中向他求助的面孔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城墙上的元军看着城外的惨烈景象,吓得目瞪口呆,他们听说过汉军的强猛凶悍,但却没想到竟然如此可怕!

    一名军户军士兵跌坐在地上,颤抖着声音道:“我们完了!我们完了!……”

第899章 人心动摇() 
兀良哈勒带着百余名士兵侥幸逃过一劫。一行人如同惊弓之鸟朝南边狂奔而去。

    兴庆府的治所内,官员们吵闹不休,很多人认为如今这种局面已经不可能取胜了,不如趁早向汉军献城,说不定还能保住目前的荣华富贵,他们认为,以汉军过往的作风,只要立下功劳,就能够获得奖赏,而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到底,结果肯定是万劫不复!

    知府陷入了沉思,众官员全都一脸希冀地看着他。

    兴庆府知府名叫萧铁,乃契丹贵族后裔,他手下的这帮文官不是汉人就是契丹人。萧铁原本是蒙哥麾下的一员骁将,蒙哥死后,忽必烈继位,萧铁便被认命为兴庆府知府,这其实是剥夺其兵权的一种措施,萧铁对于忽必烈早就心怀不满。萧铁虽然是武将出身,不过在任兴庆府知府的这几年里却表现出相当不凡的民政才能,在他的治理下,兴庆府社会安定,商贸发达,民生状况也是出类拔萃的,从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叛乱事件就可以看出来!

    萧铁抬起头来。众人都不禁流露出希冀之色。

    萧铁站了起来,“你们的想法我明白了!不过我乃大元皇朝的臣子,只能效死命以报朝廷,怎可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而叛变?今天你们这番话,出尔等之口,入我之耳,到此为止!”

    众人流露出极度的失望之色。

    待众人离开后,萧铁叫来亲信,吩咐了一番。亲信大讶,“大人,您刚才不是说……?”

    萧铁微微一笑,“不用问那么多,照我吩咐的去办!”

    “是!”亲信应诺一声,奔了下去。

    萧铁望着门外,流露思忖之色。

    另一边。

    从知府衙门出来的众官员中,一人在离开众人后,径直去了军营,将他刚才的所见所闻向蒙古将领详细说了一遍。

    蒙古将领松了一口气,“萧铁如此忠烈,我可以放心了!”

    兴庆府的百姓们对于目前的局势忧心忡忡,虽然官府张贴了安民告示,声称兴庆府之围不久就将解除,然而百姓们却根本不相信。色目人、蒙古人群体尤为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因为恐惧,他们对城内的汉人产生了莫名的憎恨,于是暴力事件发生了。两大群体之间相互斗殴,令原本就不安稳的局面雪上加霜!兴庆府仿佛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视线转到兴庆府以南二十余里,静州。

    兀良和台看着面前的地图,眉头紧皱,众将立在兀良和台身后全都忧心忡忡的模样,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兀良和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对方无可抵御的力量和如今完全被动的局面。如今兀良和台所部元军的处境非常尴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如果驰援兴庆府,结果恐怕又会重蹈兀良哈勒的覆辙,然而不救援兴庆府的话,兴庆府定然会失守,一旦如此,他们这些南边的军队也就只有撤退一条路了!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伯颜的援军,如果伯颜援军及时赶到,那么还有可能稳住目前的战线,可是援军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呢?

    这时,一名传令官心急火燎地奔了进来。“大人,伯颜元帅的紧急传书!”

    兀良和台双眼一亮,一把接过传书,拆开了,取出书函,飞快地看了一遍,面色大变。书信的内容并不是他所期望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噩耗!伯颜在书信中告诉兀良和台,由于山西汉军和山东宋军的大规模进攻,河北地区的军队已经不可能赶来救援他了!伯颜要他尽可能地守住甘肃,如果实在不行,就撤退!

    兀良和台心乱如麻,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当天晚些时候,另一封书信从西边传来了,这一次来的是好消息,孙蝶同意出兵,二十万察合台汗国大军在哲破日的率领下正朝胭脂山赶去。

    然而兀良和台却高兴不起来,虽然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元军超过四十万,然而远水救不了近渴,况且汉军左卫军团已经在胭脂山构筑了坚固防线,联军能否突破这道防线,根本就是一个未知数。

    兀良和台犹豫不决。然而南边的汉军主力却正快速逼近他所在的地区,从南边不断传来城池失陷的消息。军心越来越不稳了。

    视线暂时转到洛阳。

    哇……!随着一声响亮的哭泣,苏巧终于为张良臣诞下了一个麟儿。

    在门口焦急等候的众女都流露出兴奋之色,方怡一拍纤手,“太好了!终于生下来了!”

    稳婆兴冲冲地从房间里冲了出来。

    众女立刻围了上去,方怡一脸关切地问道:“巧儿姐姐怎么样了?”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一脸疲惫的苏巧看着放在枕头边的孩子,流露出慈母的笑容。心里升起一种期待,希望大哥能够快些回来,看一看他们的孩子。

    视线转回到战场。

    一骑在夜色中快速朝树林中奔跑着,这人身着便服,不知道是何来路?

    树林中汉军斥候发现了他,立刻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