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顺河等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明白陛下说的有道理,纷纷抱拳应诺。

    王雨柔叮嘱道:“这段时间其实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趁这个时候大力发展农业及贸易,同时军队加紧训练,积极扩军备战!”“是!”众人齐声应诺。

    王雨柔看了一眼众将,“你们要虚心向宋人的教官学习!只有学会了他们的大兵团战术,我们才有北进的资本!否则,就算军队人数再多也无法与别人野战争锋,无法进取!”

    “是!”众将抱拳应诺。

    “好了!都退下吧!”

    众人朝王雨柔行了一礼,鱼贯退了下去。

    王雨柔回到后宫书房,她的书房位于后宫一座湖泊边的假山之上,周围遍植绿树,环境非常优美清幽。

    王雨柔在古琴前盘腿坐下,古琴,佳人,好一副美妙的画卷。

    王雨柔拨弄起琴弦,韵味独特的乐曲登时悠扬而起。这曲调怎么那么熟悉?好像就是已经在中原各地广为流传的《英雄泪》!

    苍茫豪迈的韵味从王雨柔的手中间挥洒而出,这首《英雄泪》在她弹来,还别有一番凄美动人的韵味,这也许是她从女性的角度来理解的吧。

    一曲终了,王雨柔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王雨柔走到窗户边,望着夕阳一脸渴望地道:“你真的是大家传说中那样的英雄吗?”

第801章 茫然() 
十八万元军分成两路分别从北从西朝益都府昼夜兼程赶来。而益都府的战斗却处于胶着状态,金吾卫虽然占尽优势,然而他们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攻下益都府。战况渐渐地对汉军方面不利了。

    另一边,夏侯千钧率领的三万人马沿山东东路南部海岸线向西南方向挺进,由于这一路上元军守备空虚,因此夏侯千钧这一支军队接连攻克莱阳、胶西、诸城,直至闾州,闾州就是现在山东南部的吕县。闾州的占领,使得益都府与南部史天泽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困难。

    此时,五十万宋军正在向士璧和张镇孙的敦促下急攻宿迁和沭阳,与之前久攻无果的情况不同。由于汉军在山东东路的得手,因此守备宿迁和沭阳的元军士气受到很大打击,在宋军一波接着一波的狂猛攻势面前显得极为吃力。

    不过目前战局对于汉军和宋军来说,依旧非常凶险!汉军若不能及时攻陷益都府,那么进入山东东路的金吾卫必将陷入被动,这一次北伐山东的行动极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视线转回到益都府。

    又是一天的恶战结束了!金吾卫虽然已经竭尽全力,但敌人依靠益都府的坚固城墙使得他们的进攻始终无法取得突破。

    夜色非常安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城头上和城外的营垒中,灯火通明,双方负责巡逻警戒的士兵一丝不苟地来回巡视着。

    经过这些天的战斗,元军将士已经相当疲惫了,他们在城头上相互依靠着进入了梦乡。

    突然,嘈杂声在打破了寂静的夜色,元军将士纷纷惊醒过来。随即他们发现声音是从北城门方向传来的。

    元军守将巴和木匆匆冲出大堂,循声望去,只见北城门方向火光闪动,并且有杀伐之声传来。

    巴和木立刻判断,这是汉军趁夜色突袭北城门。冷笑了一下,随即叫来卫士队长,令其集合预备队。

    就在预备队集结完成准备赶去北城门的时候,一名满身血污的军官跌跌撞撞地突然跑来了,他那副模样就仿佛好不容易从狼群中脱身一般。扑通一声跪下,“将,将军,不好了!城门失守,汉军杀进来了!”

    所有人大惊失色。巴和木一把揪起军官,喝问道:“你胡说什么?汉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进城了?”

    军官咽了口口水,“城内,城内的乱民!他们突然袭击了我们!我们猝不及防,死伤惨重!他们乘机打开了城门!”

    巴和木大怒,一把扔掉军官。拔出弯刀,冲身边的将士们吼道:“随我把汉人杀出去!”

    话音刚落,突如其来的一支利箭从他的左耳击穿了他的头颅。

    这一下剧变令现场所有将士大乱,他们惊慌失措地四下张望。随即看见数百名汉军铁骑奔涌杀来,杀气腾腾!所有人面色唰的惨白了!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数百突起呼啸着杀入敌军丛中,如同浪涌麦田,猝不及防士气低落的敌军将士连片被扫倒在地,现场一片哀号。

    而与此同时,进入城中的汉军步兵主力则迅速朝另外三座城门及城市中心运动,许多当地百姓跟随汉军一同行动,这些百姓之所以会被动员起来,全是云鹤道长的功劳,云鹤道长这段时间的活动,不仅说服了许多元军中的汉族将士,而且还说服了许多百姓!

    这些百姓不久前在道士们的组织下突袭北城门元军,元军猝不及防之下被他们打开了城门,继而守候在城外的汉军大部队杀入!瞬间摧垮了元军的抵抗!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每当遇到元军,这些百姓便会用乡音向他们喊话,“乡亲们,过来吧!汉人不打汉人!”喊话的作用非常明显,本就心慌意乱的元军纷纷投奔汉军。

    元军如同烈阳下的春雪一般,迅速冰消瓦解!

    汉军入城后不到半个时辰,益都府被汉军占领,元军绝大部分战场起义,少部分负隅顽抗被杀或者被俘。

    而就在汉军完全控制益都府的同时,兀良合台派出的三万铁骑就已经进抵益都府以西三十里的一座镇甸了!以突骑的速度,最多一个时辰就可以感到益都府!不过就是这么一点点差距,元军没能阻挡住汉军占领益都府。

    第二天凌晨时分,三万援军突骑终于赶到益都府城外,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面‘汉’字战旗。将士们面色大变,他们没想到固若金汤的益都府竟然就这样失守了?!

    益都府既然已经失守,他们也不敢在此多做停留,后退了二十里,准备等候北面过来的十五万大军抵达,再做打算。

    蒙蒙细雨中,益都府失守的消息传到大都,朝野再一次震动了!百姓们、朝臣们都惊恐不安!局势的恶化令他们感到手足无措!

    忽必烈在大殿上大发雷霆,如同一头受伤的猛虎一般。下面的大臣们全都战战兢兢,无人敢劝。

    好一会儿之后,忽必烈终于平静了下来。扫视了众人一眼,看着这一个个衣冠楚楚的大臣们,心里没来由地一阵愤怒,他感到自己简直养了一群酒囊饭袋,除了浪费粮食,没有任何用处!

    忽必烈深吸一口气是自己平静下来。对传令官道:“告诉鲁特木,务必夺回山东东路,把汉军给我赶出去!”他几乎使用吼的!

    传令官应诺一声,慌忙离开了。

    散朝后,赵璧回到家中。

    他的夫人立刻迎了上来,解下他的外套,挂到衣架上,忧心忡忡地问道:“听说汉军又胜了?”

    赵璧皱了皱眉头,“只是一场小胜!战争还在继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夫人在赵璧旁边坐下,忧心忡忡地道:“老爷,妾身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璧微微一笑,“你我夫妻,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夫人一脸茫然地道:“我原本以为,忠臣不事二主!忠于大元皇帝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不过,最近我听到一些传言,我,感到很困惑!”

    “什么样的传言?”

    夫人看了他一眼,“老爷,我们为异族效力真的正确吗?老爷可知南方怎么说我们这些人的?汉奸!”夫人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苦笑道:“汉奸,汉之奸贼也!我虽然也想要借口为自己来辩护,可是……”一脸怅然地摇了摇头。

第802章 冲击() 
赵璧眉头一皱,“这些话是谁对你说的?”

    夫人摇了摇头,“没有人来游说我!是那些传言让我产生的感想!”看了赵璧一眼,忧心忡忡地道:“老爷,我总觉得心里不安啊!”

    赵璧沉默着没有说话。

    夫人继续道:“看如今的局面,汉军是有可能君临天下的!到那时,我们这些被他们称作汉奸的人,将何以立足?正如他们所说,百年之后,我们何以面对自己的祖宗?难道我们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

    赵璧霍然而起。

    夫人一惊,“老爷!”

    赵璧沉声道:“这话就到此为止!不可再说了!”

    夫人苦笑了一下,“妾身明白老爷的担心!但是老爷,这个问题我们恐怕无法回避!我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死心塌地追随蒙古人,要么……”顿了顿,愤恨地道:“老爷视忽必烈天命所归,可是忽必烈虽然表面上重用老爷这样的汉臣,可实际上却暗中防范!其他蒙古人就更不用说了!那些蒙古贵族不是时常对老爷你们言语嘲讽吗?”嘲弄一笑,“天命所归!什么叫天命所归?真要天命所归,为何忽必烈他们对我们如此防范?而且一有需要,便毫不犹豫地掠夺我们汉人的财产!过去如此,现在依旧如此!原因无它,因为他们是异族,而我们是汉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天命所归,岂非可笑,岂非自欺欺人的说法!”

    赵璧面色一变,“大胆!”

    夫人心头一凛,连忙跪下,“即便老爷不悦!妾身心里的话还是要说!”抬起头来,愤愤不平地问道:“老爷,我们这么为蒙古人效力,与自己的同胞为敌,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就是为了那虚无飘渺的‘天命’?”

    赵璧一脸茫然之色,不知该说什么,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开始动摇了!他受的是儒家教育,儒家讲究所谓的天命和忠君思想,一旦某个家族的天命而统驭天下,那么士子就必须誓死报效!这是儒家宣扬的道德!可是这个道德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民族的利益!按照儒家思想,忽必烈得到了天命,既然如此,那么效忠于他就是天经地义的!这种理论显然与后世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它完全忽视了民族的利益!

    赵璧颓然坐下,揉了揉太阳穴,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在他的脑海中激荡着,互不相让。赵璧这种人之所以会效忠忽必烈,并非如大部分人那样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实现他自小树立的远大理想!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夫人的话对他的影响才会这么大!

    夫人端来茶水,赵璧接了过去。

    夫人一脸歉意地道:“对不起老爷,让你心烦了!”

    赵璧喝了口茶水,放下茶碗,摇头叹了口气,“夫人何必自责!我,确实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夫人流露出欣慰之色。

    赵璧四下看了一眼,“炎儿呢?”赵璧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二儿子在朝中为官,小儿子赵炎刚满二十,以他的年纪和他老子的地位,应该早就得到一官半职了!可是,这个赵炎与一般人不同,不喜为官,而痴迷道教。

    夫人回答道:“他去城外道观了!”

    赵璧眉头一皱,看了夫人一眼,“你要看住他!不可再去道观了!”

    夫人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赵璧皱眉不答反问道:“夫人可知汉军为何能够如此快便席卷整个山东东路?”

    夫人一愣,“难道跟道士有关!”

    赵璧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根据目前得到的情况,道士们策反了当地的许多百姓和驻军,正因为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