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远处的几个才子见对方能与美女攀谈,不禁流露出嫉恨之色。

第57章 才子佳人() 
“小姐也如此认为吗?”

    柳月茹微笑着点了点头,打量了他一眼,“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对方彬彬有礼地抱拳道:“在下张知古,淮南江宁人!”

    柳月茹流露出恍然之色,“难怪公子谈吐不凡,原来是江宁才俊!江宁一地自古以来都是英雄辈出的!”

    张知古淡然一笑。这看在柳月茹的眼里不禁对他又高看了几分。

    张知古一脸渴望地问道:“不知在下能否知道小姐芳名?”

    柳月茹微笑道:“小女子姓柳,双字月茹!”

    张知古一愣,一脸惊喜地问道:“小姐可是柳大学士千金?”

    柳月茹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知古不禁一阵兴奋,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一脸热切地抱拳道:“不知在下是否有幸能与小姐畅谈一番?”

    柳月茹也正有此意,她很想听一听这个与众不同的才子对于当今局势有何独到见解。正当她准备点头时,看见身旁的苏巧,想到这次出来的目的是陪苏巧散心,于是婉言谢绝了,“我也有此意,不过晚些时候吧!公子若有遐可直接到柳府来找我!”

    张知古先是流露出沮丧之色,继而流露出惊喜之色,连忙抱拳道:“那就如此说定了!在下告辞!”柳月茹微笑着点了点头。

    柳月茹看着张知古匆匆离开的背影不禁感慨道:“想不到还有此等人才!”

    苏巧望了一眼那人的背影,流露出不屑一之色,在她眼中,谁也比不上大哥千分之一。

    朝廷上,几派人正在激烈争论。原来,不久前赵葵的紧急文书送到了朝廷,随后朝廷便就蒙古人是边境抢掠还是全面进攻的前兆展开争论,贾似道一伙认为这只是蒙古人规模较大的一次抢掠行动罢了,理由是潜伏在北方的细作并未传回相关的任何情报;务实派则认为无论如何已经全面备战以防万一,但是这一观点遭到贾似道一伙的激烈抨击,他们认为如此以来反而会给蒙古人以口实,就如同当年端平入洛的情况一样;至于丁大全一伙,则没有任何意见。

    所谓‘端平入洛’是指宋蒙联合灭金后宋朝试图收复河南的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以惨败而告终,也是宋蒙开战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个原因只不过是蒙古人求之不得的一个借口罢了。宋军之所以在河南惨败,其实主要原因并非战力的差距,而是指挥不当,战前准备不足,另外后勤保障不力,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宋军的惨败。另外再提一下,在后期抗蒙战争中起到非常大作用的赵葵就是‘端平入洛’的主帅之一,赵葵这个人虽然不错,但领军才能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才会在后来坐镇临安全力支持有能力的余玠,可惜的是余玠已经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了。

    宋理宗被两方的观点弄得不知所措,他觉得两方面说的都有道理,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最终宋理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丁大全。“丁爱卿,你有何见解?”宋理宗一脸希冀地问道。

    丁大全看了看贾似道又看了看吴潜,笑道:“两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我觉得我们应该取两者之长而弃两者之短!”

    宋理宗好奇地问道:“那该如何做呢?”

    丁大全道:“边境不要有大动作,以免使蒙古人误会!不过在内则悄悄进行准备以防不测!”

    吴潜和贾似道都皱起了眉头。宋理宗犹豫了一下,点头道:“这个办法不错!”随即笑道:“好!那就这么办吧!”扭头看向吴潜,“吴爱卿,由你负责粮秣事宜!”“是!”吴潜抱拳应诺。

    宋理宗又对谢方书道:“谢爱卿,你是枢密院使,就由你秘密调集军队以应不测!”“是!”

    视线转回到张良臣方面。

    张良臣靠在院子回廊的栏杆上,用树叶吹着后世才有的乐曲,来到古代后的一幕幕在眼前如同走马灯似的溜过。此时,月冷星稀,微风挟带着绿草的馨香从张良臣的身旁拂过。

    张良臣这吹树叶的本事是当年跟一位同事学的,他来自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一个山村,那里的孩子没有城市里孩子们常见的各种电子玩具,但却有很多城里人没有的乐趣,用树叶吹曲子便是其中之一。

    张良臣吹得曲子是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虽然有的地方有些变调,不过整体感觉依旧是原汁原味的。这样的曲调在八百年前的夜空中回荡,让人不禁有一种恍惚不知当今是何世的奇怪感觉。

    张良臣吹奏完毕,放下手中的树叶,不禁叹了口气。

    “想不到大人竟然还有这一手?!”身后突然传来薛刚惊叹的声音。他其实早已经来了,只是被张良臣的乐曲吸引住,以至于直到此时才出声。

    张良臣扭头看了薛刚一眼,笑了笑。

    薛刚走上前来,看了一眼张良臣手中的树叶,惊诧地问道:“难道大人就是用这一片树叶演奏的吗?”

    张良臣看了看树叶,笑着点了点头。

    薛刚不禁啧啧称奇。随即好奇地问道:“大人此曲韵律激昂!让人热血沸腾!不知叫什么名字?”

    “男儿当自强!是我家乡的一首歌!”

    薛刚默念了一遍,点了点头。

    张良臣问道:“老薛,是不是有什么事?”

    薛刚这才想到此来的目的,连忙取出一封书函呈给张良臣,“这是统制大人刚刚派人送来的!”

    张良臣接过书函,拆开,打开书函,看了一遍。“统制大人让我们南下阻挡另外一支蒙古军!”

    薛刚点了点头,随即有些担忧地问道:“就我们吗?”

    “不!还有从历水浦败退的严忠孝所部千余人,另外还有统制派来的三千援军!我们这里能够战斗的有一千七百余人,加起来有近六千人!”张良臣皱起眉头,这样的兵力相对于葛罗两个万人队的探马赤军显得非常单薄。

    薛刚皱眉道:“不知道统制大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只调派这么点兵力?”语气颇有些不满的味道。

    张良臣却一脸平静地道:“这也怪不得他!这几日的战斗,我军损失不小,而他又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蒙古大部队,所以也只能调出这些军队!赵葵大人派出的一支两万人的支援部队已经在路上了,我们只需要坚持几天时间形势就会好转!”

    薛刚听到有援军即将赶到不禁双眼一亮。

    张良臣站了起来,“你去告诉朱勇、岳思成和各队指挥,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们便开拔南下!”“是!”随即薛刚问道:“那刚刚收复的自杞县城怎么办?”

    张良臣稍作思忖,“留下两百人守备,通知韩广去接防!”

    薛刚听到韩广的名字,不禁流露出不屑之色,“他敢吗?”

    张良臣笑道:“他不能不去!否则的话宣抚使大人不会放过他的!他是聪明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待薛刚退下去后,张良臣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朝卧房走去。

    就在这时,中队副指挥冯胜跑了过来。

    “大人,外面有人求见!”

    “谁啊?”

    冯胜摇了摇头,“不知道!来人衣着普通,操一口临安口音,不肯说明由来,只说要见大人!”

    张良臣想了想,“把他带到大堂来!”“是!”

第58章 不速之客() 
片刻之后,一个身材瘦小目光深邃的中年人跟随冯胜来到了大堂之上。

    张良臣打量了他一眼,“先生是什么人?”

    中年人笑着一抱拳,“在下夏汤,只是一个个无名小辈!此来是奉我主上之命特来向大人表达敬意!”随即从袖笼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漆木盒子,双手托起。

    冯胜接过木盒,转呈给张良臣。

    张良臣将木盒放在案几上,打量了一眼,将开口位置对向一侧,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被暗算,这完全是受影视剧的影响,在很多影视剧中,主人公往往会被安放在木盒中的暗器所伤。

    张良臣打开木盒,一朵璀璨的光晕立马呈现在眼前,放心,这并非暗器,而是极为稀有的夜明珠,在这个时代,这样一颗夜明珠绝对是价值连城的。

    不过张良臣并没有流露出惊叹的神情,抬起头来,淡淡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冯胜看到对方的神情,不禁在心中赞叹一声,笑着抱拳道:“这下已经说过了,这是我家主人对大人的敬意!”

    张良臣看了一眼那璀璨多彩的夜明珠,笑道:“你家主人还真够大方的!”顿了顿,“你家主人究竟是谁?”

    夏汤笑道:“我家主人是仰慕大人之人,至于身份,暂时不便透露!还请大人能够收下我家主人的心意!”

    张良臣调侃道:“不会是哪位待字闺中的小姐对我青睐有加吧?”

    一旁的冯胜嘴巴一裂。

    夏汤一呃,微笑道:“大人说笑了!”

    张良臣合上木盒,对夏汤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夏汤一愣,连忙道:“大人这话……”

    张良臣摆手打断了对方的话,“好了!你不要多说了,这件东西你拿回去!”

    夏汤眉头一皱。

    正当他思考如何说项之时,冯胜将木盒塞进了他的手中。

    夏汤无奈地抱拳道:“既如此,那小人告退了!”随即退了下去。

    张良臣的脑海中如同走马灯似的闪过一个个人物的影像,他在思考究竟是谁想要收买他。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贾妃一伙的可行性是最大的,理由是贾妃与阎妃一伙是竞争关系,而他张良臣在世人眼中属于阎妃一系的人,因此贾妃方面要挖阎妃的墙角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张良臣的推测很有道理,不过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当时的推测与事实相去了十万八千里。

    视线转到融州。

    身为广南西路宣抚使的赵葵正在看着地图,眉头紧皱,他在为眼前的战事忧心忡忡。自西边传来警报后,他便立刻下令广南西路军集结,同时请观察使城防筹备粮草,目前他只能派出两万援军,因为大军及辎重物资要集结完毕尚须时日。

    赵葵皱眉喃喃道:“这一次蒙古人究竟是想干什么?希望不要是大举进犯的前兆才好!”叹了口气。

    这时,赵葵的幕僚赵碧成兴冲冲地冲了进来。“大人,捷报!捷报啊!”

    赵葵一愣,连忙问道:“什么捷报?”

    赵碧成急声道:“正将张良臣在磨巨大破蒙古军前锋,斩杀数千俘虏数千,并且收复自杞县城!”说着将报捷书函递给赵葵。

    赵葵双眼一亮,按住激动的心情一把夺过书函,飞快地看了一遍,一拍书函兴奋地道:“好!太好了!这个张良臣果然名不虚传啊!”

    赵碧成点了点头,“我还听人说,这个张良臣在两军交战之际阵斩万夫长摩诃!其勇令敌人胆寒啊!”

    赵葵哈哈一笑,拂着颌下长髯道:“我看现在总不会有人怀疑他在襄阳的战绩了吧!当日一见他我就知道此子绝非浪得虚名,我看其勇悍可与汉之骠姚相提并论!”赵葵口中的骠姚其实就是指霍去病,霍去病便是以勇闻名天下,所谓勇冠三军其实就是从霍去病来的。赵葵将张良臣与霍去病相提并论,可见他对张良臣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