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7章 好险() 
“是,属下立刻去办!”朝张良臣一抱拳,便要离开。

    “等等!有件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武平流露出倾听之色。

    “最近京兆府的那些士绅向京兆府提议废除蒙古人建立的军户制度,恢复从前,你怎么看?”

    武平思忖道:“其实这种军户制度对于目前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能够使那里的所有资源全都用于战争!士绅想要废除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军户制度对于他们的利益是有很大损害的!”朝张良臣一抱拳,“如果大人出于扩张的考虑,那么就不宜废除这个制度,至少现在不行!反之,如果大人想要收拢士绅之心,那就得废除这个制度!否则的话,这些士绅不仅不会站到大人一边,甚至有可能生出其他的事情来!”

    张良臣皱眉点了点头,笑道:“你的看法和周密一样!你们两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啊!”

    武平自谦道:“大人过奖了!”

    张良臣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望着落日的余辉沉默了片刻,“你认为那些士绅如果达不到目的会反?”

    “很有可能!平民百姓过不下去会造反,而士绅大族则更深一步,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或者是看到更加强大的力量,便会生出异心!与平民百姓相比,这些士绅大族的忠诚更难以保证!”

    张良臣笑了笑,“那么就保留军户制度!”转过身来,“不过必须做一些改动!否则的话,那当地的士绅闹事倒没什么,就怕朝廷和皇帝会有不好的想法!”

    武平点了点头,抱拳道:“大人所虑极是!”

    “行了!你忙你的去吧,这件事我交给周密去办!”

    武平朝张良臣一抱拳,“属下告退!”,退了下去。

    给秘密营地运送给养的大船在岸边停下,士兵们将物资朝岸上运,随后由独轮车朝大山深处运去。

    就在这时,一条不起眼的小船停在大船后方一里开外一块巨石之后,小船上有三四个做渔民打扮的年轻人,不过他们的神情却一点都不像是渔民,鬼鬼祟祟地朝前方张望着,一副做贼的模样。

    “队长,那些物资都运进山里了,怎么办?”

    队长朝大船停靠的岸边张望了一遍,发现险要之处都有守卫,皱眉道:“这里戒备森严,我们是没办法混进去了!”扭头对手下道:“回去!将这里的情况报告大人!”

    随即小船便悄悄地离开了。

    然而他们没走出多远,便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两条大船截住了去路。船上三人大惊失色,一名手下惊慌失措地问道:“队,队长,怎,怎么办?”

    “别慌!他们一定不知道我们的身份,我们就装作当地的渔民!戴上斗笠,把鱼篓的鱼倒出来!”两名手下连忙照做。

    两条大船将小渔船逼停到岸边,随即从大船上跳下数十名士兵将三人控制起来。军官打量了三人一眼,“你们是什么人?”

    队长连忙道:“军爷,我们都是本地的渔民!”

    “渔民?”瞥了一眼船上还活蹦乱敲的鲜鱼,觉得他们真的就是渔民,便道:“走吧!”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三人都不禁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三人跳上船,准备离开。

    “等等!”军官突然叫住了他们。

    三人不禁心头一紧,他们不知道军官突然叫住他们意味着什么。

    三人转过身来,队长连忙问道:“军爷还有何吩咐?”模样卑微至极。

    军官按着刀把看了一眼队长脚上的靴子,“你们既然是渔民,怎么会穿着官靴?”

    三人大惊,知道自己暴露了,下意识地便想反抗,然而不等他们采取行动便被周围的十几名士兵拿刀枪逼住了要害!

    军官一挥手,“带走!”

    冯胜急匆匆地闯进书房,“大人,饶风岭抓到奸细!”说着将一封书函呈给张良臣。

    张良臣心头一惊,连忙接过书函,飞快地看了一遍,“三个禁军卫士!哼,张知古的手生得还真长啊!不过,看这审问的情况,饶风岭军营应该还没有暴露!”

    张良臣放下书函,思忖起来,随即提笔写了一封书函,交给冯胜,立刻派人快马传给薛刚,“让他照此去办!”“是!”接过书函,奔了出去。

    张良臣看着面前的书函皱起眉头,“张知古!你还真是个麻烦啊!”

    不久之后,张知古终于接到了等候已久的密报,他立刻兴奋起来,下令集合所有卫队,朝密报指出的地点奔去。

    赶到丐州仙人关军营,立刻对整座军营进行搜查,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观察使大人,这么兴师动众究竟是为了什么?”萧峰一脸愤慨地质问道。

    无话可说的张知古冷哼一声,一句话没说便带着手下离开了。

    一出军营,张知古喝问张金:“这么会这样?”

    张金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脸茫然地道:“小人,小人也不知道啊!”

    “废物!”

    其实这一切都是张良臣安排的,张良臣利用被抓住的那几个奸细给张知古发来了假消息,诱使张知古采取行动,张知古信以为真,带着全部人马气势凶凶地前去查察,然而却一无所获。

    既然这是张良臣策划的,那么事情就不会这样结束。

    不久之后,朝廷便收到张良臣及当地官员的联名上书,书中痛陈张知古横行不法假公济私的行为,同时还有张知古贿赂当地官员的证据。

    朝廷之上丁大全立刻借此展开攻击,皇帝不禁感到,必须拆换张知古才行,然而就在皇帝要下决定的时候,贾似道出列了。

    皇帝连忙问道:“贾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张大人年少气盛,行为难免有失当之处!要说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处于私心,我看是说不过去的!如今四川各地祥和安宁足见张大人功不可没!”好嘛,硬是把张良臣的成绩安到了张知古的身上。

    “因此臣以为应该处罚,但不宜过重,否则的话,岂不让大家在办事的时候都变得束手束脚了!”

    皇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贾爱卿此言甚合朕心!”

    丁大全见状,便没再说什么了。

    吴潜急声道:“陛下,不管张知古大人在此事上有几成私心,但他与张良臣大人有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难保他将来不会因此而针对张良臣大人!属下以为,应该换一个人出任四川观察使之职!”吴潜这样一番话当然是出自他那刚正不阿的性格。

第238章 琼州() 
皇帝皱起眉头,他认为吴潜根本就是在多事,他其实根本就不愿意换掉张知古,一是因为贾妃的枕头风和贾似道的缘故,二是他本人也认为有这么个跟张良臣有隙的人担任观察使是有利的!

    贾似道立马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乘机发难道:“吴大人,我听说你和宣抚使关系匪浅,你这样强烈要求换掉张知古大人,莫非是宣抚使授意的?”

    吴潜眉头一皱,朝皇帝抱拳道:“微臣只是就事论事,还请陛下明察!”

    皇帝慢条斯理地道:“我也知吴爱卿素来公正,不过此事寡人以为贾爱卿所言更加正确!”见吴潜还想再说什么,不悦地道:“寡人已经决定了!爱卿不必再说了!”

    视线转回到成都,宣旨太监向张知古宣读了斥责圣旨,张知古三呼万岁谢恩,接下了圣旨,随即让张金请宣旨太监到后院休息。

    张知古打开圣旨看了看,面有侥幸之色,他原本以为自己会被调走的,没想到只是被轻描淡写地斥责了一番罢了。张知古不禁感到贾似道这个后盾是坚实可靠的,内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张良臣拉下马。

    与此同时,张良臣也接到了一封圣旨,圣旨的内容基本上是安抚之词,还有就是说明已经下旨斥责张知古这件事情。

    张良臣将圣旨丢到案桌上,冷笑一声。

    冯胜怒骂道:“这个皇帝,根本就是在包庇张知古!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老糊涂了!”

    武平意有所指地道:“他可一点不糊涂!我看他是有意让这样一个人在大人身边以为监视!”

    张良臣眉头一皱。

    冯胜不解地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武平看了张良臣一眼,“有宋一代,凡是手握大权功劳显赫的武将没有不被皇帝猜忌防范的!”

    冯胜愣了愣,难以置信地道:“你是说皇帝是在防备我们?”

    武平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狗日的东西!”随即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看向张良臣,却没见张良臣有呵斥的意思,不禁松了口气。

    张良臣看着面前的圣旨思忖着,他倒不是在考虑皇帝的问题,而是在考虑该如何除掉张知古,这个家伙呆在四川简直就是如鲠在喉。

    张良臣抬起头来,看向武平,“我打算去琼州走一趟!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是!”

    张良臣站了起来,走到堂下,皱眉道:“必须严密监视张知古,切不能让他搞出事情来!特别不能让他发现饶风岭的秘密!”“属下明白!”

    半个月后,琼州海峡。几条海船载着张良臣一行人朝琼州驶去,此时张良臣他们的身份是来自广南西路的商人。

    张良臣站在甲板上望着一望无垠海天相接的壮丽景象只感到整个人的心胸都开阔了起来,他有些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以往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如今身临其境别有一番感受。

    冯胜及十几名士兵躺在船舷处,不时朝海里呕吐,这些在路上彪悍异常的军人现在一个个萎靡不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其他的将士虽然没有他们那么反应强烈,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水手,一个个都精神抖擞的模样,往来忙碌着。

    张良臣走到冯胜等人的面前,蹲了下去,打量了他们一眼,笑问道:“你们还好吧?”

    众人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还,还挺得住!”

    张良臣呵呵一笑,拍了拍冯胜的肩膀,“再坚持一下,很快就会靠岸了!”众人点了点头。

    张良臣来到一名老船工身旁,此人姓余,名叫余鹰,五十几岁的人了,自打还是孩童的时候便在海上漂泊,他最远去过大食,航海经验极其丰富,对于他来说,大海就是他的家,像他这样的人一般被人称为老把头。

    “老人家对于这片海域很熟悉吧?”

    余鹰点了点头,看着大海的目光很自然地流露出亲切之感,“熟悉!打小就在这海上打滚,这里的每一块礁石我老余都熟悉!”看了一眼张良臣,憨直一笑,“不瞒公子说,我还去过大食呢!”看得出他对自己的经历非常自豪。

    张良臣小吃了一惊,“你去过大食?”

    余鹰流露出回忆之色,“去过好几次!”

    张良臣不禁起了一个心思,“现在还去吗?”

    余鹰呵呵一笑,“我倒是想啊!可是现在的这位主顾只是在这琼州海峡往来运输,根本没有跑远洋的打算!”

    张良臣道:“要不你来给我做事吧!我不久之后就会就会组建起一支远洋商队!”

    余鹰双眼一亮,“太好了!我就看公子像是做大生意的人!”顿了顿,思忖道:“不过我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