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如今正在修建的皇陵、皇庄行宫占用了近半税赋,如果能够停止这些建设,军费便有着落了!”

    皇帝流露出不悦之色。

    范文虎又跳了出了,指着吴潜的鼻子斥责道:“吴大人,修建皇陵及行宫乃是国之大事,如何可因为小事而废止!”好嘛!修皇陵和行宫都变成国之大事了!

    “可如今当务之急是准备应对蒙古人的入侵!”

    张良臣连忙道:“陛下,皇陵皇庄的建设确实不宜停止,不过扩军之事却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爱卿是否有好办法?”

    “陛下,可以号召各路富户勋爵捐资以组建民军,民军由各地衙门负责招募训练,平时务农同时进行必要的训练,战时则可为军以协助各路大军做战!如此一来便可在开销最小的情况之下增加一支规模可观的战斗力量!”

    吴潜抱拳道:“陛下,张大人的建议可谓两全其美啊!”丁大全也出列附和。这两人一附和,一半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皇帝流露出欣然之色。

    贾似道一系的官员及谢方书等见此情景,也就没有反对了。

    其实张良臣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打算,只要皇帝同意组建民军,他便可借此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他要组建的‘民军’绝不是众人想象中的那种民军,而是装备精良,战力不逊于正规军的强大战力,当然这支力量必须打上‘民军’的标签,在此之前,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便是解决资金问题,要打造出他心目中的那样一支力量,仅仅靠当地商贾、贵族的捐赠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到一个可靠且丰厚的资金来源,另外要加强对四川地方政府的控制,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瞒天过海掩人耳目。

    张良臣回到府邸,寂静的府邸让他不禁想念善解人意的女人们,不久前谢飞燕也离开了,因为那批财宝,她需要亲自赶到太湖去处理。

    张良臣收拾了心情,到书房中翻看起公文来。公文来自四川及京兆府,还有来自大理的,虽然各地的具体事情有张良臣信任的官员负责处理,不过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发来状况报告及就大事进行请示。

    正当张良臣翻阅公文的时候,冯胜疾步进来了,“大人!”

    张良臣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事吗?”

    “阎妃来了!”

    张良臣一喜,连忙站了起来,这时一个全身被斗篷遮掩的人款款走了进来。

    她摘下风帽,如同玫瑰般的容颜立时显露出来,分外夺目。嫣然一笑。

    冯胜朝张良臣一抱拳,退了下去。

    张良臣疾步到阎兰面前,一把搂住阎兰深深地一吻,阎兰热烈至极地回应着。

    张良臣放开阎兰,阎兰轻轻地捶了一下张良臣的胸膛,幽幽地道:“人家天天想你,可是直到今日才能够见你一面!”瞪了张良臣一眼,包含着无限的柔情和怨愤。

    张良臣心中惭愧,握着阎兰的纤手道:“是我的错!我怎么能让兰儿还呆在那个老家伙的身边?”

    阎兰抿嘴一笑,没好气地道:“有你这么说皇帝的吗?”

    张良臣呵呵一笑,随即眉头一皱,“我得想个办法把你弄出来才行!让你呆在那个老家伙的身边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阎兰流露出感动之色,伏到张良臣的胸膛上。

    张良臣搂着阎兰的纤腰,在她耳边说着动人的情话。阎兰花颜含笑,一脸幸福安宁的模样。

    “我得想个办法尽快把你弄出来!”

    阎兰温柔一笑,趴伏在张良臣的胸膛上柔声道:“你能这么说我就很开心了!”抬起头来,“我只有呆在宫里才能够帮助你!”

    张良臣使劲摇了摇头,“不行!不管怎么样我也要把你弄出来!”

    阎兰抿嘴一笑,“你不用担心兰儿的,兰儿能够保护自己!有一件事情还没有告诉你,兰儿已经收了一位义子,他是一位王爷的孩子,今年只有八岁!”

    张良臣立刻意识到了阎兰的打算,“你想将他培养成继承人?”

    阎兰点了点头,有些兴奋地道:“如果能够成功,那江山就是你的了!”

    张良臣感动不已,一个女人为你费心费力到这步田地怎能不让人感动。

    张良臣抚摸着阎兰的纤腰思忖道:“这恐怕难以实现!皇帝的主意似乎已经定了!”

    阎兰嫣然一笑,“那可不一定哦!皇帝对于这个孩子还是很看好的哦!”

第220章 煽动百姓()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重新裹上斗篷的阎妃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视线转到开封。

    史天泽疾步来到治所大堂,见到赵璧,抱拳道:“赵大人,你这么急叫我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赵璧从案几上拿起一封书函递给史天泽。史天泽看了一遍,很诧异地问道:“郡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赵璧微笑道:“郡主的智谋和城府实在是让人钦佩啊!”顿了顿,“使团被杀事件根本就不可能是当地水寇所为!两百名久经战阵的精锐步兵岂是那些水寇能为的!”

    史天泽一愣,随即愤怒地道:“难道说这是宋军干的?”

    赵璧连忙道:“元帅稍安勿躁!这绝非宋庭的意思!宋皇哪有如此胆量!我判断这一定是宋庭内部某些人物暗地里做下的事情,目的在于逼迫我们杀掉贾似道!”

    史天泽皱了皱眉头,“这会是谁?”

    赵璧皱眉摇了摇头,“不好判断!张良臣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排除贾似道的其他政敌想借我们的手除掉贾似道!”

    史天泽不禁有些犯晕,“这些宋人,还真是复杂!”

    赵璧笑了笑。“既然郡主的命令已经到了,我们就按照郡主的意思做吧!”看了一眼史天泽,“就请元帅挑选出三千精锐做为这一次的护卫!”

    史天泽忧心忡忡地道:“谁能保证这一次不会再遭到伏击?”

    赵璧笑道:“元帅放心!这个隐藏在幕后的人能调动的力量必然有限!他也要顾忌被朝廷察觉他的行动!三千精锐足够了!”

    史天泽点了点头。

    蒙古人将重新派出使团的消息传到张良臣的耳中,张良臣皱起眉头,这是他最担心的情况,他原本是希望蒙古人方面会一怒之下杀了贾似道。

    张良臣招来冯胜。

    “大人,有何吩咐?”

    张良臣走到冯胜面前,“你立刻去挑选一些机灵的兄弟,派他们到京西南路、淮南东路及淮南西路多有亲人陷落于蒙古人之手的乡镇去,将朝廷将用土地换回贾似道而不管被俘将士的事情散布下去,同时煽动当地百姓起来闹事!”

    冯胜不解地问道:“大人,这是何意?”

    “不要问那么多,照我的话去办就是了!”

    “是!”冯胜应诺一声,疾步离开了。

    规模庞大的蒙古使团进入京西南路,他们准备从京西南路折向东前往临安。

    这天夜里,蒙古使团团长张开阳正在驿馆的油灯下记录着今天的所见所闻,这些天的见闻让他对这次出使充满了担忧,自打进入宋境后虽然宋朝官员对于他们极为客气,然而宋国百姓仇视的目光却让他心里非常不安,他感到可能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第二天一早,蒙古使团继续上路,然而走出没多远便看见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足有万人。

    张开阳大惊,扭头问一旁陪同的宋庭官员:“这是怎么回事?”

    宋朝官员一脸不知所措地道:“在下,在下也不知啊!”

    手持农具百姓们围住蒙古使团,怒骂着,现场显得非常混乱。

    负责护送使团的千夫长打马来到张开阳面前请示道:“大人,让我冲散他们吧!”

    张开阳连忙道:“不可!我等是来议和的!贸然打杀岂不坏了大事!”

    蒙古使团无法前进,而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黄昏时分聚集在此的百姓人数几近三万人。

    蒙古使团被百姓围困在襄阳以南的消息迅速传到临安,皇帝及大臣们震惊之余也份外不解。

    皇帝惊慌失措地问道:“诸位爱卿,这该如何是好?”

    众大臣面面相觑。范文虎出列道:“陛下,对于此等乱民应该毫不犹豫地镇压!”

    吴潜立刻出列反驳,“不可!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些百姓均是被俘将士们的亲属!他们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出格的行为,完全是因为担忧身陷敌手的亲人!对于他们,全军将士及百姓们只怕都是同情的,如果贸然镇压,只怕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让兵民怨愤更甚而引发更大的危机!陛下三思啊!”

    丁大全也出列道:“吴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千万三思啊!”而范文虎则流露出退缩之色,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皇帝一脸懊恼地道:“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实在可恨!”扫视了众大臣一眼,“诸位爱卿有何应对之法?”

    众臣面面相觑,吴潜看向张良臣,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他是要张良臣出来说话。

    张良臣走了出来。

    皇帝见状立马流露出希冀之色,“张爱卿有何妙计?”

    张良臣抱拳道:“陛下,事已至此只能采取安抚之策,否则只怕会引起大乱子进而威胁社稷安全!”

    所有人都不禁流露出担忧之色,皇帝急声问道:“那爱卿以为该当如何?”

    “陛下,百姓们之所以愤怒,只是因为担忧他们的亲人!如果我们能救回被俘的将士,相信这场危机将冰消瓦解!”

    范文虎冷哼道:“说得容易!蒙古人怎会轻易放人?”

    皇帝皱起眉头。

    张良臣道:“蒙古人急于索回土地,我们完全可以在谈判中以此做为要挟!”

    皇帝担忧地道:“这样做会不会反而激怒蒙古人啊?”

    张良臣不禁暗骂一句,抱拳道:“恕微臣直言,以这许多土地换取贾大人一人实在有些吃亏,再搭上那十余万被俘的将士其实才是公道的价格!蒙古人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应该可以谈成!”

    皇帝犹豫起来。直到散朝的时候皇帝依旧没有做出决定。

    张良臣回到府邸书房,看见书案上放着一封刚刚送来的书函,拿起来看了一遍,微微一笑。这封书函是周密从京兆府送来的。

    孙蝶站在阁楼上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一脸的平静,不知道她正在想什么。

    哲坤疾步登上阁楼,急声道:“小姐,张开阳他们被宋国的百姓围在了京西南路!”

    孙蝶点了点头,“我已经知道了!”随即嘴角一挑,“这一定是他的谋划!好手段啊!”

    哲坤一惊,“又是他?”孙蝶点了点头,“不过这也改变不了贾似道回来的结果!他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之所以还如此做法应该是想将那些土地卖个好价钱!”

第221章 神迹() 
夜深了,夜幕下的临安依旧灯火通明,红灯区和夜市依旧热闹非凡,整个临安显得极为繁华而安宁。

    张良臣背着手站在荷塘边的水榭中。立在张良臣身后的冯胜有些担忧地问道:“大人,皇帝会同意你的建议吗?”

    张良臣微笑道:“皇帝虽然昏庸,但是却也不敢做犯众怒的事情!”

    皇宫内,皇帝在寝宫内来回踱着步,显得犹豫不决的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