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的话没说,言下之意:你这个娘,为了权力真是什么都舍得。

    “。。。。。。”

    可太平却是不知道吴宁心里想什么,在她眼里,这件事不过就是牵个线,搭个桥,好像是挺简单的一个事。

    至于武则天为什么让她来说和,其中有何凶险,却是一点都没往那方面去想。

    之所以为难,也不过是自己个性使然,一时抓不着头绪罢了。

    “九郎帮本宫出个主意,怎样才能把显皇兄,还有武家那两兄弟聚到一起,说和一番?”

    “。。。。。。”吴宁差点没气乐了,“我的殿下,哪有那么简单?这里面要疏通劝导的人多了,可不只武承嗣和庐陵王。”

    “哈!”

    不想太平一听,直接就笑了。

    露出一丝小女人的得意:“本宫想到了呢,所以已经给贤皇兄去了信,劝他也借此时机上书母后,劝母后登基。”

    说完,太平仿佛胜利了一般向吴宁炫耀,“怎么样?不用你,本宫也想得周全吧?”

    吴宁:“。。。。。。”

    心里就一个想法:世道果然是最残忍的老师。

    你根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被宠坏的皇家贵女、一个完全不通世事的天真女人,是怎么被一步步逼成历史之中那个蛇蝎妇人的。

    心中一叹,算了,再帮她一次吧,省得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信已经发出去了?”

    “啊?”太平还在得意,一时有些恍神。

    “我说,给李贤的信已经发出去了?”

    “对啊!”

    “什么时候发的?”

    “昨日。”

    “派人去追回,还来得及。”

    “啊?”太平傻眼了,“为何要追回?”

    吴宁没办法了,只能是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给太平说清楚。

    “圣后让殿下调剂的是李武两家,还有朝堂各派系之间的矛盾,而非是圣后与她儿子之间的矛盾。当下最不用调和,也是唯一不能去调和的,正是殿下的贤皇兄。”

    李贤和李显、李旦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他是武则天四个儿子之中,最有才能,最得朝臣拥护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犯上谋逆被贬为庶人,命运最凄惨的一个。

    后世人说,是武则天害怕李贤的才能和威望,才害了这个儿子。

    不管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无论从个人能力,还是谋逆本身,武则天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李贤,最忌惮的也是李贤。

    太平去和李贤搭线,又怎能得到武老太太的喜欢呢?

    再说了,老太太现在关心的是她能不能顺利登基,能不能让朝堂上一团和气。

    这个时候,你把李贤弄到台面儿上来干什么?添堵啊?

    “可是。。。。。。”太平听完,并没有太多后怕,却有几分遗憾。

    “可是贤皇兄一去多年,庶人之身日子必定清苦,本宫想,若他能于此时拥立建功,说不定母后开恩,能复他爵位。”

    “我的殿下啊!”吴宁诚然劝道,“纵使你对李贤这个兄长尚有感情,想帮他一把,那也非现在,那封信不但救不了他,反而会害了他。”

    “哦。”太平听到此处,失落点头,“那本宫这就派人去追。”

    收拾心神,“那别处呢?别处本宫要如何调剂?”

    直到此刻,天真的太平还没意识到她这一步错会带来什么后果;更没意识到,这所谓的调剂对她来说意味着何等命运。

    吴宁心说,别处?

    如果别处都让你做好了,那个舞弄权术的太平公主也就离出世不远了。

    。。。。。。

    ,

第八十九章 圣心难测() 
“别处?”吴宁沉吟着,左右为难。

    调和武李,这件事难办,却也能办,且分怎么办。

    太平办不了,吴宁却可以办,也有很多种方法把此事办好。

    区别只在,最后的结果对谁有利,或者说,是谁想要的。

    是武老太太想要的,还是太平这傻女人想要的,又或是别人想要的结果。

    。。。。。。

    想了半天,无意间抬头,正见太平扑闪着眼睛,满是期待。

    吴宁暗道:这件事情一但办成,太平在武则天心中的分量必有加持,我应不应该把这个女人推到风口浪尖呢?

    如果她最后依旧逃不开因权力而死的命运,那我是心安理得,还是心怀愧疚呢?

    “殿下!”

    “嗯?怎么了?”

    吴宁不急着说正事,反而闲聊起来。

    “人们常说,权势为醉心酿,不论男人女人,一但饮之皆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淡淡地一笑,看着太平,“此时。。。。。。”

    太平微微皱眉,不知道吴宁说这些何用,只能听他说下去。

    听闻吴宁悠悠道:此时公主成了执棋者,心中可有快慰!?”

    太平翻着白眼,揶揄道:“还当你这小子又要假装高深,原来还是弈棋的旧谈。”

    好笑道:“你才是弈棋高人,本宫只会观棋,好了吧?”

    吴宁摇头,“殿下就不想下场一试身手?”

    “。。。。。。”

    太平沉默了,她看出吴宁眼中的认真,不像是玩笑。

    低头沉思,“不想。”

    懒懒地把身子动了动,“下场一试?还是算了。”

    看向吴宁,“九郎不觉得自己绞尽脑汁,算计来算计去的样子很蠢吗?”

    吴宁:“。。。。。。”

    “比起执棋落子,本宫更喜欢观棋。看你们这些所谓高人为了一城一地,一增一减,算计得满头大汗,百态尽生,岂不更加有趣?”

    好吧,你特么不但头脑简单,还特么情商负数!

    吴宁就没见过这样儿的,老子就在你面前坐着呢,怎么就骂人呢?

    不过,太平这番话也彻彻底底地让吴宁坚信,这个女人的后世种种是被逼出来的,而非天性好恶。

    “为什么问这些?”

    太平不懂吴宁为什么突然有此感慨,也从未怀疑调和李武对她来说只是为难并无大碍。

    “没什么。”吴宁摇头,也许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一种福气。

    把话头转向正事。

    “殿下现在要先办两件事,其它的以后再说。”

    “哪两件?”

    吴宁道:“先与武三思通气,让他给圣后觐表,给纪王李慎求情。”

    “啊?”太平一惊,“慎皇叔因冲皇叔谋反牵连流放岭外,此时可能还在路上。这时求情,母后能答应吗?”

    吴宁道:“不提牵连之罪,只说李慎年迈体衰有恐不支,望圣后法外开恩,从轻发落。”

    “哦。”太平点头,“然后第二件呢?”

    “第二件。。。。。。”吴宁看了看冬意盎然的四周景色。

    “临近年关了,殿下现在就给圣后觐一道贺岁表吧,顺便采买些房州特产与贺表一同入京。”

    “献给母后?”

    “切!”吴宁有点无语,“献给什么母后!?整个大唐都是你母后的,她可不缺你那一点东西。送给你的两位皇姐,宣城、义阳两公主。”

    太平又不懂了,“这是为何?”

    “殿下只管照办便是。”吴宁神秘一笑,“别忘了,我才是执棋者!”

    “哼!”

    太平暗自鄙夷,执棋了不起吗?还不是被本宫当成猴戏来看?

    她却不知道,吴宁在众多办法之中,选了一条最难走的办法,才让她可以置身事外继续看她的猴戏。

    。。。。。。

    ——————————

    这两件事都不难办。

    武三思已经上过表,表达了欲与李家和睦之心。让他出面帮李慎说句话。。。。。。

    尽管李慎是他和武承嗣从中运作才被流放的,但是现在让武三思自食其言,吴宁也不是没有办法。

    至于第二件,给武后的贺表之中,夹带一些礼物给宣城、义阳两位公主,对于太平来说更是易如反掌。

    可是,当武三思和太平的两道奏折送到武则天手里,老太太看完。。。。。。

    气乐了。

    把手里的汤碗直接摔到了龙案之上,砰!!

    “吴宁!?”

    “该死!居然算计到哀家头上来了。”

    一旁的上官小婉不由身子一颤,可是有些时日没见圣后发这么大的脾气了。

    “圣后息怒!”躬身下拜,“这不挺好的吗?”

    “嗯!?”武后眉眼一立,“你懂什么!?”

    吓的小婉把头垂得更低,“臣妾万死,不懂圣意。”

    武后瞥了她一眼,无趣道:“起来,又非对你。”

    看向那两张奏折,眼神里尽是狠厉。

    “这个吴宁,怎敢如此?!”

    武则天太了解自己的宝贝女儿了,不用房州的密报她也知道,这样的手笔太平那丫头是办不出来的,必是出自吴宁之手。

    可是,武后没想到的是,吴宁居然会这么给太平出主意。

    给纪王李慎求情?

    李慎是何人,那是太宗的第十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打压李家剩下的唯一一个太宗子嗣。

    能熬到这个时候的几个太宗子嗣,越王李贞去岁谋反兵败服毒自尽了;曹王李明在李贤案的时候,就已经被武后给除掉了。

    就剩一个李慎,六十多岁谨小慎微,武三思惦记了他好些年,好不容易借李贞谋反的机会把这老头儿裹了进去。

    武后虽然不想把李慎怎么样,毕竟把太宗后人赶尽杀绝于名声不好。

    可是,武家的两个侄子一意孤行,闹得沸沸扬扬,她若不理必生指节,所以勉强把李慎发配出京,未治死罪。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三思居然还能同意上表,老太太都不明白那个吴宁到底使了什么手段。

    。。。。。。

    再说宣城与义阳两公主,说实话,这两个高宗萧淑妃所生的公主,与什么和睦武李,安抚朝政,一点都不搭边。

    但是,这两位公主的两个哥哥与此事却是很搭边——李素杰和李上金。

    这两个原本要被武三思诬告而死的皇子,现在没死,可也是战战兢兢。

    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对宣城、义阳表达出关心,自然也就宽了李素杰和李上金的心。同时,朝堂上那些所谓正臣也能理解为武后宽仁,放过了二人。

    但是,在老太太运筹帷幄之中,这事不应该是武三思来干吗?

    武三思之前上的表,给李素杰、李上金求情,现在他再给宣城、义阳示好,那不正理所当然?

    可偏不,那个混子小让太平上的请。

    当然了,你别以为这一功会算到太平头上。

    错了,礼物是裹挟在贺表里一起送到京城的,相当于要先过武后这一关。武后同意了,那礼物才能送去。

    可是,一但武则天同意了,或者默许了,那特么还有太平什么事?

    所有人都会以为,是武则天本人办的这件事,没人会记得太平公主出了什么力。

    这个吴九郎,只这两件就把太平公主摘得干干净净。

    任何人都不会认为太平在和睦武李这件事上出了什么大力,连她这个圣后都让那小子算计进去了。

    。。。。。。

    。

第九十章 打板子() 
武老太太并不知道,吴宁为什么把太平摘这么干净,而更让武则天气怒难平的是。。。。。。

    阴沉地看向上官婉儿,“太平那丫头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