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日可是你这个户部侍郎亲口告诉朕,要朝廷举重财,反哺于民的!”

    “怎么地?你。。。。。。你要反悔?”

    “不反悔!不反悔!”吴宁依旧淡笑,“在陛下面前,微臣哪敢浪言。”

    “只不过。。。。。。”吴宁话锋一转,“这重建天枢,不但要天官依礼制出谋,工部拣选能工巧匠营建。。。。。。”

    “陛下忘了?当然还要户部拨调银钱嘛!”

    “所以,臣今日来当然是从旁协助,看看到底需要多少工料才是。”

    “。。。。。。”

    此言一出,武承嗣这边就是眉头微微一皱,这特么和昨天咱俩说的可不太一样啊?不是说好阻止女皇建二柱子吗?你今天怎么又从旁协助了呢?

    而武则天那边可比武承嗣聪明得多,老眼一眯,小样儿的,跟老娘玩迂回战术是吧?

    暗暗地瞪了吴宁一眼,极具警告之意。

    “那好吧!”威仪发声,“那就让长宁郡王听听又有何妨?”

    下首那位天官,还有工部的官员,大气都不敢喘。心说,什么情况啊?这女皇陛下和长宁郡王的话里,怎么刀光剑影的?

    呵呵,要是其乐融融那才怪了呢!

    这两人,一老一少,一个英明神武,就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华丽不实的东东。

    另一个深知国运不济,有钱也不能乱花。

    一个明知道自己是假的,还骗了老太太那么多感情。

    另一个,已经把亲儿子的路铺得妥妥的,突然亲儿子不着调了,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大好江山,很可能落到假儿子手里。

    昨夜不光吴宁没睡好觉,老太太同样没睡好觉。

    心说,早知道吴老十那么不靠谱,这皇位还不如给了武承嗣或者武三思那两个草包,起码有点血缘关系,也好过给吴老九这个外人。

    当然了,老太太也是气晕了瞎想的。她还是坚信,等吴启反过味儿来,会接受这个皇位。

    但是。。。。。。

    但是这夜路走多了,胆子也越来越小。

    有那么一瞬间,老太太甚至觉得,今天这个地步,是不是吴宁早就算计好的啊?

    不是没这个可能啊。。。。。。

    就吴老九那个脑袋,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有什么奇谋妙计。

    他是不是早就觊觎皇位,前面做的那一大套都是演啊!?

    好吧,老太太想多了。

    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想多了,如果连这点看人的准头都没有,她也不可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

    吴宁应该是那个比谁都厌恶这个皇位的人。

    武则天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厌恶,可是从过往的种种,还有吴宁的一举一动,处处都隐含着他对皇权的不屑与疏离。

    话说回来,虽然只是那么一瞬间的“想多了”,可连武则天自己都有点意外的是:在那一瞬间,她虽然想到的很多关于吴宁极为不好的可能,但是。。。。。

    她居然没有动杀心!

    。。。。。。

    ——————————————————————————————————

    “这个。。。。。”

    天官是个老道士,留着山羊胡子,此时一捋胡须,“这个这个。。。。长宁郡王所言极是!”

    “刚刚微臣还在与陛下请谏,此等大兴土木之工断不可轻率,当请户部掌财之臣在侧,估算用度。”

    “否则,我等就算把好话说得满满,最后因耗费甚大,而遗憾弃之,岂不是徒劳?”

    老道士有点托大,想打个圆场。

    结果,马屁没拍成,拍到马脚上去了。

    武老太太听罢,差点下令把这脑袋进水的老道士拖出去咔嚓了。

    特么哪壶不开你提哪壶呢?

    吴老九站在这儿干什么来的?就是来盯着朕,不让朕花钱的。你还这么说?那不正中吴宁下怀?

    刚要发彪,却是让吴宁抢了先。

    接住天官之言,“哦?那不知,二位与陛下商量出什么来了没呀?”

    老道士一笑,老眼昏花,全然不见到武则天那边恨不得把他瞪到地砖底下去的表情。

    长声道:“陛下的意思是,全按洛阳天枢的规制,在长安太极宫前重建。”

    “不过,因用铁造而非用铜,所以基座当加高六十六尺,以显伟岸,且材质。。。。。。”

    说到这儿,老道士笑了笑,显然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且材质也要把花岗石换成汉白玉,不知长宁郡王意下如何啊?”

    “。。。。。。”

    武则天气的啊,已经打定主意,说什么也得把这糟老头子砍了不可。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你说,你和吴老九说这个干什么?

    本来老太太想的挺好,上面天枢大柱的主体与洛阳天枢一样,这就可以宣扬是与洛阳同制了,没有区别。

    至于加高六十六尺基座,这个事儿,黑不提白不提,先不让吴老九和朝臣们知道。

    至于换成汉白玉,当然也是如法泡制,混过去再说,等到开了工,谁想反对也晚了。

    现在可好,这牛鼻子老道都给她抖搂出去了。

    而武承嗣那边,冷汉都下来了。

    心说,姑母啊,咱不带这么败家的啊!

    用汉白玉?!那得多花多少钱?

    热切地看向吴宁,盼着他赶紧想办法阻止。

    咱们昨夜可是说好的啊!!

    “不行!”

    吴宁果然没让武承嗣失望,听了老道士的话,当即摇头,“不行!”

    武则天一振,心说,来了!吴宁果然沉不住气演不下去了,这是要与朕对着干了。

    “什么不行!?”

    武则天眼睛一立,心下拿定主意,老娘还就不和你们藏着掖着的了。

    硬来,看谁能弄过谁!?

    眯起老目:“你敢对朕说不行!?”

    “不行。。。。。”吴宁再次摇头。

    似是思量,似是忧心地说出一句:“这也花不了多少钱啊。。。。这也花。。。。。”

    老太太刚要发彪,武承嗣那刚要接话,结果反过劲儿来,差点没都闪了腰。

    “这也花。。。。。。”老太太到嘴边儿的狠话没放出来。

    “你。。。。你什么意思?”

    只见吴宁一摊手,“陛下可知,这次朝廷要向民间反哺多少银钱,才可以安然度过钱荒,且把多年缺钱而成的局面抚平?”

    老太太一脸错愕:“多。。。。。。多少?”

    吴宁道:“微臣粗算了一下,起码5000万贯!”

    嫌弃地撇嘴,“你这一根铁芯儿的天枢大柱能花几个钱?根本不当事的。”

    “啊?”幸福来的太快,让武老太太着实有点不适应,“那依子究的意思。。。。”

    “臣的意思是,这一根天枢不够。”

    “不够。。。。。。”武则天还是懵的。

    “不够!”吴宁坚定地回答,“陛下可以多造几根。”

    “多。。。。。。多造几根?”

    老太太腔调都拔高了,剧本拿错了吧?

    “那。。。。。。”

    老太太沉吟起来,多造几根她喜欢啊!

    “朕造两根。。。。可好?”

    “有什么不行?”吴宁大包大揽,“两根都太少!”

    “陛下就是围着太极宫和大明宫造一圈儿,那都没问题。”

    “不可!”天宫老道士一听不干了。

    急忙出声阻止,随之向武则天郑重下拜,“陛下,天枢大柱九龙捧珠,象征皇权天选独一无二,可有两根、多根之说!?”

    “此举有违天命!”

    “哦。。。。。”武老太太老脸一红,刚刚一激动,却是把这个茬儿给忘了。

    讪笑一声,“天官所言极是,长宁郡王不可妄言!”

    好吧,刚刚明明是她自己想建两根,现在全推到吴宁身上去了。

    吴宁也不在意,笑道:“那陛下大可极尽天下所能,尽量把天枢建的举世无双,宏伟高耸些嘛。”

    “对对对对!”

    这话老太太可是喜欢。

    而下面的吴宁此时也是轻松异常,蓦地转身与武承嗣道:“微臣说什么来着?太子殿下果然是多虑了吧?”

    “陛下定有向民间输送钱财之法,哪用我等操心?咱们准备的那几条大兴土木之举,却是多余了吧?”

    “。。。。。。”

    武承嗣整个人都是傻的,咱们准备的。。。。。。?

    你特么什么时候和我准备的?

    心中叫苦不迭,下回能不能对一遍台词?让老子也有个准备?

    而且更难受的是,直到现在,他也没弄明白吴宁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天枢的问题根本就不在花钱,而是太过招摇,于朝廷不利。

    怎么聊着聊着,你不反对,反而同意。

    不但同意,反而鼓动老太太建得更高更奢华了呢?

    特么都说我是老太太身边的第一舔狗,现在看来,你穆子究才是当仁不让吧?

    而武则天那边也是一怔,这才明白二人来的目的。

    “怎地?承嗣与子究也有利民之法?”

    老太太心思就一个,你别阻止我的二柱子,别的都好说。

    再说了,不是钱多嘛,一个二柱子也花不完,别的奇观暂时还没想出来,要是吴宁有什么好项目,武则天当然也乐于成人之美,皆大欢喜。

    “什么办法,且说来听听。”

    那边武承嗣一缩脖子,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而吴宁朗声回话:“昨夜微臣与太子殿下彻夜未眠,共想出三条可行之法,不知陛下想听哪一条?”

    (武承嗣:MMP!说了别带我,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这要是老太太张嘴问他,他可怎么答?

    当然,吴宁也不是想坑他,就是拿他当个台阶。

    此言一出,武则天自然好奇,命他都说来听听。

    “这第一条,名曰:沿海特区。”

    “嗯?”武则天听的一头雾水,“何为沿海特区?”

    转而又道:“开放海贸不已经施行多年了吗?也没花多少钱,怎么又冒出这么个说法。”

    吴宁则道:“那是因为还没到花钱的时候。”

    “陛下想过没有,此次钱荒,除了大周境内各地民生影响甚大,其次就是对外的贸易了。”

    “哦?”武则天再次轻疑,正色起来,“说来听听!”

    “陛下知道,除了长安,此时大周境内除了长安,各地皆是物价极贬,沿海各州更是如此。而物价贬值,就相当于钱币升值。”

    “打个比方,过去一斤茶砖在周境价值500钱,可换一两大食香料。”

    “而现在呢,一斤茶砖只值100钱。”

    武则天皱眉,“可是,现在一斤茶砖,不也一样可以换一两香料吗?”

    “不一样的。”吴宁摇头,“番邦的海商也不是傻子。”

    “这个时候,如果他们用从前存下的周钱买茶砖,那从前只能买一斤茶的500文现在就可买五斤!”

    “而香料,他们远道运来,也可辩称价高,不接受低价钱买,只依原价折算易物。这样一来,我们又要亏上一笔。”

    在这个没有国际贸易体系保障,没有货币兑换的时代,吴宁根本不用讲什么货币升贬与外贸的关系,只举一个简单的商业逻辑,就把老太太惊出一身冷汗。

    要知道,后来的清明,就是因为外贸上吃的大亏,被逼得只能封关禁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