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想着,也正等着吴启好好表现,语惊四座,结果。。。。。。

    吴老十。。。。。。

    “臣,无能,无解局之法!”

    “嘎?”

    老太太差点没从龙椅上掉下来,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吴启,目欲喷火。

    就差没破口大骂:“你个倒霉孩子!剧本可不是这么写的哈!”

    吴宁也是被吴老十这句不按剧本来的回话,惊的眼珠子一瞪。惊恐地看着吴启,心中道:“你个败家玩意,要干啥?”

    呵呵。。。。

    而吴启呢,只当老太太和九哥的犀利眼神不存在,此时已经收起了之前的享受神情,满眼正色,却是要按着自己心里的想法办事。

    “回陛下!”

    吴启躬身不起,“微臣之才,只在经史典籍,年岁尚轻。实得陛下与诸公抬爱,幸居高位。”

    “然,以微臣之能,观一城尚无余力,天下大势,又岂是微臣所能看透?遂,臣有罪,不敢妄言。”

    “倒是。。。。。”

    说着话,吴老十自然而然地看向吴宁,“倒是吾兄,乃是治世圣贤,有纵观宇宙之能,陛下当问他才是。”

    “你。。。。”

    武则天一听,气的老脸煞白,心说,这事儿,这事儿朕可没答应你,怎么你还霸王硬上弓呢?

    吴老十明显是一语双关,话中有话。

    而且,他玩了个小心眼儿,在用词上甚至让老太太有点心惊肉跳。

    “治世圣贤?”

    哪有说臣子是治世圣贤的?臣子最多也只能算是“治世良佐”!

    下意识看了一眼武承嗣,生怕武承嗣听出什么端倪。

    可惜,不但武承嗣没听出什么猫腻,连狄仁杰他们也没听出什么异样。

    而且,一听吴启让吴宁说话,狄仁杰的眉头就皱得怎么也化不开了。

    让他说?还不是囤积居奇那一套?

    “。。。。。。”

    吴宁那边也是日了狗了,这要不是在两仪殿上,他都想大脚踹死吴老十算了。

    特么还有没有点正经的?

    无法,只得出班一步,向武则天一礼,道:“奏陛下,对于当下之局的见解,之前子期也曾与臣说过。”

    “臣以为,甚有道理,还是让子期自己来说吧!”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吴宁把球又踢了回去。

    可是,吴启哪里肯?朝着武则天也是一礼,“陛下,微臣都是小见,上不得台面,还是。。。。。”

    “不!”吴宁打断,“你的意见比较可行!”

    “非也!”吴启摆手,“九哥就不要谦虚了。”

    “子期!”吴宁怒了,“大局为重!”

    “哥。。。。”吴启又是回道,“非你不可!”

    武则天:“。。。。。。”

    狄仁杰:“。。。。。。”

    武承嗣:“。。。。。。”

    你俩。。。。。。。干啥呢?

    老太太也只剩下无语,他俩还谦虚上了。

    狄仁杰脸色涨红,他想说话,还没这个机会呢。

    武承嗣毫无存在感,我还是太子!?

    最后,老太太急了,“行了!!”

    怒喝一声,无语地看着吴宁,“子究!!你来说!”

    随之,又不着痕迹地瞪了吴启一眼,你个小兔崽子,敢将老娘的军,你等着!

    老太太一句话,满场寂静,全看向了吴宁。

    心中也是想法各异,好吧,那就让穆子究说呗!倒看看,他除了囤积居奇,还能吐出什么新鲜的。

    吴宁:“。。。。。。”

    情势所逼,却是再不能推脱了。

    “呼。。。。。。”

    长嘘一声,悠悠吐出一句:“此局。。。。。。”

    “难解!”

    “废话!”狄仁杰差点没跳起来,心说,“好解还要你干什么?”

    吴启在一边却道:“难解,兄长也定有化解之方吧?”

    这个时候,吴老十就是个专业捧哏。

    吴宁瞪了他一眼,向众人继续道:“此局应该叫。。。。”

    “钱荒!”

    “钱。。。。”狄仁杰猛然一惊,心中似有通透,却是还有不明。

    倒是为难了武承嗣,武太子一听“钱荒”二字,登时懵了,脱口而出,“啥叫钱荒?”

    好吧,他连“钱荒”是个什么荒都不知道。

    此时,岑长倩静思半晌,终于开口:“子究确定?这真的是钱荒?”

    岑老爷子博学广知,“钱荒”二字虽说生辟,但是也还是知道的。

    因为,老爷子虽不能通晓未来,无法从后世北宋的经济环境知道“钱荒”二字,但是前人教训之中也是有的。

    没错,其实在华夏历史之上,除了著名的北宋时期久受钱荒之苦,在西晋时期也出现过因为铸币量不够致使商业受阻的情况。

    只不过,西晋的钱荒,无论从规模,还是危害上来看,都没法和北宋相比。

    何况,当下武周朝的钱荒之势,比北宋来的更加猛烈。

    所以,岑长倩也好,狄仁杰也罢,根本就没往钱荒那方面去想。

    “钱荒?”狄仁杰出声了,“不像啊?”

    西晋钱荒史书有载,与当下一对比,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局面。

    毕竟,以晋之钱荒来看,民间就算缺钱,也可以物易物。

    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十商九死、百货不通呢?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只见吴宁是一声苦笑。

    什么原因?

    呵呵,如果说出来是什么原因,狄仁杰非剁了他不可。

    为什么吴宁对这次大荒这么上心,不惜己身的想要救世?

    因为,归根结底,这场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钱荒,是他吴宁造成的。

    。。。。。。

    首先,什么是钱荒?

    谓,钱少不敷流通。

    说直白一点,就是参与流通的货币总量太少,致使商业行为的阻塞。

    再说简单点:

    十个人各司其位,有种田的,有卖布的,有盖房子的等等,这个十个人正好可以形成一个社会闭环,也就是相互贩卖产出可以维持生活。

    那么,贩卖产出当然也就需要货币。正常来说,也许一百贯就可以维持这个闭环的买卖水平与外界持平。

    可是,如果这十个人没有一百贯呢?如果只有一个铜钱呢?

    这就是钱荒!

    钱太少,没法流通,或者没法正常流通了。

    一个铜钱的闭环,使得农民的粮食不能卖给布商,布商也没法购买房屋。

    武周朝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施行铜币与布帛并行货币制度的唐代,可是没有钱荒这一劫的,现在怎么有了呢?

    这个事儿吧,应该从十年前说起。

    十年前,吴宁骚包地给武则天上了一箱子《醒世方》,从而开起了唐周时代的商业之门。

    解除宵禁,废止坊市,不限制人口流通,等于是彻底放开了武周朝的商业束缚。

    商业的发达,就意味着货币流通总量的增大。可是,反观唐周时期的铸币量,根本就跟不上商业发展的节奏。

    从开唐之初开始,一直到武则天,甚至包括后来,一直到大唐灭亡,唐朝每年的铸币量长期保持在十几万贯的水平,最多的年份也就三十万贯左右。

    这个铸币水平是非常之低的,是北宋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吴宁的到来,使得北宋的商业规模,提前了三百年落子大唐。

    可是,大唐的铸币量又远低于北宋,所以,钱荒必然会在大唐横行,而且也一定比北宋来的更猛烈。

    但是,钱荒不可能一下子就出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朝廷应该有反应的空间。

    可是,为什么突然就来了呢?

    这,还是因为吴宁。

    好吧,吴老九在这次大荒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一,长安城改造。

    吴宁任长安城造的时候,一场公地拍卖,把长安富户,外加天下客商的钱,差点没榨干了。

    二千五百多万贯啊!

    这其中,他用了一千万贯改造长安城。这算是花出去了,可还有一千五百万被武则天扣下了。

    其二,鼓动武老太太打吐蕃。

    为了吐蕃之战,武则天准备了三千万贯的军饷。

    可是,吐蕃之战到现在还没打完。

    没打完,意味着军饷还没发出去,这三千多万贯就在朝廷手里攥着。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周朝相当一部分的流通货币,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朝廷回流了。而且,短期之内还发不出去,无法参与货币流通。

    这使得本就有钱荒趋势的大周商业急速缺少铜钱,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这是致命的!

    等到吴宁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铜钱的极速减少,必然的结果就是货物的贬值。粮食、丝布等基础物资,不但因钱少而卖不出去,卖出去也是极贱。

    农民先遭殃,然后就是中层商户。

    因为物价一天一个价,今天十文收米,明天就只能卖九文。

    本来就没多少钱,收了再卖还赔钱,你就说,谁还敢再行商贸?

    而有钱的呢?则是发现了一个更加赚钱的买卖——屯积铜。

    钱荒中,唯一在上涨的,就是铜价。

    大伙发现,做买卖,还不如直接囤积铜钱来得更赚钱。

    于是,进一步加剧了钱荒之势。

    这就是,天下各州十商九亡、财货不通的原因所在。

    。。。。。。

    听了吴宁对钱荒的解释,狄仁杰眉头深皱。

    “不对啊。。。。?”

    狄胖子有点想不通,“那为何。。。。长安却是物价极高、货资奇缺呢?”

    吴宁所说的成因,狄仁杰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长安的情况又正好相反,让他们不敢断言。

    “狄公。。。”吴宁回话,“长安与其它地域是不同的啊!”

    要知道,长安是座供给型城市。

    一座一百多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它是靠外部输血才能生存的。

    “长安与别的地方正好相反,别的州府因财货不流通而物价贬值的时候,长安也因为财货不流通而物价长涨。”

    “说不通!”狄仁杰大手一摆,“老夫就不信,以商人逐利之性,会放着长安大好的生意不做?不往长安贩运货资?”

    “这个嘛。。。。。”吴宁沉吟了一下,也深深地看了一眼狄胖子,说出来的话差点没噎死狄仁杰。

    “逐利贩运的商人,都被朝廷摁死了呀!”

    “呃。。。。。”

    不光狄仁杰,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老脸一红。

    吴宁这是另有所指啊,可不是都摁死了吗?

    朝廷当下严查囤积居奇,大商之家谁敢收货屯货那就是与朝廷为敌,不剁脑袋也得下狱。

    这样的大环境,谁还敢贩运?

    “这。。。。”

    狄仁杰脸上有点挂不住了,照吴老九这么一说,那还是咱们自己把自己饿死了?

    。。。。。。

    。

    。

第四九八章 生在唐周时代的幸运() 
钱荒痹症,而且还是如此猛烈,别说是在武周时期,就算是后世,那也是相当棘手的经济学问题。

    而吴宁毕竟不是专门学经济的,并没有那么高的预见能力。

    以至于,等大祸已成之后才猛然反应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