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咱们公主殿下气的,这长安城是没法呆了。

    。。。。。。

    不光是太平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全城人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武承嗣这个太子更是难当,嘴上那大水泡起的啊,说话都快张不开嘴了。

    按说,不能啊,这种事情在他之前可是从来没遇到过,为什么偏偏在他监国之时就出了事?

    况且,武太子还是懂一点商业道理的,就算长安城物品匮乏,有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那也不可能所有货品都被人操控吧?

    再说,外地的那些客商是傻子吗?长安物价这么高,就没人想发横财,往长安运货?

    除非。。。。。。

    武承嗣想到一种可能,一种让他如坠冰窟、浑身发毛的可能。

    那就是,全国尽是如此,大周无货可转,一片匮乏。

    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再一次颠覆了武承嗣的认知。

    随着,查办各州的官员回报,还有各州府秋税秋丰情况的上奏,武承嗣傻眼了,狄仁杰傻眼了,朝堂上那些喝足了墨水、看尽了天下事的宰相重臣们,全都傻眼了。

    河东报,大丰!

    荆湖各地,大丰!

    江南丝茶,大丰!

    东南沿海各州的盐产,还是大丰!!

    正如之前天官所言,今年乃是大丰大产之年,是难得的好年景。别说什么灾荒,各州田里连只蚂蚱都见不着。

    “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常朝听奏之上,武承嗣发了脾气,狄仁杰发了脾气。

    可是,发脾气也没有用啊,天下大丰,长安就是特么的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怎么救也救不活。

    而更让众人无语的是,又出了两件事。

    一是,九月中,没等来各州救命长安的物资,却等来了各州府的上奏,请求朝廷增派税钱转运路耗。

    武承嗣当然是不肯了,“怎么?添乱啊?往年都够用,今年就不够用了?交给长路镖局不就得了?!”

    为此,他还特意去找了吴宁。

    大概意思就是:子究先生,你虽说是长路镖局镖主,但你更是大周的长宁郡王、朝廷的命官啊!你看,你是不是牺牲下,这运费就不要涨了?

    结果,吴宁也没办法,因为这不是长路镖局涨了路耗,而是,往年运的是钱,而今年,运的是粮!

    这里面所用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

    。。。。。。

    大周的赋税制度沿用是李唐的“租庸调制”,本就是以向官府交纳谷物、布匹或者为官府服役为主。

    但是,由于吴宁这个穿越者的介入,大周商贸得以迅猛发展,物品流通也畅通起来,百姓手中的粮物也是越发容易变现。

    百姓手里有钱了,谁还愿意推着粮,扛着布去交税。

    而且,有百姓对比了下还发现,用银钱交税,往往比用粮物交税要合算得多,百姓当然就更愿意用银钱交税了。

    于是,朝廷听从各州府建议,允许百姓以银钱代替粮物交税。

    且税钱每年通过长路镖局运送,也给朝廷省下了不少转运费用。

    可是,今年却不同以往,不知何故,各州百姓竟似约好了一般,皆是以粮物交税。

    百姓以粮物交税,官府也不能不收,一时之间,运量增长了数倍,想再以往年的费用来运送,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各州才会集体上请,要求增加路耗。

    这是因实而定,可不是吴老九给武承嗣找麻烦。

    。。。。。。

    而第二件给朝挺添堵的事儿,也彻底坐实了,穆子究的大荒之年的言论。

    那就是,各州来报:天下萧条,十商九亡,互市不通,商铺皆倒,民生不济。

    也就是说,大周商贸好像一下子倒退回了原始社会,商户倒闭,流通闭塞。

    武承嗣听完,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就晕了过去。

    怎么到我手里,就变成这个鸟样子了呢?

    。。。。。。

    武承嗣啊,他是万万没想到,皇帝还没当上,大周朝的金融体系,就在他这个监国太子手里。。。。。。

    崩盘了!

    。。。。。。

    。

    

    

第四九六章 恶名不可加身() 
这个崩盘来的着实太过突然,不但让朝中上下措手不及,甚至是把所有人都打懵了。

    武承嗣自知,当下是如临大敌之局。可是,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这仗让他怎么打?

    真真是,一拳打在空处,无从使力的感觉。

    狄仁杰、岑长倩、豆卢钦望等一众良臣,亦是无措。

    这种诡异之局,放眼古今前所未有,纵使他们有一身的治国本事,却是也无从下手。

    局势是这样的:

    今年各州物产大丰,丝盐也是增收,各条商路更是严阵以待、畅通无阻。

    按说,当是史家歌功颂德、天官大谢神恩的大好年景。

    可是,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州物货价格奇低,商贾破产倒闭亦层出不穷,可谓是一片萧条。

    但,诡异的是,长安的情况正好相反:财货不通、物资匮乏,物价更是一天一个变化,看着就让人心惊。

    在朝官的眼中,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啊!

    按说,商人逐利,粮货趋贵。

    这就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样,物货、粮米自然也是这个道理,必然会往贵的地方流动。

    你要说,所有的地方都是物产太丰,致使物贱,导致流通不起来,这也说得过去。

    但是,长安可不便宜啊!

    那各地商人不应该是像苍蝇一般的蜂拥而至吗?为什么又会出现长安匮乏的情况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利啊!

    不用别的,只要往长安运几船粮食,依目前长安粮价,那都是十倍百倍之利。

    就没人动心?

    就没人运吗?

    这已经完全违背了常理,也违背了认知。

    太极宫,两仪殿上。

    此事之重,已经惊动了武则天。

    此时,老太太眉头紧锁,双目无光。

    “怎么会这样?这和和九郎所言不太一样啊!?”

    下首的上官婉儿不敢搭话,低首不言。

    其实,上官婉儿近些天来,一直都是这个状态。

    实在是实在是太过突然了。

    从前,她只当自己心仪了一位,未来天子视若亲弟的才子。

    可是现在,才子却变成了未来的天子。而那一日,武则天在殿上对她说的那些,关于她和吴启关系的话,却是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

    这对上官婉儿来说,不可谓不震撼。

    “婉儿?”

    武则天疑问之声传来。

    “啊?”上官婉儿一惊,赶紧收拾心神,“陛下有何吩咐?”

    “”老太太皱眉,她又怎看不出上官小婉近来的失常呢?

    不过,武则天也是理解的,别说是上官小婉,就连她这个九五至尊,当第一次听到吴宁向她诉说真相之时,也是缓了好一阵子才恢复如常。

    “朕说,如今天下之局非同小可,与九郎之前所料大有出入。”

    “呃”

    上官婉儿愣了愣,转而明白武则天言下之意,“陛下是担心担心武承嗣解不了当下之局?”

    只见武则天点头,“连九郎都未有把握之事,那等庸才又怎么去解?”

    上官婉儿迟疑了一下,劝慰道:“臣妾倒觉得,陛下不用过于忧心。不是还有狄阁老,还有岑相、卢相等良臣佐之吗?”

    “况且,长宁郡王与子期必有应对之法的,陛下只管安心看着便是。”

    “不对!”

    哪成想,武则天缓缓摇头,“狄卿等人却有能事之贤,可是这次”

    老太太别看深居两仪殿,不理朝事,可是外面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老太太的眼睛。、

    如今因为吴宁的几道谏言与常理相悖,又是鼓励屯货,又是什么的,使得狄仁杰倒是和武承嗣站到了一边。

    老太太就怕,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悔悟,继续与吴宁做对,那可就真的坏了大事了。

    “不行!!”武则天猛然坐起,眼神灼灼。

    “事到如今,朕不能坐视不理宣!!”

    “宣武承嗣觐见!!”

    “陛下!!”上官婉儿大惊,“陛下不可啊!若现在陛下重拾朝政,那岂不是前功尽弃?”

    武则天听罢,却是不为所动,她现在确实不适合出来住持大局,但是

    老太太神态自若,“放心,朕自有分寸!”

    说完,武则天又陷入了深思。

    直到此刻,她依旧不明白,局势为何如此不堪?

    之前,吴宁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吴宁向她保证过,起码巴蜀、襄州等几个大周重镇,他还是能保住的。

    可现在呢?好像这几个地方也沦陷了

    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

    好吧,吴老九现在也在问,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怎么益州、襄州等地有李客、秦文远等人坐镇,也会像其它州府一样崩盘了?

    “李客他们在搞什么?”

    吴宁几近暴走。

    原本在他的料想之中,保住益州、襄州、巴州几个经济重镇,就算救不了全局,但起码还能保住一丝元气。在这场大荒过后,也能起到引领的作用,帮助天下复苏。

    但是现在,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连这几州也崩了。

    难道李客他们也怕了?怕赔钱?怕输了老本?没敢全力囤货?

    “老十,派人去催下李客他们!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惜财,一定要帮大周把这个局势稳一稳!”

    “哦。”吴老十应了一声,“行,我这就给他们几个去信,九哥放心!”

    等从吴宁那里出来,吴老八等人心里没底。

    “老十,咱们这回是不是太过冒失了?”

    不让李客他们囤货的令,是吴老十和几兄弟下的,等于是变向坏了吴宁的好事。

    吴老八有点心荒,现在这个局势,加上吴宁那份从未出现过的焦躁,让兄弟几个都看出来非比寻常。

    “要不,咱们还是别添乱了吧?”

    “别添乱?”吴启一改在吴宁面前的顺从,“老八”

    “你知道,李客、孟老丈,包括九哥的老丈人秦文远,为什么会听我的,不去囤货吗?”

    “为什么?”

    “因为他们惜的不是财,惜的是九哥!!”

    吴启眼神犀利,“他们之所以听我的,那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一但他们动手囤货,那就算将来朝堂上证明他吴宁说的是对的,应该让商人囤货。”

    “可是,黄泥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他伙同商人谋利的事实已成,就算他说的对,做的也好,那也没人会认为他是为了大周,只会被人认为是贪利,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为之!”

    “这个千古恶名,也就做实了。”

    吴启神情凝重,“李客他们之所以听我的,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点。”

    “而九哥,也绝对不能背上这个恶名!”

    “为什么?”吴老八有点不明白,“依老九的性子,他是不在乎这些的。”

    “不行!”吴老十吐出两个字,“他想不在乎都不行!!”

    后面的话,吴启没说。

    吴老九不能再背这个恶名,因为他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