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吴启不是人,愧对兄弟们!”

    大伙儿更愣,这回任谁都听出,吴老十这话和之前不同,乃是由心而发。

    “老十。。。。。。”

    七哥上前扶起他,“大家是兄弟,有什么话直说。”

    吴启起身,“七哥,到底怎么回事,回头再说。”

    “我现在。。。。。。”

    看向道爷,“我想进宫,见一见老太太。”

    。。。。。。

    。

    

第四九三章 于情于理(二合一)() 
吴启想要进宫见老太太,唯一的途径便是通过上官婉儿。

    因为现今除了武承嗣,只有上官小婉才可以随意出入禁苑。

    孟苍生对此也并无反对。

    虽说太平当头棒喝,打醒了吴启,但是初逢大变,总要给他一点时间。

    而且,这个时候,武则天恰恰是那个最适合开解吴启的人。

    只不过,道爷想不到的是,吴启见武则天可不是去寻求开解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去寻求解脱的。

    。。。。。。

    一个时辰之后,当吴老十站到了两仪殿,面对武则天。

    一老一少,这对离散二十多年的母子终得相见。

    不知为何,武则天也好,吴启也罢,心中都有一丝异样。

    武则天,她经历过一次错认吴宁为亲子,现在面对吴启那张俊俏的脸。。。却是怎么也提不起曾经的激动之情。

    想想也能释然,这十几年间,武则天一直把吴宁当成是自己的儿子。

    吴宁做过的那些事,对武则天来说,印象也是尤为深刻。

    像是三言两语,说动武三思缓和李武两家。

    像是昼夜不息,写下那一箱子《醒世方》。

    像是,那永远带着疏离,又隐隐有着怨念的眼神。

    这些过往的种种,让老太太很难适应突然换了一个人。

    而吴启,更是如此。

    直到三天前,他还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吴长路的儿子。

    也从来没想到,他会和大周女皇扯上这样一层关系。况且,女皇陛下还生出了传位之心。

    这一幕,对于武则天和吴启来说,都是荒诞的,却又是无法躲避的事实。

    “你。。。来了啊!”

    吴启躬身一礼,“臣,见过陛下!”

    也许吴老十应该像太平那样,叫一声“母皇”,或者自称“儿臣”。

    可是,吴老十终归还是没有叫出口。

    “坐。。。。坐下说。”

    老太太略有几分慌乱,忙不迭地招呼吴启,在殿上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坐下。

    “九郎。。。。都与子期说过了?”

    “。。。。。。”吴启一怔,愣愣地看着老太太。

    “九郎。。。”

    “子期。。。。”

    这是老太太本能的反应,脱口而出。

    可是,听到吴启耳朵里,却是另外一回事,亲疏自鉴。

    老太太管吴宁叫九郎,管自己叫子期。

    说明在老太太的潜意识里,吴宁的地位要比他还要亲近些。

    其实,这是必然。

    吴启与老太太虽然是血脉之亲,可毕竟相认突兀,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再说,吴启从前给老太太的印象除了帅,就是帅,最多再添点文采,是个懂事的乖宝宝。

    可是,吴宁呢?

    你别看吴老九来到京城这两三年间没少给武则天添堵,甚至十年前,他还在下山坳的时候,也是很少顺着老太太的心意办事。

    但是,其实武则天和吴宁是一路人。

    这一老一少表面上顶牛,但是在大事大非面前,在掌控朝局的眼界上面,却有着相当的默契。

    有的时候,甚至是不用刻意沟通,只需一个眼神儿,对方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这种默契,说好听点叫心心相吸。说不好听点,那就是一丘之貉,同为干大事儿的人。

    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沟通,远比表面的冲突更容易拉近距离。

    。。。。。。

    武则天的一时不查,让吴老十也只是微微的一愣神。

    心里不但没有隔阂,反倒不知为何的一阵轻松。

    也许对他来说,这样可以减轻一些对吴宁的负罪之感吧?

    回答老太太的问话,也是恭恭敬敬:“回陛下,不是九哥相告,是太平殿下。。。。打醒了臣。”

    “太平?”老太太一愣。

    下意识问道:“那你。。。。没事吧?”

    “没事。臣已经。。。可以接受这个事实了。”

    “好。。。好好好好!”

    老太太登时大喜,连连称好,好似甚是欣慰之感。

    结果,可能是高兴过头儿了,又蹦出一句:“这个九郎,错了吧!”

    老太太神采熠熠,对吴启道:“那日他告与朕真相,朕当时就想把你招至身前,母子相认。”

    “可是那个老九啊!”老太太一脸嫌弃,“瞻前顾后,就是不肯。”

    “说什么,你经事太少,接受不了这样的残酷。”

    “现在怎么样?朕的儿子,哪来那般弱不禁风?不也一样端端正正,毫发无损?”

    “哈哈哈哈!”说到这儿,老太太哈哈大笑。

    “朕看啊,也不比他吴老九差上多少!”

    “。。。。。。”吴老十脸都绿了。

    你要说刚才称呼上的亲疏,吴老十也就忍了。可是这几句,就有点过分了吧?

    老太太这哪里是在高兴吴启可以承担这个事实,她这是赤果果地高兴吴老九看走了眼。

    奶奶的,本公子认娘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成了老太太和吴老九斗气的结果了呢?

    吴老十有些愤愤不平,苦笑一声,“陛下,他。。。他看走的时候,可是多着呢!”

    “哦?”老太太一挑眉,“说与朕听听!”

    她倒是没想到,几句玩笑,却在无形间拉近了母子二人的距离。

    其实,二人见面本就突兀。

    吴启是突然知道真相,而老太太呢,信了吴宁的鬼话,为了让吴启接掌皇位,以为要很久之后母子二人才可相认。

    她也没想过会这么快,这么突然。

    所以,一见面,两人有点尬聊的意味在其中。

    但是,无意间把话头儿扯到了吴宁身上,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至于,呈老九在老太太心中的分量,也仅仅是一点玩笑似的吐槽罢了。

    吴老十不但不会妒忌,反而有些正合他意的感觉,故意把话题引向吴宁。

    说起兄弟之间曾经的丑事。还有吴宁犯过的低级错误,使得武则天听得津津有味,大笑连连。

    而吴启呢,也一直借机观察着武则天,观察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娘。

    。。。。。

    “当真?”时间过的飞快,此时老太太满眼惊奇,“他居然是扮成瞎子骗来的秦妙娘倾心?”

    “居然还。。。。还跑到人家的铺子去聘账房?”

    “当然是真的。”吴启绘声绘色,“陛下只知他要娶秦妙娘,肯定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乌龙过往吧!”

    老太太回味着,“这个吴老九真是可以,正事不顾,却去招惹什么美人。”

    长叹一声:“心无大志啊!”

    转头又对吴启道:“你可不要学他,把心思多放在正事上面。”

    “呃。”

    吴启一窘,恐怕老太太还不知道,在女人的问题上,吴老十甩吴宁八十条街,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见吴启窘态,老太太淡然一笑,“朕也就是说说,你莫要往心里去。”

    有如长辈那般的得意一笑,“你身边那个侍婢。。。。。。”

    “叫什么来着。。。兰晴?”

    “哼!”老太太轻哼一声,“就太平这丫头心眼儿多,把兰晴留在你身边。也是为了将来后宫之中多一份助益,倒也说得过去。”

    “至于婉儿嘛。。。。”老太太沉吟了一下,“之前,朕试探过婉儿的心性,听之言行并无弄权之心。”

    “朕也敲打过她,不要生出这个心意。所以,你若与她有情,朕还是乐见其成的。”

    “不过,婉儿名义上毕竟是先帝的才人,年岁也大了些,遂不可为后!”

    “将来,朕会择一大族贵女执掌后宫。对你来说,也是帮助。”

    “。。。。。。”吴启又是一阵无语。

    这就。。。。把后宫都安排好了?

    聊了这么长时间,吴启心中大概也有了一个印象。

    要说吴老九在老太太心中的地位不低是不假,可是,武则天也确确实实拿吴启视为亲生。

    话语之间,多是训诫提点。

    这就像吴宁、吴启都是老太太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亲疏。只不过,一个熟悉,另一个刚接回来还不知道怎么相处。

    看着老太太神采飞扬的样子,吴启原本还有些犹疑的心,渐渐有了着落。

    他今天来,可不仅仅是来和老太太话家常的,他是。。。。。。

    “陛下!”吴启突兀出声,“臣能问陛下一个问题吗?”

    老太太一愣,“你。。。问吧!”

    吴启咧嘴,诚然看着武则天:“陛下为什么会要把皇位传给我?”

    “啊?”

    武则天一愣,“不就应该。。。应该是你吗?”

    “怎么会就应该是我呢?”吴启皱着眉头。

    “这。。。。。。”

    武则天更是踌躇起来,“你的那几位皇兄不争气!”

    “陛下!”吴启直视武则天,“是和九哥比起来,不争气!”

    “!!!!”

    武则天全身再是一僵,“和九郎。。。。九郎比。。。不争气?”

    吴启道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

    李贤也好,李旦也罢,武承嗣、武三思,除了一个李显确实有点窝囊,好像其他的那几个和吴宁没法比。

    毕竟吴宁这么多年干过的事就放在那儿,能把其他的那几位比到臭水沟里去。

    可是,换了吴启呢?

    吴启倒不是没有才华,可是吴启的才华并没有什么展露。

    要不是武承嗣兵变那夜,吴宁别有用心地让他在十六王宅前出了采,可能所有人还认为他只是一个靠着穆子究才能有今天的花花公子。

    那么,武则天又怎么知道,吴启会比李贤、李旦他们更有能力接掌皇位呢?

    这说不通。

    唯一的解释就是,吴宁说他行!

    吴宁说吴启可以执掌皇位,说可以把皇位传给吴老十。

    然后,老太太就信了。

    而且是全听全信。甚至不惜让吴宁放手一搏,导演出这一场让武承嗣上位,拐了三百六十个弯儿的大戏,来费力地把吴老十扶上去。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

    这也是吴老十从一进来,就颇为在意老太太对吴宁的印象的原因。

    吴老九在老太太心目中的分量得是有多重啊?才能在立储之事上,不经过任何的考察,不经过任何的思量,就把事定了。

    可以说,老太太是用耳朵选的接班人,而非眼睛。

    “就是。。。。就是。。。。”武则天被吴老十问的方寸大乱,“就是九郎说,你的才华不输于他,可堪大任。”

    “朕就。。。。”

    “再说。。。。。。”最后已经是无奈了,“再说,这皇位本来就是要给九郎的。如今他没了资格,那自然就是给你了!”

    老太太想骂娘,这是谁教出来的两兄弟?一个是到手的皇位不想要,另一个则是当着她的面直接问,凭什么给我?我有资格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