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一个士兵一天的正常耗粮,大概是一斤半,也就是075公斤。

    有的人说,古人油水少很能吃。所以才一天要吃那么多粮。

    其实不是

    这里只不过是古人用粮食来当计量单位。也就是说,一天的粮米,菜食还有盐酱等等的总价差不多是075公斤。

    好了,0万人每人每天075公斤,就是225万公斤,再乘以0天。

    这就是675万公斤。

    好多是吧?

    前面说了,一大斗等于675公斤。

    675万公斤粮,就整好100万斗。

    多少钱呢?再乘以每斗50钱。

    就是5千万钱,折合

    5万贯。

    当然,这还没完。

    还有马料的钱!

    养一匹战马的耗费平时几乎等同于养一个兵,战时耗费更大,差不多加一倍吧。

    征西大军,九万骑兵。也就是九万战马,相当于18万兵卒的粮耗。

    满打满算,一个月的马料,不超过万贯。

    也就是说,吴老宁扔给吐蕃人的粮草,最多值八万。

    现在明白了吗?

    为什么不带着三十万大军一个月的粮草,这么“大”一笔巨款跑路了吧?

    就算用武则天时期的牛马来换算,这八万贯也就是五千头牛,或者三到四千匹战马的价值。

    换算成吐蕃奴隶,也就千人左右。

    还抵不上吐蕃一个中小型贵族全部财产。

    而反观吐蕃呢?

    他缺的也不是钱或者粮草。

    他缺的是人口!一下被大周掳走了几十万的人口,人口这才是吐蕃最大的刚需。

    所以它必需要打河州进行劫掠。

    哪怕抢个小城镇,都比这点粮草值钱得多。

    还有一点,很多人会用等价换算的思维来衡量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交换关系。

    其实这是错的。

    就拿粮食来说。因为中原人口基数庞大的原因,所以粮食对于中原来说是刚需,汉唐拓展国土,很大的原因也是为了增加更多的可耕地。

    但是周边少数民族,不太存在粮食问题。

    相反,由于工业、工艺水平不高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中原的工业产品和劳动力。

    也就是说,他们劫掠中原,看中的是中原地区的工业物资和人力,而不是粮食或者是钱。

    可能你在那摆一吨粮和一个铁锅,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铁锅。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唐朝铁锅并不普及。

    好了,就说这么多。

    本来这段查了半天资料,可以写正文里的。

    比如李瓘问吴宁,吐蕃人就一定拿着粮草去打河州?吴宁就可以很装逼的把上面那笔账算给李瓘听。

    但是

    太特么水了,我自己都下不去手。

    开个单间,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想看就看看,不想看跳过就是。

    最后,欢迎大伙儿提出各种疑问。

    我知道的会尽量回答大家,可以是单章,也可以章节说随手一答。

    当然,如果是我不知道的

    咦?

    那里有只叫苍山月的鹌鹑。

    。

第四三六章 玩够了再来通报一声() 
噶尔赞婆现在很确定一事情。

    若说,之前的探报,还有骑兵数量,还不足以证明大周派了三十万援军过来。

    那现在摆在眼前的这批粮草,可是已经坐实了,阳关之内就是河州那三十万大军。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原人脑子有坑,完全中了他声东击西的计谋。

    “哈哈哈哈!!”

    噶尔赞婆心中狂笑,都说汉人用兵如神,也不过尔尔吧!

    竟然让河州征西大营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这不就等于晾出了肚皮,等着吐蕃大军去捅一刀吗?

    没错,包括赤德祖赞在内,都已经确信河州必然空虚,值得走上一趟。

    “命大军,向河州逼近!”

    “半月之内,务必兵临河州城下!”

    ——————————

    河州,古传大禹治水之极地,有“维雍州之西陲,壮矣哉,得地势之形胜”的描述。

    因积石山脉与祁连山脉并行东去,于河州之地抱拢一处,遂河州山川起伏,江河俊美,自秦汉而起,便是中原抵御外族的兵家险要之地。

    此地山川合围,易守难功,再加上屯以重兵,致使无论是羌狄,还是吐蕃,对其都是望而却步,不敢轻言冒犯。

    这次赤德祖赞与噶尔。赞婆举大军犯周,之所以舍近求远,先打阳关,再图河州,也正是因为如此。

    就河州这个复杂的地势,他们是真怕进来容易,出去难。

    要不是有十成十的把握,河州无兵镇守,就算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是不敢来的。

    只可惜,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做梦也想不到,会蹦出一个吴老九这么没节操的,居然以粮草为饵,把他们带沟里去了。

    别说他们没想到,身在河州大营的老将黑齿常之和魏元忠也没想到,吐蕃人脑子进水了是怎地?居然敢打河州?

    二人现在还在这儿琢磨着,怎么生擒吴老九呢?

    没错,吴宁举着他们的旗号去驰援阳关,黑齿常之和魏元忠好好推演了一番。

    结论就是:还真就可能让他忽悠过去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吴老九,那颗脑袋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我说”黑齿常之看着魏元忠,“魏老弟啊!”

    “那个混蛋小子打着咱们的旗号,还带了那么多马匹,吐蕃人要是眼神不好,没准儿真摸不清他的虚实。”

    “说不定,就让他吓跑了,那接下来”

    魏元忠一听,登时老脸一苦,不说接下来如何,却是埋怨了起来:

    “你说,这算什么事儿?陛下这回可是让咱们三十大万军陪着她打孩子,这玩笑开的可有点大了。”

    “不过”魏元忠话锋一转,“若是陛下真有传位给他的心思,这一趟倒不算是白折腾。”

    凑到黑齿常之耳边,“这位可是比那几个草包强上太多了啊!”

    黑齿常之下意识地左右看看帐中有无他人,以防隔墙有耳。

    随后,才深以为意地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

    “就那个什么豫王,若把天下交给他,那还了得!?”

    “你再看看吴九郎,入朝才两年,办了多少大事儿。”

    “所以说啊,新君若是他吴九郎,反正我黑齿常之是没什么意见的!”

    魏元忠点头,“那你黑齿老哥觉得,这次应该怎么办?真举大军和吴九郎打一场?”

    黑齿常之想了想,“打什么打啊?陛下要是真想打,也不会放他出关,更不会让你我二人领兵。”

    “要我说啊!”

    黑齿常之顿了顿,“他吴九郎再能,也不过就是个青娃子,行军打仗的事儿没什么经验。”

    “回头探一探,吐蕃人要是真退了,咱们就举大兵直奔关外。先围他个十天半月,杀一杀性子再说。”

    “等知道怕了,你我二人便亲自去劝他。”

    “也别像陛下说的那般,擒拿回京。就正常回去,给陛下说几句软话,不就完了吗?”

    “到时,你我也帮他美言几句,总不能让新君记恨你我吧?”

    “嗯!”魏元忠深以为意地点了点头,“还是黑齿老哥想的周全。”

    “那我这就去让三军准备!”说着话,就要往外走,“算着日子,吴九郎那边也该折腾的差不多了,咱们早点发兵合围,早点完事儿。”

    好吧,魏元忠和黑齿常之还琢磨着,怎么把吴老九围起来打屁股呢。

    殊不知,还想出兵去围吴宁?河州你都出不去了,老哥俩算是陷在这儿了。

    正当魏元忠往帐外走的当口儿,便见一令卒急冲冲地跑了进来。

    “启禀两位元帅!营外有一自称是长路镖局穆黎的年轻人求见!”

    “长路镖局穆黎?”

    魏元忠与黑齿常之对视一眼,“这不是那个江湖人称狠八郎的吴宁的兄弟吗?他来河州做甚?”

    二人眼中尽是疑惑。

    “有请!”

    黑齿常之心里咯噔一下子,心说,不会是阳关不顺,来求援的吧?

    此时,魏元忠也不着急走了,与黑齿常之一起,等着吴老八进帐来见。

    二人面色都不好看,吴宁这个时候派人来,只有一个可能,多半就是吐蕃人没上当,他被困在阳关了。

    要真是这样儿,那还打什么孩子,立马就变成救孩子的戏码了。

    结果,吴老八一进来,俩老头儿都有点懵。

    怎么看着不像是求援,倒像是没事干,闲着来遛弯儿的呢?

    只见吴老八迈着四方步进来的,还好好不紧不慢地打量着军帐中的布置,之后才与黑齿常之和魏元忠见礼。

    “后辈穆黎,见过两位将军!”

    “”

    “”

    魏元忠和黑齿常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什么情况?

    老将黑齿常之疑惑开口,“小郎君,不在阳关,怎么到河州来了?”

    “啊?”穆黎傻愣愣地一顿,“阳关没什么意思,九郎就派我到河州来溜达溜达。”

    “”

    “”

    把两老头气的,挺闲哈?

    黑齿常之顺着吴老八的话接了一句:“那河州可还有意思?”

    “还行吧!”吴老八随口道,“转了四五天,也就那么回事儿,比长安还是差了些。”

    “”

    “”

    俩老头一听,哦,你这都来了四五天了?

    满头黑线,懒得和吴老八磨牙,“那小郎君今日来此,又为何事?”

    “哦。”吴老八这才回过神来,“九郎让我玩够了,来告诉两位将军一声。”

    “告诉什么?”

    “这个”吴老八掰着手指头,好像在算着什么。

    “应该是后天吧!”

    “什么后天?”

    吴老八一乐,“后天吐蕃的十万大军就到河州城下了,九郎让两位将军早做准备。”

    “噗!!”

    黑齿常之直接笑喷了。

    你特么在逗我!?河州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吐蕃人脑子进水了,往这儿撞!?

    ,

第四三七章 为你好() 
吴宁之前说过,吐蕃这十万大军,既然来了,那就别想回去了。

    不过,把人引到河州,可不一定确保有来无回。

    吐蕃人看到城里有三十万大军,万一吓破了胆,调头就跑的话,黑齿常之和魏元忠又是仓促应战未有准备,很可能就让他们跑掉了。

    所以,吴宁还是很厚道的,派吴老八来给两位老将军送了个信儿。

    但是,黑齿常之根本就不信。

    你在蔑视老夫的智商,还是瞧不起吐蕃王的脑子啊?河州这么大一个坑,他敢往里跳!?

    对此,吴老八也只是耸了耸肩,“那就信不信由你了!反正若是贻误了军机,陛下砍了两位老将军的脑袋,可别怪我家九郎没提醒二位哈。”

    说完,吴老八也不多留,调头就走。

    “”

    “”

    留下两位老将军木头桩子一般,在那儿愣了半天。

    “他不会说的是真的吧?”

    魏元忠有点画魂,吴老九行事确实挺贱,坑了世家,坑门阀,突厥人也被他坑的差点绝种。

    可是,这小子办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