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没那么玄乎。

    不存在什么苍山宇宙,我还没到那个高度。

    只不过是,在写历史之前,第一个在我脑子里成形,也特别想写的故事就是一个科幻。

    就是唐奕、吴宁、齐磊,一武一文加上一个主心骨,三兄弟在地球被囚禁之后,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的故事。

    如果你重读一遍大宋,就会发现,唐奕的永生其实早就有伏笔。只不过是不显眼,不容易发现罢了。

    苍山是一个思维极其活跃,又满脑袋骚主意的人。

    因为记性不太好,也就养成了写便签的习惯,一个点子这个故事用不上,但是记了下来。

    看见星空,又觉得这里可写故事,也记录了下来。

    久而久之,就有好几个不同的类形的不同故事逐渐成形了。

    但是,大伙儿放心,历史类还是苍山写的最熟的,所以到什么时候,历史文苍山也不会放弃。

    至少苍山月这个作家号,下一本书还会是历史文。而且,那个故事已经在构思,已经成形了。

    我如果要偿试什么科幻文,那也不会让你们知道,我会开个小号自己静静地去写。

    其次,关于唐奕的结局。

    我承认我混蛋,番外还留了个尾巴,但是实属无心。

    写着写着,突然就觉得把唐疯子一个人留在地球肯定挺好玩儿的,然后就手一滑,又弄出一个坑来。

    这里可以告诉大宋的书友,唐奕那不是什么原始社会,那是一篇。。。。。。

    末世文。

    崩坏的地球秩序,三大圣族在神墓星系留下的秘密,还有封印地球的幕后阴谋,会让没赶上离开地球,且冰封千百年之后的唐疯子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历险。

    这个故事真的就是一时起兴,还没构思出来。

    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一个被宇宙文明抛弃的地球,被遗忘的冰冷荒星。。。。

    无处可去,只能来到这个囚笼的星际流亡者。。。。

    被智人文明驱逐的星兽文明。。。。

    后世代挣扎求存的新人类。。。。

    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绝望。

    而唐奕,一个来自远古纪元的老不死的,可能在无尽的岁月洗礼之下,他已经变得不再疯狂。

    可是,与在大宋一样,他依旧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异类,他是唯一心中还有希望的人。

    因为他知道,苍穹之上,有另外一群地球人带着地球火种,在星空中慢慢闪耀,想办法回家。

    。。。

    一个怀揣希望的独行者,穿行于异族与星兽之中,眼神里有活了两千年的沧桑,偶尔也会暴露本性发个小疯什么的。。。

    就这么多了。

    真不是吊味口,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

    有的读者可能接受不了,好好的历史文儿,你扯什么科幻呢?

    可是在我看来,穿越这个事儿,本来就够科幻的了。

    我只不过是比较蛋疼,非得给穿越找个合理的解释罢了。

    不过,也没关系,不喜欢,您就只当是历史文看就行了。反正苍山会一直写历史文儿,不用担心以后没得看。

    。。。

    再说一下更新的事儿,很多“亲妈粉儿”在留言劝我注意身体,无微不至的母爱让苍山很是感动。

    (没有一点调侃的意思哈,可别误会,苍山无父无母,除了媳妇,没谁对我这样儿,很感激。)

    这里说一句,放心!顶得住!

    现在身体状况很稳定,除了一些因为之前犯错,造成逻辑和构思上纠结比较费脑子,偶尔会感觉很累,正常码字儿是完全没问题的。

    没有这点底气,我也不会爆更。

    踏踏实实看,该催更催更,苍山就不是那种勉强的人,一但顶不住了,我肯定第一时间叫苦。

    先来个万字感言,最后含蓄地请求大伙儿别让我断更。

    《獒唐》能不能咸鱼翻身,就看你们的了。

    所以别客气,也别攒着了,看吧!!

    订阅吧!真的是很需要啊!

    再特么养着,就养死了啊!

    最最后。

    再一次感谢那些,明知道是扑街书,还特么傻傻地支持苍山,支持《獒唐》的兄弟们。

    感谢“冯小狗”“一又三分毒”“磨针井人”“烟若微凉”“德安孔尼亚”“忘川”“苦笑”“陌路”“li书童”等40位兄弟的盟主。

    感谢申屠、磨针、苦笑,还有一大群匪帮兄弟,昧着良心地发月票包。

    感谢诸多万赏的匪帮!

    你们是真特么的牛逼!

    生生把扑街拱到了榜上,帮我拐骗了一大堆书友入坑。

    感谢那些入坑还没跑的客倌,为《獒唐》提供了数据,使得更多书友被骗进来。

    (想跑也跑不了,这特么是土匪窝子!)

    感谢那些批评的声音,你们让苍山清醒,让我明白自己就是个扑街。

    让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一个道理——

    喷子。。。。都特么是上辈子被老子甩的怨妇。

    感谢作者群的某一位作者,你让苍山憋着一股劲儿。

    就特么不太监!就特么不随大流儿!

    感谢你们每一个人和兽儿。。。。

    知识,使人变得谦卑,懂得敬畏。

    知识,也使兽儿变得。。。。。它看不懂,学多少都那操性。

    完了。

    大过年的,兄弟们看个乐儿就得了!

    。。。。。

    。

第四零六章 抗旨() 
后世有一句戏言,“有的人生在了起点,可有人的却生在了终点!”

    有的人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一生,可是有的人,却一降世就拥有了别人奋斗一生,也不见得能达到的高度。

    太平显然是后者,她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一出生就拥有无上权力与荣华富贵。

    可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好的命,为了达到那个终点付出了多少艰辛,是太平完全无法想象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还能坚持本心,而有的人却抛弃了道德标尺,也就有了宋之问之流。

    别说是为了一首足以让人名扬天下的好诗,就算是为了一餐饱饭、一块遮体的粗布而杀人的,吴老九也不是没见过。

    这种向上爬的心态其实没有错,错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宋之问之流忘了人性,忘了自己是个“人”!

    “早就准备好了?”太平反过味儿来,“要用刘文东去打掉宋之问?”

    “嗯。”吴宁点头,“确实是早在计划之中。”

    “可是,只靠一个刘文东,就真的能让宋之问万劫不复吗?”

    在太平看来,宋之问现在毕竟是位高权重,再加上这件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就算刘文东告发成功,但毕竟年月太久,也是很难去查的。

    想到这里,不由问道:“刘文东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吗?”

    吴宁摇头,“没有。”

    “那还怎么告?仅凭一个白衣书生的一面之辞,就要告倒朝廷重臣?”

    “以前或许不行,但是,现在可以。”

    “怎么讲?”

    只闻吴宁道:“凡事讲求一个‘势’,如今大势已成,就算没证据,宋之问也必死无疑。因为,想让宋之问去死的不是刘文东,而是我吴宁。”

    “切!”太平撇着嘴,被吴老九那嘚瑟的神情弄的好生气恼,“看把你能的!”

    ————————————

    太平说的没错,刘文东为父报仇这个事儿,因为年代久远,宋之问位高权重,又没什么确凿的证据,其实很难实现。

    可是吴宁说的也没错,正因为希望渺茫,所以刘文东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机会。

    若不是因为这样,他也不会在长路镖局之中苦等这么多年,而不去告状了。

    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呢?

    就是吴宁说的这个“势”!

    怎么说呢,宋之问就算再位高权重,他依旧不是那个生在终点的幸运儿,毕竟有太多比他重要、比他还要位高权重的角色。

    比如,现在的吴宁。

    此时此刻,长宁郡王在武则天心中的分量,可是要比他宋之问重要得多。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发宋之问,那武则天几乎不用想也知道,是吴宁干的。当然也知道,吴宁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宋之问闭嘴。

    那么,老太太是要保住一个人品下流的所谓重臣,还是保住吴宁的身份?

    这道选择题怎么做,还用问吗?

    事实上,后来刘文东去拦圣驾,告御状的时候,武老太太也确实是连选择的必要都没有,查都不查,问都不问,直接把宋之问咔嚓了,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朝廷大员,因一白衣书生告发而死,老太太竟连申辩的机会都没给他,也足以说明,吴宁所谓的这个势用的多么精准。

    武三思和武承嗣到最后也没得出答案,穆子究到底是不是吴宁?

    更是万万没想到,他们认为是一步好棋的高明手段,在吴宁眼中根本就是一分不值。

    也正如之前吴宁对太平说的那样,武承嗣也好,武三思也罢,都算不上是威胁。

    因为,他们太弱了。

    以前武则天的意向不明之时,他们不是吴老九的对手。

    现在老太太知道了吴宁是谁,还封了长宁郡王,他们就更算不上威胁了。

    与其担忧他们能搞出什么小动作,还不如关心关心别的。

    而现在吴宁的心思,也确实不在这上面。

    因为就在今早,武老太太关于西北防务的旨意也传到了长安。

    让吴宁失望的是,老太太并没有彻底采纳他的意见

    放弃了沙州城!

    “现在已经快入三月,西北渐暖,不出一个月,吐蕃大军必临阳关之下。到时候,沙州亦成死地!”

    吴启满目愁容,对吴宁说着当下情势,“魏大哥他们,怕是凶多吉少了。”

    房州城卫罪入沙州的事,吴启是知道的。

    如今圣旨已下,更是再瞒不住。

    两兄弟此时也是聚于一处,商量着对策。

    “城卫营是因咱们获罪的。九哥,能不能想想办法?咱不能见死不救啊!”

    “”

    吴宁沉默着,比起什么宋之问,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其实吴启还不知道,沙州除了房州城卫营,还有一个吴宁必救之人——林羽堂!

    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难!”

    两军交仗,生死搏杀,他的那些阴谋算计都失去了用处。

    想救,就只能是打退吐蕃大军,这非是他能力所及。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抗旨!

    武则天下旨,沙州城固守。那吴宁就派人把沙州城里的人都接出来,留一座空城给吐蕃王。

    这一点,也许可以做到。

    可是,这样一来,沙州城的人就算是抗旨出逃,罪加一等。他也忤逆了武则天的旨意。

    吴宁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好不容易与武则天建立起来的默契,好不容易设的这个局,在如此接近真相的时候,如果他这么做,就全完了。

    “怎么办?”

    这让吴宁无比为难,一连数日都拿不定主意。

    而正在吴宁犹疑不定的时候,也就是二月底,武则天圣驾入长安的头三天,去了沙州近两个月的老十一,日夜兼程而归。

    “快想办法,否则吐蕃王师一到,沙州罪营必无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