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程处弼了然,又问,“那为何要挂二十九旗?且颜色不同?”

    吴启继续解释道:“二十九旗,意为长安分号有二十九位大镖师坐镇,乃天下十省分号之中,最大的一家。”

    “至于颜色不同,所代表的镖师能力也是不同。能保什么镖,只看镖旗便知。”

    吴启指着最矮的十四根旗杆道:“十四面黄旗名为‘和字旗’,多数出镖挂出去的也是和字旗。”

    “意思也如其名,因为走的都是淌好的熟路,沿途绿林与长路镖局都有往来,大家以和为贵,鲜少侵犯。”

    “所以挂‘和字旗’出镖,足以保人货两全。”

    再指着十二面蓝旗道:“蓝旗乃是‘义字旗’。”

    “重视程度,还有路途凶险,已经是‘和字镖’无法相比的了。”

    “但是,长路镖局还是本着义气为先的原则。遇上江湖生手,来讨个财钱,多也是以‘能赏就赏,能结交就结交’的原则,少动杀戮。”

    说到这里,吴启一笑,“能保‘义字旗’不倒的镖师,在长路镖局之中,也必然是好手,身份也非保‘和字旗’镖师可比的。”

    “哦。”众人点头,听得是津津有味。

    谁能想到,保镖之事,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那黑旗呢?”上官婉儿好奇发问,“黑旗只有两面,且挂的也高。想来,能保黑旗镖的,更加高深吧?”

    “没错!”吴启肯定点头,面上表情也是渐渐严肃,“黑旗,名为‘杀字旗’!”

    “杀字旗?!”

    众人心中一凛,只听名字,已经是杀气凛然了。

    只闻吴启道:“‘杀字旗’一出,必然是万分紧要的镖货,那就没有什么和气、义气可讲了。谁敢劫镖,那谁就得死,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

    看向上官婉儿,“长路镖局历年为朝廷保送税银出的就是‘杀字旗’。江湖绿林见黑旗也必须退让,不容有疑。”

    上官婉儿深以为意地点了点头,朝廷税银要是都敢劫,那也确实是在找死了。

    看着那两面黑旗道:“能保‘杀字旗’的镖师,也肯定非是一般人吧?”

    吴启再次点头,“长路镖局之中,能举‘杀字旗’出镖的,不过八人。”

    “八人?”

    众人大惊,长路镖局镖众过万,有资格举黑旗者才八个?

    程处弼心思电转,突然出声,“这八人,不会只蜀中十杰方有此殊荣吧?”

    。。。。。。。

    。(加更二)

    。。

第三八四章 血镖旗() 
程处弼的这个想法还是有根据的。

    蜀中十杰一共十人,刨去一个妓子、一个书生,正好剩八个。

    “妓子”是女人,肯定是不会出镖的。至于书生

    书生就在眼前站着呢,看吴启那么文文弱弱小小一只,也应该与“杀字旗”无关。

    那剩下的,可不就是八个?

    结果,这话听到吴启耳朵里,就有点不中听了哈,谁说本公子就当不起“杀字旗”了?

    “错!”吴启断然否定,“八个有资格举‘杀字旗’的确实尽出蜀中十杰。”

    “不过,十杰之中,不举杀旗的两人,却不是妓子与书生,而是妓子与道爷!”

    “不是书生?是道爷?”

    大伙儿都是一愣,无不下意识打量着吴启。

    倒不是道爷不在此列让众人意外,而是吴老十这话外之音,却是值得玩味了。

    八人皆出十杰,又不是道爷和妓子,那剩下的不就正好八个?

    更重要的是,书生也在其中。

    大伙儿好好看了看吴启,心说,真的假的?

    别人还信一信,可是穆子期这个文弱书生就

    “唉!”

    但闻吴启一声长叹,“各位却是小看人了啊!”

    为了给自己正名,吴启觉得不露一手,这名声就扳不回来了。

    返身拿下演武台边上,武器架上的一把长弓,抬手拾箭,引弓便射。动作是行云流水,好不潇洒。

    哆!!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一支劲箭已然飞出,钉在二十丈外最远处的那根旗杆之上。

    “好!!”

    程处弼不由叫好,“好箭法!!”

    吴老十闻罢,得意拱手,“雕虫小技,不足一赞,不足一赞哈!”

    上官婉儿也是惊讶过后,满面欣喜。

    没想到,穆子期还是个文武全才。不但文采卓绝,武艺也是如此了得。

    关键是,长的还帅!

    “”

    完了,上官婉儿又开始犯花痴了。

    “看不出来,子期还有此等本领,亦是执掌‘杀字旗’的好手!”

    “客气客气。”吴老十脸上那个得意劲儿就别提了。

    继续假谦虚道“苦于学业,其实,子期已经多年不掌镖旗了。”

    “上面挂的两面杀字旗,一面是厨刀罗厨子所掌;另一面,则是我那不成器的十一弟,刀十一。”

    嘿嘿贱笑,高深莫测,“我穆子期的那面旗,却是挂不出来了。”

    “诶~~!”程处弼一摆手,“子期公子如今是万年令,小小年纪就身居高位,自然不能分身再入江湖嘛。”

    “就是就是。”吴启连连点头,心说,这老头儿会聊天哈!

    程处弼继续道“这么说来,长安分号实力确实雄厚。除了厨刀与刀十一两位高手,还有子期公子坐镇。”

    “嗨~~!”吴启接着谦虚,“我不算,我不算。”

    “啊呸!!”

    正当吴老十吹的天花乱坠之时,一声极不和谐的啐声,把大伙儿的注意力拉了过去。

    众人一看,原来是吴宁回来了。

    吴老九正一脸嫌弃地看着吴启,“吹!接着吹!”

    “嘿嘿嘿!!”吴启登时傻笑,完了,穿帮了。

    面色一软,“兄长,留点面子。”

    “都是自己人,留什么面子?”吴宁把眼珠子一立。

    日常拆穿什么的,吴宁最喜欢了。

    转头去众人道“别听这厮胡说。”

    刚才没在,吴宁也知道,“他是不是射箭卖弄了?”

    众人愣愣点头,“对啊!”

    只见吴老九把大手一甩,“除了射艺,其余稀松,还掌杀字旗?”

    “要是轮到他发镖,举个和字旗我都不放心,顶多让他举白旗出镖!”

    “哈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举白旗,那不就是去投降的?

    “好啊!”

    哪成想,吴老十一点都不觉尴尬,显然兄弟二人平时早就闹惯了,梗着脖子,“你敢让我举,我就举!”

    吴宁拿他这厚脸皮没办法,笑骂道“一边去吧你!”

    说着转向众人,拱手告罪。

    “实在不巧,后院地基出了水,子究没法再陪诸位了!我要赶紧进城去找王勖,看看可有补救的法子。”

    叮嘱吴启陪众人慢观,自己就急匆匆地出了镖局,向城中而去。

    “别听他的哈!”吴老九一走,吴大公子立时又欢脱起来,“本公子剑法枪术皆是一流,没他说的那么差。”

    众人闻言,只是大笑,却不与吴启争辩。

    “诶”上官婉儿指着中间那面赤红镖旗道,“黑旗说完了,那这面呢?这面是什么旗?”

    太平也道“对啊,这是什么旗?为什么都掉下来了,却没人升上去?”

    “升上去?”吴启一惊一乍,“殿下有所不知,这面旗如果升上去,那就出大事儿了!”

    “嗯?”众人一滞,“什么意思?”

    只见吴启面色凝重起来,“这红旗名为血镖旗!”

    “与杀字旗的一路冲杀,神挡杀神不同,血镖旗一出,说明这是一趟有去无回、十死无生的死镖。”

    “死镖?”

    众人只觉一阵寒气由内而生。

    “有去无回、十死无生?”上官婉儿茫然若痴。

    “死镖?这也也太吓人了吧?”

    “纵有万分凶险,也不能有去无回吧?而且,既知十死无生,那不接便是。谁会傻到,明知必死,还要接镖?”

    “呵。”吴启一声干笑,看向上官婉儿,“我们干的就是保镖的买卖,哪能不接镖?”

    “找到我们这里,只要价钱出的足够,明知是死,也要接下。这是长路镖局的招牌,是江湖人敬我长路之名的根本。”

    “怎能不接?”

    “”

    “”

    “”

    众人一阵愕然,不由得看向那面四角幡旗,只觉入眼的赤红之色更加的鲜红刺眼了。

    明知是死也要去接,举“血镖旗”开路,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还之势,谓之死镖。

    可是,众人想不明白的是,什么样的镖算得上是死镖呢?

    连转运千万税银这种大事儿,也只举杀字旗了事。那得多大的事儿,能动用血镖旗?

    程处弼不由发问“这,这血镖旗出过镖吗?”

    在他看来,可能名头够响,但是没人发死镖,那不也是白搭?

    不想,吴启微微一笑,“程伯父可知,五年前,智弘律师归国之事?”

    “什么?”

    程处弼大惊失声,瞪眼看着吴启。

    一旁的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也是满脸的不敢相信。

    “智弘禅师是是是你们”

    “没错!”吴启点了点头。

    “五年前,智弘律师身陷天竺内乱,就是长路镖局发了一趟死镖,将之接回来的。”

    ,

第三八五章 死镖() 
众人满目震惊,皆是不敢相信。

    智弘禅师归国,居然是长路镖局发的一趟死镖?

    。。。。。。

    扬州大明寺住持智弘禅师,乃是自玄奘之后,唐周第一高僧。

    佛法无边,德名远播,不但在大周朝上下成名久已,在周边小邦也被奉若神明。

    东瀛使臣甚至每年入中原朝贡之时,都要特意在扬州逗留,听智弘禅师讲经说法。

    还几次邀请智弘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只不过,武老太太一直没同意罢了。(这事儿后来被智弘的师侄鉴真和尚干成了。)

    而智弘禅师如此名闻天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

    他的身份与一般和尚不同,他是唐初名臣王玄策的侄子。

    提起王玄策,在大唐上下可能不那么出名。

    在历史之中,因为唐初将星荟萃、名臣闪耀千古的缘故,也被人掩盖,后世也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名字。

    可是,在印度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天竺,那王玄策的这个名字可就不一样了,几乎和神齐名!

    因为他干过一件事。。。。

    一件纵观世界数千年的外交史和战争史,都可以称之为奇迹的牛逼事儿——

    一人,灭一国!

    。。。。。。

    怎么说呢?

    只能说,李二执掌的唐初时期,与汉朝一样,绝对是中原王朝最特么野、最特么牛逼轰轰的时代。

    不但皇帝英明神武,国家傲视天下,连国家里的臣子、百姓也有着那股子虎劲儿,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势不可当,气贯长虹吧。。。。

    王玄策本是李二手下小小的一个使臣,和那些闪闪发光的将星名臣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可以说是默默无闻。

    他的任务也只有一个:出使天竺,巩固对外邦交。

    而且,还不是正使。。。。。只是个的副使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