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想搞清当年的真相,就必然要把贺兰敏之为什么变成后来的样子,一并查清楚。

    可是,这里实在太多疑点了,纵使是吴宁也想不通其中关节。

    “你怎么了?”

    太平见吴宁脸色难看,越来越阴沉,担忧发问“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呵。”

    吴宁一声苦笑,看向远处。

    “昨日在狄胖子府上,他问我就不想知道当年的真相了吗?我还满脸淡然地说不在乎。”

    “可是现在看来,狄胖子说的没错,我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太平下意识扶着吴宁的手臂,“心急有什么用呢?如今能给你答案的,除了敏之兄长,就只有母皇。”

    略有嗔怪,“你又不肯与母皇袒露心扉。”

    “其实我一直觉得,母皇不是像你想像的那般,她不会杀”

    不等太平说完,吴宁打断她道“还不是时候!还没到与她面对面的时候”

    “那你怎么办?”太平急了,“总不能就这么拧巴着吧?我看你都觉得累。”

    只见吴宁苦笑“那只能先把丑舅找出来了。”

    “什么!?”太平一惊,“你知道他在哪儿?”

    “不知道。不过也快了!”

    吴宁露出坚毅的神情,“放心,他很快就会出来了!!”

    说完,吴宁也不想解释过多,迈步要离开河岸。

    却闻太平在身后叫道“九郎!”

    “嗯?”

    “你想没想过,其实,你与母皇之间可能都忽略了一个重点。”

    吴宁回头,“什么重点?”

    太平低着头,还在纠结要不要说。

    良久方道“也不是什么重点吧,可能只是一个误区。”

    “什么误区?”

    “在母皇那面她不知道你与敏之兄长已经失散了;而你,则一直是从与兄长分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吴宁一个激灵,对啊!!对啊!!他怎么把这个忽略了!?

    猛的扇了自己一个嘴巴,“我真笨!”

    随之露出兴奋之情,“我明白了!明白了!”

    一步扑向太平,抓住她的肩膀,“我的公主殿下啊!你真是太聪明了!”

    他终于明白,武则天为什么派他去长安,为什么要让他去梳理长安门阀了。

    之前吴宁一直想不通,武则天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想不通,也就无从应对。

    可以说,从老太太下了这道旨的那一天开始,吴宁其实一直是迷茫的,这也一直在困扰着他。

    可是太平的一句话,却是解开了吴宁心中的这个谜团。

    正是太平说的这个误区。

    武则天不知道吴宁和贺兰敏之不在一起,所以,当她怀疑吴宁身份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把和贺兰敏之有关联的人和事加在了吴宁身上。

    那就是杨家!!

    杨幼仪是贺兰之妻,八年前,杨幼仪又借去房州祭拜贺兰敏之的机会失踪了。

    这让武则天不得不怀疑杨幼仪是和贺兰敏之跑了。

    而杨幼仪和贺兰敏之在一起,那就是和吴宁在一起,那吴宁和杨家也就产生了联系。

    而现在,武则天派他去长安,无论是城造还是整治门阀这两件事都和杨家有着必然的关系。

    也就是说,吴宁想和杨家撇清关系都难。

    他只要和杨家接触,而且是频繁的接触,那就早晚会漏出破绽,早晚能让武则天抓住。

    可是这些呢,在吴宁的逻辑里,是完全不成立的。

    因为他自然而然地把杨家,还有贺兰敏之的关系网给剥离开了。

    在他的意识里,他和杨家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他想不通武则天的用意,只得两眼一摸黑。

    没想到,却是让太平看了个通透。

    “我的殿下啊,你真是个小天才!”

    太平被他抓的面颊一红,羞羞地别过头去,“瞎说什么呢?本宫可当不起一个‘’小字,已经是年过三十的老女人了呢!”

    “不老不老!”吴宁赶紧否认,“看着还跟二八少女似的,哪老了?”

    “去!!”太平被夸的开心,“少贫嘴。说!是不是有什么主意?”

    “有了。”吴宁放开太平。

    “不过”脸色慢慢的严肃起来,“如果真这么做,接下来可能会伤到很多人,我”

    吴宁有些犹豫。

    说实话,以吴老九的才智,只要理清头绪,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可以说是瞬间明了。

    但是,正如他所说,这么做真的好吗?

    “让我再想想吧!”

    说完,吴宁失去了刚刚的兴奋劲儿,又变得消沉真情起来。

    ————————————

    另一边。

    武则天正在翻阅奏折,大殿之中静的只剩下老太太翻动纸张的声响。

    过了一会儿,上官婉儿轻步入殿,刚要躬身问礼,却是老太太已经先一步开口了。

    “那小子出城了?”

    “是!”上官婉儿糯糯做答,“天刚亮就与太平、乐安两位公主,一同上路了。许是为了躲着狄相吧?”

    “呵。”老太太笑着摇头,放下奏折,蹦出一句“不错,难得他穆子究还有畏惧之人。”

    “陛下”上官婉儿见老太太心情不错,“臣妾有一事不明,还望陛下解惑。”

    “哦?说来听听。”

    “为什么让太平、安乐两位公主,还有连崇训公子,都与之同行呢?”

    在上官婉儿看来,老太太表面上是纵容晚辈,可是其实并不明智。

    “穆子究若把事情办成了,那与两位公主、还有崇训公子一起,即有了结党之嫌疑;若办不成,长安门阀也必不会只恨一个穆子究,连两位公主,还有崇训公子,也要一并记恨。”

    “说不得”

    武则天一笑,“说不得什么?说不得连裹儿和崇训的父辈也要记恨?”

    上官婉儿一低头,“正是”

    “呵呵。”

    武则天确实心情不错,轻笑一声,“朕来问你。”

    “你说,以穆子究、穆子期两兄弟的能力,能不能办好朕交代的事情?”

    上官婉儿细想

    “若只这二人,就算加上长路镖局也不太可能。可是,如果太平殿下鼎力助之,似乎不难。”

    武则天点头,“也就是说,穆子究一定能办成对吗?”

    “对!”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结党之嫌了?”

    “对”

    “朕就是让他们结党!”

    武则天给出一个让上官婉儿完全不懂的答案。

    。

    。

第三零四章 祭拜先人() 
    武则天的用意,就是让吴宁与太平、安乐两位公主结党?

    上官婉儿一时想不明。又想到,此行之中还有一个武崇训,就更加的糊涂了。

    难道武三思那一支在老太太的谋划之中,也要与穆子究一党?

    这又是何故?

    看了一眼武则天,见老太太说完这句就不再多言,并无挑明的意思,上官婉儿自然领会老太太的心意,也就不再多言。

    沉默一会儿,只闻武则天突然发问:“司马承祯那边。。。。。。”

    “陛下放心!”

    上官婉儿颔首做答,“已经派了可靠的人手,但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陛下的眼睛。”

    “嗯。”老太太意味深长地应着,负手而立,望向殿外风景。

    只见红墙高阁之外,便是巍巍峨峨的神都洛阳,而目及远方,又是葱葱郁郁的大好河山。

    “陛下!”

    上官婉儿一声轻唤,“近几日,朝中又开始有人为立储之事而。。。。。。”

    “嗯?”

    老太太一皱眉头,似是上官小婉这一禀,扰了武则天的心性,不悦道:“还有人在为这个事儿闹吗?”

    上官婉儿急忙又是一个躬身,“陛下无需动怒,这一回倒是没人为了储君人选而争执吵闹。”

    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想立李氏后人的臣子都挺消停的。

    话锋一转,“倒是。。。。。。”

    “倒是什么?”

    “倒是豫王殿下似是有些心急。近来与他交好的朝臣几番上疏,都请求陛下早下决断呢!”

    “早下决断!?哼!”

    武则天冷然一喝,“什么早下决断?是在逼问朕怎么早不给豫王定下一个太子名份吧?”

    勃然大怒,“朕还没死呢!他们急什么!?”

    上官婉儿吓的扑通拜倒,“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

    老太太一阵沉默,努力平复着心绪,最后还是有些烦躁,“起来吧!朕又不是冲你,你拜什么?”

    左右思量,“就说朕身体有恙,来日再议。让他们等着去吧!”

    说完,不想再于此事多做纠结,老太太再一次望向宫外的苍翠江山。

    那满头银丝,佝偻孤立的身影,与宫城、神都、天下。。。。。。融为一体,道不尽的君王孤寂。

    突然,老太太沙哑而疲累的声音在殿中呢喃而起:

    “接下来。。。。。。”

    “就看穆子究如何行事了。”

    。。。。。。

    ——————————————

    吴宁这边倒也还算悠闲,从洛阳到长安,水旱两路整八百里路途,可谓不远不近。

    但吴宁他们走的并不算快,每日只行一驿,也就是五十里路途。

    不管天色如何,时辰早晚,都安然投驿。

    如此一来,即无操劳,也无风尘仆仆之苦,一行人足足走了半个月,方抵达长安治下。

    。。。。。。

    这一日,天刚过午,一行人便来到了一处叫桃云岭的所在。

    此地距长安城尚有五十里路程,可是,站在桃云岭的大梁上,已经可以远望横亘在天际上的长安城了。

    赶了半个月的路,终于长安在望,太平似是心情不错。

    “算着时辰,应该能在天黑之前进城。”

    揉了揉发酸的纤细腰身,娇声道:“这一路啊,可累坏了本宫的身子呢!”

    说完,还嗔怪地白了吴宁一眼。

    要不是为了帮他押阵,太平才不受这份活罪呢。

    “嗯?”

    可是让太平意外的是,吴老九似乎不太解风情啊!

    根本没听进去她的埋怨,而是略有出神地望着桃云岭下的那处山村。

    “发什么呆呢?”太平又叫了一声,“叫前队加快脚程,否则,天黑之前就进不了城了呢!”

    吴宁回神,终于开口,说出来的话,却让太平极为错愕。

    “不急进城,今夜就宿在桃云驿吧!”

    “。。。。。。”

    “。。。。。。”

    “。。。。。。”

    众人都是一怔,明明可以今天就舒舒服服地睡在长安城里,干嘛还要在一个村驿住下?

    可是,不等众人发问,吴宁已经先一步下了山梁,向着村驿的方向而去。

    大伙儿扭不过他,只得跟上。

    。。。。。。

    山下的这个村庄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甚至还不及当年的下山坳。

    不过,胜在紧靠官道,又有官驿在侧,倒也不见萧条。

    等一行人到了驿站门前,自然有属官上前交代驿丞伺候,也能人马落地,暂且歇息。

    吴宁下马,对驿丞殷勤上前的周到视而不见,也没有马上进驿歇息,而是随手解下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