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汝要知晓,现在可是初冬,北境滴水成冰,天寒地冻。别说是打仗,就算南兵吃穿上稍有短缺,那就不知道得冻死多少。”

    “所以,谨慎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说了,咱们坐在此处喝酒吃肉,张嘴就谈出兵。可是你知道发兵千里,还是几十万的大军,得多少粮草供应吗?”

    “光是运粮的辅兵、民夫,那就得几十万,可不敢说动就动。”

    。。。。。。

    “哼!”主张出兵那人显然没对手有见识,说不过他,却也是冷哼一声。

    “等突厥蛮子打进来再谈出兵,那就晚了!”

    “。。。。。。”

    “。。。。。。”

    众人一阵沉默。

    其实,百姓可没那么多考量,他们身在中原,只希望中原百战百胜,与汉人长脸。

    所以,对于像出兵一战,打得突厥人叫娘这种鲁莽言论,附和之人不在少数。

    而像这样,出不出兵,争论该不该观望的场景,在洛阳城的每个角落都在上演。

    一时之间,民情沸腾,两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然惊动了朝堂。

    令狄仁杰不解的是,民间议政向来被皇权所忌惮,女皇虽然开明,但也非不闻不问。

    可是,为何此次,民间议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武则天居然没动静呢?

    难道,真的就是无暇分心,操劳北方军务?

    。。。。。。

    ——————————

    北方,并州大营白虎节堂。

    此时,并州长史魏元忠身着蟒袍紫带,头戴燕翅乌沙,左手紧紧攥着腰间利剑,一双已经花白的剑眉紧紧地拧在一处。

    堂下是并州守军众将,见主帅如此凝重,亦是神情肃穆,屏息待令。

    “。。。。。。”

    魏元忠似是思索良久,暴起怒喝:

    “不行!!”

    猛的瞪起虎目,“即使兵符不到,朔州之危也不能不解。”

    并州距离突厥四十万大军围攻的朔州只三日兵程,而魏元忠手上有十万守军。

    完全可以发兵驰援,以缓朔州危局。

    可是,魏元忠虽有临阵挑拨之权,可是十万倾出,这么要紧的决策却非他一人可下。

    奈何朝廷诏令迟迟不到,魏元忠除了干着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父亲!!”

    魏元忠的次子魏晃听闻其父要冒令发兵,登时大急。

    “父亲大人,不可啊!”

    “女皇圣谕未至,冒然发兵,到时朝堂怪罪,父亲吃罪不起啊!”

    “可是能怎么办!?”

    老臣魏元忠狂怒大吼,指着北方:“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朔州数十万军民被屠戮殆尽?”

    “难道。。。。”

    魏元忠喘着粗气:“难道要你大兄亦葬身突厥铁蹄!?”

    “。。。。。。”

    没错,朔州城不但有二十几万军民,还有魏元忠的长子魏升,时任朔州令。

    。。。。。。

    “报!!!”

    正当父子二人争执不下之时,令卒高喝入堂。

    “报,京师来信,请魏帅过目!”

    “拿来我看!”魏元忠大喜,以为是女皇圣谕到了。

    可是接过来一看,却是平常信封,上面只提:魏真宰亲启。

    魏元忠失望之余,也是疑惑。

    “魏真宰?”

    真宰非是元忠之表字,而是他曾经的原名,元忠之名则是后改的,却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叫魏真宰的。

    展开一观,只见无比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魏卿亲启,朔州已无回天之能,为保中原门户不失,望魏卿万莫轻动,死守并州!”

    “待朕援军。。。。。。”

    下面的落款是:武曌。

    “!!!”

    这是。。。。。。

    这是武则天写给魏元忠的一封亲笔秘信。

    “。。。。。。”

    魏元忠看着那“万莫轻动,死守并州”八个字,登时老泪纵横,颤抖着双手捧着信,久久不能平复。

    死守。。。。。。

    不救!

    这说明,女皇已经放弃朔州了。

    放弃了二十万朔州军民,还有从朔州到并州沿路的城乡村落。

    诚然,死守并州于战事最为稳妥,女皇此举无可厚非。可是。。。。

    可是魏元忠想不通。

    他想不通,烽烟一起,距今已经半月有余,如果朝廷当机立断,立时集结北方诸州兵力驰援,十多天即可到达朔州。

    再加上并州的十万兵,根本不用弃车保帅,不用放弃啊!

    怎么了?

    女皇怎么了?狄仁杰怎么了!?豆卢钦望又怎么了!?

    就没人想得到吗!?

    而且,从时间上看,这封秘信显然就是从烽火燃起之后不久,就从洛阳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女皇早早的就打算放弃朔州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不发兵?

    。。。。。。

    ——————————————

    朔州。

    守将王冉与州令魏升站在残破的城楼之上,望着城外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突厥蛮兵,坚定的眼神亦渐渐变得绝望。

    “援兵呢?”

    “援兵呢!!”

    王冉喃喃低吟:“咱们靠着这破城烂墙足足守了半个月,可是援军。。。。援军为什么还不到!?”

    魏升缓缓摇头,神情呆滞。

    “没有。。。援军了!”

    并州军若要来援,三日可达,要来早就来了。

    就算等待朝廷兵符,算着日子,也早就该有兵马前来。

    半个多月还不见城外有武周军旗,那就说明,没有援军。

    朔州,已然是一座死城!

    。。。。。。

    魏升回身望向城内,满眼都是疲累不堪的兵士,还有朔州百姓绝望的眼神。

    魏升长叹一声,吐出三个字:“突围吧!”

    “怎么突?”王冉哀道,“四十万大军围成铁桶,冲得出去吗?”

    “总有几个能冲出去的!”魏升道,“难道你让朔州军民投首突厥吗?”

    “姥姥!!”王冉瞪眼道,“老子手下的兵,死也不投诚!”

    “那就突围吧!”

    魏升直视王冉,“拼死杀出去,也算不弱我大周军民的威风,至于能活多少。。。。”

    魏升缓缓抽出腰间长剑,“哪怕是只活一人,我朔州之悲壮亦可传颂天下,万古流芳!”

    。。。。。

    是夜。

    朔州守将王冉州令魏升领四万残兵,裹挟十七万朔州百姓,趁夜开城,意欲突围。

    然,突厥贼众,朔州兵寡,激战至黎明,周军大败,未能如愿。

    守将王冉、魏升壮烈殉国。

    四万兵士无一得幸,悉数战死。

    朔州百姓为魏升、王冉之豪情所感,誓死不做北奴,尽数坑杀。

    存者。。。。。。

    百不足一!!!

    消息传回洛阳,举国哗然,无不悲愤莫名。

    之前认同卢松等朝臣意见的百姓们,在这铁一般的事实、血一般的教训面前,无不掩面失声。

    有甚者,更是倒戈相向,把矛头直指卢松等世家官员。

    而那一日,于街边酒肆,把别人说的哑口无言的朱二则是其中最极端的一个。

    还是那间酒肆,还是朱二那个人。

    “奶奶的,某家以为卢松诸狗是真的心思沉稳,为大周慎重着想。”

    “现在才知道,原来那卢松是范阳卢。他他娘的反对出兵,完全是因为不想动用北方民力,还有自家存粮!!”

    “这算个什么东西!奶奶的,此狗骗吾甚苦啊!”

    “。。。。。。”

    “。。。。。。”

    众人虽有鄙夷,前几日他可不是这么说的。

    可是,这并不妨碍众人认可朱二之言。

    “女皇此次也是有些寡断了,怎么就不早些发兵,救朔州于水火呢?”

    “可怜了那数万守军,忠肝义胆死守城池半月不破,亦可怜了朔州十数万百姓。。。。。”

    。。。。。。

    “唔唔唔。。。。”

    有人哭了起来,哭声甚是哀戚。

    “我。。。我家二兄,便在朔州军中啊!”

    此言一出,酒肆之中登时哀戚莫名。有善者亦安慰起那丧兄之人,顺便则是又把卢松等人,还有女皇陛下,数落了个遍。

    只不过,大伙儿谁都没注意到,此时正好有一马车于酒肆门前经过。

    听得众人的抱怨与哭泣,忍不住掀开车帘,露出一张老迈疲惫的面容。

    。。。。。。

    狄仁杰锁着眉头,民如虎,怨如狼。

    民情民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而武则天却依然不管不问,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卢松,命不久已。

    说白了,总要有人为朔州之哀拿出一个说法,总要有人为大周的这次伤痛来顶缸。

    原来,女皇早就有了这个打算。

    可是,狄仁杰不由心头一痛,为了一个卢松,哪怕是多几个世家臣子,女皇就放弃了朔州二十几万人命,这真的。。。。

    真的值得吗!?

    放下车帘,狄仁杰闭目不动,心中只剩下一阵一阵的无力,还有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的失望。

    。。。。。。

    马车穿街过坊,行至东城墙下的一处院落停了下来。

    下车抬眼一望,李宅。

    。。。。。。

    之所以叫李宅,而不是穆宅,那是因为,这是蜀中巨富李客在京中的宅邸,暂时借给吴宁使用。

    可是,狄仁杰心道,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吴宁有意为之,却是谁也不说不清了。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心底的真实想法吧?

    迈步而入,狄仁杰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了吴宁的门。

    。。。。。。

    “狄相此来,有何贵干?”

    不出狄仁杰所料,北境遭袭,城破人亡,并没有给吴宁的脸上带来任何波澜。他依旧是那么冷淡,冷淡的让狄仁杰有点讨厌。

    “怎么?”狄仁杰也板起脸来,“老夫不能来?”

    “呵。”吴宁一声轻笑,“当然能!只不过,洛阳很多人都想进我穆子究的门,却好像并不包括狄相。您老能来,子究很意外。”

    “里面请!”

    嘴上说着意外,却还是淡淡的一让,把狄仁杰让到内厅。

    二人对几而坐,又是一阵沉默。

    。。。。。。

    “够了!”最终还是狄仁杰打破了沉默。

    “真的够了!”

    一双老目盯着吴宁,“不管你要做什么,有什么目的都已经够了!”

    “。。。。。。”

    吴宁没说话,他明白狄仁杰的意思。

    从突厥南侵这件事上,吴宁要得到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这是狄仁杰关心的。

    可是,现在狄仁杰又不关心了,他关心的是天下,是大周,是下一个朔州。。。。

    他希望吴宁做点什么,也相信吴宁可以做点什么,所以他来了。

    抱着对八年前那次长谈的幻想,希望吴宁可以不辍本心,依旧是那个英雄,而不是只会报仇,只想报仇的妖魔。

    “八年前,老夫看得透你,利用了你,只因深信你。”

    狄仁杰依旧盯着吴宁:“可是现在。。。。”

    缓缓摇头,“老夫真的看不透你了。”

    “那你来告诉老夫,我还应该信你吗?”

    “。。。。。。”吴宁依旧没有说话,依旧淡然的让狄仁杰讨厌。

    良久。

    “好。”吴宁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