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面打着归降大周的旗号管武老太太要钱、要粮、要地、要官儿,厚着脸皮向武则天索取安置在丰今内蒙古五原南﹑

    、胜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灵今宁夏灵武南﹑、夏今内蒙古白城子﹑、朔今山西朔县﹑、代今山西代县等州的突厥降户,及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之地。

    又要求大周给与农器﹑谷种﹑缯帛﹑铁。

    而另一面,又肆无忌惮的地攻城掠地,抢夺大周边城。

    而武老太太家里的烂事儿一堆,又忌惮突厥四十万大军,恐攻之不下。只得与之周旋,勉强给他些好处,对于被侵占的数州疆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结果,默啜又出了一个狠招,要求与皇室合亲。而且,不答应还不行。

    武老太太若是不答应,他就要打着恢复李唐的旗号,为大唐复国而南侵。

    说白了,八年没立储的武则天突然现在被立储之事饶的心力憔悴,多半也是这个默啜闹出来的。

    虽然默啜包藏祸心,不是真为了李唐出力,可是很多朝臣却能借题发挥,给了武则天很多压力。

    。。。。。。

    ————————

    这些事儿,吴宁是早就知道的。

    在他的分析里,武则天现在还没有做好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所以,对于屈辱合亲之事,老太太历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而这次也不例外,多半是会答应的。

    而默啜的要求也不高,明说,就算是宗室女也可以。

    但是,听巧儿这意思:合亲不是嫁女?是要嫁男???

    这可倒是新鲜了,可着华夏五千年找,还没有一个把老爷们送出去合亲的呢,丢人丢大了!

    “可靠吗?”吴宁着实有些意外。

    只闻巧儿道:“昨日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到官宁坊来宴饮,席间贪饮,说漏了嘴。”

    “据他说,很快他就要出使黑沙(突厥王庭)了。”

    “陪酒的姐妹问他去做什么,他说去提亲。豫王武承嗣之子武延秀亲赴黑沙,提请突厥公主。”

    “说是此事豫王与陛下私下里已经议过了,还是武承嗣主动提出来的为国朝分忧。”

    “陛下也同意了,只待朝上宣布。”

    “。。。。。。”

    吴宁听罢,简直无语,武承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拼了!!

    为了储位,他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卖,都能送出去合亲?

    真是。。。。。。

    吴宁有些哭笑不得。

    沉下心思,细细琢磨,突兀问道:“太平那边是不是有些艰难?”

    “嗯。”巧儿点着头,“今日殿下来救我,亦是满面愁容,想来是在立储之争上面,十分被动。”

    说到这里,巧儿现出几分焦急,“如果让武承嗣真的把儿子送出去,此事若还成了,那对武则天来说,岂不是大功一件?”

    “说不定,真的让他争得储位呢!那样公主殿下的处境可就更被动了。”

    抬头看着吴宁,“九哥,殿下今日还提起你呢,这些年对巧儿亦是极尽围护,你点子多,可要帮帮她啊!”

    “。。。。。。”

    吴宁沉默着,思索良久,方道:“这么说来,这回还真能帮她一把。”

    。。。。。。

    ——————————————

    巧儿今天来表面上是给吴宁送信,交代清楚,也不敢久留,便不舍地离开了怀仁坊的李宅。

    吴宁没有送她,而是叫虎子陪着她出门。

    其实,送信是假,巧儿这么火急火燎地跑来,她是怕虎子知道今天的事情,又做出什么傻事来。

    吴宁让二人独处,也是意在此处。

    。。。。。。

    送走巧儿,吴启则进到吴宁屋中,吴宁把巧儿所说之事,向吴启一说。

    吴启便道:“这么说,你准备把武承嗣放在第一个!?”

    吴宁阴冷一哼:“他本来就是第一个!”

    “那你想怎么办?”

    “什么我想怎么办?”吴宁挑着眉,“怎么办也得先放一放!”

    吴启一怔,“为什么?”

    只见吴宁一扬下巴,指着巧儿已经走了,还在门口不放心徘徊的吴三虎。

    “你觉得,巧儿劝得住他吗?”

    吴启立马摇头,“劝不住,武崇谦死定了。”

    “所以啊!”吴宁一阵头疼,“先得帮这头肥虎把心里的气出了才行。”

    正说着,虎子已经折回了屋内,张嘴就道:“哥,给我点人手,我要劈了武崇谦!”

    吴宁:“。。。。。。”

    吴启:“。。。。。。”

    你呀,还真是没让我失望!

    。。。。。

    ——————————

    另一边,太平公主回到府中,本来满心不愿意,怪公主殿下为了一个妓子而错过与穆子期相识之机的高延福,此时却是喜笑颜开。

    “哈哈哈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公主殿下疑声看着他,“什么事情让高长史如此开怀?”

    高延福一听殿下发问,乐的更开心了,“殿下还不知道,那个穆子期今天没去邀月楼。”

    “刚刚那边来报,说是这位临时有事,取消了宴饮。”

    “哈哈哈!”

    “幸好咱们没去,可怜武氏兄弟,还有魏王,眼巴巴在邀月楼等了半天,却是被个穷酸书生耍了个结实。”

    “哦??”

    太平也乐了,“这倒是意外之举。”

    略一思索,“可曾派人探知为何失约?”

    “若是真在京中遇到什么难事,咱们也好暗中帮助一二,就算结个善缘吧!”

    高延福一听,登时眼前一亮,“还是殿下想的周全,小人这就去办。”

    说着话,就往出走。

    “等等。”

    太平叫住他,眉头微皱,“还是算了,想来此子如此名声,必不是俗人。咱们冒然示好,反而落了下乘,由他去吧。”

    “以后也不用安排什么偶遇的戏码,从今科公主府的试额之中为他留一席,待之高中,自然知道谁知遇于他。”

    高延福一想也对,其兄是九省绿林盟主,是长路镖局的镖主。这样的来历什么世面没见过?

    再有心机的示好,也没一个试额来得实在。

    要知道,从大唐开始科举之制就是寒门士子升迁晋级的必经之路。

    可是,看似公平又哪来的公平呢??

    如今每科大比谁能中,谁不能中,皆在太平公主府、梁王府、豫王府三家的掌控之中。

    再大的好处,也没一个公主府试额来的重若千均吧???

    。。。。

    ——————

    太平这边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招揽”吴启,进而把他身后的长路镖局揽入麾下。

    可是,殊不知武三思和武承嗣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

    。。。

    此时武承嗣也在吩咐下属:“给今科副考宋侍郎递个话去,就说把那个穆子究的试卷单提出来,放在前三。”

    。。。。

    另一边武三思也在思量,“长路镖局,咱们势在必得啊!”

    “若失此助,大事难成。”

    而隐藏在怀仁坊中的吴宁,也在思考。。。。

    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亮相京城呢?

    。。。。。

    。

第二二零章 一对儿傻子(二合一)() 
接下来数日,洛阳城中风闻渐起。

    言,今科状元必为蜀中穆子期。

    谣言开始的时候,一些明理百姓们还真为穆子期捏了把汗,以为是哪个嫉妒小人使的捧杀之计。

    再怎么说,科举大业乃朝廷重中之重,就算被太平公主和武氏兄弟把持,俨然成了三府接纳“家臣”之地,可是表面上的工夫该做还是得做的。

    这试还没考,就把状元给点了?未免太过露骨。

    就算穆子期真有状元之才,恐怕主考和三府也都不敢录用了,以免落人口实嘛。

    而事实上,还真没有人使坏,完全就是自持“懂行”的闲人瞎琢磨出来的。

    你想啊,穆子期本人那是受过陈子昂指点的,才名在巴蜀早就名声在外,如果真凭本事来考,他也必然能中。何况,他还有一个兄长把持着长路镖局?

    这股江湖势力,别说是三府想拉拢,就连当今君上恐怕也不能忽视吧?

    所以,穆子期今科必中,想不中都难。

    那么,这些闲人猜的对不对呢?

    呵呵,不但分析的分毫不差,而且,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离谱。

    吴老十不但是状元,连第二和第三的榜眼和探花,差点都按在他一个人头上。

    事情是这样的。

    太平公主府,还有豫王府和梁王府把持举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甚至就是武则天授意,扶植三府,用来对抗关陇门阀和鲁地的七姓十家的。

    而三府虽然在储位之争上面各自为战,但是举试“这锅肉”到底怎么分,却是早有默契。

    每一科,谁家占几人都是事先分好的,包括三甲头名,也是抡着来。

    说白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必是一家一个。

    早在开试之前,各家就把自己要保举的人事先知会主考。

    等考完了,只要还过得去,主考也就不用费心思挑来挑去了,直接把人名试卷报给武则天。老太太也不用多看,按顺序就把名次定下来了。

    。。。。。。

    只能说,当时的科举远没有宋朝以后那么完善,且目的也不是选拔民间才俊,这纯粹就是朝堂斗争的一个工具。

    哪怕今科主考是以直臣忠良著称的岑长倩,对此也是见怪不怪,毫无想法。

    可是,岑长倩没想法是没想法啊,等三家把名单报上来,岑老爷子不淡定了。

    。。。。。。

    先是打开武承嗣递上来的名单,搭眼一看,排在第一的就是莘州穆子期。

    岑老爷子暗暗摇头,谁都知道他和武承嗣势同水火,他反对武承嗣当太子,而武承嗣在七年前,差点把他给诬告而死。

    所以,当这个极为特殊的穆子期出现在武承嗣的名单里的时候,老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暗道:“怎么就赶上今科的状元是他家的?”

    想来豫王应该就是用状元为饵,要把这个穆子期招至麾下的吧?

    “算了。”

    岑长倩长叹一声,这不是他能左右得了的事情。

    心中记下,又拿起武三思的名单,搭眼一看。

    “嗯?”

    头名还是穆子期?

    岑老爷子以为自己眼花了,好好看了看,确定是穆子期,赶紧又把武承嗣那份又拿起来一对,得,不是自己看错了,两家都是穆子期。

    岑长倩端着两份名单,心说,一个状元,一个榜眼,这个穆子期,你说我把你按排在哪儿吧?

    这还没完,等岑老爷子拿起太平公主的名单再一看。。。。。。

    “来人!!”

    老爷子把三份名单往那一摔,“去把豫王、梁王和太平公主给我叫到尚书房来!”

    差役一听,嚯!您老架子够大的,这三位也是说叫就叫的?

    没急着应下,“您老这是。。。。怎么了?”

    岑老爷子一瞪眼,“还怎么了?”

    “老夫要当面问问三位,闲来无事,耍我啊!?”

    。。。。。

    ——————————

    没过一会儿,武承嗣、武三思,还有太平公主都聚到了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